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版第五册各式各样的生物2-3植物的构造和功能.doc_第1页
翰林版第五册各式各样的生物2-3植物的构造和功能.doc_第2页
翰林版第五册各式各样的生物2-3植物的构造和功能.doc_第3页
翰林版第五册各式各样的生物2-3植物的构造和功能.doc_第4页
翰林版第五册各式各样的生物2-3植物的构造和功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課程統整翰林版 第五冊 各式各樣的生物 2-3 植物的構造和功能2-4 植物的特徵和分類二、課程設計動機與理念 大自然孕育著各式各樣的生物,而週遭植物之多,類似性的可不少,不仔細看有時還會誤認或錯分,但要如何認識植物呢?想一探究竟就需要本身的實際操作和參與,先從觀察植物的外型特徵開始,再知其身體構造和功能,才能更進一步的訂出標準分類。三、教學目標 透過觀察可了解大自然界的植物有著形形色色的特徵,藉此讓學生仔細認識植物的身體構造,並了解其功能性後,能依照自己判斷將植物進行分類。(一)能了解植物身體:根、莖、葉的功能。(二)能了解不同型態的根、莖、葉有不同的功能。(三)能了解植物身體:花、種子的功能。(四)能運用觀察力和對植物的認知,找出植物特有的特徵。(五)能訂定分類的依據,將植物分類。四、學生背景能力 在三年級上學期認識過植物的身體,下學期有學習到小園丁學種菜,透過這兩個單元學生初步知道植物的身體可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六大部位所組成,每一種部位有著不同型態和功能,支撐著整株植物的生長也影響植物的生活。而在擁有此先備知識下,現透過本單元進行讓學生能更深入認識植物。五、分段能力指標1-3-1-1 能依規劃的實驗步驟來執行操作。1-3-1-2 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1-3-2-3 依差異的程度,作第二層次以上的分類。1-3-3-1 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做操控運作。1-3-3-3 由系列的相關活動,綜合說出活動的主要特徵。1-3-4-1 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1-3-4-2 辨識出資料的特徵及通性並作詮釋。1-3-4-4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1-3-5-3 清楚的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結果。1-3-5-4 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1-3-5-5 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2-3-2-1 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照光、溫度、溼度、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發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2-3-2-4 藉著對動物及植物的認識,自訂一些標準把動物、植物分類。3-3-0-5 察覺有時實驗情況雖然相同,也可能因存在著未能控制的因素之影響,使得產生的結果有差異。5-3-1-1 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5-3-1-2 知道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6-3-2-1 察覺不同的辦法,常也能做出相同的結果。6-3-3-1 能規劃、組織探討活動。6-3-3-2 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六、教學程序(一)老師準備各種植物的圖片,讓學生找一找在校園或生活週遭中是否曾經見過。(二)說明植物的身體構造和功能。(三)說明植物的特徵,哪些特徵又可以作為植物的分類?請將觀察記錄寫在學習單。七、教學時數 240分鐘八、教案設計 植 物 的 根 、 莖 、 葉 、 花 、 種子教學目標教 學 活 動教學資源教學時間評量方式1、1學生能知道植物根的功能1、2學生能知道植物根的型態和生長位置2、1學生能知道植物莖的功能2、2學生能知道植物莖的型態和生長位置3、1學生能知道植物葉的功能3、2學生能知道植物葉的型態和生長位置4、1學生能知道植物花的功能4、2學生能知道植物花的構造5、1學生能知道植物物種子的功能5、2學生能知道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準備活動】教師:1.事先收集各類植物根、莖、葉、花、種子及整株植物的圖片。教師:2.上網收尋植物根、莖、葉、花、種子的功能資料或相關網址。學生:1.能收及植物根、莖、葉、花、種子的照片。引起動機1.藉由觀察植物照片讓學生知道植物身體可分為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六大部位。2.透過學生或老師收集的圖片認識植物。3.藉由觀察植物,進一步認識植物各部位的功能和進行分類。【發展活動】一、介紹植物的身體部位:根1.認識根的功能。2.認識根的型態和生長位置為何。根的功能: 根能固定植物身體,具有儲存養份和水土保持的功能,也可以吸收、運送、貯藏土壤中的養分、水分。根的主要功能有固持、運輸、吸收、貯藏。1.固持:陸生植物要靠自己的枝葉才能豎立在空中,而空中的枝葉又要靠根的固定與支持;有些攀緣性的植物也會藉著根的吸附力固著在其他物體的表面。2.運輸:當根吸收水分和養分後,植物就要將這些水分和養分輸送到莖、葉、花、果實等身體部分。3.吸收:一般陸生植物體中,水分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一些草本植物含水量可高達95%;水分不但是代謝作用所必需要的,也是運輸養分的溶劑和調節溫度的熱媒,另植物身體也需要土壤中的礦物質,所以陸生植物需要有專門負責吸收的根。4.貯藏:植物的細胞都具有貯藏的功能。草本植物由於生命期較短,也比較容易受害枯死,因此大部分草本植物的根都能貯藏水分和養分,有些根部膨大的植物,就會把根當作主要的貯藏器官。根的型態種類:一、軸根系:是由種子胚根繼續生長而發育成一條較為粗大的主根,再由主根延伸長出較細的側根,而側根又長出許多支根,進而形成錯綜根系,能使根更深入土壤中,所以能夠穩住土壤及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對山坡地地區的水土保育產生很大的貢獻,如:蘿蔔、菠菜。二、鬚根系:種子胚根停止生長,因此沒有主根及支根,而由莖的基部長出許多大小粗細相似的鬚狀或細條狀根,這種根不能深入土壤中,大部分為淺根,但因生長密度大、分布範圍廣,所以對土壤表層的水土保持也有很大的功能,如蔥、稻子、玉米。三、變態根:植物為了適應環境,而改變了根的形態,進而產生了一些特殊的根。1.儲藏根:為了儲存大量養分,植物的根會顯得特別肥大,如甘藷、蘿蔔。2.氣生根:暴露在空氣中的根,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如蘭花、榕樹。3.支柱根:可以幫助支撐植物,如水筆仔、榕樹。4.呼吸根:根露出地面,以方便補充空氣,如水筆仔主根會延伸出部分支根。5.寄生根:深入寄主身體內,直接吸收寄主的營養物質,如菟絲子。6.水生根:長在水裡的根,沒有根冠,不能固定植物,只能吸收水中的養分,如浮萍。 第 一 節 課 結 束 二、介紹植物的身體部位:莖1.認識莖的功能。2.認識莖的型態和生長位置為何。莖的功能:莖是植物連接根和葉的器官,可以支撐植物和運送水分、養分;而莖上有節,節會發芽,芽可以長成枝條、葉子或花,讓植物繼續成長,另兩節之間的莖叫節間。莖的主要功能有支持、運輸、貯藏。 1.支持:植物製造營養的葉子和負責繁殖的花、果實都生長在莖上,所以,莖是陸生植物的主要支持器官。2.運輸:植物從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養分以及由葉子所製造出的有機養分,都需要經由莖的運送才能送到植物的身體各部位。3.貯藏:植物莖中的薄壁細胞,能貯藏水分和養分,雖然莖不是最重要的貯藏器官,但還是具有相當大的的貯藏功能,有些植物的莖,也可以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莖的型態種類:一、木質莖:有些植物的莖很堅固,內部含有木材,因木質部發達,會產生木材,且較堅硬、支撐力較強,通常生長的時間從幾十年到幾千年都有,具有這種莖的植物稱為木本植物,如杜鵑花、松、柏、榕樹、號角樹。二、草質莖:有些植物的莖柔軟多汁,常被風吹倒了也不會折斷,莖富於彈性,生長時間較短,稱為草質莖或草本莖,具有這種莖的植物稱為草本植物,大多數花草都為草本植物,如蔬菜、菊花、鬱金香。三、變態莖:因功能改變而引起的形態和結構都發生變化的莖。1.匐葡莖:沿著地面生長,莖上的芽會向上長出葉子,若碰觸到地面就會向下生根,通常此種莖的特徵為細長軟弱不能直立,而匍匐在地面上,節節生根,如草莓。2.平臥莖:橫臥地面,但不會長出根來,如西瓜。3.纏繞莖:莖不能直立,以莖本身纏繞支柱向上爬或整個莖纏繞在物體上生長。纏繞方向分左纏和右纏,左纏如牽牛花,右纏如四季豆。4.攀緣莖:本身不會直接纏繞在物體上,是由莖上長出卷鬚來攀附在別的物體上,如絲瓜、葡萄。5.葉狀莖:形狀像葉子一樣扁平,含葉綠素,可以行光合作用,如曇花。6.根莖:橫長在土中,外型像根,可分為節與節間,含有大量養分,如蓮藕。7.塊莖:因儲存很多養分而變得膨大成塊狀,如馬鈴薯。8.球莖:底部膨大生長在土中,含有養分,上有頂芽,旁邊有側芽和鱗片,如荸薺、唐菖蒲。9.麟莖:莖從中央縱切,中央底部有一個小小的地下莖,被層層富有養分的麟葉包圍住,如洋蔥、大蒜、鬱金香 第 二 節 課 結 束 三、介紹植物的身體部位:葉1.認識葉的功能。2.認識葉的型態和生長位置為何。葉的功能: 葉子分為三部份,前面薄片狀稱為葉身,位於枝條與葉身之間的棒狀物稱為葉柄,另外在葉柄兩側還有兩片小小的托葉,這三者都具備才為完全葉,缺一或二者則為不完全葉。而葉子有三個功能:1.光合作用:每一片葉子都像一座化學工廠,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加上陽光的照射,製造出養分,並釋放出氧氣。 2.呼吸作用:葉子的表皮上有氣孔,晚上時,會從這些氣孔吸進氧氣並且呼出二氧化碳。3.蒸散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過多時,可由氣孔蒸散出去。葉的型態種類:一、葉脈:1.網狀葉脈:葉片上有1條或幾條主脈,主脈向兩旁分出許多側脈,側脈再分出許多細脈,相互連接而形成網狀,雙子葉植物大多屬於網狀脈,如桃樹、桑樹、血桐、羊蹄甲。2.平行葉脈:葉片的中脈與側脈、細脈分布為平行排列或側脈與中脈近乎垂直,而側脈之間又近於平行,單子葉植物大多屬於平行脈,如稻子、玉米、香蕉。二、葉序:1.互生:莖的每一個節只長出一片葉子,左右左右各節交互長出,如榕樹。2.對生:莖上每一個節生長出兩片相對的葉子,為面對面生長,如蟛琪菊、康乃馨、青楓。3.輪生:莖的每一個節上長出三片或三片以上的葉子,如軟枝黃蟬。4.叢生:莖上每一節間都很短,使各節的葉叢集在一起,如蘇鐵。三、變態葉:1.洋蔥的麟葉:厚又白、不含葉綠素的鱗葉簇生於縮短的莖上,含大量養分和水分,無光合作用的能力,但具有儲藏養分的功能,如洋蔥。2.仙人掌的針狀葉:因環境乾燥因素影響下,使葉子退化成尖而利的針狀,可減少水分蒸散,同時具有保護功能,如仙人掌。3.豌豆的卷鬚葉:小葉變成卷鬚狀用來纏繞在別的物體上,以便往上攀爬生長,除豌豆外,炮仗花的小葉,有時會變態成3裂細線狀卷鬚。4.捕蟲葉:葉片演變成特殊構造,可以捕食小昆蟲,並可直接吸收、利用消化分解後成為植物的養分,如捕蠅草、豬籠草。 第 三 節 課 結 束 四、介紹植物的身體部位:花1.認識花的功能。2.認識花的型態和生長位置為何。花的功能:自然界中有各式各樣的花,其氣味、形狀、顏色等各有差異,而花是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會吸引小動物前來取食,進而達到傳播花粉、結成果實。花的構造:一朵完全的花基本構造有:1.雄蕊:又稱小蕊是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包括花絲及花藥兩個部位,花粉則存在花藥中,且通常雄蕊的數量比較多。2.雌蕊:又稱大蕊是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通常長在花的中央部位,其構造可分為三部份:膨大的基部為子房,長在子房上為細長的花柱,花柱的頂端為柱頭。3.花瓣:位於花萼裡層,是花最明顯的部分,顏色豐富,且有些會散發芬芳氣味,能引誘昆蟲採蜜,進而傳播花粉。4.花萼:由數枚萼片所組成,位於花的最外層,具有保護花瓣和花蕊的功能。 第 四 節 課 結 束 五、介紹植物的身體部位:種子1.認識種子的功能。2.認識種子傳播方式。種子的功能:植物藉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發芽長成新植物,才能繼續繁衍下一代,而種子的構造可分為種皮、胚乳和胚三部份:種皮位於種子的最外層,用來保護胚乳和胚;胚乳用來儲存養分;胚包括子葉、胚軸和胚根,遇到適當溫度、充足水分和空氣時,就會發芽成長。種子的傳播方式:一、藉助風力:利用風的帶動,使種子能四處飄散,通常此種植物的種子特色為外型小巧且輕盈,大部分屬於乾果類,有翅、絨毛或薄膜氣囊等構造,適合風力吹送,如:長柄菊、蘭花、槭樹和柳樹的種子。二、藉助水力:利用水流將植物帶往各地,因擁有韌實的種皮,且果實的纖維組織特別膨鬆發達,含脂質不易透水,比重小,所以能隨著水流漂流到各地,如:椰子、文珠蘭的種子。三、藉助動物:1.吸引動物散布:有些果實具有特殊香味且甜美,會吸引鳥類等動物取食,再這些動物吃完果實後,其種子被拋棄或因堅硬不能消化,而隨著糞便排出,達到散播的目的,如:龍葵。2.附著在動物身上:有些種子具有黏液、倒勾、芒刺,可以黏附在動物的皮毛、羽毛、皮膚或人類衣服上,以方便種子散播,如蒺藜、咸豐草(鬼針草)。四、藉助自力: 植物果實成熟乾裂時,果皮會裂開或蹦開,產生彈射力量,藉由此彈射運動就可以把種子彈出果實外,例如羊蹄甲、鳳仙花、豌豆、酢漿草。 第 五 節 課 結 束 六、校園走訪:教師帶領學生實際到校園中找尋植物。1.觀察植物的特徵。2.寫出植物名稱及身體部位功能。3.依植物的特徵進行分類。4.畫出一種植物。【綜合活動】一、引導學生觀察,並做成簡單的紀錄。二、學生自由發表。三、歸納綜合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