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及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方案.doc_第1页
原材料及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方案.doc_第2页
原材料及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方案.doc_第3页
原材料及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方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质量控制方案 原材料及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施工和混凝土结构物质量将产生直接影响。生产质量不好,使施工不能顺利进行、使混凝土自身质量产生缺陷,势必影响工程验收交付。因此原材料质量控制和混凝土生产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的源头环节,也是重要环节,施工时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并应作出相应的预警机制。结合我标段实际情况,结构物混凝土浇注施工的特点,对原材料控制及混凝土生产作控制措施方案如下:一、原材料进场控制1、料源控制物资部门统筹采购,主材严格按业主指定的厂家进料,地材按试验室配合比上报时的料源进料。不得随意更改料源。2、检验控制、各种原材料进场前需物资部门提供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生产厂家、批号、批量等资料,并填写物资试验委托书报试验室进行进场前质量检测,检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应按相应的规范要求,采用快速检验方法对其重要指标进行检测)。经进场前质量检测合格后方能入仓,试验室及时对进场材料进行现场标识。对进场前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试验人员有权拒绝入仓(场)。、材料进场后试验人员按规范要求的见证取样频率通知监理人员进行取样,根据规范要求的见证试验频率在试验监理人员见证下进行检验,并及时将检验结果以“反馈单”形式反馈给物资部门。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主体结构。、试验室自检及监理试验室抽检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试验室主任和监理单位监理组组长、试验主任共同参与,实行随机双倍取样。对双倍取样试验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实行清退、或降低标准使用,具体处理意见由试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提出,由相关部门执行。、因贮存、搬运导致原材料质量发生变化时,试验室应进行复检,以确定材料的质量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如不满足使用要求,按不合格品处理。、料场设已检区和待检区。试验室根据检验情况及时对进场材料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含:名称、厂地、规格、批号、进场时间、检验时间、代表数量、检验状态等,其中检验状态根据检验时间及检验结果填写待检、正在检验、已检合格、检验不合格其中的相关一项。料仓标识清楚,储存罐要编号并标明所储材料名称;材料堆放成型,严禁混放、乱放和错放。3、原材料试验检测批次及频率规定、钢筋:钢筋进场时,必须按批次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每批钢筋由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 t为一批,不足60 t也按一批计。每批钢筋任选2根各做1组试件,每组各2根试件,分别做拉伸和冷弯试验。、钢筋焊接试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级别、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和同接头型式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切取3个做拉力试验(闪光对焊接头应切取6个试件: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试件长度拉力试验为500mm,冷弯试验为300mm。2 水泥: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 t(袋装水泥每200 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粉煤灰及矿粉: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 t为一批,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外加剂: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 t为一批,不足50 t时也按一批计。、细骨料: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检验一次。、粗骨料: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检验一次。控制部门:物资部、试验室、搅拌站二、混凝土施工(一)、生产过程控制1、施工前由相应的施工技术负责人签发“混凝土需求单”,提前一定时间对试验室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含:工程名称、施工部位、灌注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数量、混凝土浇注方式等,及此保证施工的对应性和资料的统一。2、试验室根据“混凝需求土单”交底内容,确定所要使用的原材,在开盘前对骨料进行含水率测试,换算施工配合比,并通知搅拌站作生产前准备,确保人员、机械车辆到位,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的及时性。3、接技术部门技术交底后,搅拌站要核查各原材料数量是否满足现场要求,如数量不够,要及时通知技术部门,严禁发料生产混凝土。只能对标识有“已检区”的原材料进行使用,对标有“未检”和“待检区”不得使用,试验值班人员进行监控。4、试验室对搅拌站发放“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并派一名试验员专人值班。配料柜必须由试验室所派专人专门管理,每次开盘前由试验人员按施工配合比将各原材料用量输入微电脑控制器中,首盘配料应核对各材料配置数据,确定仪表中显示数据是否与施工配合比一致,无异议后,将配料柜门关闭上锁,其他任何人无权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更改,确保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并填好施工配合比标示牌。搅拌站在未接到试验室发放的“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时,严禁进行混凝土生产。5、搅拌机开机后,操作手应空行运转试机,对仪表内各项参数(特别是“落差补偿值设置”)进行核查,待一切显示正常后,进行配料秤零点校核。配料期间操作手要进行配重误差校核分析,并做好记录。原材料每盘秤量误差范围: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拌合用水1%,粗细骨料2%,当误差值偏大时,应及时对其进行校核处理。6、在确定机械、计量器具正常,施工配合比设置完毕后,机搅机操作人员方可启动机器,开始配料。配料顺序为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水。混凝土搅拌时间自加水搅拌开始计,搅拌时间不得低于90s,搅拌时间输入电脑中不得随意更改,由试验员统一管理,如有特殊情况,报试验员征得同意后,方可更改。7、试验值班人员应对首盘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当测试混凝土坍落度等在设计范围内时,方可通知操作手进行正常批量搅拌生产,否则合理调整数据直至满足要求。8、当骨料含水率发生明显变化时,由试验值班人员现场测试,根据实际测得含水率再由试验值班人员换算调整输入。控制部门:工程部、试验室、搅拌站(二)、混凝土入模跟踪控制1、混凝土输送罐车运送混凝土,当运输道路较为平坦时,输送期间罐车不得停转静置,要使罐车时刻处于正转状态;当道路不能保证罐车转动运输安全时,罐车可停转运输,但在入仓前必须使罐车高速搅拌不少于2min后,方可卸料。2、试验值班人员在混凝土搅拌正常后,应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及时与出机混凝土性能比较,根据运距、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对坍落度损失情况随时掌握、合理调整。现场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坍落度、入模含气量、入模温度)并制作试件,测试频次及制件组数应满足行业验收标准要求(混凝土坍落度、入模含气量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1次,入模温度每工作班至少测试3次)。3、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