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编制目的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方案。2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XXXXXXX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电焊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3应急处置原则 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突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统一指挥。对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组织落实、措施得力”的原则。4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4.1电焊作业危害程度分析4.1.1易致人灼焊工焊接时如没有穿戴好电焊专用的防护用品,尤其是在高处进行焊接时,因电焊火花飞溅,若没有采取防护隔离措施,易造成焊工自身或作业面下方施工人员皮肤灼伤。 4.1.2 易引起电旋光性眼炎焊接时产生强烈火的可见光和大量不可见的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很强的刺激伤害作用,长时间直接照射会引起眼睛疼痛、畏光、流泪、怕风等,易导致眼睛结膜和角膜发炎(电旋光性眼炎)。 4.1.3 具有光辐射作用 焊接中产生的电弧光含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红外线具有热辐射作用,在高温环境中焊接时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暑;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对人的皮肤都有伤害,同时长时间照射外露的皮肤还会使皮肤脱皮,可见光长时间照射会引起眼睛视力下降。 4.1.4易产生有害的气体和烟尘 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温度达到4200以上,焊条芯、药皮和金属焊件融熔后要发生气化、蒸发和凝结现象,会产生大量的锰铬氧化物及有害烟尘;同时,电弧光的高温和强烈的辐射作用,还会使周围空气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长时间在通风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从事电焊作业,这些有毒的气体和烟尘被人体吸入,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4.2噪声危害程度分析4.2.1 听力和听觉器官的损伤 人听觉器官的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长期在噪声的作用下,听力逐渐减弱,引起听觉疲劳。若长年累月置于强烈噪声的反复作用下,内耳器官将发生器质性病变,造 成永久性听阈位移,也叫噪声性耳聋。在一次或数次极强如猛烈的爆炸声会震破耳鼓,严重的会导致全聋。4.2.2 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病症和神经衰弱噪声可以使交感神经紧张,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有波动,心电图阳性率增高。噪声引起神经衰弱症侯群,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衰退、心悸、恶心等。4.2.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引起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4.2.4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由于神经系统互相作用的结果,能引起视网膜轴体细胞光受性降低,视力清晰稳定性缩小。4.2.5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安全生产 噪声易使人烦躁不安与疲乏,注意力分散,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当噪声级超过生产中的音响警报信号的声级时,遮蔽音响警报信号,易造成事故。4.3粉尘危害程度分析粉尘可随呼吸进入呼吸道,进入呼吸道的粉尘并不全部进入肺泡,可以沉积在从鼻腔到肺泡的呼吸道内。粉尘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着对机体的危害性质,特别是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长期大量吸入含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引起矽肺病。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引起病变的程度越重。粉尘的职业危害还有煤尘爆炸。煤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在外界明火的引燃下,能发生燃烧和爆炸,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5组织机构及职责5.1应急领导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指挥: 组员: 指挥部人员职责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集体指挥工作。组员职责:服从领导听指挥,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互相协调好各项工作。5.2应急救援部门的组成和分工(1) 总调室: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工作。(2) 保卫科:负责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和道路交通管制工作。(3) 设备科: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工作。(4) 职业卫生科:负责受职业危害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运输工作。做好伤员的医疗工作,并搞好现场清理工作(5) 办公室:负责对外联系,并安排应急车辆抢救运送伤员。(6) 卫生室: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受职业危害伤员的救护和护送转院工作。(7) 安全、环保科:协助各部门做好其它各项工作。(8)6应急救援程序6.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按照规定程序报告主要负责人、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X卫生局等有关人员和部门。6.2 现场急救互救: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包扎技术,备有现场急救包。一旦发生事故,便于现场急救互救,并及时对外联系,争取应急救援。6.3 建立应急救援联络通讯系统:各岗位人员要熟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联络电话,以便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联系,取得救援。6.4 封闭现场:发生事故时除参与救援人员外,疏导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封闭现场,以免造成混乱,不利于急救和事故处理及分析。7发生职业病时的处置公司有可能发生的意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有:1、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可因车间及岗位防护设施破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人员未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2、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病危害事故较难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1)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总调度室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并对有毒气体进行通风驱赶或打开放散吸出。在有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开展施救工作。严禁无任何防护盲目施救,造成伤害事故扩大化。(2)总调人员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3)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专业对口科室迅速向上级公安、劳动、保险、环保、安全、卫生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4)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分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开展营救。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5)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a、在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保卫、人力资源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b、组成由维修班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8物资装备保障8.1物资保障(1)干粉灭火器:(2)防毒面具 套,医用氧气瓶 个,氧气包 个;(3)空气呼吸器 套;填充泵 台(4)苏生器 台;担架 副(5)应急车辆 辆,(24小时值班)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