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血液系统)_第1页
贫血(血液系统)_第2页
贫血(血液系统)_第3页
贫血(血液系统)_第4页
贫血(血液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贫血 2012 173 外周血中全细胞减少可见于 ABC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巨幼细胞贫血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011 71 下列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铁剂中 不良反应最明显的是A琥珀酸亚铁B富马酸亚铁C硫酸亚铁D葡萄糖酸亚铁解析 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 无机铁较有机铁明显 考试大纲 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贫血 贫血程度分类轻度 Hb 90g L 中度 Hb60g L 90g L 重度 Hb30g L 60g L 极重度 Hb 30g L 贫血病因学分类 红细胞合成减少原料不足铁 卟啉 血红素 珠蛋白 血红蛋白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缺乏 海洋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核酸合成降低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祖宗缺乏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膜异常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异常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蚕豆病 珠蛋白结构异常 海洋性贫血 镰状细胞性贫血 1997 58 哪一种贫血不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 A 海洋性贫血B 蚕豆病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 镰刀细胞性贫血E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贫血细胞学分类 MCV是红细胞平均体积 MCHC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正常细胞性贫血 再障 很负责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等 大细胞性贫血 巨幼贫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海洋性贫血 1992 21 下列哪个肯定不是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A海洋性贫血B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慢性疾病贫血E缺铁性贫血 临床表现疲乏 困倦 软弱无力是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皮肤 黏膜苍白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 全身各个系统 北医题库 较为可靠的反映贫血程度的检查部位是A耳轮皮肤B面颊 皮肤黏膜C颈部皮肤及舌面D睑结膜 指甲 口唇E手背皮肤及口腔黏膜 治疗1对症治疗 可输红细胞 纠正贫血 对贫血合并的出血 感染施予支持治疗 2对因治疗 缺铁性贫血 补铁及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 巨幼细胞贫血 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 范可尼贫血 先天性再障 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缺铁性贫血 2012 72 女性 25岁 头晕 乏力半年门诊就诊 诊断为 缺铁性贫血 当时化验Hb78g L RBC3 5 10 12 L 网织红细胞1 5 门诊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0 1g 3次 日 1周后门诊复查Hb和RBC未上升 网织红细胞4 该患者Hb和RBC未上升的最可能原因是 DA 未按时服药B 药物吸收不良C 诊断错误D 服药时间短 考试大纲 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治疗 北医题库 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储存于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网状细胞D胃壁主细胞E肝脾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 1999 69 有关铁的描述 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食物中的铁以三价羟化高铁为主B 肠粘膜吸收的铁为二价铁C 体内铁蛋白中的铁是三价铁D 转铁蛋白结合的铁是三价铁E 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三价铁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失血是最常见的原因 北医题库 缺铁性贫血在成年男性中最多见的原因是A消化道慢性失血B铁需要量增加C失血过多D铁摄入不足E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组织缺铁 精神行为异常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口腔炎 舌炎 口角炎 缺铁性吞咽困难 称Plummer Vinson征 反甲 匙状甲精神行为异常 2010 71 下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中 属于组织缺铁表现的是A 头晕B 皮肤苍白C 心悸D 异食癖 2003 70 缺铁性贫血病人发生Plummer Vinson综合征时的临床特点是 A 儿童发育迟缓B 智商低C 烦躁 易怒D 吞咽困难E 异食癖 2001 68 关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表现 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感染发生率减低 B 口角炎 舌炎 舌乳头萎缩较常见 C 胃酸缺乏及胃肠功能障碍 D 毛发无泽 易断 易脱 E 指甲扁平 甚至 反甲 实验室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片中红细胞体积小 中心淡染区扩大 幼红细胞呈 核老浆幼 现象 血清铁 SI 转铁蛋白饱和度 TS 血清铁蛋白 SF 总铁结合力 2005 77 下列疾病中 骨髓有核红细胞出现 核老浆幼 现象的是A 巨幼细胞贫血B 急性红血病C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 缺铁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 1997 56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缺铁性贫血 A 血清铁蛋白减低 B 血清铁减低 C 总铁结合力减低 D 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E 骨髓有核红细胞内铁减低 诊断1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 储铁耗尽 符合下列任一条即可诊断 血清铁蛋白 12 g L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铁粒幼红细胞少于15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符合ID诊断标准 血清铁低于8 95 mol L 总铁结合力升高大于64 44 mol L 转铁蛋白饱和度 15 FEP Hb 4 5 g gHb 3 存在铁缺乏的病因 铁剂治疗有效 北医题库 女性 32岁 妊娠7个月 既往月经量过多 实验室检查 HGB72g L RBC3 1 10 12 L 网织红细胞2 2 血清铁6 3 mol L 总铁结合力85 24 mol L 血清总胆红素10 1 mol L 最可能的诊断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慢性病贫血D溶血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鉴别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是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骨髓中铁粒幼细胞增多 出现特征性的环形铁粒幼 无缺铁表现 血清铁和铁蛋白增高 环铁幼粒细胞 粗大深染的铁颗粒围绕胞核 呈环状分布 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 有慢性溶血表现 脾肿大 黄疸 血片可见靶形红细胞 血清铁 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不降低 慢性病性贫血1 慢性感染 风湿 恶性肿瘤伴发的轻 中度贫血2 血清铁减低 但总铁结合力不增加3 血清铁蛋白 SF 和运铁蛋白受体增高4 骨髓铁粒幼细胞减少 而巨噬细胞内 骨髓细胞外 铁增多 A 骨髓细胞外铁升高 铁粒幼细胞数增高 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B 骨髓细胞外铁升高 铁粒幼细胞数增高 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 骨髓细胞外铁升高 铁粒幼细胞数降低 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D 骨髓细胞外铁降低 铁粒幼细胞数降低 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E 骨髓细胞外铁降低 铁粒幼细胞数降低 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1999 107 慢性炎症贫血C1999 108 缺铁性贫血D 治疗病因治疗补充铁剂 首选口服亚铁制剂 硫酸亚铁 铁剂治疗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 6个月 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肌注 口服不能耐受或吸收障碍 可用右旋糖酐铁肌肉注射 白话记忆 缺铁贫血补铁剂 网红十日高峰立 血红蛋白两周起 二月恢复至山底 血红蛋白正常后 继续铁剂四至六 铁蛋正常才停药 这样治疗才有效 2011 71 下列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铁剂中 不良反应最明显的是CA琥珀酸亚铁 B富马酸亚铁 C硫酸亚铁 D葡萄糖酸亚铁 解析 超纲题 无论是膳食还是铁制剂 铁的存在方式有两种 即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蔬菜 水果和谷类作物中 根据其化学成分划分为无机铁和有机铁 有机铁的副作用较无机铁要小 是当前重要的铁补充形式 硫酸亚铁属无机铁 其他均为有机铁 血红素铁在动物肉类食品 血液制品中含量较高 北医题库 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取决于A铁剂应用时间的长短B影响铁剂吸收因素的有无C铁剂应用途径D原发病是否能够治疗彻底E铁剂用量大小 女性 25岁 未婚 半年来乏力 面色苍白 1周来加重 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5年 化验血Hb75g L RBc3 5x10 L WBC5 5x10 L plt325x10 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2007 172 下列致病原因中 最不可能的是A 月经过多B 消化道失血 C 偏食D 需铁量增加2007 173 该患者最不适宜的处理是A 口服琥珀酸亚铁B 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 C 口服稀盐酸D 浓缩红细胞输注 再生障碍性贫血 考试大纲 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实验室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 2008 105 107题共用题干 患者 女 28岁 3个月来乏力 l周来发热伴皮肤紫癜和口腔颊黏膜血疱 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均不大 胸骨无压痛 化验 Hb65g L RBC2 2 1012 L Ret0 002 WBC2 4x109 L 分类 N0 24 L0 7 M0 06 Plt10 10 9 L 胸部X线片检查示右下肺炎症 105 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血液病诊断是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 巨幼细胞贫血 106 为确定诊断 首选的检查是A 血清铁和铁蛋白B 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C 骨髓穿刺D 骨髓活检 107 根据病史 该患者最急需的治疗是A 抗生素治疗B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C 雄激素治疗D 血小板成分输注 解析 再障是三系减少 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骨髓巨核细胞系减少甚至缺如 一般无肝脾肿大 MDS由于骨髓病态造血 也可有全血细胞减少 但外周血一般可出现原始细胞 常见脾肿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有肝脾肿大 大多数患者白细胞增多 超过10 x109 L 巨幼细胞贫血为维生素B12缺乏导致 对粒系 单核系影响较小 三系减少 再障 MDS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恶性组织细胞病 急性白血病 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1992 134 下列哪几个疾病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B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C 急性非白血病性白血病D 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A 发热 贫血 出血B 出血C 贫血D 发热 贫血 出血 肝脾肿大E 明显的脾肿大1992 83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D1992 8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A 病因化学因素 职业暴露 杀虫剂 长期染发 药物物理因素 射线生物性因素 肝炎相关性再障 非甲非乙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全血细胞减少 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 白细胞分类无幼稚细胞 SAA血象 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白细胞仅见一个淋巴细胞 血小板极少 NSAA血象 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可见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 骨髓涂片 油滴 多部位增生减低 骨髓颗粒减少 以非造血细胞为主 SAA骨髓象 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 NSAA骨髓象 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骨髓活检 造血组织少 脂肪组织多 巨核细胞少 正常人 再障 骨髓脂肪变 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一般无肝 脾 淋巴结肿大骨髓多部位增生 骨髓活检造血组织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鉴别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 发作性睡眠后血红蛋白尿 酱油色尿 酸溶血 Ham 实验 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CoF试验 阳性骨髓或外周血CD55 CD59 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骨髓增生活跃 病态造血 Pelger H et畸形 中性粒细胞分叶功能不全 环形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双核晚幼红细胞 非白血性白血病部分急性白血病 尤其急性早幼粒 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幼稚细胞少见 非白血性骨髓中仍可见多数原始细胞 可资鉴别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常在溶血性贫血或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 全血细胞 尤其红细胞 骤然下降 网织红可降至0 骨髓三系减少 骨髓图片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 病程自限性 一个月恢复 2007 83 男性 25岁 半年来乏力 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 3周来加重 既往体健 查体 皮肤有散在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巩膜无黄染 肝脾未触及 化验血Hb68g L RBC2 3x10 L Ret0 9 WBC2 1x10 L plt28x10 L 髂后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低下 为明确诊断 进一步的检查首选A 白细胞分类计数B 血清铁和铁蛋白测定C 胸骨穿刺D 骨髓活检 2005 78 下列选项中 不符合急性造血停滞特点的是A 均发生于无血液病的患者B 突然全血细胞减少C 网织红细胞可降至零D 骨髓中可见巨大原红细胞E 病程常呈自限性 治疗1 支持治疗 纠正贫血 控制出血 控制感染2 非重型再障 以雄激素首选 司坦唑醇 康力龙 或十一酸睾酮 6个月判断疗效3 重型再障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抑制治疗 抗淋巴 胸腺细胞球蛋白 环孢素 2004 68 用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雄激素可刺激骨髓造血B 对慢性再障疗效较好C 对重型再障无效D 在用药1个月后生效E 目前常用的是司坦唑醇 康力龙 1996 59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有效的一般病例中 下列哪项恢复最困难 A 血红蛋白B 网织红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E 血小板解析 重型再障主要死亡原因是颅内出血和严重感染 非重型再障预后较好 只有部分患者的血小板难以完全恢复 溶血性贫血 考试大纲 临床分类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 血管内溶血 凡是有血红蛋白尿 含铁血黄素尿 带 血 字的是血管内溶血 起病急血管外溶血 症状中无 血 字 如尿胆原 粪胆素等 为血管外溶血 起病缓慢原位溶血 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放入血循环之前 就已经在骨髓内被破坏 可伴有黄疸 本质是一种血管外溶血 常见于MDS 巨幼贫 1990 129 血管外溶血常表现为 A 起病较缓慢B 脾脏常肿大 C 部分病人切脾可有效D 多有血红蛋白尿2007 68 下列可以引起原位溶血的疾病是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B 海洋性贫血C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 G6PD缺乏症 正常红细胞代谢 溶血性黄疸发生机理示意图 循环血液红细胞 血红蛋白间接胆红素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尿胆原 粪胆原 尿胆原 尿胆素 门静脉 临床表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头痛 呕吐 高热腰背四肢酸痛 腹痛酱油色小便面色苍白与黄疸严重者有周围循环衰竭 少尿 无尿 慢性溶血性贫血血管外溶血贫血 黄疸 肝脾肿大 三大主征 胆石症 肝功损害 长期的高胆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