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案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三)培养大中学校教案科研人员,以及新闻采写、编辑出版、高级文秘、文物展览、古籍整理、行政管理、企业策划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二、 培养方向学科名称培养方向(二级学科)研究内容指导教师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文艺美学庄锡华、王晓华、陈海静李 健、陈 文李凤亮、李 克古典文艺学比较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梁 源、丘学强、杨爱娇、占 勇方言研究与应用国际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曹兆兰、宫钦第、张 静古文字学音韵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域外汉籍研究左 江、梁立勇出土文献整理研究传世文献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汉魏南北朝文学章必功、李 立、牟玉亭、杨东林、黄金鹏、刘尊明、范晓燕、李红霞、沈金浩、张晓春、赵建坤、陈彩玲周萌、徐晋如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批评与区域文学研究陈继会、相南翔、金文野 谢晓霞、王素霞、汤奇云 曹清华、张木荣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论暨作家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宗教文化与中外文学钱超英、杨晓霞、江玉琴林艳、何志平、张霁当代世界文学与文化东方文学与文化三、 学习年限本学科学制三年。研究生应该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学院同意、研究生院(筹)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研究生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但在学年限不得低于年。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学位(毕业)论文的时间比例一般为:。四、 培养方式(一)实行导师负责制,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二)研究生应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所列的课程学习任务,承担导师安排的科研工作,完成学位论文。(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参照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办法执行。(四)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原则上应补修本学科、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由导师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予以确定。五、 个人培养计划第一学期结束前,指导教师与所指导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共同拟订并提交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纸质文档由学院保存,电子文档上传至研究生院(筹)。六、 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学习应修总学分不少于学分,学位课程学分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讲授形式考核方试要求学位课程(学分)公共学位课政治理论课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讲授考试平均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讲授考试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讲授考试外语学分基础外语英语(一)讲授考试英语(二)专业外语讲授考试专业学位课基础理论课学分中国文学研究考试文论与外国文学研究考试汉语言文字学概论考试专业课(六选三)学分文学写作考试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考试文艺美学考试比较文学考试对外汉语概论考试文献学考试非学位课程(不少于学分)必修环节学分学术讲座登记满次考查通过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导师考核考查教案或社会实践考查选修课现当代文艺思潮讲授考试分西方文论与文化西方美学理论与艺术中国古典诗学与美学研究语言学田野调查方法与实践句法学语音与音系古文字学历史语言学 音韵学训诂学文献专题研究域外汉籍专题研究传世文献研究古代文学史料学诗词写作学诗学研究词学研究戏曲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专题深圳特区文学研究犹太基督教文化与流散文学东方文学专题西方文学专题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七、 课程免修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已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开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通过考试可获得学分。八、考核方式(一)课程学习和各必修环节,均需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案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二)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必修环节和补修课程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一律进行考试。(三)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考查科目按通过、不通过两级记分制评定。(四)考试课程成绩要求分以上(含分)可获得学分,考查课程通过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平均达到分以上(含分)方可申请学位。(五)考试可以采用闭卷、开卷或课程论文等方式,如采用其它方式须经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并做好考核记录。(六)必修环节中,开题报告通过获得文献阅读学分;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并填写学术讲座登记表,导师签名确认后获得学术讲座学分;教案实践或社会实践由导师进行考核,不计学分。必修环节不通过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七)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录。九、学位论文研究生通过中期考核可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的研究生首先进行开题,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论文工作计划等。开题报告向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交,经学院批准,由各培养单位存档。凡首次开题未通过者,应于一个月内重新选题并再次组织开题,仍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撰写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有关学位(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问题由研究生本人承诺,导师负责。十、毕业与学位申请研究生按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要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并根据深圳大学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申请学位。(根据学科特点,各学科经充分讨论,可增加其他方面关于论文答辩、毕业、申请学位的更高要求,例如是否组织预答辩,是否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等)十一、推荐阅读文献(一) 专书1. 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3. 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4. 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第二版(影印版),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5.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6.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7.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8. 陆梅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9.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0. 庄锡华: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历程,上海三联书店,11. 伯纳德科姆里编,陆丙甫注,沈家煊与罗天华 译: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第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2.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13. 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4. 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5. 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6. 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17.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18. :剑桥语言百科全书( ),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19. . . :语言教案的流派( ),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20. :当代句法理论通览( ),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 :语言的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 ),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21. 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22. 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23. 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影印本,24. 陆德明:经典释文,黄焯: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影印本,25. 余廼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6. 周祖谟:尔雅校笺(影印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7. 周祖谟:方言校笺(局影印),中华书本,28. 正续一切经音义(影印本、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9.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30. 董同龢: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31.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32. 鲍尔:语法化学说,复旦大学出版社,33. 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34.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35.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36. 迪克森:语言兴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37. 岑麟祥:语言学史概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38.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39. 王 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40.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简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41. 北京大学中文系: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42. 北京大学中文系: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43. 北京大学中文系: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44. 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 45. 唐圭璋:宋词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46.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作家出版社,47.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年重印48. 王运熙、顾易生等: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49.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5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拘何社、何时出版)6 / 651. 北京大学等编:新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52. 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大学出版社,53. 陈鸣树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卷),上海教育出版,54. 陈思和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卷),学林出版社,55.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上下),长江文艺出版社,56. 张学正等主编:文艺争鸣档案,南开大学出版社,57. 孔范今等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乙种),山东文艺出版社,58. 於可训等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现代卷,当代卷),湖南人民出版社,59. 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6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知识产权出版社,61. 曹顺庆: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62. 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63. 刘洪一:犹太文化要义,商务印书馆,64.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65. 刘建军:世纪西方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66. 罗杰斯:西方文明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67. 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68.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史,昆仑出版社,69.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70. 钱林森: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全卷),宁夏人民出版社,(二)期刊1.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3. 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人民文学出版社4. 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 文艺争鸣,吉林省文联(主办),吉林人民出版社6. 新文学史料,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主办),复旦大学出版社8. 文史知识,中华书局(主办)9. 语言科学,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10. 古汉语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主办)11. 语言研究,华中工学院中国语言研究所(主办),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2. 文史,中华书局(主办),中国石化出版社13. 文献,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4. 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15.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16. 中国典籍与文化,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凤凰出版社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18. 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