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代及文化背景在文体中的非直接体现从钱钟书的围城第一章看背景暗示技巧Abstract: Researchers have long been interested in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novel “Fortress Besieged”. By close reading,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demonstrate something rarely noted: techniques employed by Mr. Qian to pres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Focusing on styles of wording, structures of sentences and metaphoric description of environment with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novel, this paper will apply theories of stylistic analysis to the text as to perceive why and how the author would unfold the background in such manners. Hopefully it will be of some help to stylistic analysis studies afterwards. Key words: style; foreshadowing background; subtle hints摘要:长篇小说围城的文体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笔者试图通过对它的文本细读,探讨研究领域尚未被过多注意过的一个细节:作者巧妙铺垫时代及文化背景的技巧。笔者着眼于围城第一章的词汇风格、句式特点、环境描写的隐喻等方面的线索,利用文体学分析方法,结合实例及理论,还原出作者在背景铺垫时的用意及技巧,也望能为此后的文体分析提供借鉴价值。关键词:围城第一章;文体;背景铺垫;暗示技巧0. 引言围城是一本在各方面都取得很高造诣的优秀小说,无论是社会学方面对当时知识分子劣根性的揭露,对封建官僚的批判,对女性心理、地位变化的敏感,或是文学方面中外典故的广博运用,自成一体的幽默风格,字字珠玑的警言妙句,都是可以写成一本书的论题。文体方面,俯拾皆是的比喻是最显眼的亮点,作者钱钟书以其惊人的想象力,让小说成为研究比喻的学者参考书目中的圣经。学者们对钱式风格的比喻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这一点成为钱钟书研究中较为成熟的一块。前人之述备矣。在此,本文仅从另外一个很小的角度,努力寻找作者铺垫背景时不着痕迹的手法及他把各种元素安放得浑然天成的技巧,以发掘钱式文体的又一闪光点。1. 围城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文化背景围城写成于1946年,书中内容取材于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小说的主角是以方鸿渐等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尤其是由海外留学归来的年青人。他们并不组成当时先进的社会改革力量,他们游离于抗日的战场和民族的前途之外,虽有自诩的满腹才学,却只在私利的勾心斗角中施展;虽不乏意气用事的爱国情怀,却只能在旧社会残留的封建气息中艰难喘息。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相似的文化背景所编织出的交叉性。横向上中西文化的首次颠覆性碰撞、纵向上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到此突然的断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在这批适时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身上得到完全的展现。这些重要的背景信息是如何在小说里体现出来的呢?如果以论文的形式首先进行“1937年”的名词解释,接着讲述西学东渐的影响,恐怕有兴趣往下读的读者就只剩下历史学社会学专业的学者了。故此,只有极端重视语言的艺术技巧的作者,如钱钟书,才有办法在小说短短的第一章里就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且巧妙地多种方式并用,不让读者仅仅是被告知而已。我们试举实例论之。2. 开篇看似无关其实有用意小说第一段的场景描写并不只是巧妙语句的文笔展现,它透露的信息关乎小说的主题,即当时知识分子的文化困境与摇摆,亦中亦西,亦古亦今。第一句以船为主语,自然是客观上的交通工具,在此还很好地充当了从西方驶向东方的学潮的载体。船,同时是一个相对封闭空间的暗指,它只与自身有联系,它之外便是无边的海洋。船上人物自己组成了一个世界,暂时独立于国内的动荡,当然更独立于过去式的西方世界。“红海早过了”的“早”字,和下文“合中国旧历的三伏”,表露了作者为小说人物定位的倾向性,西洋文化熏陶是过去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最近将来时。随后打麻将事件的出现更强化了这一中国势力。小说的一开始是,“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这暗示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早已离岸,背向他们曾寄居的外国,正慢慢驶向他们思想的归属:刚刚走出封建社会的新文化社会。“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然而“太阳”,西方文化的影响,却仍然“侵占着”这些青年的头脑。“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留学青年的思想既不是绝对白天的光亮,西方启蒙的力量并不能鞭及这大洋的阻隔之外,但也并非毫无痕迹。“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新奇世界的洗礼,即使只是夕照霞的余光,西方先进文化的淡薄残留也足以让人陶醉,有镀金的美。 “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强大的传统文化气息像三伏天的热浪一样无法抵抗,远游的中国学子终究还是会明白昨天已过,新一天开始,他们离故土,这精华与糟粕,经典与腐朽的凝结,都越来越近了。更何况,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正经历着它不寻常的变动,这个年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它的人民的颠覆性影响,这是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和全新的社会改革之间的斗争,没有人能毫发无损,“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兵戈之象,战乱之年,不只是政治军事,更是精神思想。开头前半段表面上是对外在坏境的拟人化描述,以达到生动的效果,实际上可理解为是作者对人物心理背景的有心铺垫。此写法并不能让读者马上联想到人物的内心的状态,但已留下渐变、纠缠、粘腻的感性认识。到第一段最后一句“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才直接点明作为重要背景的年份,显示出这个信息的不可忽略性,前面的铺垫落到实处:船正驶向一个不宁静的,熟悉的未知。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假使之前并未从中看出这些隐喻,则可在此时明白小说的时代背景。3. 人物文化背景的引出3.1. 直接说明文化背景的交代分成了好几步进行。第一段自然可理解为感性铺垫,第二段也有痕迹可寻(见下两段分析),但清楚地说明是在第三段。就技巧而言说明的难度最小,只需把事实摊开即可,无论对作者或读者来说都轻易。第三段开头就是“照例每年夏天有一批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干净利落说明问题。接下来概括了留学生的状况,带出了第一个女主角苏小姐。一段话之后,男主角方鸿渐和本章的第二女主角鲍小姐也出场了。方鸿渐的家世和学业介绍并未同时附上,而等到第一幕场景落幕才插入,篇幅大得失衡,占了第一章的三分之一。虽然出场并不是第一个,但篇幅表明了方鸿渐男主角的地位。也许正是为了强调他的重要性,作者才做出这个突兀的安排,将背景资料集中大段毫无艺术地铺排开?也许是信息量太大,必须用此种高效的方式才能传达?这个疑惑有待解答。本文讨论的重点是暗示,因此“明示”这一点不再展开。在作者不吝笔墨的近四千字之间,我们对方鸿渐的特点已有了准确的定位:这是一个各方面矛盾的综合体。这里我们先不谈他个性品德等社会范畴里的矛盾,而单单看钱钟书对这个人物的文化内涵有什么预设。小时跟父亲学过古文,大学时频繁转系并无所长,到欧洲留学也是“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这样的经历给方鸿渐留下的学识印记必然是半土不洋,半古不今。各种表面知识无系统地混合偶尔也能虚张声势一阵,卖弄一番。除明示之外,人物兼具新旧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浸淫的表现,在小说开头的行文当中已有相应的混搭风格以暗示,即中西并用,新旧重叠。3.2. 用词风格暗示试看第二段的用词上充满新文化运动中白话的现代感,如“漂亮丈夫、年轻善撒娇、乱糟糟”,同时有一股洋气, 如“巴勒斯坦、啤酒、柠檬水”等,与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著名的八大主张中的“不避俗字俗语”颇为契合,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现代感。第三段用词的欧化更为明显,“小姐、太太、浪漫”等词都是舶来品。3.3. 句子透露古文节奏在句子结构上,第二段是典型的白话文通俗写法,讲求文法,没有烂调套语,不模仿古人,不用典,不讲对仗,是新时代的模范文章。可是细读之下,却仍有“顾而乐之、热极引火”等四字结构的成语框架,隐约有中国古文的韵味。第三段追求偶句俪语的风格不时显现,我们若尝试把句子按口语化的散文体的断句排列,可发现古文中骈体文的节奏效果。“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牌。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这一小段,长短相间,起伏顿挫,虽然不是标准的骈散交错,但在自然当中流露出骈体文的节奏感。“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一句,让人联想到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句子积淀了新的意蕴,对意境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也增加了古韵。3.4. 古文信件的骈文痕迹如果说以上的古风还算牵强,只在主角出场前的风格暗示,那么出现在方鸿渐的“档案”里的古文书信就是毫不避嫌的扬古。作者何故要如此执着而琐碎地连方鸿渐与父亲及丈人的家书都全文“抄录”呢?不外乎是旁证主人公的古文修养以及他身边的传统文化氛围。信中明显可见骈体文的痕迹,暗示着他身上所留下的封建影子。文体中的骈文可看作是封建教育的遗留,是由于骈体文虽在隋唐盛极一时,但明清时已退为应用文,在文学创作上的地位不敌散体文。仅仅由于其在官场的正式性,参加科举必考,读书人才对它趋之若鹜。刘勰的文心雕龙章句篇云:“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说明了骈偶常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的特点,此信大致符合: “迩来触绪善感,欢寡悉殷,怀抱剧有秋气。每揽镜自照,神寒形削,清癯非寿者相。窃恐我躬不阅,周女士或将贻误终身。尚望大人垂体下情,善为解铃,毋小不忍而成终天之恨。”虽没有严格按照四六体骈文的形式,将虚词、主语(周女士、大人)随意放在骈句前面,倒也创造出一种活泼的节奏感,有生活气息。但其实句子对仗并不工整,用词也显做作,故作者只想说明方鸿渐受过旧时教育,没有给他增添才华的美意。“他国文曾得老子指授,大中学会考考过第二,所以这信文绉绉,没把之乎者也用错。信上说什么:”这调侃语气的“信上说什么”也表现出作者对作古文的轻蔑,并不认为这是国粹经典,至少,对这篇造作的古文家书是嘲讽的态度。 由此,主人公的教育背景很好地通过直说讲解与文风暗示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读者仿佛已经进入了作者安排的布景,回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与主人公结识,了解到他刚从海外留学回来的求学经历。“留学方归”也是作者不过分强调但多处描述都着力引人与之联想的一点,他身边的众角色也在加强着这一气场。如对法国公使大使以及对法国人的评价,方鸿渐给侍者的三百法郎,他联想鲍小姐像“朱古力”这是外国特产,以及孙太太转述的法国人的迷信,同船学生戏称鲍小姐为“熟食铺子”,还附上了法语原文单词,“真理”一说也有明显的西洋味儿。这些情节之外的细节非直接地指向这种气氛渲染,润物细无声。4. 生活经验对背景构建的重要性读者在文本细读时体验到的乐趣和收获,也许更接近作者的用心。看似随意的挥洒,信手捻来,其实未必不是精心安排。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 杨绛文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4.8重印,135页 同上页 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上海文艺出版社,文汇出版社,上海,2005.6,234页 杨绛文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4.8重印,136页 杨绛文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4.8重印,135页,杨绛先生说他“平均每天写五百字左右”,可见词句场景的组合并非偶然。要营造出如此丰富的、贴合人物的大背景,必然要有高度的文学敏感和深厚的文字功底,而同时,作者的切身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王安忆在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中说,经验性情节,即现实生活里作家的亲身体验,“使我们的小说呈现出一种特别现活的状态,总是极其生动,有着可遇而不可求的奇特感它们甚至是我们想象力所不能企及”。正因为围城“读来好像真有其事,真有其人”,有人把方鸿渐视作钱钟书本人,把围城看成是自传。同样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尤其是作古文,“在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 杨绛文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4.8重印,136155页 杨绛文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4.8重印,138页 杨绛文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4.8重印,139页 余光中,台湾中央大学钱钟书国际研讨会发言. 2009至2010年,大学在国内念,毕业后先后到英国、法国留学,以及之后到内地任教,钱钟书的经历大致上与方鸿渐吻合。这可以解释作品中浓厚的现实气息背景。然而,单有经验而缺乏技巧,不可能写出一本好的小说。杨绛先生说,钱钟书只是“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孩画画活动方案
- 工厂活动首秀活动方案
- 少儿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 工区活动策划方案
- 帆板运动活动方案
- 小学班会活动方案
- 工程作假活动方案
- 小班小吃活动方案
- 居民中秋活动方案
- 市扶贫日活动方案
- 2022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
- 能源站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广东卷) 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成人用品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量分析报告
- 竹制品企业可行性报告
- 2024年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招聘真题
- 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Z(冀少版2024)速记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
- 2025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
- 2025-2030年中国背光单元(BLU)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