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2 多年以来 管理人员通过应用不同的管理哲学 使汽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20世纪初 工人组成生产小组相互协作 把各种零部件用手工的方式组装成汽车 这种小批量生产是非常昂贵的 组装一辆汽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工人们一天只能够生产很少量的汽车 因此 汽车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只属于富翁们 1913年 亨利 福特 HenryFord 使整个汽车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他在底特律开办了 高地公园汽车厂 生产T型车 引例 汽车生产方式的改变 3 福特与他的生产管理团队开创了大批量生产系统 使得小批量生产系统在一夜之间变得陈旧过时 在大批量生产系统下 传送带将汽车传送到工人面前 流水线旁的每个工人负责完成一项特定的工作任务 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CEO 艾尔弗雷德 斯隆 AlfredSloan 沃尔特 克莱斯勒 WalterChrysler 没有简单地模仿福特的方法 而是采取了一种新的战略 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范围广泛的选择空间 引例 汽车生产方式的改变 4 汽车生产的第二次革命发生在日本 而不是美国 20世纪60年代 大野耐一 一位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工程师 在参观了美国三家汽车生产厂家后 开创了准时制生产 精益生产 方式 成为管理思想的一大变革 准时制生产背后的管理哲学 是以必要的劳动 确保在必要的时间内 按必要的数量 生产必要的产品 以杜绝超量生产 到20世纪70年代 日本管理者已成功高效地应用了这种新的生产系统 与美国竞争对手相比 他们生产的汽车质量更高 成本更低 到20世纪80年代 日本汽车企业已称雄世界汽车市场 引例 汽车生产方式的改变 5 为了与日本同行竞争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管理者访问了日本以学习准时制生产方法 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成为学习应用这一新的生产哲学以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的最为成功者 事实上 到1995年 它们的生产成本已经与日本汽车企业基本持平 讨论 1 全球汽车生产方式是如何变化的 2 全球汽车生产方式的演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引例 汽车生产方式的改变 6 全球汽车生产发展简史表明 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是在人们探寻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方法的过程中产生的 管理理论发展演化背后的动力在于如何更好的利用组织资源的方式的探索 在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找到了管理组织资源的更好方法时 管理理论就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本章我们来探讨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以及目前管理者面对的若干重要趋势和问题 经过这一章的学习 来了解管理理论发展演进的方式和过程 引例 汽车生产方式的改变 7 主要内容 管理过程经验理论权变理论系统管理管理决策管理科学行为科学激励层次人际关系行政组织一般管理科学管理 古典管理 行为科学 现代管理 中国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 西方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8 第一节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在漫长的管理实践活动中 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 并逐步形成了管理思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把各种管理思想加以归纳 总结 形成了管理理论 人们又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管理实践 并在实践中验证和不断完善这些理论 管理活动已经存在几千年了 一些文明古国已经在管理实践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如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 但管理理论却最先出现于西方 因此 本章介绍的主要是西方的管理理论 9 第一节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18世纪末期 英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了产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机器大工业的出现 工厂制度的出现 客观上要求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因此 这一时期 在西方特别在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管理思想家 代表人物 马基埃维利罗伯特 欧文查尔斯 巴贝奇亚当 斯密 10 马基埃维利 尼克罗 马基埃维利 1469 152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 历史学家 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主要著作 君主论 战争的艺术 佛罗伦萨史 等闪烁着管理思想的光辉 他提出了四项领导原理 1 领导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 2 领导者必须具备维护组织内部的内聚 3 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生存意志力 4 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11 亚当 斯密 有 经济学之父 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AdamSmith 1723年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小镇 在十四岁时考进格拉斯哥大学 三年后 又获得牛津大学的奖学金 一生酷爱读书 他曾经说过 除书以外 别无所爱 177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 国富论 一书 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 经济人 观点和 劳动分工 的理论 12 亚当 斯密 劳动分工例子 扣针制作 如果一名工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 恐怕工作一天也难以制造出一枚针来 如果希望他每天制造20枚针那就更不可能了 如果把制针程序分为若干项目 每一项就都变成一门特殊的工作了 一个人担任抽线工作 另一个人专门拉直 第三个人负责剪断 第四个人进行磨尖 第五个人在另一头上打孔并磨角 这样一来 10个工人 每天可以生产48 000枚针 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是相当惊人的 但是 如果每个工人独立完成所有的制针工作 这10个工人最快也不过每天制作200枚针 13 亚当 斯密 主要观点 一个国家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国民所提供的劳动数量 而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人数和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技巧 而技巧又取决于生产上的分工 经济人 观点 人们在经济行为中 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提出生产合理化这一重要的管理概念 并指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 14 罗伯特 欧文 罗伯特 欧文 1771 1858 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是19世纪初期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 最早注意到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著名的管理思想 人是环境的产物 人事政治必须被认为是经济机构管理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人事管理必须要有所报偿 他认识到 重视人的因素 尊重人的地位 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 欧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开拓性实践 成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先导 15 查尔斯 巴贝奇 提出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有可能制定出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 发展了亚当 斯密的分工思想 分析了分工能提高效率的原因 对人的脑力劳动也进行了分工 提出了固定工资加利润工资分成的制度 努力寻求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16 第一节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早期管理思想虽不完善 不系统 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 但对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系统化的管理理论与学派形成于20世纪初期 17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18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19世纪末期 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 生产规模发展和资本的日益扩大 企业的管理职能逐渐与资本所有权相分离 管理职能则由资本家委托给以经理为首的由各方面管理人员所组成的专门管理机构承担 管理阶层因此而产生 同时管理工作也成了人们专门研究的一门学问 并产生了称为 科学管理 的理论 19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1856年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律师家庭1875年 19岁 恩特普利斯水力机械厂车工1878年 22岁 米特维尔钢铁公司技工后提拔为工长 机修车间主任 总机械师1884年 28岁 总工程师1891年 35岁 独立从事工厂管理咨询活动1906年 50岁 当选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1911年 55岁 发表著作 科学管理原理 1915年 59岁 去世 墓碑刻上 科学管理之父 20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是 1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 达到最高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与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21 泰罗的主要实验 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高速钢实验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22 搬运生铁实验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12T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47 5T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 1 15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 1 85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稍息 立正 开步走 23 铁锹实验 实验前 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实验发现22P时效率最高铲不同的东西拿不同的锹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24 金属切削实验 定了人动时间 也应该定机动时间进行了26年切削了80万吨钢铁进行了三万次实验发明了高速钢 获得了专利用专利的收入宣传科学管理 返回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25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 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 以便合理利用工时 提高工效 工作定额 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2 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 培训和提高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 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 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标准化 5 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26 泰勒制的评价 它是科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它是加强企业基础性管理的科学方法 它只解决企业内部工作效率问题 未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 它把工人当作机器附属物 未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27 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 亨利 甘特 甘特图吉尔布雷斯夫妇 首先采用摄影胶片来研究手和身体动作的研究者之一 通过对动作分解研究把砌砖工的动作从18个压缩到5个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28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在实践中的最大应用是现代流水生产线的使用 最早是亨利 福特在泰勒的单工序动作研究基础之上 创建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 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 使每辆汽车的装配时间由12小时20分 压缩到1小时30分 2 2 1科学管理理论 29 2 2 2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 HenryFayol 1841 1925 法国人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塔里 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从采矿工程师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1916年发表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 还可用于政府 教会 慈善团体和军队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30 2 2 2一般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 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明确了管理职能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五大职能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 14项管理原则倡导管理教育 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 31 2 2 2一般管理理论 经营的六种基本活动 技术活动 生产 制造 加工 商业活动 购买 销售 交换 财务活动 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 安全活动 保护财产和人员 会计活动 财产清点 资产负责债表 成本 统计等 管理活动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五大职能 a 计划 预测未来并制订行动方案 b 组织 建立企业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c 指挥 使企业人员发挥作用 d 协调 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 使企业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得到统一和谐 e 控制 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订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 32 2 2 2一般管理理论 14项管理原则a 分工h 集权与分权b 权力与责任I 等级链c 纪律j 秩序d 统一指挥k 公平e 统一领导l 人员稳定f 报酬合理m 首创精神g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n 团结精神 33 2 2 2一般管理理论 等级链 法约尔桥 A经理BL经理主任CM主任工长DN工长监工EP监工工头FQ工头工人GR工人 34 2 2 2一般管理理论 对法约尔管理理论的评价更具一般性提出了管理理论构架原则经过多年证明有效 35 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马克斯 韦伯 1864 1920 德国人曾担任过教授 政府顾问 编辑他提出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向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韦伯与泰勒 法约尔同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2 2 3组织行为理论 36 权力与组织 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 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力 传统权力 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 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 理性的 法律规定的权力 MG2 17 2 2 3组织行为理论 37 2 2 3组织行为理论 法定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法定权力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原因在于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以 能 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 应受到约束 38 2 2 3组织行为理论 简评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 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维系组织连续和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力强调制度 能力 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 理性的管理体制 39 小结 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 基于 经济人 的人性假设出发点 经济利益驱动管理手段 胡萝卜 大棒 研究方法 静态研究管理一般过程 胡萝卜 大棒 40 人力资源方法 HumanResourceApproach 管理者需要同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组织任务 需要好的激励机制 以及融洽的关系 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理论 41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42 埃尔顿 梅奥 1880 1949 1880年生于澳大利亚的阿德来得1899年获逻辑学和哲学的硕士学位1911 1919年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任逻辑学 论理学 哲学课程教学 由讲师 教授1914 1918年在业余时间 用心理治疗的方式治愈了 一战 中受到战争创伤而致聋的士兵的耳聋疾病 1922年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参与 效率工程师 小组活动 在费城某纺织厂研究 原职工流动率为250 采用流行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工作中实行休息制度 结果职工流动率降为5 1926年工业研究副教授 参加哈佛大学的教学工作1929年升任教授 无任期限制1947年退休 2 3 1人际关系学说 43 梅奥与霍桑试验 梅奥 GeorgeEltonMayo 1880 1949 美籍澳大利亚人 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1924 1932年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霍桑 Hawthorne 进行了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试验的初衷是想通过改变工作条件和环境 找出提高生产率的途径试验分照明 继电器装配小组 大规模访谈和接线板工作室四个阶段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 并由此诞生了人际关系学说 MG2 23 44 霍桑工厂1920s 西屋电器公司在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有25000名职工 生产电话机 电器设备工作环境 物质条件好 工资 奖金 福利 安置了娱乐设施建立了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的劳动热情不高 甚至常有怨言 45 A 变换照明条件试验 1924 1927 照明强度增加或减少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量都增加 只有当光线降到月光水平时 试验组的产量才降低 结论 1 工场的照明是影响效率微不足道的因素 2 工作条件的好坏与劳动生产率没有直接关系 照明不是问题 46 B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1927 1928 试验各种工作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率的影响如供应午餐和茶点 缩短工时等 在工作时可自由交谈 产量上升 取消这些条件后 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 结论 督导方法的改变使工人的态度有所变化 因而产量增加 轻松愉快的督导方式 47 C 大规模访问与调查 1928 1931 两年多 进行了两万多人次的普查与访问结论 员工的工作绩效 受到他人的影响 返回 干得快 有错 哦 大哥说不能多干 得替干得慢的哥们儿想想 48 D 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1931 1932 大部分成员都自行限制产量标准7312个接点实际6000 6600个接点怕标准再度提高 怕失业 保护速度慢的同伴工人对不同的上级持不同态度成员中存在着小派系结论 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物质 环境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心态十分重要 49 霍桑试验的结论 工人是 社会人 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 经济人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 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通过增加员工 满意度 来提高 士气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MG2 25 50 简评 人际关系学说修正了古典管理理论的缺陷 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为现代行为科学奠定了基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MG2 26 51 2 3 2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5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AbrahamMaslow 1908 1970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 他是人本主义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 5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层次 生理需求 包括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物质的需要 如衣食住行等 第二层次 安全需求 如生活有保障 不会失业 没有威胁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层次 感情和归属上的需求 社交需求 爱 交往和友谊等 第四层次 尊重需求 需要被尊敬 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各誉的需求等 第五层次 自我实现需求 即要尽量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使自己生活有意义 有抱负 5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5 哪种需要对你最为重要 指导语 把你对下面问题的反应作个排列 将你认为最为重要或最为真实的反应列为5 其次列为4 由此类推 对你来说最不重要或最不真实的反应列为1 例 我最爱从事的工作是 A4独自一人工作 B3有时与其他人共同工作 有时独自一人工作 C1作演讲 D2与他人共同讨论 E5从事室外工作 56 1 总的来说 一项工作对我最为重要的是 A 工资是否足够满足我的需要 B 是否有良好的福利待遇 且工作安全 C 是否提供建立伙伴关系或良好人际关系的机会 D 是否根据我的业绩而有晋升的机会 E 是否给我足够的自由贺展示自己的机会 2 如果我打算辞去一项工作 很可能是因为 A 这项工作很危险 比如没有足够的工作设备或安全设施极差 B 由于企业不景气或筹措资金困难 因而能否继续被聘用是个未知数 C 这工作只能独自一人来做 无法与他人进行讨论和沟通 D 这是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 E 对我来说这项工作缺乏个人意义 3 对我来说 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奖赏是 A 满足人们从事工作的基本原因 如丰厚的工资 宽敞的居室 及其他经济需求 B 提供了多种福利待遇 如医疗保险 旅游休养假期 退休保险等等 C 来自于工作中的人际因素 也就是说 有结交朋友的机会和成为群体重重要一员的机会 D 体现了我的能力 比如我所做的工作得到了承认 我知道自己是本公司或本专业中最优秀的工作者之一 E 来自于工作本身 即这是一项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57 4 我得工作士气受到下面因素的极大干扰 A 工作环境很差 没有空调 停车不方便 空间和照明不充足 卫生设施太差 B 前途不可预知 C 我的同事对我不友好或怀有敌意 D 工作成绩相同 但其他人得到了承认 我却没有 E 我感到压抑 无法发展自己 5 决定是否接受一项提升时 我最为关心的是 A 经济上的待遇是否令人满意 B 接受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否是场赌博 我是失去的可能比我得到的要多 C 我是否喜欢那些我将与之共事的新同事 并且能够与他们和睦相处 D 这是否是一想让人感到自豪的工作 并受人羡慕尊敬 E 我是否可以开拓新领域并做出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6 能发挥我最大潜力的工作是这样的 A 工作条件 包括设备 原材料以及基础设施 安全可靠 B 管理层善解人意 我的工作也很有保障 不太可能被解聘 C 员工之间有种亲情关系 大家相处得很愉快 D 对我所做的成绩能得到承认 E 我可以个人价值被承认中感受到工作的回报 58 7 如果我目前职位出现下面情况 我将考虑另换工作 A 不能提供充分的经济报酬 B 不能提供安全保障和福利待遇 C 无法提供亲密的人际交往 D 我所做出的成绩得不到承认 E 不能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8 令我感到压力最大的工作环境是 A 工作环境很不安全 B 上司喜怒无常 捉摸不定 C 与同事之间有严重的分歧 D 没有人认可我得工作质量 E 不能充分展示自己 9 我将接受一项新工作 如果 A 这项工作能提供更丰厚的工资和良好的环境 B 工作有安全保障 且能长期提供多种福利待遇 C 可能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D 新工作被其他人尊重 E 这项工作是对我潜力的考验 59 10 我将加班工作 如果 A 我需要额外收入 B 只有这样做才能保住我的工作 C 我的同时们也加班加点 D 公司能承认我的贡献 E 工作具有挑战性 请分别加总A B C D和E选项的相应分数 得到五个总分 60 答案5种机动水平如下 水平1生理需要水平2安全需要水平3社会需要水平4尊重需要水平5自我实现需要那些得分最高的需要是你在你的工作中识别出的最重要的需要 得分最低的需要表明已经得到较好的满足或此时你不再强调它的重要性 61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50年代末期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企业调查中发现 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 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职工的不满 但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 故称为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可以归纳为十项 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 监督 与上级的关系 与同事的关系 与下级的关系 工资 工作安全 个人生活 工作条件 地位 与此相反 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 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使职工获得满足感 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 所以称为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的可以归纳为六种 工作上的成就感 受到重视 提升 工作本身的性质 个人发展的可能 责任 62 调动人的积极性 首先 要注意保健因素 使职工不致产生不满情绪 第二 更重要的是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创造一流的工作成绩 第三 将保健因素转变为激励因素 比如 奖金如果是平均分配 那么 数额再多 也只是保健因素 起不了激励的作用 只有与个人绩效挂钩 才能成为激励因素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63 2 3 3行为科学理论 X理论 实利人假说 美国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 Y理论 自我实现的人假说 美国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 超Y理论 复杂人假说 权变理论美国乔伊 洛尔施 约翰 莫尔斯 Z理论 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假说 日裔美籍教授威廉 大内 64 麦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 X理论主要观点一般人的天性都是好逸恶劳的 人生来以自我为中心 对组织的需要莫不关心 人缺乏进取心 宁愿被别人领导 而不愿承担责任 人天生就反对变革 把安全看得高于一切 结论 管理主要管强制 惩罚 解雇等手段 65 X理论与Y理论 麦格雷戈 Y理论主要观点用体力和智力进行工作就象人要娱乐和休息一样自然 也是人类的天性 人在为实现自己所参与的目标时 能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职工的需要与组织的目标并不矛盾 在正常情况下 一般人不仅愿意承担责任 而且还会主动请求任务 人们有解决组织问题所必需的丰富的想象力 智慧和创造性 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结论 管理应当以人为中心 采取宽容的的 民主的方法 66 雇员 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寻求安全 雇员 天生勤奋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 人性假设 X理论vs Y理论 MG2 31 67 管理方法 胡萝卜加大棒专制式管理 管理方法 尊重人把人当作组织最宝贵的资源民主式管理 人性假设与管理方法 MG2 31 68 超Y理论 权变理论 超Y理论观点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能力 人不仅是复杂的 而且变动性很大 人在不同的组织和同一组织的不同部门中工作 其动机可能不同 工作的性质 执行工作的能力 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没有一套能适合于任何时代 任何组织和任何人的万能管理方法 结论 管理方法要因人而异 因事而异 要具有针对性 不能千篇一律 69 Z理论的主要观点 实行长期雇佣制 年功序列职务工资制 含蓄的控制机制 既注意培养职工的专业知识能力 又注意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较缓慢的评价和提升 统一思想的决策 企业对职工全面关心 上下级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 实行分工负责制 70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1961年12月哈罗德 孔茨 1908 1984 发表了一篇论文 详细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 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加以分类 认为存在 管理理论的丛林 该论文的发表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反响 他把当时不同的管理观点 以及这些观点对管理的性质和内容所作的不同解释 概括出六个有代表性的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和案例学派 人类行为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和数理学派 这些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观点 形成了一个思想 理论和意见百家争鸣的管理理论的丛林 71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据孔茨的研究 至80年代 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由6个增加到11个 为此 孔茨又写了一篇名为 再论管理理论丛林 的论文 在论文中他概要地叙述并分析了这11个学派 1 经验和案例学派 通过分析经验 各种实际案例 来研究管理 2 人际关系学派 该学派认为 既然管理是通过他人或和他人一起来使工作有效完成的过程 那末 研究管理必须注重人际关系 72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3 群体行为学派 该学派注重研究的是组织中群体的行为 包括群体的文化 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等 也称为组织行为学派 4 合作社会系统学派 该学派把组织作为一个合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 它显然试图对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学派的观点做出修正 5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这是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 认为管理中只分析社会系统是不够的 还需要研究技术系统对人的影响 73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6 决策理论学派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 该学派认为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 因而应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尤其是西蒙提出的行为决策观对现代管理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7 系统学派 该学派认为 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必须理解构成整个组织的运作的每一个系统 8 数理学派 这一学派注重定量的数学模型 认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这一手段 可以把问题 管理问题也不例外 的基本关系表示出来 并在确定目标后求出最优结果 74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9 权变管理学派 这个学派强调 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 因此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境及其变量决定应采取何种行动 10 管理角色学派 这个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工作来明确管理者的工作内容 11 经营管理学派 亦称管理过程学派 这一学派通过与管理职能相联系的办法把有关管理的知识汇集起来 以形成一门管理学科 75 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新特点的主要体现在 广泛地运用了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更加重视人的因素 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的发展与运用 组织 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图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76 第五节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 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工程管理 长城 大运河 都江堰等组织管理 中央集权统治质量管理 赵州桥 景德镇瓷器人力资源管理 科举制 选拔人才 77 二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及其贡献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 孙子兵法 第五节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78 1 以 仁 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 民本2 中庸 适度 3 人和4 义利观5 教育观6 顺道7 守信8 利器9 求实10 对策11 节俭12 法治儒家思想 西方管理 现代企业文化 亚洲 在日本 韩国 新加坡广为流传 79 2 以 无为 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 无为而治道家管理思想核心以弱胜强1 哀者胜 前提2 以正治国 基础3 后动制敌 实施途径善下的用人思想 知人者智 警世录 80 3 以 法治 为基础的法家管理思想 以法治国 行政管理 富国以农 经济管理 用人唯贤 人事管理代表人物 商鞅 韩非子 警世录 81 4 孙子兵法 五事 事务成败 道 道义 天 天时 地 地利 将 人才 法 管理五德 领导素质 智 信 仁 勇 严谋略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避实就虚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82 三 近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行政管理思想经济管理思想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第五节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83 三 近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1 行政管理思想 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 引进西方思想 选人用人洋务派张之洞 旧学为体 新学为用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 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权分立 立法 行政 司法分开 第五节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84 三 近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2 经济管理思想 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 禁鸦片 不禁贸易洋务派李鸿章 自强 求富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 富国 养民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民生 贫 不均 第五节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85 三 近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3 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民族资本企业的创始人张謇 创建 大生 产业集团 以产业结构为核心 和 以人为本 资金管理 人才管理 生产管理 棉纺巨子 穆藕初 第一个把西方管理科学理论引进中国 第五节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86 三 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计划生育(066)(副高级)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5年高级财务会计真题及答案解析
- 国家电网县公司“充电桩+便利店+直播”运营经理竞聘笔试经典考题含答案
- 形形色色的人作文500字11篇
- 行政事务处理工作清单日常办公操作版
- 转租房屋安全协议模板
- 读匆匆有感2000字(8篇)
- 唐诗三百首阅读指导课教案
- 2025年江西省“青苗工程”专项笔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2025蚌埠市存量房买卖合同样本
- 2025劳动合同范本【模板下载】
- 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上海市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
- 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北川羌族自治县测雨雷达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2025社区工作者必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友邦资讯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山东青岛海关缉私局辅警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飞灰处置再生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2025年中国药典试题及答案
- 昆明一中实验班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