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同分异构现象 RCHO 只有碳链异构 RCOR 碳链异构和羰基位置异构 同碳数的醛 酮互为官能团异构 三 命名 英文 醛 al 酮 one 1 普通命名法 甲基丁醛 甲氧基丁醛 苯基丙烯醛 甲基异丙基酮甲基乙烯基酮 醛 酮 乙酰苯 苯乙酮 用 标记取代基位置 醛基作取代基时 用词头 甲酰基 2 IUPAC命名法 2 甲基 4 苯基丁醛3 甲酰基戊二醛 试命名化合物 1 苯基 2 丁酮3 丁烯 2 酮 醛 酮 酮醛 3 戊酮醛或3 氧代戊醛 3 甲酰基苯磺酸 练习P312 11 1 第二节醛 酮的结构 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一 醛 酮的结构 Tructure 羰基 C O 一个 键 一个 键 羰基碳 sp2杂化 羰基为平面型 羰基是极性基团 二 醛酮的物理性质 ThePhysicalPrepertiesOfAldehydesAndKetones 为什么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的醇低而比相应的烷烃高 1 状态 C12 l 但HCHO g 高级的 s 2 气味 低级的有刺鼻味 中级C8 C13有果香味 3 b p b pROH b pRCH O b pR R 分子量相同或相近 例 甲醇甲醛乙烷M32 030 030 0b p64 7 21 0 88 6 4 低级醛酮可溶于水 由于醛酮分子之间没有氢键 无缔合现象故它们的沸点比相应的醇低得多 但由于分子间有较大的偶极静电引力存在 增加了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 这使它们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烃或醚要高得多 烷烃只有范德华力 羰基氧原子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因此低分子量的甲醛 乙醛 丙酮可溶于水也可溶于有机溶剂 其他的醛酮仅微溶或不溶于水 而易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三 光谱性质 P315 IR C O 1740 1705 cm 醛比酮稍高 NMR C H 醛基 在高场 为9 8 10 C H 醛基 约2800 cm C H的伸缩振动与弯曲振动不同 主要有 羰基的亲核加成 氧化还原反应 H的反应 一 羰基的亲核加成 nucleophilicadditionreaction 第一步 亲核 决定反应速率 加成反应的活性与试剂亲核性强弱 羰基碳原子亲电性强弱 羰基所连R基大小 即电子效应 立体效应等因素有关 第三节醛 酮的化学性质 TheChemicalPropertiesOfAldehydesAndKetones 因此 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为 随R基的体积增大和给电子能力增加 中间体稳定性降低 随Ar基增加 电子离域 降低了基态的焓值 增加了活化能 1 与氢氰 qing阳平 酸加成 产物 羟基腈 jing阴平 制备 羟基酸 反应条件 醛 脂肪族甲基酮 八个碳以下的环酮 增长碳链方法之一 甲基丙烯酸甲酯 经历了1 消除反应 2 水解反应 3 酯化反应 是有机玻璃的单体 2 与格氏试剂加成 醛 酮和格氏试剂作用 发生加成反应后经水解得到三类醇 利用这个反应 能制备不同结构的醇 HCHO 伯醇RMgX RCHO 仲醇RCOR 叔醇 分二步进行 1 干醚 2 酸性水解 注意 1 制备伯 仲 叔醇的反应物 2 反应条件 classroompractice 以苯和2个碳原子以下 含2个 的有机化合物合成1 苯基乙醇和2 苯基乙醇 无机试剂任选 3 与亚硫酸氢钠反应 羟基磺酸钠 反应条件 加成产物的特点 应用 1 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和有机溶剂中 2 溶于水 在酸或碱的作用下 可分解出原来的醛或酮 醛 甲基酮 C8以下的环酮 分离提纯醛或甲基酮 4 与醇加成的生成 1 半缩醛和缩醛的生成 与1mol醇作用 与2mol醇或1mol二元醇作用 无水酸催化 丁醛缩二乙醇或 1 1 二乙氧基丁烷 胞二醚 反应机制 反应可逆 半缩醛 若与乙二醇反应的结果如何 缩醛对碱和氧化剂稳定 但在稀酸溶液中易水解成原来的醛和醇 环状半缩醛 缩醛 供参考 2 缩酮的生成 酮一般比醛难以进行缩酮反应 与二元醇作用相对较容易 平衡主要逆向 环状缩酮的生成 供参考 缩酮在稀酸中水解 生成原来的酮和醇 要不断除水 3 应用 保护羰基 由于缩醛 缩酮对碱 氧化剂稳定 通过它们的形成保护羰基 例 5 与氨及其衍生物反应 与1o胺加成再脱水 产物为 亚胺 西佛碱Schiffbase 实际是经历了加成 消除历程 以下反应供参考 与氨反应 与2o胺反应产物 烯胺 为什么含 的羰基化合物与2o胺反应生成烯胺而不是亚胺 两位反应性 烯胺在合成上是重要的中间体 供参考 与氨的衍生物反应 应用 肟的几何异构 供参考 Z 苯甲醛肟 E 苯甲醛肟 1 鉴别不同结构的醛 酮 2 分离 提纯醛酮 6 与磷叶立德的加成反应 Wittig 维蒂西 反应 由醛酮合成烯烃 Ylides试剂制备 了解 维蒂西反应机制 掌握 给出制备下列烯烃所需ylides试剂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 合成与应用 胡萝卜素 供参考 加上三苯基磷 7 与西佛试剂 品红醛试剂 Schiff 的反应 醛 酮 西佛试剂 紫红色溶液 甲醛与西佛试剂反应所显的颜色遇浓硫酸不褪色 而其它的醛反应所显的颜色褪掉 应用 区别醛 酮或区别甲醛与其它的醛 二 还原反应 1 催化氢化 2 用金属氢化物还原 NaBH4 氢负离子对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 选择性较强 LiAlH4 氢负离子作亲核试剂对羰基的加成 还原性强 LiAlH4极易水解 无水条件下反应 NaBH4不与水 质子性溶剂作用 3 麦尔外因 庞多大 维尔莱还原法 异丙醇铝 异丙醇 P326 用醇铝还原 Oppenauer醇氧化的逆反应 NaBH4和LiAlH4只还原羰基 不还原双键 4 Clemmensen还原法不适用于对酸敏感的化合物的还原 以上3种还原法可以得到伯醇或仲醇 以下2种还原法可以得到烷烃 5 Wolff Kishner 黄鸣龙还原法碱性条件 黄鸣龙的改良实验 适用于对酸敏感的化合物的还原 弥补Clemmensen还原法的不足 例 供参考 二缩乙二醇醚 酮的双分子还原 钠 镁 铝或镁汞剂 铝汞剂等 非质子溶剂 水解 产物 邻二叔醇 供参考 四 氧化反应 应用 1 区别醛 酮 托伦试剂和费林试剂 Tollen Fehling 2 区别脂肪族和芳香族醛 费林试剂 3 合成羧酸 RCHO 2Ag NH3 2OH RCOONH4 2Ag H2O 3NH3 Ar 托伦试剂 Tollen AgNO3 NH3 H2O NaOH 温和 只氧化醛基 斐林试剂 Fehling A CuSO4 l B NaOH 酒石酸钾钠 l 本尼迪克特试剂 Benedict CuSO4 l Na2CO3 l 柠檬酸钠 l 改进了的费林试剂 RCHO 2Ag NH3 2OH RCOONH4 2Ag H2O 3NH3 Ar RCHO 2Cu OH 2 NaOH RCOONa Cu2O 3H2O H Cu 有关应用的 问题 实验室现有三瓶试剂 其中一瓶可能是乙醛 一瓶是新蒸馏过的苯甲醛 还有一瓶是丙酮 请用简单的化学方法把三种物质鉴别出来 应用 区别醛 酮 请同学完成 共有多少种方法 酮不容易被氧化 但在强烈条件下碳链断裂 用过氧酸氧化 贝耶尔 维林格 Baeyer Villiger反应 酮酯 只有环己酮被氧化成己二酸等个别反应才具有合成意义 四 歧化反应 1 Cannizzaro反应 无 H的醛 在浓碱作用下发生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2 交叉 错 歧化反应 甲醛是氢的给予体 授体 另一醛是氢的接受体 受体 一般地 对于无 H的醛 甲醛容易被氧化 问题 如何利用甲醛 过量 乙醛及必要的试剂制备季戊四醇 进行3次亲核加成1次歧化反应 五 氢的酸性 碱催化下形成碳负离子 酸催化下形成烯醇 了解 1 互变异构 tautomerism 烯醇式一般较不稳定 酮式 不稳定 烯醇式 稳定 但当两个羰基连在一个CH2上 烯醇含量增大 平衡主要偏向烯醇式 浓 碱催化卤代及卤仿反应 iodoformreaction 反应通过烯醇负离子进行 形成烯醇负离子决定反应速率 碱催化 卤代难停留在一元取代 一般地 H原子最终都能被卤代 2 卤代反应 鉴别 用卤仿反应制少一个碳的羧酸 3 羟醛缩合反应 aldolcondensation 增长碳链的反应 在稀碱催化下 一分子醛的 碳对另一分子醛的羰基加成 形成 羟基醛 羟醛反应 后者经加热失水生成 不饱和醛 缩合反应 羟基醛 不饱和醛 机制 只有分子间的缩合才能产生直链化合物 乙醛 4 醛酮的其他缩合反应Perkin反应P331 见肉桂酸的合成实验 以下P48 49的内容为参考内容 例 自身羟醛缩合 分子内羟醛缩合 成环状化合物 包括分子间和分子内 交叉羟醛缩合 其中一种化合物没有 H原子 羟醛缩合的应用 供参考 问题 请用乙醇合成2 丁烯醇 无机试剂任选 2 丁烯醇 2 丁烯醛 羟基丁醛 2mol乙醛 乙醇 若改为用2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合成 醛酮的化学性质 亲核加成反应 缩合反应 TheChemicalOfAldehydesAndKetonesAndNucleophilicAdditionAndCondensation 第四节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P332 一 简单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1 历程 前已述 2 影响因素 1 空间因素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2 电负性因素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3 试剂的亲核性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条件受限 原子或基团电负性强有利 进攻能力强有利 二 复杂的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加成 消除反应 醛酮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 三 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1 对手性脂肪酮的加成 2 反应物为脂环酮的加成 亲核试剂向空间位阻小的方向进攻有利 3 Nu体积大小对加成方向的影响 A B C 六 醛酮的制备 1 氧化或脱氢 1 醇的氧化 2 芳烃侧链氧化 含 H 2 Friedel Crafts反应 苯乙酮如何合成 P339 3 Gattermann Koch反应 加特曼 科克反应 伯醇氧化成醛 仲醇氧化成酮 注意与生成芳香酸的反应条件相比 5 用酰氯还原 Rosenmund还原法 罗斯曼德反应 堂上练习 试完成转变 把 NO2改为 Cl 酰氯醛 4 水解 6 腈与格氏试剂反应合成酮 参考 腈酮 此页内容仅供参考 第六节重要的醛酮 自学为主 第七节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一 乙烯酮 CH2 C O 要求掌握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见P344 二 不饱和醛酮 主要是1 2加成和1 4加成反应 请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甲醛 乙醛 苯甲醛和丙酮的结构式 特性和主要用途以及制备方法 1种 用反应式表示 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水 氨 醇 羧酸 盐酸等作用 1 1 2和1 4亲核加成 最后结果是3 4位上的 加成 共轭加成产物 1 2 加成 1 4 加成 水解后由烯醇式异构化为酮式 例 1 4 加成 2 Michael 麦克尔 加成反应 不饱和共轭化合物与亲核的碳负离子的共轭加成 迈克加成 Robinson 鲁宾逊 增环反应 请对下列反应提出一个合理的机制 思考题 安息香缩合 供参考 CN 催化 两分子苯甲醛缩合生成安息香 苯偶姻 机制 三 醌 1 结构和命名 2 性质 1 羰基加成 2 烯键加成 3 1 4 加成 4 1 6加成 第二次 请用三个或三个碳原子以下的烯烃合成更高级的烯烃 无机试剂任选 目标产物由同学们自定 作业 第一次 一 请举例说明 扼要 醛 酮等化合物在化工行业或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二 P3481 1 3 4 5 7 2 1 3 6 3 1 2 第三次 1 P3494 1 5 9 10 2 简述季戊四醇在工业上的应用价值 3 实验室里有三瓶无标签的试剂 它们分别是乙醇 丙酮和苯甲醛 请用最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之 第四次 1 请用烯烃合成正丁醇 无机试剂任选 通过 羟醛缩合 2 试完成转变 3 P3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386-351:2025 EN 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 – Part 351: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 Control devices – Luminaire-mounted control devices
- 重庆知识教育培训平台课件
- 重庆知识产权法培训课件
- 暑假培优练:静电场及其应用(学生版)-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新解读《GB-T 3795-2014锰铁》深度解析
- 暑假复习:恒定电流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 《西方经济学》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老年人牙医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春季养生知识课件
- GB/T 12755-1991建筑用压型钢板
- GA 447-2003警服材料精梳涤棉混纺格子布
- FZ/T 14038-2017涤纶转移印花布
-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课件
-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课件
- 对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提出的意见
- 聚酯合成反应原理相关知识
- 中国音乐史讲稿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报告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 某煤电一体化电厂工程间接空冷系统投标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