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壳材质对比.doc_第1页
手机外壳材质对比.doc_第2页
手机外壳材质对比.doc_第3页
手机外壳材质对比.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机机身材料大盘点 谁才是真正的高大上?来源:中国涂附磨具网 2014-08-01 加入收藏 打印 字体【大 | 中 | 小】7月22日,在小米4发布会,雷布斯花费了上大量时间解读了奥氏体304不锈钢的“艺术之旅”。一时间,奥氏体304是否高上大引起了一番口水仗。当然,这不是手机机身材料引发的第一次口水仗,自然也不是最后一次。手机机身材料的确是各手机制造商互相攻讦的“重灾区”。因为手机屏幕材料比较统一,目前基本用的是康宁玻璃,而机身材料的选择相对多样。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手机机身材料中有趣的事情。工程塑料手机机身比较常见的材质是工程塑料,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通用工程塑料。通用工程塑料一般有五大种,包括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 、聚甲醛(POM)、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苯醚(PPE)。这些工程塑料价格低廉、可塑性强、容易着色,所以深受手机生产商的喜爱。例如诺基亚N9、HTC8X、iphone5C等彩色智能手机,都是用的聚碳酸酯。它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透明的,容易上色。当然,工程塑料也有缺点,散热不好,环境污染严重。另外,在很多用户眼中,塑料机身显得很廉价,没有档次。相比之下,小编觉得后边的理由可能更充分一些。凯夫拉这种材料的名字比较生僻,即使是材料专业的同学,如果不是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方向,恐怕很多也不清楚是什么。凯夫拉是美国杜邦研制的一种芳纶纤维材料,它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等特点,可用作防弹衣、坦克复合装甲等军工领域。摩托罗拉XT910的背板使用的就是凯夫拉材质。作为手机机身材料,凯夫拉最大的好处是耐刮。摩托罗拉XT910的背板使用的就是凯夫拉材质。国内曾有手机媒体对该款手机做过刮蹭实验,的确防刮能力惊人。不过,市面上用凯夫拉作为机身材料的品牌较少。可能在美观上面,凯夫拉不太出众。用锤子科技罗永浩的话来说:“凯夫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廉价感。“镁铝合金随着轻量化的逐渐流行,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这些年大放异彩,在机身上同样得到了应用。相比塑料,镁铝合金的硬度要高上好几倍,散热性能也好很多。镁铝合金同样易于上色,银白色的镁铝合金外壳可使产品更豪华、美观,通过表面处理工艺变成粉蓝色和粉红色。加上其在航空领域的卓越表现,无形中提升了镁铝合金的档次(厂家也有意无意的宣传自家机身是“航空材料”镁铝合金)。所以,镁铝合金正在成为逐渐成为手机机身的最佳选择。索尼LT28h、ihphone 5S、Htc One 使用的是镁铝合金的机身。当然,镁铝合金同样有缺点。一个是成本较高,成型工艺比塑料复杂得多。另外,镁铝合金不耐磨,容易掉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机身被划会留下很难看的痕迹。同样,也是航空材料宠儿的钛合金,也在机身上有一些应用。相比之下,钛合金机身能够抵御一定强度的撞击,并且不会留下痕迹。同时钛合金还具备防腐蚀功能。不过,比起镁铝合金来,就更贵了。不锈钢近段时间来口水战的主角,就是不锈钢中的一员奥氏体304不锈钢。所谓奥氏体不锈钢,就是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它诞生已有上百年,是不锈钢中最普通,用量最大的品种。而304不锈钢,同样是奥氏体不锈钢中最普遍的钢种之一。这个称呼是参照美国ASTM标准的牌号,国内称之为18-8型不锈钢,国标牌号为0Cr18Ni9。正是由于这个主角太过普通,所以不管是小米的对手也好,普通网民也好,对小米的这场“不锈钢艺术之旅”并不买账,颇多吐槽。例如,“一个工业上都用烂了的304不锈钢,加上几个形容词就能变的高大上了?”、”给你个专业名词“奥氏体”只是忽悠非金属专业的外行。一公斤不到20块钱,要是小米机身钢板有50克的话,原料也就值1块钱。“各大科技媒体也加入吐槽的行列,甚至在文章中放上了金相图片。用不锈钢做机身材料并不是小米首创。魅族使用的就是304不锈钢,而苹果早期也是,不过后来转向镁铝合金。但是,不锈钢作为手机机身并不多见,主要在于密度较大以及着色比较困难。如果想染色,只能用工艺复杂的化学着色法,成本较高。液态金属如果说,小米4将采用液态金属的机身的话,那绝对闪瞎国内外手机制造商和众多米粉们了。相比之下,液态金属才是货真价实的高上大。超高强度,耐磨、防划、抗腐蚀,而且是一次成型,无需打磨就是光滑,液态金属自诞生起就被适合应用于电子商品领域。可惜的是,液态金属始终只见传闻,未见实物。早在iphone5S 出来前,手机界就风传液态金属的机身即将现身,然后是ihpone6,接着是ihpone7。液态金属机身炒了4年仍未见到真身,只在一些小部件上得到了使用。原因在于,液态金属的价格高昂,且大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