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东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1.doc_第1页
文安东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1.doc_第2页
文安东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1.doc_第3页
文安东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1.doc_第4页
文安东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38 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 随着我国十一五计划即将完成和十二五计划的规划实施 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 展 使资源 能源供应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有色金属的旺盛市场需求 更是使全国的原生自然资源遭到近似掠夺性的开发 尽管如此仍不能满足大规模经济 扩张带来的资源的巨量需求 特别是对钢铁与有色金属等国家战略物资的需求 同时 原生资源开发的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 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改善 本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文安县的经济发展 为项目所在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 位 推动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 以及相应的一些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的发展 从而提高 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本项目的龙头作用 带动相关产业链的 形成 则本项目给当地经济带来的效益应是巨大的 建设项目利用水资源 必须遵循 合理开发 节约使用 有效保护的原则 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 护规划等专项规划 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 水资源论证是实现水资源条件与经济布局相适应 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规模相 协调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的重要保证 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 况及其开发利用的分析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取水水源论证以及取退水的影响分析等 方面工作 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合理性建议和措施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利用已有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及水文观测 资料 对建设项目取用水方案 取用水的水量 水质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 并就 取退水对周围用水户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 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水许可的技术依据 文安县在廊坊市的南端 大部分地区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 中北部地区属大清 河南支 南部地区属子牙河水系 该县境内河流均为季节性河道 主要承担过洪任务 非汛期过流很小 地表水利用量很少 区域浅层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是降雨入渗补给 依据 廊坊市水资源评价 2007 年 文安县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5673 万 m3 采用面 积比拟法计算论证区水资源量为 538 万 m3 浅层淡水主要分布在文安西北部地区 论 证区浅层地下水大部分为咸水或薄层淡水 水质较差 开发利用率较低 经计算 论 证区深层地下水侧向补给量为 147 6 万 m3 越流补给量为 128 万 m3 a 深层地下水允 许开采量为 275 6 万 m3 a 论证区目前无工业开采 仅有少量生活用水开采 生活用 水量 67 7 万 m3 根据本项目的供水合理性分析 供水工程规模应为 418m3 d 即 15 257 万 m3 a 取水量较小 不会对区域地下水造成大的影响 建设项目水源地深层地下水水质为氯化物钠型水 矿化度均小于 1g L 大部分井 点氟化物略为超标 其它项目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水卫生标准 II 38 GB5749 2006 取水水源作为生活饮用水 必须增加降氟设备 经过降氟处理使 氟化物含量低于饮用水标准后方可供水 水资源保护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 要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以满足用水的需要 和国家政策要求 取水井口应严格封闭 井内装置应使用对地下水无污染的材料 井 口之上若有构筑物 应留有检修用的足够高度或在构筑物上留有检修口 对生活用水 一定要采取降氟措施 达到饮用水标准以上方可使用 同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一定要 达到标准后 方可作为中水回用 供水工程所在区域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水资源 管理力度 推广节水灌溉 采用喷灌 滴灌等措施 配合农业结构调整 减少耗水作 物种植面积 减少农业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 加大节约用水 合理用水的宣传力度 提高物业管理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广大居民的节水意识 定期进行考核 使节约用水成 为全体居民的自觉行动 来共同创建节水型企业 北京东都工贸总公司在河北文安县利用当地已有的再生资源经济体系 以及濒临 天津新港的区位优势 建设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基地 项目是适时和必要的 也是可行 的 关键词 关键词 水资源论证 允许开采量 面积比拟法 再生资源 水资源保护 III 38 Design General Information As China s Eleventh Five Year Plan Five Year Plan will be completed and 12 of plan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s energy supply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strong market demand for non ferrous metals it is the whole country was similar to the native natural resources predatory development however still can not meet the massive economic expansion has brought a massive amount of resources demand especially for steel and nonferrous metals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demand for strategic materials while primary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waste emission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en worsening directly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fundamental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completion of this project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n an for the project site provide a lot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renewable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reby enhancing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region If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is project leading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chains of related industries then this project to the local economic benefits should be hug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construction projects must follow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al use of 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protection meet the integrated river basin or regional planning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special planning compliance with the approved water allocation plan or agreement Argument is the condi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o adapt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economies of scale promote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optimize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By the host state and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alysis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water use water proof and water to take back the water impact analysis and other work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 propose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rational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Constru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for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is through the use of existing hydro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hydrological survey data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take water program to take water quantity water quality analysis of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and to take back the surrounding water water users and groundwater IV 38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with practical advice and suggestions as the water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the technical basis for approval of water permits Wen an in Langfang City south of the Haihe River Basin is in most parts of the Daqing River north central region with large clear Henan branch in the southern region is the Ziya River system Rivers within the county are seasonal rivers and flooding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task non flood season over current is very small very small amount of surface water The major source of regional shallow groundwater recharge is infiltration recharge based on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in Langfang City 2007 the amount of shallow groundwater resources Wen an 56 73 million m3 with an area of analogy method demonstration area was 5 38 million water resources m3 Shallow fresh water mainl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text Ansi demonstrated the majority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salt water or thin layer of fresh water poor water quality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s low Is calculated demonstrated the deep lateral groundwater recharge area for the 1 476 million m3 the more current supply capacity of 1 28 million m3 a deep groundwater allowable withdrawal for the 2 756 million m3 a Demonstration area at present no industrial exploitation with only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extraction water consumption 677 000 m3 According to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water supply project water supply project size should be 418m3 d or 152 570 m3 a small quantity of water will not cause a big impact groundwater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 the water to deep groundwater quality sodium chloride type water salinity less than 1g L most of the fluoride wells slightly exceeded other projects are in line with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drinking water health standards GB5749 2006 Water as drinking water must be increased to reduce fluoride equipment after treatment to reduce fluoride to fluoride content of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be lower than the water supply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part to do a good job 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to meet the water needs and national policy requirements Water wells should be strictly closed the well equipment should use the material to groundwater pollution If structures above the wellhead should be left with enough high maintenance or repair of structures left on the mouth on the water must be taken to reduce fluoride measures to achieve more than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before use Meanwhile sewage treatment standards must be reached before a water reuse water supply region the water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to increase th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promot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use of spray irrigation drip irrig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support the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reducing water consumption crop acreage reduce agricultural exploitation of deep groundwater increased water conservation rational water use in the promotion improve V 38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staff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water saving awareness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regular assessment so that all residents to save water as a conscious action to co create a water saving enterprise Industry and Trade Corporation Beijing East are in Hebei Wen an use locally available renewable resources economy and endangered regional advantages Tianjin Port to build renewable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base the project is timely and necessary and feasible Keywords Water proof Allowable withdrawal Area comparable to France Renewable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38 目 录 1 总论总论 1 1 1 项目来源 1 1 2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2 1 3 编制依据 2 1 4 取水规模 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3 1 5 工作等级 3 1 6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3 1 7 水平年 4 1 8 委托单位和承担单位 4 2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5 2 1 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5 2 2 建设地点 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5 2 3 建设项目规模与实施意见 5 2 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5 2 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5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6 3 1 基本概况 6 3 2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3 3 3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5 4 1 取水合理性分析 15 4 2 用水合理性分析 15 4 3 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17 4 4 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18 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18 5 1 水源论证方案 18 5 2 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18 5 3 地下取水水源论证 19 6 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27 6 1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27 6 2 取水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27 6 3 结论 27 I 38 7 建设项目退水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退水的影响分析 27 7 1 退水系统及组成 27 7 2 退水总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27 7 3 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28 7 4 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28 8 水资源运行管理水资源运行管理 28 9 水资源论证结论水资源论证结论 29 谢谢 辞辞 3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1 0 38 1 总论总论 1 1 项目来源项目来源 随着我国十一五计划即将完成和十二五计划的规划实施 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 展 使资源 能源供应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有色金属的旺盛市场需求 更是使全国的原生自然资源遭到近似掠夺性的开发 尽管如此仍不能满足大规模经济 扩张带来的资源的巨量需求 特别是对钢铁与有色金属等国家战略物资的需求 同时 原生资源开发的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 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改善 项目单位北京市东都工贸总公司为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下属国有企业 于 1995 年 由北京市朝阳区回收公司等企业共同组建而成的集团公司 总资产逾 2 亿元 在公司 投资及经营范围内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是公司的主要投资方向 经过多年经营 北京市东都工贸总公司已发展成在北京掺股三家再生资源回收利 用公司 已通过 ISO9001 和 ISO14001 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认证 管理经营 并同时运 作经营保绿源 姚家园 小武基 洼里 关庄 善各庄等 11 处具备经营资质的大中型 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的现代投资管理型企业 在国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内有着良好 的声誉 北京东都工贸总公司在河北文安县利用当地已有的再生资源经济体系 以及濒临 天津新港的区位优势 建设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基地 项目是适时和必要的 本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文安县的经济发展 为项目所在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 位 推动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 以及相应的一些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的发展 从而提高 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特别是应充分利用文安地理优势 在京津保汽车产业密集 区内发展零部件产业 构建新兴机械产业链 利用文安已有的胶合板在建筑装饰领域 的市场资源 开拓高级装饰五金水暖用品生产 延伸建材产业链 利用大规模生产建 设与交易形成的人流聚集效应 构建接待服务产业链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本项目的龙 头作用 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 则本项目给当地经济带来的效益应是巨大的 由于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没有集中供水 供水公司管网近期内也无法铺设到厂区 因此需要建设供水工程 解决厂区供水问题 根据项目规划 拟建设 2 眼供水井 其 中 1 眼备用 取水量为 15 257 万 m3 a 根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该建设项目需进行水资源论证 受北京市 东都工贸总公司委托 河北工程大学承担了河北文安东都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基地建设 项目 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写工作 1 38 1 2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1 2 1 论证工作的目的论证工作的目的 1 通过对本建设项目取用水方案 用水工艺 节水措施 取水规模等方面的分析 论证本建设项目取用水方案的合理性 用水工艺的先进性 与当地水资源状况的适应 性以及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政策的协调性 2 通过对本建设项目取水水源的评价 论证取水水源水量 水质的保证程度和可 靠性 为保证本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提供客观的技术数据和方案 为水行政主管 部门取水许可审批提供决策依据 3 通过对本建设项目取水 退水影响进行评价 分析本项目实施后 取水 退水 对周边地区水环境 水资源条件及用水户利益可能带来的影响 制定措施避免或降低 不良影响发生 本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利用已有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及水文观 测资料 对建设项目取用水方案 取用水的水量 水质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 并 就取退水对周围用水户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 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 议 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水许可的技术依据 1 2 2 论证的主要任务论证的主要任务 1 论证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 2 论证建设项目取水的可行性和保证率 3 在充分利用已有水文地质及水文观测资料的基础上 对区域水资源数量和质量 进行综合评价 4 初步评价取用水源的水质 水量及保证程度 5 对建设项目取 退水对当地水资源 水环境和周围用水户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6 提出水资源保护 水环境保护措施 1 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3 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水利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2002 15 号令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国务院 2006 年 4 月 15 日发布 1 3 2 规程规范规程规范 2 38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SL Z322 2005 水资源评价导则 SL T238 1999 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规范 GB50027 2001 供水水文地质手册 地质出版社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 219 98 河北省水功能区划 河北省水利厅 1 3 3 采用标准采用标准 河北省用水定额 2001 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2006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 92 1 4 取水规模 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取水规模 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根据文安东都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员工总数和生活用水定额 确定建 设项目取水规模为 15 257 万 m3 a 根据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和区域水资源规划 拟取水水源为深层地下水 取水地点位于文安东都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基地内 1 5 工作等级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导则 试行 2 1 2 条 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由分类等 级的最高级别确定 分类等级由地表取水 地下取水 取水和退水影响等分类指标的 最高级别确定 之规定 根据对本项目取水水源 取水规模 地质条件 取水和退水的 影响分类指标的分析结果 参考 水资源论证导则 试行 表 2 1 2 项目采用地下水 作为水源 取水用途为基地内生活用水 取水规模为 15 257 万 m3 a 地质条件简单 退水经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综合以上所述 确定本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为三级 1 6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按照有利于促进区域水资 源合理配置 满足基地项目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 并便于查明水文地质边界条件为原 则 应包括项目建成区和规划区 一般以覆盖较为完整或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或不 小于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及其影响的范围为地下取水水源论证范围的原则 并考虑目 标含水层组和地下取水水源地的平面位置 目标含水层组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建设项目 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确定文安县行政区划范围作为分析范围 总面积 980km2 德归 乡行政区划范围作为论证范围 总面积 93 0km2 3 38 图 1 1 分析论证范围示意图 1 7 水平年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为 2007 年 近期规划水平年为 2010 年 远期规划水平年为 2020 年 1 8 委托单位和承担单位委托单位和承担单位 论证委托单位 北京市东都工贸总公司 论证承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 4 38 2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2 1 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建设项目名称 河北文安东都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基地项目 项目性质 新建 2 2 建设地点 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建设地点 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建设地点 文安县东部德归乡境内 东抵静海县再生资源产业基地 西接文安县 北临文安县即将兴起的工业区 南为农田 具体范围 北起文静公路 南至文安县内 西起任文干渠 东距司黄路约 480 多米 占地面积 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 246 11 公顷 土地利用情况 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165 7 万 m2建筑物 各建筑物周围设置绿 化带 绿化率达到规范标准 土地利用情况基本合理 2 3 建设项目规模与实施意见建设项目规模与实施意见 项目规模 建设项目年拆解进口废电机 电线等第七类固体废物 100 万吨 汽车 压块 8 万辆 实施意见 建设项目总投资 137917 万元人民币 两年左右建成 供水工程是基地 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工程拟随产业基地项目同时建设 2 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取水方案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年总取用水量 15 257 万 m3 日均取水量为 418m3 取水水源为 深层地下水 共建设 2 眼深层地下水井 其中 1 眼为备用井 单井出水量为 50m3 h 分别设计井深为 420m 用水方案 建设项目取水主要用于产业基地内员工生活用水 2 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建设项目退水主要通过排水管网排入基地内的污水处理厂 处理达标后作为生产 用水回用 5 38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分析 3 1 基本概况基本概况 3 1 1 自然地理概况自然地理概况 文安县在廊坊市的南端 位于东经 116 10 45 116 45 30 北纬 38 44 39 03 之间 地处冀中平原 大清河下游 全县大部分地区位于文安洼内 全县东西长 44 25km 南北宽 31 25km 总面积 1028km2 文安县南与大城县为邻 北 与霸州市隔大清河相望 东连天津市静海县 西与雄县任邱市接壤 该县北距北京市 137km 东距天津市 90km 西到保定市 145km 南到石家庄 200km 3 1 2 水文 气象水文 气象 文安县大部分地区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 中北部地区属大清河南支 南部地区 属子牙河水系 大清河自该县西北段入境 成为文安 雄县 霸州界河 赵王河起自 白洋淀在西北入境 与大清河汇流后沿文安 霸州界入东淀 赵王新河是 1968 年新开 的一条人工河道 起自白洋淀枣林庄闸 与老赵王河并行至史各庄下接赵王新渠 在 西码头北汇入东淀 该县境内河流均为季节性河道 主要承担过洪任务 非汛期过流 很小 地表水利用量很少 文安县属于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秋 季光照充足 冬季干燥寒冷 多年平均气温 11 9 7 月份气温最高 多年平均为 26 4 一月份最低 多年平均为 5 4 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1956 2000 年 文 安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44 7mm 1977 年降水量最大 为 987 6mm 1999 年降水量最 小 为 228 9mm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全年降水量的 81 集中在汛期 6 9 月 年平均无霜期 199 天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2692 小时 平均相对湿度 63 3 最大冻土 深度 660 毫米 3 1 3 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 3 1 3 1 地质构成 文安县地处华北地区的冀中坳陷区 第四纪以来仍处于下降状态 接受巨厚的松 散沉积物 中更新世后期 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 下降速度增大 以后又趋减缓 到 晚更新世后期 以沉降为主的新构造运动变化得更加缓慢 沉积岩相由粗变细 全新 世平原被淤平 成为目前的地貌状态 由于新构造运动及古气候冷暖交替 发生了三 次明显的海侵与海退 形成近山河流沉积 洪积由粗到细多旋回构造 进入新生代之 后 华北平原仍以下降为主 覆盖于基底之上的第三系 第四系地层承袭了基底形态 第四系 含水组底板形态均不同程度地显示基底形态特征 6 38 3 1 3 2 水文地质 文安县基底为震旦 寒武和石炭 二迭系地层 第三系地层直接覆盖于基底之上 岩性以粘土 亚粘 土及细砂为主 顶板埋深 500m 左右 上覆第四系地 层 由冲洪积 冲湖积物构成 总厚度 420 480m 由老至新地层为 Q1 Q4 相应划分为 四个含水组 依据地层时代 岩性组合 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 布状况 水力联系 且从开发利用现状出发 将第四 系含水系统划为四个含水层组 第 含水组 相当于第四系全新统 Q4地层 为 冲积 洪积 湖积的亚粘土 亚砂土及灰黑色淤泥粘 性土夹薄层细砂 粉细砂 砂层多呈透镜体状发育 底板埋深 20 40m 含水层 厚度 5 0 10 0m 单位涌水量为 2 5 5 0m3 h m 矿化度在 3 5g L 局部 5g L 为咸 水区 咸水区顶板在 0 30m 第 含水组 相当于第四系上更新统 Q3地层 为冲积 洪积及湖积的亚粘土 亚 砂土及灰黑色淤泥质粘性土夹薄层细砂 粉细砂 砂层多呈透镜体状发育 底板埋深 为 80 180m 含水层厚度为 20 30m 单位涌水量为 2 5 5 0m3 h m 上部为咸水 矿化度 2g L 咸水区底板 60 120m 下部为淡水 矿化度 0 5 1g L 第 含水组间水力联系密切 常混合开采 第 含水组 相当于第四系中更新统 Q2地层 为冲 洪积及湖积沉积物 以含砂 粘土 亚粘土及细中砂为主 底板埋深为 220 340m 含水层厚度为 60 100m 单位 涌水量为 5 15m3 h m 矿化度5g L 为咸水区 咸水区顶板在 0 30m 第 含水组 相当于第四系上更新统 Q3地层 为冲积 洪积及湖积的亚粘土 亚 砂土及灰黑色淤泥质粘性土夹薄层细砂 粉细砂 砂层多呈透镜体状发育 底板埋深 为 80 180m 含水层厚度为 20 30m 单位涌水量为 2 5 5 0m3 h m 上部为咸水 矿化度 2g L 咸水区底板 60 120m 下部为淡水 矿化度 0 5 1g L 第 含水组间水力联系密切 常混合开采 第 含水组 相当于第四系中更新统 Q2地层 为冲 洪积及湖积沉积物 以含砂 粘土 亚粘土及细中砂为主 底板埋深为 220 340m 含水层厚度为 60 100m 单位 涌水量为 5 15m3 h m 矿化度 1g L 为全淡水区 氟化物超标 为 1 2 mg L 第四含水层 相当于第四系早更新统 Q1地层 为冲积 湖积及冰水沉积的紫色 褐色 灰色 绿色粘土 含砂亚粘土及粗中砂 中细砂及含泥砾石层 底板埋深 400 500m 含水层厚度 50 80m 单位涌水量为 5 15m3 h m 矿化度 0 5g L 左右 氟化物超标 为 1 2 mg L 20 38 图5 1 论证区水文地质图 21 38 图5 2 论证区 剖面图 5 3 2 地下水资源量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5 3 2 1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浅层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是降雨入渗补给 地表水体入渗补给 依据 廊坊市水资 源评价 2007 年 文安县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5673 万 m3 采用面积比拟 法计算论证区水资源量为 538 万 m3 论证区浅层地下水大部分为咸水或薄层淡水 22 38 表 5 3 论证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成果表 单位 万 m3 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 行政分 区 降水 入渗 补给 量 河道 渗漏 补给量 渠系 渗漏 补给量 渠灌 入渗 补给量 合计 井灌 回归 补给 量 地下 水补 给量 地下 水资 源量 论证区4416817139833571538 5 3 2 2 深层地下水可供水量 深层地下水可供水量包括补给量和弹性释水量 深层地下水补给量包括侧向径流 补给量 越流补给量 深层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补给边界处的侧向流入量 越流补给 量 弹性释水量 含水层骨架压密后的释水量 暂时性的地面沉降量 粘性 土层压缩后的释水量 永久性的地面沉降量 其中侧向补给量是一动态水量 是在 特定均衡期 特定水位埋深状态下的基本补给量 随均衡期与水位埋深的变动 这一 水量将有所变化 深层地下水补给量只计算侧向补给量和越流补给量 公式如下 Q补 Q侧 Q越 5 1 式中 Q补 地下水总补给量 m3 Q侧 侧向补给量 m3 Q越 越流补给量 m3 1 深层地下水侧向补给量 根据廊坊市深层地下水水文地质略图和深层地下水等值线图 确定侧向补给边界 为文安县德归乡北边界 补给宽度为 8km 侧向补给量按下式计算 Q侧 K I H L 365 5 2 式中 Q侧 侧向流入量 m3 K 含水层渗透系数 m d I 地下水水力坡度 无因次 L 计算断面长度 m H 含水层厚度 m 由调查资料和抽水试验资料确定 K 6 17m d I 0 0013 L 8km H 63m 根据水 源地砂层柱状图 280 420m 砂层厚度 23 38 代入公式计算 Q测 6 17m d 0 0013 63 m 8 103 m 365d 147 6 万 m3 a 所以论证区侧向补给量为 147 6 万 m3 a 2 越流补给量 Q越 F H h 365 5 3 式中 Q越 越流补给量 m3 越流系数 无量纲 H 深层地下水埋深 m h 浅层地下水埋深 m F 论证区面积 km2 根据 河北省中东部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允 许开采量评价 确定 7 10 7 根据地下水动 态观测资料 H 58 94m h 5 08m 代入公式计算 Q越 7 10 7 93 106m2 58 94m 5 08m 365 128 万 m3 a 所以 论证区的越流补给量为 128 万 m3 a 由上述计算 深层地下水的总补给量 Q补 Q侧 Q越 147 6 万 m3 a 128 万 m3 a 275 6 万 m3 a 所以深层地下水补给量为 275 6 万 m3 a 5 3 2 3 论证区深层地下水评价 本次计算的地下水资源确定的论证范围为 93km2范围内 论证区深层地下水已处于负均 衡状态 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经计算 论证区深层地下水侧向补给量为 147 6 万 m3 越流补给量为 128 万 m3 a 深层地 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275 6 万 m3 a 论证区目前无工 业开采 仅有少量生活用水开采 生活用水量 67 7 万 m3 根据本项目的供水合理性分 析供水工程规模应为 418m3 d 即 15 257 万 m3 a 届时论证区将增加开采量 15 257 万 m3 a 5 3 2 4 论证区地下水开采现状 论证区共有机井287眼 其中浅井201眼 深井86眼 2007年地下水总开采量为459 万m3 5 3 水源井砂层柱状图 24 38 论证区内浅层地下水开采量较小 主要是部分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农业灌溉用水和 建筑用水 根据调查资料 论证区内深层地下水资源主要用于生活用水和部分农业灌 溉 井深大部分在300m左右 由于该项目取水量较小 且取水层位较深 280m 以下 水源地运行后不会引起 与农业争水问题 一旦供水公司管网接入厂区 将改用供水公司作为项目水源 5 3 3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根据文安县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5673 万 m3 文安县行政区划范围作为分 析范围 总面积 980km2 德归乡行政区划范围作为论证范围 总面积 93 0km2 采用 面积比拟法计算论证区浅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466 万 m3 a 通过公式 5 1 计算论 证区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275 6 万 m3 a 5 3 4 开采后埋深预测开采后埋深预测 由于论证区深层地下水侧向补给量为 147 6 万 m3 越流补给量为 128 万 m3 a 深 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275 6 万 m3 a 论证区目前无工业开采 仅有少量生活用水开 采 生活用水量 67 7 万 m3 建设项目取水量仅为 418m3 d 年取水量为 15 257 万 m3 a 取水量相对较小 不会对区域地下水造成大的影响 因此不做埋深预测 5 3 5 地下水水质分析地下水水质分析 1 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经取样化验 论证区范围内浅层地下水为氯化物钠型水 大部分地区矿化度大于 2g L 见表 5 4 因其无法满足生活用水对水质的要求 不对其进行详细评价 2 深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深层地下水水质为氯化物钠型水 矿化度均小于 1g L 根据对水源地附近一供水 井进行抽样检测 氟含量为 1 37mg L 略微超标 其它项目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饮 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2006 评价结果 取水水源作为生活饮用水 必须增加降氟设备 经过降氟处理使氟化 物含量低于饮用水标准后方可供水 因此以深层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水源应对水源进 行降氟处理 使其达到饮用水标准 GB5749 2006 的要求 才能使用 根据廊坊市大城 霸州部分地区多年降氟的经验 采用活性氧化铝降氟效果比较 明显 大城县部分地区氟化物含量在 4 0mg L 以上 经过降氟后 氟化物含量可降到 0 5mg L 以下 为了保证饮水安全 建议采用此种方法对深层地下水进行降氟处理 25 38 表 5 4 论证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检测表 编号项目含量 mg L GB5749 2006 含量 mg L 1pH 值8 56 5 8 5 2总硬度77 1450 3氯化物398250 4硫酸盐29 8250 5溶解性总固体8491000 6硝酸盐氮 DL10 7总氰化物 DL0 05 8总砷0 00110 01 9挥发酚 DL0 002 10六价铬 DL0 05 11总汞 DL0 001 12溶解性铁 DL0 3 13总镉 DL0 005 14总铅 DL0 01 15总锰 DL0 1 16总铜 DL1 0 17总锌 DL1 0 18氟化物1 371 0 26 38 6 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6 1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通过对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建设项目年取水 15 257 万 m3 a 建设项目以深层 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 项目实施后 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会略有增加 但由于开采量小 不会对区域水资源造成太大的影响 综合分析 建设项目的实施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较小 不会形成大的地质环境 问题 随着南水北调通水 中水回用等措施的实施 水环境将趋于新的动态平衡 6 2 取水对其他用户的影响取水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建设项目取用深层地下水作为水源 论证区内将增加15 257万m3 a的开采量 开采 井层位为280 420m深层地下水 井深420m左右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状况 只要同含 水层井距达到影响半径的2倍 其产生的影响较小 因为建设项目取水量较小 其取水 层次较深 280m以下 不会对区域其他用水户造成影响 因此建设项目对区域内其他 原用水户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6 3 结论结论 建设项目取水设计取水层位与取水水源地范围内农业等其他用水户错层取水 避 免与农业争水 综合分析 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水户不会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7 建设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