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母婴同室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新生儿母婴同室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新生儿母婴同室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新生儿母婴同室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doc_第4页
新生儿母婴同室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母婴同室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母婴同室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张颖(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030012)【摘要】目的对现行母婴同室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归类,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xx年上半年新生儿1524例、下半新生儿1482例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率、感染部位。 结果上半年发生感染患者共9人,感染率为1.64%;下半年发生感染患者25人,感染率为0.61%;主要为中呼吸道感染16例,皮肤感染6例,胃肠道感染5例,脐部感染3例,口腔感染3例,眼部感染1例。 结论通过实行婴儿早期护理干预机制,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率。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因素对策【】R473.71【】A【】2095-1752 (xx)21-0319-02母婴同室是我国众多医院妇产科实行的医疗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能够让宝宝和母亲增进感情,并且为日后持续的母婴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1。 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家放宽了生育政策,产妇数量增加,病房不敷使用,这种医疗制度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最主要是新生儿感染的风险增大了;由于新生儿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和脏器发育不全,使得新生儿的抵抗力不高,母婴同室易发生新生婴儿感染2。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院自xx年7月1日开始,对产科新生儿实行了婴儿早期护理干预制度,经过半年多实行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xx年1月xx年6月接生的新生儿1524人,当时采用常规护理制度,选取我院xx年7月xx年1月接生的新生儿1482人,现行婴儿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二者感染率。 1.2诊断标准我院对新生儿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xx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1.3护理方法施行婴儿早期护理干预,包括适当增加医护人员人数,定期对每位医护人员进行系统专业培训,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每天开窗通风,对病房及病房内的各种用品及地面用消毒剂进行一次消毒,使新生儿所处环境的病原菌降至最低3,每周由专人对每间病房空气进行检测;医护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病房,操作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洗手消毒和无菌技术操作;新生儿的用品如衣物,被褥等必须专人专用,不能混用,并且定期消毒;对新生儿本人要做好早期的口腔、肠道、脐部、臀部护理;尤其是臀部,新生儿每次大便后要将臀部清洗干净,涂抹鞣酸软膏,污物清理出病房,另外新生儿皮肤要保持清洁卫生;对产妇进行宣教指导,保持个人卫生,触摸婴儿前要洗手,哺乳前后应用温热毛巾擦拭乳房,保持清洁,哺乳后不要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以免滋生细菌和发生窒息危险;严格执行探视规定,控制好产妇家属探视的人数和时间,尤其是在感冒多发季节,对外来探视人员做好体温监控,防止交叉感染;对每位陪护家属发给医学常识和消毒规程卡片,让每位陪护家属行专业培训教育,使其在短时间内了解新生儿护理常识、院内新生儿感染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告之护理工作对新生儿的重要性,提高警惕性,并指导新生儿护理人员各护理环节要点,正确姿势与做法,降低感染率。 2结果2.1感染率xx年上半年按常规护理制度护理的新生儿,发生感染患者共9人,感染率为1.64%;xx年下半年按婴儿早期护理干预制度护理的新生儿,发生感染患者25人,感染率为0.61%。 可见婴儿早期护理干预机制对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效果是很明显的。 2.2感染部位xx年全年新生儿感染患者共34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6例,皮肤感染6例,胃肠道感染5例,脐部感染3例,口腔感染3例,眼部感染1例。 2.3感染的病原菌34例感染病例经过检验分别感染了表皮葡萄球菌1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克雷伯菌6例,大肠埃希菌4例,真菌2例。 3讨论3.1感染因素 (1)新生儿因体液免疫缺陷,防御机制未成熟,对一般致病菌亦具有较强的易感性,且新生儿无自理能力,身体的各项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对外部环境的刺激敏感度高,免疫力低下,很容易被各种病菌侵袭,加之新生儿家长护理不当,易导致感染的发生4-5。 (2)近几年由于国家生育政策放宽,产妇人数增加,我院的妇产科病房不够使用,不得不在每间病房加入1-2张床,使得病房显得拥挤,虽然每间病房保持恒温恒湿状态,但是这也有利于细菌的增长,尽管每天对病房消毒但很难完全根除全部细菌。 (3)由于对产妇家属探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家属利用一切机会进入病房探视,这使得通过家属带入的细菌增加;而留在病房内照看产妇和新生儿的家属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消毒常识,增大了新生儿感染的可能性。 (4)由于医护人员数量有限,导致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加大,工作中难免简化了一些操作规程,从而使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 3.2护理效果评价预防和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是保证产科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这将直接关系着产妇的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发育6。 通过实行婴儿早期护理干预机制使得新生儿感染率大幅下降,每位医护人员都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意识,对手术操作规程、消毒规程和无菌操作认真执行;严格执行探视规定,使病房内的探视家属人数大幅减少,而每位陪护的家属通过医疗宣传卡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能很快掌握并运用;在硬件条件上尽量让每位产妇和新生儿感到清洁舒适。 这些措施的执行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新生儿感染的发生,也极大的缓和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系。 通过对xx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新生儿感染率比较(1.64%0.61%),可以清晰的看到实行婴儿早期护理干预机制对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效果是显著的;从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提示外源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故我们在护理干预中加强了外来探视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这些病菌都是经口传染,故做好新生儿喂食及口腔卫生是致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因素有内在因素、外源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但只要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干预和管理力度,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1郭冬.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当代医学,xx,18 (34)297-298.2吴穗琼.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当代医学,xx,17 (26):117-118.3涂学琴.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健康必读(下旬刊),xx (11):41.4王惠君,黄金莲.基层医院儿科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当代医学,xx,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