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关于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本]_第1页
县人大关于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本]_第2页
县人大关于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本]_第3页
县人大关于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人大关于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8月23日,县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及相关同志组成调研组,对我县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的专题汇报,实地察看了红杨镇六桥村、万村和湾沚镇辉山村成片造林点、开发区道路绿化点、芜宣高速森林长廊绿化点,全面了解全县森林增长任务落实及工程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加快城乡造林绿化步伐,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xx县,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要求,我县自XX年始,组织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主攻丘岗、提升平原、增绿城镇、美化乡村”的森林增长工程总要求,创新森林增长方式,充分拓展造林空间,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全县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氛围浓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到位,措施到位,技术服务到位,极大地激发了造林大户、工商资本投入林业发展的热情,确保了林苗一体化工程、农田林网提升工程、森林长廊工程、城镇增绿工程、美好乡村绿化工程等项目及时、顺利启动,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成功打造了一批亮点,为强力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经县林业局初步验收,全县目前已完成森林增长造林任务28245亩,占今年计划数的112.98%。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造林空间有待拓展。省下达我县总体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任务艰巨,土地流转难度大,平圩区宜林地极少,森林增长与农业、工业争地的矛盾将逐步加剧。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大绿化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我县各地的道路、河渠、荒山、荒滩等宜林地都已绿化,完成今后几年森林增长任务非常困难。二是管护机制有待完善。多数地方植树造林热情高、动作快,但后期管护工作不够到位,重栽轻管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苗木大户管理房用地无指标。由于部分树种选择不合理、栽植时间不当、养护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受今年持续高温干旱影响,部分绿化项目成活率不高。三是资金投入有待加大。森林增长工程有很多项目是生态性、公益性的,刚性投入大、要求高、验收标准严,财政补助资金仅为300-500元/亩,乡镇反映完成任务资金压力较大,绿化奖补资金不能及时兑付。很多苗木大户考虑到成本问题,不愿栽植大苗,苗木档次不高。四是环境意识有待增强。部分群众对绿色生态文化的知晓率、支持率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宣传来提高,对田间机耕路和沟渠绿化抵触情绪大,苗木被拔、砍、烧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园林景观、绿化长廊或绿化带有被人为毁坏的现象。三、几点建议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宣传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植树造林、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意义,营造森林增长工程有序推进的良好氛围,增强广大群众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2、充分挖掘造林潜力。县林业部门要超前谋划,继续开展造林潜力调查,摸清可造林地的底数,科学规划,提前做好明年和今后几年森林增长任务的落实,不留死角。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安排树种,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绿化档次和品位。要抢抓造林整地的有利时机,加快栽植和补植进度,确保完成森林增长工程和重点工程造林任务。3、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要积极争取上级绿化项目资金,探索林权抵押贷款的新模式,努力搭建融资平台,整合各项涉农专项资金,鼓励企业、社会参与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要及时兑付绿化补助资金,增强资金拨付的透明度。4、切实加强管护工作。“三分栽、七分管”。要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和奖励机制,明确林权,明确责任,落实管护人员、资金和技术。特别是对政府投资的树木绿地,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并积极探索管护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开展督查考核,加大对侵占绿地、乱砍滥伐和毁林案件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绿化成果。5、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在森林增长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以农民利益为主体,把绿化美化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发展经果林,立足现有条件,在林区建立集休闲、娱乐及度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