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6月护理管理杂志Jun,2014442第14卷6期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V0114 No6管理理论与实践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谭爱梅,陈碧华,杨秋俊,陈佳【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科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降低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方法确定主题为“院前急 救风险管理”,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分析风险因素、确立高危因素、制订控制方案,以降低失效模式所产生的危害。结果院前急救患者意外发生率及 投诉率降低(P00l或PO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有效减少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对降低院前急救的风险、确保患者安 全有重要作用。【关键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15X(2014)06044203Application of health caI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i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prehospital careTAN Aimei,CHEN Bihua, YANG Qiuj吼,CHEN Jia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4,14(6):442Department ofEmergency,SecondAffiliatedHospital ofNorth SichuanMedicalCollege(Mianyan9404Hospital),Mianyang 62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CFMEA)i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prehospital care, so a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accidentsMethods Measures including determining theme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risk manage- ment,establishing project team,analyzing risk factors,identifying high risk factor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 were made to reduce the harm of health care failure modeResult The incidence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accident and complaint rate ofpatient were decreased(P001 orP005)。险因素以鱼骨图的形式(见图1)进行汇总分析,把院前急救步2方法骤涉及到的关键环节概括为7类,并找出在每一环节中可能发21拟定主题生错误的影响因素。信息:包括通讯设备、GPS定位、电话受 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Outhospital Emergencycare,OE)是理、网络;救护车出车:包括路况、车况、医护人员;现场救 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护:包括现场环境、患者、现场评估、诊治、沟通;途中监护与转运:包括伤情、处置措施、途中评估;人员:包括技术、应急工作单位:621000,绵阳市,ill:It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l Jll绵阳四零四能力、工作态度;物资:包括仪器设备、出诊箱、平车担架;医院)急诊科作者简介:谭爱梅(1970一),女,山东淄博人,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主管理:包括流程控制、制度建设、质量控制。危害分析:失效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Email:tam7678163com模式严重度分为极严重、严重、中度、轻度4个等级,评分万方数据2014年6月护理管理杂志Jun,2014第14卷6期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V0114 No644314分3;发生率评估为经常、偶尔、不经常、罕见4个等级,评 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每周抽查各项目落实情况,每月汇总送报 分14分,危险评估为严重度和失效发生率的乘积,分值 HFMEA团队,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质量持 116分,分值越大,则危害性越高。41。项目组经过综合讨论完 续改进,具体改进措施见表1。 成危险评估得分,其中可能导致失效模式发生排名前6位的影25统计学方法 响因素危险评估得分依次是患者、诊治12分;现场评估、途中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进 评估、转运9分;电话受理8分。风险评分8分,表示该影响行描述,采用z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及投 因素为高危因素MJ,需优先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 诉率。24制订控制方案3效果项目组针对院前急救失效模式查找失效原因,制订改进措31患者意外发生率降低(见表2) 施以降低失效模式所产生的伤害,由项目组成员负责监督,科32患者投诉率降低(见表3)图1院前急救风险因素鱼骨图 表1院前急救风险失效原因改进措施万方数据2014年6月护理管理杂志Jun,2014444第14卷6期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V0114 No6表2两组患者意外发生率比较n()HFMEA从流程涉及的医护人员、环境与医疗设备等,针对危害患者安全的高风险因子进行分析,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转运前、转运中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细致地评估,填写转运 评估单及交接单。落实告知义务并签署医患沟通告知书,取得 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与其充分沟通有利于建立医患互 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杜绝纠纷发生8。从 2013年1月开展HFMEA后可以看出随着医患沟通的加强,患 者投诉率降低(P001)。总之,HFMEA是一项系统研究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 改进的过程。我院院前急救失效模式流程监测已1年多, 2014年1月将重新对流程进行医疗失效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对风险较高的失效模式制订计划措施,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参考文献:4体会41HFMFA的应用降低了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1Joseph GR,Erik S,Jm,nes PBUsing 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effect analysis;The national center for palient safery prospcctive risk结果显示,HFMFA的应用降低了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P005)。HFMEA是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改进及流程管理analysis systemJComm J Qual Improvement,2002,28(5):248262工具1。应用HFMEA全面评估院前急救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可2 王亚东,刘兰秋,彭迎春,等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J中能导致失效模式发生排名前6位的影响因素导致的失效原因、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13(12):809810失效影响进行分析,制订整改措施。针对呼叫受理失效模式, 3 张琳,张海平,冯力急诊护理风险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 实行定岗N2级护士专人管理,为急诊科院前急救配置了高效志,2007,6(4):181182 能的对讲机、GPS定位系统;转运途中,遇危重患者需做特殊准4丁力,蒋银芬,谭丽萍,等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危 备或通知专科、院内急诊相关人员,做到信息准确无误传递;对 重患者转出交接流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5):于检诊的急救人员进行相关应急培训、紧急情况下应急预案情8183 景演练,建立培训考核制度,达标上岗。科室加强安全环节质5张悦,夏玲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应用J 量管理,做到事前控制,急救、生命支持类仪器设备物品培训考护理学杂志,2013,28(4):9597核合格方能上岗,配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制订医疗急救设6Riesenberg LA,Leitzsch J,Little BWSystematic review of handoffmnemonics literatureJAm J Med Qual,2009,24(3):196204备使用安全不良事件检测与报告制度,开展HFMEA后通过及时排查控制急救设备使用中故障,无转运车载担架坠落发生,7温峥,蔡丽集体转运病人的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7(8):5253有效控制了院前急救的风险性。8张玲,英恒娅,许开云,等急诊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方法及42HFMFA的应用降低了患者投诉率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51752安全是医疗管理永恒的议题。有研究显示,沟通障碍已成(收稿日期:20140110;修回日期:20140405)为60以上警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J。运用HFMEA发现,(本文编辑:裴显俊)许多医患纠纷发生多为沟通不良、交接内容缺失等原因造成。编者作者读者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 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凡向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