高考生物复习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试题.docx_第1页
高考生物复习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试题.docx_第2页
高考生物复习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试题.docx_第3页
高考生物复习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试题.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讲细胞的增殖1.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或乙甲时期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2016天津静海一中调研,35)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在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B.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ATP的含量明显减少D.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的形成合成多糖3.(2016浙江金华十校调研,32)下列有关淋巴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四分体B.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组数的增加C. G1 期转录出的RNA在核内控制蛋白质合成D.S期复制的D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4.(2014上海单科,8,2分)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参照如图所示的细胞周期,“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 A.1B.2C.3D.45.如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液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向该培养液加入某种化合物并继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A.抑制DNA复制B.刺激细胞分裂C.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D.抑制细胞质分裂6.(2014江苏单科,12,2分)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7.(2016江苏南京师大附中,29节选)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填字母)区域的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顺序:,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为。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制片。(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3)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填字母)区域的细胞,和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填“会”或“不”)发生改变。答案全解全析1.B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看出,乙甲为分裂间期,甲乙为分裂期。DNA数目加倍发生在间期(即乙甲),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属于甲乙),A错误;秋水仙素能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秋水仙素还可以诱导基因突变,发挥作用的时期是乙甲时期,B正确;乙甲时期为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活动旺盛,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分裂末期活动旺盛,C错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分裂后期,D错误。2.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消耗ATP,但由于ATP与ADP间的迅速转化,所以ATP含量保持相对平衡。3.B淋巴细胞增殖属于有丝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也加倍,B正确;G1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出的RNA从核孔出去,在核糖体上控制合成蛋白质,C错误;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错误。4.A图中G1期为DNA复制前期,S期为DNA复制期,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据题意,“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1,故选A。5.D甲图中,加入该种物质前,多数细胞中DNA含量少,乙图中,加入该物质后,多数细胞的DNA含量增加,说明该物质不会抑制DNA复制,而是抑制细胞质分裂,从而导致细胞内DNA含量增加。6.B甲(中心体)的倍增发生在间期,A错误;乙(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与丙(星射线,由蛋白质组成)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B正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错误;该细胞所处时期没有核膜和核孔,D错误。7.答案(1)bBADC线粒体漂洗、染色(2)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3)d不解析(1)b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为有丝分裂实验观察区域。A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中期;B染色体散乱排列,核膜和核仁解体,为前期;C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出现细胞板,为末期;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为后期,故顺序为BADC。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在解离时由于盐酸的作用,细胞已经死亡,故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