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 “十一五” 冶金工业发展规划前言为加快推进我区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广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综合考虑国内外冶金工业发展态势,结合广西冶金工业发展实际,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 冶金工业发展规划。本规划的规划期是2006年2010年。本规划主要阐述政府促进工业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促进广西冶金工业发展。第一章 “十五”广西冶金工业规划实施基本情况及初步评估一、“十五”广西冶金工业的基本情况(一)广西冶金工业现状广西现有冶金企业169个,2004年主要产品产量:钢319.64万吨,同比增长55%、生铁342.42万吨,增长37.1%、钢材376.94万吨,增长64.72%、铁合金92.19万吨,增长29.59%。预计2005年主要产品产量:钢550万吨、生铁550万吨、钢材550万吨、铁合金100万吨。2004年广西是第19个钢产量超过300万吨的省市自治区,预计2005年广西将是第18个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省市自治区。广西最大的冶金企业为柳州钢铁(集团)公司,2004年主要产品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310万吨、306.8万吨和303.6万吨,在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排位分别为24、20和20。表1 2000年2005年广西冶金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项目单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02005年平均增长%钢万吨104.7128.46165.32206.2319.6455039.34生铁万吨125.3152.07191.12251.06342.4255034.42钢材万吨102.6140.37184.13242.01376.9455039.91铁合金万吨42.9749.3858.5271.1492.1910018.4锰深加工万吨1 1.372.183.135.6851.57销售收入亿元39.4846.6155.7688.07227.7726045.79工业增加值亿元10.0411.9214.1223.7958.376746.17利润亿元1.164.024.218.8320.492178.46备注:2005年为预计数随着广西冶金工业发展,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效益不断提高。2005年与2000年相比,广西钢、生铁、钢材和铁合金分别增长4.25倍、3.39倍、4.36倍和1.33倍,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分别增长5.58倍、5.67倍和17倍。2004年,在主要产品产量增长的同时,广西冶金工业经济效益也取得可喜的增长。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27.77亿元,同比增长158.6%,实现利润20.49亿元,同比增长132%。预计20002005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平均增长45.79%、78.46%,均高于同期全国冶金工业平均增长水平。(二)“十五”广西冶金工业发展回顾1、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快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区冶金工业实现速度、质量、效益同步快速增长。20002004年广西冶金工业主要产品钢、生铁、钢材产量平均增长32.18%、28.57%、38.45%和21.03%,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相比,分别高出11.5个百分点、10.8个百分点、15.8个百分点,铁合金产量平均增长速度与全国持平。2005年预计全区实现钢产量550万吨,铁550万吨,钢材600万吨,铁合金100万吨,锰深加工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十五”年均增长45.79%;冶金工业增加值67亿元,年均增长46.17%;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完成利润总额21亿元,年均增长78.46%。2、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所提高 中厚钢板一直是柳钢的“拳头”产品,“十五”柳钢对中板的加热炉、粗轧和精整等进行技术改造并取得良好效果。预计“十五”中板产销量由“九五”的176.79万吨增长到468万吨,销售收入由50亿元增加到约140亿元,其中产销量增长1.65倍,销售收入增长1.8倍,中板在广西的市场占有率也由原来的58%上升为80%以上。2003年8月,柳钢引进美国摩根先进技术,建成投产了高速线材生产线,扭转了我区线材产品单一结构。预计“十五”线材产销量由“九五”的75.89万吨增长到150万吨,销售收入由25亿元增加到约58亿元,其中产销量增长98%,销售收入增长1.32倍。结束广西无高速线材的历史,高速线材在广西线材的市场占有率也由原来的0%上升为约27.9%。3、投资建设快速增长“十五”全区冶金工业预计投资52亿元,是“九五”投资的3倍,开工项目56个,完成项目44个。其中技改完成50亿元,是“九五”投资的3.47倍。柳钢“十五”前四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财务支出50亿元,完成投资额45亿元,为整个“九五”技改完成投资的3.3倍。二、广西冶金工业存在问题与差距(一)冶金工业经济总量小我区冶金工业原本基础就薄弱,目前全区冶金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很小。2004年,我国河北、辽宁、江苏、山东、上海、湖北、山西等7省市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另外还有四川、河南、安徽等9个省市钢产量超过500万吨,我区钢产量仅为河北产量的5.7%,在全国属于较落后的地区。2004年,我区仅有柳州钢铁(集团)公司1家企业列入全国8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行列,在钢产量排位中只列第24位。(二)冶金工业结构仍不合理2004年广西的炼铁、炼钢、铁合金和锰深加工企业有169家,其中炼铁和炼钢企业11家。11家炼铁和炼钢企业中,炼铁企业有5家,生产能力321.8万吨,其中最大企业是柳钢,生产能力292万吨,其余4家企业平均规模7.45万吨;炼钢企业有6家,生产能力371.3万吨,其中最大企业是柳钢,生产能力340万吨,其余5家企业平均规模6.26万吨。除柳钢及个别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属于应淘汰的范畴。广西135家铁合金企业中,6座铁合金高炉总容积1000m3,生产能力23.6万吨,平均炉容约167 m3,平均能力3.9万吨;235台矿热电炉总容量123.48万KVA,生产能力189.54万吨,其中10000 KVA及以上电炉14台,10000 KVA -5000 KVA电炉107台。除八一、广西康密劳和桂林康密劳等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外,其余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相应的竞争能力。(三)低附加值产品占主导地位在钢和钢材品种中,普通钢和建筑用材比重相当大。2004年,广西376.94万吨钢材中,其中合金钢材占3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非合金钢材占6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优质钢材占1.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9个百分点。在钢材品种方面,特厚板、厚板和中板产量111万吨,占钢材产量的29.45%,管材产量16万吨,占钢材产量的4.24%,其他钢材产量249.93万吨,占钢材产量的66.3%。广西钢材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中厚板、螺纹钢、圆钢、线材及部分型材和少量焊管,钢材数量和品种远不能满足广西经济建设的需要。广西铁合金工业以锰系铁合金为主,硅铁、结晶硅、钒铁、钼铁等只有少数几家生产、产量也不多。2004年,锰系铁合金产量90.99万吨,所占比例为98.7,其他铁合金产量1.2万吨,所占比例为1.3。(四)总体竞争力不强技术装备结构不合理,生产工艺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装备水平较低。广西最大的冶金企业柳钢(集团)公司,经过技术改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现在的400万吨,但是装备水平整体并不先进。截至2004年底,在其已经安装的72台套主要专业生产设备中,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有31台套,占43%,属于国内一般水平的有36台套,占50%,属于国内落后水平的有5台套,占7%。广西铁合金企业已经安装的主要专业生产设备中,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很少。其中高炉6座,全部属于国内一般水平;全区铁合金电炉235台,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有14台,占6%,属于国内一般水平的有186台,占79.1%,属于国内落后水平的有63台,占26.8%。第二章 广西冶金工业发展环境预测与发展形势分析一、国内外冶金工业环境预测分析(一)国际冶金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1、国际钢材市场分析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04年,世界经济复苏加快,不仅美国、日本、欧盟增长,一些东盟国家也出现强劲的恢复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增长必然推动钢材消费的增长。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5%,比2003年增长率3.2%提高1.8个百分点,创近30年新高。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3%,为第二个次高年。其中美国经济增长3.7%,日本经济增长2.8%-3%,欧盟25国经济增长2.6%-2.4%。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同时呈现新一轮的上升期。全球的钢铁生产继续处于上升阶段,钢材消费再创新高。我国钢铁协会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62国粗钢产量10.35亿吨,钢材消费9.5亿吨,均创历史新高。2005年,全球粗钢产量在10.7亿吨。从供求关系看,2005年全球钢材市场资源供给基本平衡,不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2、国内钢材市场分析目前,我国工业化逐步进入了“重化工业”时代,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并呈超常快速增长态势。房地产建筑业、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钢铁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而且,我国消费结构开始升级,部分居民进入大额消费阶段,对汽车、住房产生了巨大需求,促使钢铁工业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我国钢材消费迅速增长,每年平均递增22%。2004年全国钢材产量29769万吨,进口2930万吨,出口1423万吨,表观消费总量高达31276万吨。有专家预测,2005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超过3.5亿吨。根据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冶金工业发展的统计分析,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0-6000美元时,钢产量及消费量接近和达到饱和点。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达到1000美元,按照“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人均达到3000美元,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钢材消费不会达到峰值或饱和点,相反,钢材需求将大幅度增长。 表2 世界主要产钢国及中国、广西人均钢产量表人口(万人)钢产量(万吨)kg钢/人1990年2000年2003年1990年2000年2003年1990年2000年2003年世界527000606723610000770008488696470146140158美国2499127561279008928101809136357369327英国575659816050179015151500311253248日本123541268712800110341064411051893839863德国632582198800384346384484608563510法国567359416000190220952100335353350中国1135191262461292276535128502223458102172广西42424751485752.41105206122242备注:1、2003年人口除中国、广西外其他国家均为测算数据; 2、2003年英国、法国钢产量为测算数据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人均钢产量为158公斤,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人均钢产量都在300公斤左右,日本更高达800公斤以上。但是我国人均钢产量刚超过世界人均水平,而广西人均钢产量则仅为42公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钢铁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广西的钢铁工业更显薄弱,应当大力发展。(二)国内主要钢材产品消费分析2004年,我国钢材市场延续了2000年以来连续22%的消费高增长态势,全年钢材表观消费量达3.1亿吨,其中中厚板、镀锌板、冷轧硅钢片消费增长幅度均超过40%,彩涂板、带钢、小型材消费增长幅度也都超过20%。1、国内主要行业钢材消费及预测(1)建筑业。建筑业是我国钢材消费的最大用户,2002年城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0217万平方米,用钢合计7910万吨。预计2010年我国城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预计可达170000万平方米,使用钢材17680万吨。(2)机械行业。机械行业是钢材消费的大户,2002年机械行业用钢2750万吨。预计2010年机械行业用钢5800万吨。(3)造船业。我国进出口贸易和水路运输持续快速发展,带动造船与货柜的需求,使造船用钢板的需求攀上新高峰。造船业2002年用钢223万吨,其中板材196万吨;预计2010年用钢680万吨,其中板材570万吨。(4)汽车工业。汽车工业是钢材消费的又一大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预测”显示,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完全可能保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2002年汽车工业用钢910万吨,其中整车用钢590万吨。预计2010年,汽车工业的钢材需求总量为1950万吨,其中薄板带为1000万吨,优质型材为480万吨,中板为350万吨。(5)铁道行业。铁道行业2002年用钢300万吨,预计2010年用钢450万吨。(6)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2002年用钢290万吨,预计2010年用钢550万吨。(7)家电行业。家电行业2002年用钢455万吨,预计2010年750万吨。(8)集装箱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用钢消费市场,约占世界消费量的70%左右。2002年,集装箱板的消费为180万吨。预计2010年对集装箱板的需求量将达到310万吨左右。2、广西钢材消费预测2002年,广西消费钢材475万吨,自产钢材仅184万吨。2003年,广西消费钢材约530万吨,而自产钢材242万吨,数量和品种都供不应求,急需扩大钢材总量和品种。为了更准确的预测广西钢材消费需求量,我们将19842003年以来20年间广西每年实际消费钢材数量与同期广西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 GDP)与钢材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国内生产总值为自变量,运用一元一次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模型:Y19.940.1777X 预测结果:Y(2005)610万吨;Y(2010)1050万吨 (2)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与冶金消费量关系,以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运用一元一次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Y47.260.4812X预测结果:Y(2005) 650万吨;Y(2010)1125万吨预测结论:2005年我区钢材需求量为620万吨左右;2010年为1100万吨左右。3、周边地区与国家市场分析广东钢材消费量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前茅,2002年已经达到2500万吨,但广东目前每年自产钢材仅有600万吨左右,缺口1900万吨。西南地区钢材供需,数量上基本平衡,但品种上仍有缺口,考虑西部大开发需要,钢材需求量会有较大的增长,供需缺口会加大。周边东南亚国家,当前钢材消费量在3200万吨左右,今后将有较大的增加,2010年将达到8000万吨,供需缺口将继续扩大。综合上述,广西及其周边地区、国家的钢材市场消费容量相当巨大,对钢材的需求非常迫切。(三)锰业市场分析按照国家电池行业的发展规划,在2006年以前要淘汰普通有汞电池,一次电池要实现无汞化,为高档电解二氧化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电池生产每年需要电解二氧化锰7万多吨,预计2010年国内无汞碱锰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的需求量1213万吨,然而目前国内产量仅3.5万吨。近年我国IT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家电用器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使锰锌软磁材料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对其原料四氧化三锰的需求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锰锌软磁铁氧体产量9.6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磁体生产大国,每年按15%的速度增长。当前我国能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仅一家,产量不稳定,在20005000吨/年之间波动。2000年至2004年,我国铁合金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为26.08%,高于同期国内钢材观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我国是镍资源贫乏的国家,由于国内不锈钢的消费量不断增长对镍资源需求快速扩张,导致镍价格居高不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以金属锰代替镍的200系低镍高锰不锈钢在建筑、厨房器皿、焊接制造等行业成为300系不锈钢的主要替代品。2004年,低镍不锈钢全世界的产量在270万吨以上,需求明显集中在中国和印度,占镍不锈钢总量的近90。中国200系列不锈钢市场已经超过100万吨,而且还在快速扩大。预计到2010年我国200系不锈钢产量达700万吨,将给电解金属锰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属于缺镍富锰国家,应大力发展200系低镍高锰不锈钢。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冶金工业的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冶金方面主要是遏制钢铁、铁合金违规建设和盲目和低水平投资建设,为此国家采取提高市场准入条件、提高投资资本金比例、取消出口退税等措施,对冶金工业发展产生影响:一方面,提高铁合金市场准入条件使铁合金投资过热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产能盲目扩张得到遏制,同时促使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措施不落实,污染严重的铁合金企业退出市场。二方面,技术落后的产能被关闭淘汰,铁合金行业的整体技术含量提高,提升了国内铁合金行业的竞争能力。根据国家对铁合金行业的调控要求,国内现有的铁合金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环保、能耗、资源消耗、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准入条件。三方面,有利于促进广西锰业结构调整。铁合金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后,企业发展铁合金的欲望受到限制,投资重点转向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锰盐深加工领域,一批锰盐深加工项目陆续入驻广西的来宾、崇左、百色、南宁等地区。“十一五”广西锰盐深加工占锰业的比重将明显提高。钢铁工业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注重限制一些热点地区,广西仍然属于钢铁工业薄弱地区,需要大力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有利于广西继续推进钢铁工业的发展。尽管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依然适度从紧,随着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矛盾逐步得到缓解,2006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将由前阶段的适度从紧逐渐向中性方向发展,经济运行的金融环境将得到改善。特别是随着广西电力建设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电力紧张状况逐渐消除,“十一五”广西冶金工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三、广西冶金工业发展环境的基本分析(一)原料1、铁矿资源2001年,广西铁矿石保有储量2676万吨,资源储量2.03亿吨,铁金属含量一般为40%左右,以褐铁矿、赤铁矿贫矿为主,杂质高、难选,只能与区外和国外的富铁矿搭配使用。近年来广西铁矿石产量维持在40万吨左右。由于国营矿山的资源逐渐枯竭,因此每年40万吨左右铁矿石基本是由民采生产的。进口国外铁矿和到外省采购是解决广西铁矿石来源的主要渠道。广西是我国大陆距世界最主要的铁矿生产和出口国澳大利亚运输距离最短的地区,具有比我国其他省市更低的铁矿运输成本和更强的竞争力。 2、废钢资源目前我国废钢来源主要有冶金企业自产废钢、社会采购废钢和进口废钢三方面。我国钢积蓄量较少,废钢产出率相对又较低,全社会废钢年产出量在近期不能满足冶金生产尤其是电炉钢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由于电炉钢的不断发展,国际和国内废钢资源日益短缺,特别是国内市场,废钢资源历来紧缺,缺口越来越大,每年要进口大量废钢以补国内不足。2000年、2004年分别进口废钢510万吨、1022万吨,年均增长19%。目前,虽然我国废钢自产量在逐年提高,但其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预计“十一五”国内每年废钢缺口达15002000万吨,废钢消费依赖国外资源的状况不会改变。3、锰矿、铁合金资源广西锰矿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已探明锰矿储量24194万吨,占全国的37.6,保有储量21743.3万吨,占全国的36.73。广西碳酸锰探明储量达14268万吨,占全区总储量的60。2002年广西松软锰保有资源储量达989万吨。广西氧化锰、碳酸锰和松软锰矿的开发利用研究,不仅使其成为优质冶金锰矿的重要原料,而且将成为开发多种高附加值锰盐制品的原料基地。冶金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铁合金、电解金属锰等辅助原料,广西锰业将对珠江经济带乃至全国锰系合金钢、合金结构钢、低镍高锰200系不锈钢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目前,全球铁合金产业主要集中在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的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印度、巴西等国,除了为本国冶金发展提供材料外,也成为世界铁合金市场主要供应国。我国已成为世界铁合金生产、出口最大的国家。据统计,我国铁合金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500万吨,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长,铁合金生产能力也逞扩张之势。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钢铁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吨钢消费铁合金水平也相应提高,但是由于现有铁合金基数较大,加上在建项目的产能,预计“十一五”国内铁合金产能大于需求状况不会改变。(二)能源近年来,广西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快速发展。随着龙滩、百色、平班、恶滩以及北海、钦州、防城等一批大型水电、火电项目建成投产,到2006年底,全区电力装机总规模将达1474万千瓦。“十一五”期间我区还将重点建设岩滩(扩建)、桥巩、瓦村水电站,并建设钦州火电厂二期,百色与贵港火电厂。届时,全区电力供应将有可靠的保证。“十一五”期间我区钢产量将保持较快增长,能源消耗总量将在目前水平基础上跃上新台阶。能源消耗结构中电力消耗将有所增加,2003年全行业消耗电力24.46亿千瓦时,按目前消耗水平测算,当“十一五”目标1800万吨钢、200万吨铁合金、35万吨锰盐深加工实现时,电力消耗总量将达110亿千瓦时。根据我区电力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届时区内可以满足冶金工业对电力增长的需求。(三)广西冶金工业发展的潜力和环境在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肩负着加快西部大开发摆脱经济落后局面的历史重任,加快发展理所当然。冶金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同样是第一要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广西冶金工业发展具有的很好的潜力和有利环境。1、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广西地处珠三角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内陆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同时还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于一体的特点。广西也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具有承上启下、承东启西的经济枢纽作用。尤其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广西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决定了广西在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广西也是中国大陆距离世界最主要铁矿生产和贸易国澳大利亚最近的地区,具备铁矿运输低成本的优势,同时广西沿海港口还是国内建设特大型冶金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地区。2、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近年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势头最好、速度最快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经济发展前景十分良好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别是每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经济发展前景非常好,为加快广西冶金工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广西处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西部和泛珠江三角地区,区域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该地区还是国内冶金工业发展相对迟缓的弱势地区。包括广东、香港、澳门在内的珠三角,已经是公认的世界制造中心,是最大的钢铁贸易集散地和重要的钢材消费区域。东盟“10+1”统一市场的逐渐形成,为处于该区域中心的广西冶金工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促进了西部省区的钢材市场的发展,市场容量迅速扩张,为冶金工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有专家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冶金工业投资局部有过热迹象,但是冶金工业的投资并不均衡,地处华南的广东、广西的发展相对迟缓,是今后几年冶金工业发展的风水宝地。3、宽松的政策环境广西是西部大开发的省区之一,既能享受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还能享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我国少有的优惠政策迭加省区。宽松的政策环境能够吸引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有利于我区冶金工业的发展。4、良好的港口海运环境防城港是我国沿海19个主要枢纽港之一,是我国南部沿海的深水良港,港口条件优越。港池隐蔽宽阔,航道水深,可挖性好,潮差大,回淤小,腹地广,具有建设大型工业港的优越条件。防城港现拥有生产泊位2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目前货物吞吐量1500万吨。20万吨级矿石专用泊位近期将建成投产,还具备建30万吨级泊位的天然条件。钦州港位于北部湾的湾顶,是我国南部的深水良港,当年孙中山先生拟规划为南方第二大港。拥有40多公里长深水码头岸线,果子山作业区水深条件好,自然水深1416m稍加开挖后水深可达2024m,可建两个15万吨级泊位,10万吨航道扩建工作正在进行中,乘潮可进15万吨级运矿船。水运条件十分优越。5、优良的交通地理环境广西已经具备海陆空立体交通系统,铁路有南昆线、湘桂线、焦柳线、黔桂线与全国铁路形成网络。连接港口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建成。连接广西沿海三市的滨海高等级公路也建设完成。南宁机场和北海机场到钦州、防城为80100多公里的里程,航空十分便利。广西沿海各地所依托的后方陆域为低丘陵荒地,面积很大,达180300平方公里,农田和居民点很少,厂址开阔,拆迁量小,工程地质条件好,地震烈度低,地基承载力好,容易平整,开发成本低,是布局大型冶金工业的理想场地。广西沿海各地大气、海洋环境质量好,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环境容量大。建设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环保技术,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很小,可满足国家对环保规定的要求,有利于建设大型冶金工业项目。四、广西冶金工业“十一五”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国内外经济向好的大背景,广西冶金工业结构调整具备巨大潜力和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我们也必须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一)广西建设资金不足缺乏投资资金是广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19992003年,广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33.45亿元,年均增长12.32%,低于同期全国投资年平均增长16.54%水平4.22个百分点,更低于同期西部省区平均增长18.59%水平6.27个百分点。从近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看出,广西投资力度匮乏,资金筹措能力十分有限,资金自我积累弱的矛盾非常突出,从而制约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二)广西铁矿资源贫乏2001年,广西铁矿石以褐铁矿、赤铁矿贫矿为主,杂质高、难选,只能与区外和国外的富铁矿搭配使用。近年来广西铁矿石产量维持在40万吨左右。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国对钢铁的需求量均有所增加,其原料铁矿砂因此呈现供不应求之势,直接导致国际价格攀升。继2004年月国际主要铁矿石供应商宣布,一年期的铁矿石期货价格提高18.6之后,2005年1月又创记录地宣布铁矿石价格提高71.5,这对高速发展的中国钢铁工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广西钢铁工业同样是严重考验。(三)广西焦炭和精煤需要外购广西煤炭产量低,且含硫高、灰份高、煤质差,大量采购区外煤是解决广西煤炭需求的主要途径。2003年广西自产煤约500万吨,占年需求量3000万吨的17%。区内产煤仅能供少数企业使用。广西基本无炼焦煤,广西目前除柳钢具备炼焦能力120万吨外,使用的焦炭和洗精煤全部由区外采购。预计2010年广西冶金工业将有1000万吨焦炭、原煤和洗精煤的外购量。第三章 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十一五”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一)总体思路由资源开发为主向加工制造为主的转变,改变以原料消耗高、能耗高、附加值低的状况;由建筑长材向扁平材的转变,板带产品成为冶金工业发展的主导产品;做强做优企业,由比较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变;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南博会的机遇,由本土竞争向国际化竞争的转变;由以价格竞争为主向品牌竞争、服务竞争、人才竞争的转变,提高整体竞争水平。(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冶金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冶金工业的质和量的提高。坚持以国内市场为导向在总量扩张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发展总量的原则,针对市场需求的品种、质量发展总量,推进我区冶金工业改革和发展。 2、基本原则(1)实施增量扩展与存量调整相结合,以增量扩展带动存量调整。(2)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动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改造提高整体科学技术水平。(3)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替代进口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扁平材等新产品和新品种。(4)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抑制盲目、低水平产能扩张。(5)鼓励和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冶金产业,促进各种所有制全面协调发展。(6)合理利用优势资源,加快碳酸锰资源和松软锰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加大锰盐及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三)广西冶金工业“十一五”发展主要目标1、冶金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广西冶金工业“十一五”末将实现以下目标:(1)钢。钢生产能力1800万吨。比2005年增长2.27倍。(2)生铁。生铁生产能力1800万吨。比2005年增长2.27倍。(3)钢材。钢材生产能力1800万吨。比2005年增长2.27倍。其中:扁平材1100万吨,占61.1%,棒、线、型材700万吨,占38.9%。其中主要产品:中厚板150万吨、汽车板100万吨、镀锌板60万吨、彩涂板50万吨、集装箱板30万吨、高压容器板30万吨、管线钢板80万吨、低合金板150万吨、优质钢板250万吨、普碳板200万吨;H型钢60万吨、高速线材50万吨、螺纹、园钢及普通线材440万吨、中型材100万吨、大型材50万吨。表3 广西冶金工业“十一五”主要产品产量、经济指标目标表项目单位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052010年平均增长%钢万吨55070090011001500180026.76生铁万吨55070090011001500180026.76钢材万吨55070090012001500180026.76铁合金万吨10012014016018020014.87锰深加工万吨8121823283534.3销售收入亿元26030037050061065020.1工业增加值亿元67759513517521025.7利润亿元212837557010036.6(4)铁合金。铁合金生产能力200万吨。比2005年增长1倍。(5)锰盐深加工产品。锰盐深加工生产能力35万吨。比2005年增长3.37倍。2、冶金工业主要经济指标(1)工业增加值。2010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10亿元,比2005年增长2.1倍,占年销售收入的32.3%,比2005年提高6.5个百分点。(2)工业品销售收入。2010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1%。其中钢材及钢坯实现销售收入542亿元;铁合金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锰品深加工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3)工业经济效益。2010年预计实现利税180亿元,利润100亿元,税金80亿元。(4)工业建设总投资400亿元。主要企业投资:柳钢工程新增总投资(静态)约160亿元。中钢联钦州特钢公司工程投资约31亿元。防城港冶金基地(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00亿元。(五)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行性2004年8月,广西区党委曹伯纯书记考察柳钢指出,现在正是把柳钢做大做强的最好时机,要立足柳钢,进一步调整结构,上规模、上水平,千方百计就地尽快把柳钢做大做强。目前柳钢正在朝1000万吨钢综合生产能力迈进,若在铁矿来源和运输方面不出现大的闪失,将如期实现目标。2004年12月28日,广西自治区政府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在防城港企沙建设1000万吨级钢铁厂。防城港作为我国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港口条件和区位优势明显,尤其是自治区政府对建设大型钢铁厂非常重视和支持,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决心和行动为“十一五”广西钢铁工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市场前景方面,1600万吨钢材有1100万吨广西能够就地消化,另外500万吨销往钢材缺口很大的泛珠三角地区和临近的东盟各国,前景非常好;200万吨铁合金将有50万吨广西就地消化,50万吨用于出口,另外100万吨销往全国各省市;35万吨锰深加工产品,都是国内市场急需的产品,销路不成问题。在投资方面,预计“十一五”广西冶金需要投入建设资金400多亿元,企业自有资金预计可以筹措40%即160亿元,其余60%资金需要引进外资和金融部门贷款解决。电力需求方面,2010年广西冶金工业预计消耗电力110亿千瓦时,从广西现有和在建和拟建发电机组看,届时电力供应是有保证的。原料供应方面,广西铁矿石大部分需要到外省采购或进口国外资源解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世界主要铁矿供应国生产和发展情况看,大体上供需基本平衡,个别年份供应可能偏紧。主要问题是价格上升,影响炼铁企业的效益。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共进口铁矿石2.08亿吨,预计2005年的进口量将增长到2.48亿吨。目前我国有一半的铁矿石依靠进口,而主要钢铁企业的铁矿石进口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根据国内外铁矿、煤价、电力、运输等成本呈上升趋势分析,未来5年国内钢材价格将保持在高位波动。如果1800万吨钢材、200万吨铁合金和35万吨锰深加工产品目标能基本实现,那么643亿元销售收入目标也能够实现。第四章 冶金工业主要任务,优势企业和重点发展的主导产品一、冶金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集中力量以拉长产业链为突破口,推动支柱产业快速发展(1)钢铁。“十一五”广西钢铁业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引进国内外钢铁工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和实施铁水脱硫预处理、顶底复合吹炼、钢水炉外精炼、连铸坯热装热送等先进技术,不断改善钢水质量。推动普通钢转向优质钢,向“精品”方向升级。在稳定提高圆钢、螺纹、线材等长材和中厚板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同时,发展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锡板、镀锌板、不锈钢、模具钢、石油天然气钢管、优质碳素钢、特殊钢、冷镦钢、弹簧钢、齿轮钢等产品。继续推进干熄焦、高炉顶压压差发电(TRT)及高炉长寿、转炉煤气回收净化、以及总排水处理、冶金渣综合利用、低浓度SO2烟气治理等项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提升企业环境保护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加快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引进的热轧及冷轧宽板带生产线技术的消化吸收,稳定和提高热轧及冷轧宽带板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开发镀锡板、镀锌板等新产品和新品种。(2)铁合金。“十一五”广西铁合金的主要任务:加强环保措施,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降低“三废”的排放,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设备,加速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改造现行的浇注、破碎、筛分等工艺,使铁合金电炉向封闭型、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规格档次,进一步扩大复合铁合金、高硅锰硅合金、高锰锰硅合金、中低碳锰铁产量,研究开发精炼铁合金和特种铁合金等新产品和新品种,拓宽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技术以合理利用我国贫杂锰矿资源,控制氧化锰矿石产量,鼓励使用进口国外锰矿石,拓宽锰矿来源渠道。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资产为纽带,实现资源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发展。(3)锰盐深加工。以锰资源为基础,提高氧化锰开发力度,延伸氧化锰产业链。加快碳酸锰和松软锰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锰盐及深加工产品,扩大锰盐及深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开发代森锰、氮化锰、锰酸锂、电子级四氧化三锰、软磁铁氧体磁芯等锰系列深加工产品,拓宽锰业产业链。扩大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产量和能力,进一步开发200系列不锈钢、无汞碱锰电池、锂锰二次电池等新产品和新领域。(二)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1、发展热冷轧钢板,开发新产品,占领区内市场加快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2030m热连轧机和1525mm冷连轧机技术的消化吸收,稳定和提高热冷轧板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开发镀锡板、镀锌板等新产品和新品种,优化柳钢的产品结构,占领区内热冷轧板产品市场。 2、发展特殊钢。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区内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积极推进中钢联钦州钢铁公司项目的审批及开工建设,在一期发展低合金钢、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冷镦钢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弹簧钢、齿轮钢等高质量汽车结构用钢等特殊钢,逐步培育成为广西特殊钢生产基地。3、依托资源优势,发展200系镍不锈钢生产利用广西具备的锰矿资源和能源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现有电解金属锰生产能力基础上,拓宽锰业产业链,在沿海港口或靠近市场的地区,建设年产50万吨200系低镍高锰不锈钢厂。(三)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清洁生产必须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投资向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倾斜。切实保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的环保技术、环保资金的到位,使企业环保“三同时”实现高水平配套,打好环保基础。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从生产源头做起,控制污染的产生,解决老污染源治理问题。继续推进冶金企业总排水处理、废渣综合利用以及低浓度SO2烟气治理等环保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真正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工业 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工业是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技术,提高我区冶金工业自动化水平,推进冶金工业的现代化。 在过程控制自动化方面,结合生产原料成份波动大、工艺复杂的特点,重点搞好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形成冶金生产各工序和全线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全面提高冶金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推进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推广先进企业在财务管理、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及供应链管理(SCM)等现代管理模式应用的成功经验;推动企业应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等业务,与国际交流并参与国际竞争。二、优势企业和重点发展的主导产品(一)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发展总量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提高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十五”发展基础上,经过挖潜、扩建、新建,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环境治理状况进一步好转。在保持现有建筑长材先进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热轧板卷、冷轧板卷、热镀锌卷、彩涂卷为主的精品薄板生产能力以替代进口,使柳钢形成1000万吨钢生产规模,实现产品结构和技术装备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柳钢建设成为能够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精品板材和建筑长材基地,把柳钢建成一流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同时,为满足广西及周边省份和东盟各国的冶金市场需求,积极参与防城港企沙大型冶金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为开辟新基地做努力。(二)中钢联钦州钢铁公司中钢联钦州钢铁工程是一条电炉钢包炉连铸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短流程生产线, 引进Hismelt工艺建设熔融还原炉,采用铁水热装入电炉的先进工艺。工程的主体是熔融还原炉、电炉、连铸机,熔融还原炉、电炉和连铸机拟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工艺和装备。形成200万吨特殊钢能力。“十一五”中期将根据市场情况配套建设板带轧材生产线。(三)防城港钢铁基地(一期工程)投资195亿元。建设4600m3高炉;60孔焦炉;435m2烧结机及4535m回转窑; 250t炼转炉及混铁、脱硫、吹氩、LF精炼、真空处理、板坯连铸机;2180mm热轧厂;20万吨级矿石专用码头;原料场;铁路、道路、运输设备等公辅设施。形成年产生铁370万吨,400万吨钢、轧钢490万吨规模。产品包括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低合金结构钢、汽车板、管线钢。(四)八一铁合金集团 以“强化管理,重视科研,形成产业,持续发展”为方针,立足长远和可持续发展。以品牌为核心,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技术创新,把铁合金主业做大做强,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采用先进的大型电炉改造替代原有5000KVA及以下小电炉,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加大新产品和新品种开发力度,提高复合铁合金、高硅锰硅合金、高锰锰硅合金等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强环保治理措施,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引进战略伙伴互相参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五)广西康密劳公司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料和能源消耗。加强企业的环保治理,不断降低污染排放总量,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六)桂林康密劳公司 在调整、补充和完善冶炼、烧结、煤气发电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继续推进环保治理措施,确保“三废”达标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同步增长。(七)来宾康密劳公司 引进法国康密劳公司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的形式,利用来宾便利的交通、土地和水资源,结合丰富的火电优势,采取“锰电结合”的方式,建设450000KVA大型铁合金电炉,年生产能力30万吨。(八)广西大锰公司坚持“资源立矿、深加工强矿”的总体发展思路,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锰深加工项目,发展硫酸锰、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氮化锰、代森锰、无汞碱锰电池、锂锰二次电池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锰系列产品。巩固和稳定铁合金、硫酸锰生产,把铁合金、硫酸锰做精做细。稳定和扩大电解金属锰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开发生产200系列不锈钢,开辟锰业发展新领域。加大电力、能源开发力度;探索“锰电结合”的路子,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加强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确保“三废”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九)广西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意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特种货车销售合同范本
- 牙医让签医疗协议合同
- 洗涤工厂出售合同范本
- 空地仓库租赁合同范本
- 税率改变合同补充协议
- 特装道具租赁合同范本
- 电影策划宣传合同范本
- 医患关系面试要点总结
- 2025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详解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地沟油改性制生物柴油
- 武汉归元寺过年活动策划
- 《漏电保护器》课件
- 新能源汽车技术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 工厂生产经理薪酬机制
- 2023年02月上海申康医疗卫生建设工程公共服务中心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外研版小学英语单词表汇总全带音标(一年级起点)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PPT通用课件
- GB/T 10752-2005船用钢管对焊接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