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师(新技术、新业务)简版习题_第1页
通信工程师(新技术、新业务)简版习题_第2页
通信工程师(新技术、新业务)简版习题_第3页
通信工程师(新技术、新业务)简版习题_第4页
通信工程师(新技术、新业务)简版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新技术、新业务知识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第二章 多业务综合网络新技术第三章 IP网络新技术与新业务第四章 宽带接入新技术第五章 移动通信新技术与新业务一、填空题 1软交换网络独立于(传输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带宽管理和计费等功能。2软交换技术是由一个或者一族(控制处理机)来完成用户管理、业务逻辑、信令分析处理和路由选择等核心功能。3软交换技术和原先的电路交换技术不同之处是交换组织由原先的TDM时隙交换网络替换为(包信元)交换网络。4软交换通过优化网络结构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5软交换与外部的接口必须采用(开放)的协议。6在三层MPLS VPN中,当一个站点同时属于多个VPN时,它必须具有一个在所有VPN中(唯一)的地址空间。7MPLS VPN技术以(宽带IP网络)为基础,采用MPLS技术,在公共IP网络上构建企业IP专网。8三层MPLS VPN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IP VPN,是在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上应用MPLS技术,简化核心(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方式。9链路绑定是指将那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平行链路绑定为一个特定的链路束,而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用这个绑定的链路束来代表所有这些平行的链路。10GMPLS的无编号链路是指不用(IP地址)标识链路而采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具体地是在每个网络节点对链路进行本地编号,以链路经过设备的Id号或接口号作为链路的识别标志。11开放式智能网业务平台供应商提供的业务生成环境SCE本身也是一个(专用)系统,用一个智能网设备供应商提供的SCE开发出的业务逻辑只能在该供应商的业务平台上运行。12在传统智能网中,业务交换平台和业务控制平台分布在不同的结点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传统智能网也是(分布)式的。13目前研究人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分布式智能网中的业务平台应该是基于(CORBA)平台的大型分布式处理系统。14分布式智能网业务平台(最小粒度)的分布方案是以组成业务属性的构件为单位进行分布,各个构件相互协作完成各种不同的业务功能。15SS7与CORBA的互通是指以(透明)方式穿越SS7和CORBA进行通信的能力,也就是说,通信的每一侧不必知道另一侧的具体实现是基于SS7还是基于CORBA。16当CORBA结点引入到电信领域时,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提供分离的CORBA结点之间的(连通性)。17针对CORBA结点之间的通信,CORBA标准定义了两类协议,即(通用ORB间协议)和环境特定的ORB问协议。18GIOP协议消息传送部分MTP提供最底层的传输能力,它是(无连接)的,并且地址空间非常有限。191998年9月,OMG的电信任务组发布了基于CORBA的系统与(电信信令)系统互通的规范。20在智能网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需要将(业务会话)概念和智能网事件触发模型结合起来。第二章填空题1NGN控制层的核心设备是(软交换),主要涉及软交换相关的功能,完成业务逻辑的具体执行。2NGN的传输层是指NGN的(承载网络),负责建立和管理承载连接,并对这些连接进行交换和路由分配,用以响应控制层的控制命令。3NGN的边缘媒体接入层由各种(媒体网关)或智能接入终端设备组成。4NGN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集通信、信息、电子商务、娱乐于一体,满足自由通信的分组融合)网络。5NGN的H248Megaco协议是(网关分离)概念的产物。6.-NGN需要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最理想的是(光纤)传输技术。7作为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和控制平台。8光分组交换网属于(分组级)的光信号处理,与OTDM相比,它对光器件工作速度的要求大大降低,与WDM相比,它能更加灵活、有效地提高带宽利用率。9光交换技术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在光域直接将输入光信号交换到不同的输出端。10光分组交换技术目前主要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与功能实现,确保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号传输与交换全部采用(光波)技术。1l.ASON的控制平面接口中INNI是控制平面的同一管理域内(信令网元)之间的接口,提供域内连接。12.ASON的控制平面接口中ENNI是控制平面内不同(管理域)间的接口,它主要解决不同管理域的信令网元之间的互连互通问题。13.ASON的控制平面协议中状态信息传播的功能是通过在网络上发布(网元级)的连接信息,可在每个节点形成网络级的资源拓扑数据库。14ASON的控制平面传送网络,代表用于控制(业务流)的传送基础设施,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确保安全可靠地传送控制平面信息。15.ASON的交换连接可由用户直接按需要利用信令和(选路协议)来动态建立光通路连接。16.ASON的网络结构设计技术中对等模型结构的实施方法是将光网络和IP网看成一个(集成)的网络,运行同样的控制层面进程,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和流量工程。17在ASON的自动邻居发现技术中,为了建立IP标签和波长的关联,必须使用(业务发现)机制,使终端系统和WDM网络能够彼此确认并描述业务提供信息。18.作为智能化的网络技术,ASON需要光网络设备能够(自动获取)并跟踪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实现动态的路由功能。19在ASON的光网络路由技术中,为便于管理,运营商可以对网络进行基于地理、管理范围和技术等因素的网络分割,形成更多的子网或者子控制域,从而形成了(分层多域)20在ASON网络中,为了支持流量工程和自动保护恢复机制,网络必须能够进行波长的(动态分配),并将路由标签与波长相关联,通过网络的路径选择建立需要路由。第三章、填空题1IPv6规范中的流是指从某个源点向(信宿)发送的分组群中,源点要求中间路由器作特殊处理的那些分组。2在IPv6中,扩展报头是为了简化(基本报头)而导入的规范。3IPv6地址结构中单目地址是(点对点)通信时使用的地址,此地址仅标识一个接口,网络负责把对单目地址发送的分组送到该接口上。4IPv6地址结构中组播地址表示(主机组),严格地说,它标识一组接口。5设计IPv6站点局部地址是为了在一个站点内进行寻址,而无须一个(前缀)。6内嵌式IPv4地址有两种,一种称作(兼容)IPv4的IPv6地址,另一种称作映射IPv4的IPv6地址。76t04是通过IPv4路由方式在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IPv6分组的(动态隧道)技术。8IPv6地址结构中组播是指一个(源节点)发送的单个数据报能被特定的多个目标节点接收到。9IPv6地址结构中组播地址不能用作IPv6的源地址,也不能用作任何路由(寻址报头)。10IPv6地址结构中当一个单目地址被分配给多于一个的接口时,就将其转化为(任播地址)。11流媒体是指在数据网络上按(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视频数据流。12流媒体文件需要在网络上实时传输,因此必须考虑传输中(数据丢失)对解码质量的影响。13为了具有更好的性能,目前的高性能流媒体服务都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的结构。14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传输)介质。15无线局域网是一个使用(无线多址)信道的分组交换网络。16无线局域网中最小的模块是(基本服务集合),由一组执行相同MAC协议和争用对同一共享介质接入的站组成。17目前固网短信主要包括信息查询和(短消息)两大类。18固网短信的系统包括(终端)和固网综合业务信息平台。19电子商务是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在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易。 20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是(因特网)。第四章、填空题1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利用(数字编码)技术从现有铜质电话线上获取最大数据传输容量,同时又不干扰在同一条线上进行的常规语音服务。2为了更好地压制脉冲噪声,ADSL的DMT技术不仅采用ReedSolomon前向纠错码,而且往往还采用附加的(栅格码)技术。3ADSL调制编码技术DMT的每个很窄的子信道频带内的电缆特性可以近似认为是(线性)的,因此脉冲混叠可以减到最低程度。4ADSL技术能同时提供(电话)和高速数据业务。5ADSL端到端共操作服务模式是基于(客户前端)网络和服务提供商网络之间的端到端ATM网络的。6ADSL2通过引入ATM IMA(反向复用)技术实现多线对绑定。7EPON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的接入。8EPON系统中的OLT位于中心交换局的(机架)上。9EPON利用(以太网)作为其第二层的成帧协议。10本地多点分配接入技术利用高容量点对多点(微波传输),可以提供双向语音、数据及视频图像业务。11LMDS属于(无线固定)接入手段。12LMDS是以点对多点的(固定无线通信)方式提供宽频及双向的语音、数据与视讯等传输,有别于传统点对点的微波传输。13典型的LMDS系统由类似蜂窝配置的多个中心基站组成,每个基站与服务区的多个固定用户通过(无线链路)通信。14LMDS系统主要运行在(26G)频段。第五章、填空题1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在“家族成员”内部进行,目前的家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基于(GSM MAP)核心网的家族,另一个是基于ANSI一41核心网的家族。23GPP主要负责制定基于GSM MAP核心网、以WCDMA和CDMA。TDD为无线接口的标准,称为(UTRA)。3Release 99标准的核心网以GSM的(移动交换中心)和分组交换网络为基础。4Release 99标准目前定义的Iu、Iub和Iur接口协议的传输网络层规定了(ATM)和IP两种方式,供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选择。5无线接口协议结构在控制平面上,L3最低的一个子层称为(无线资源控制)。6UEUTRAN接口中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子层提供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服务。7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RLC子层引入了许多新的(自动重发请求)机制,以适应高服务质量的要求。8UEUTRAN接口中分组数据集中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在空中接口上承载网络层的(分组数据)。9在cdma2000系统中,许多移动台公用相同的频段发射和接收信号,近地强信号抑制远地弱信号的可能性很大,称为(远近效应)。10cdma2000外环功率控制通过对接收(误帧率)的计算,调整闭环功率控制所需的信干比门限,通常需要采用变步长方法,以加快信干比门限的调整速度。11cdma2000系统典型的PN码跟踪环路有两类:一类是基于迟早门定时误差检测器的(延迟锁定环),另一类是抖动环。12cdma2000在越区软切换的过程中,移动台同时接收来自两个或多个基站发射的相同信息,对其进行分集合并和判决,从而改善移动台处于越区切换时的接收信号质量,并保持越区切换时数据不丢失,这种分集称为(宏分集)。13WCDMA在切换上优化了软切换门限方案,改进了软切换性能,实现(无缝切换)。14移动定位技术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获取移动台(位置信息)的一种技术。15移动定位技术中,COO定位是根据移动台所处的(蜂窝小区ID号)来确定用户的位置16移动定位技术中,信号强度分析定位法是通过测量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信号强度,将信号强度转化成(距离)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17移动定位技术中,手机独立定位法主要有GPS和(EOTD)定位法。18MMS是允许移动用户之间交换多媒体信息的一种(存储转发)型消息业务。19.点对点多媒体短信业务指发送方和接收方是一个终端或(应用系统)。20小额移动支付基于用户长期消费所形成的(信用情况),并不与银行建立连接第六章、填空题1国家电信条例中电信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监督管理电信市场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2国家电信条例中电信业务许可是电信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并赋予其拥有(电信业务经营)资格的一种凭证。3国家电信条例中互联费是两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由于(互联互通)所发生的费用,它在新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4无线电频率资源主要是指可被人类利用的(电磁波频谱)。5电信网码号资源是指码号使用者在提供电信与信息服务时所使用的用户编码和(网络编码)。6电信资费分为(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三种形式。7电信服务质量是电信用户对电信服务性能达到持续的(满意程度)的综合效果。8电信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性能质量和(网络性能)质量。9电信终端设备是指连接在公用电信网的末端、为用户提供(通信功能)的电信设备。10互联包括两个电信网网间直接相联实现业务互通的方式,以及两个电信网通过(第三方)的网络转接实现业务巨通的方式。 11互联点是指两个电信网网间直接相联时的(物理接口)点。12两个非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网网间直接相联,由双方(协商)解决。13当互联点两侧的电信设备由各电信网共用时,如果各电信网网问结算标准不一致,对方又不易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计费核查的,互联中继电路可以(分群)设置。14网间结算标准应当以(成本)为基础核定。15互联双方省级以上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签订互联协议,互联协议不得含有歧视性内容和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内容。16电信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互联争议的协调时间应当自开始协调之日起(45)日内结束。17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通信科技人员在从事通信科技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体现通信科技(职业特点)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18通信科技劳动是将基础科学的一般原理和通用性技术的理论,运用于解决通信生产的设备技术问题的一种(物化)劳动。19通信科技劳动过程同用户的(使用)过程同时进行。20热爱专业、忠于职责,是科技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劳动的基本的(道德)要求。21勤奋求知、严谨治学,是科技工作者向大自然进取的最重要的基本功和(品格)修养。22探索,就是人们认识、掌握、利用(客观规律)的方法和过程。第一章、单项选择题1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 B )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A控制服务器 B应用服务器 C传输服务器 D接口服务器2软交换是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 B )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引入多种业务。 A释放控制 B呼叫控制 C数据控制 D故障控制3软交换设备位于NGN的( A ),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 A控制层 B功能层 C传输层 D管理层4软交换功能的实现是通过网关( D ),控制语音和数据业务的互通来完成的。 A接收信令 B传送信令 C控制信令 D发出信令5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以Cisco公司的标签交换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各种方案的优点,是IP与ATM结合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属于( D)模式。 A独立 B附属 C分散 D集成6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在ATM骨干网上引入,它的网络核心部分由LER和( C )组成。 ALIB BLSP CLSR DLDP7( B )位于ATM骨干网络的边缘并作为MPLS的入口出口路由器,用来连接到本MPLS网络内部的一个LSR和其他网络节点。 AFEC BLER CLDP DLSP8IETF标准文档中定义的MPLS包头是插入在传统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包头和第三层IP包头之间的一个( C)位的字段。 A8 B16 C32 D649MPLS的应用主要有MPLS VPN和(D)两大类。 AMPLS DE BMPLS VB CMPLS MS DMPLS TE10( B)MPLS VPN的目的是在IP网络上提供类似ATM和FR的专用连接。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11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的体系结构扩展了MPLS,将( A )和空间交换系统包含进来,并对MPLS在光域的应用进行了相应扩展。 A时分系统 B码分系统 C频分系统 D波分系统12GMPLS的LSP分级技术的作用是解决光网络带宽分配的( C )和粗粒度问题,实现网络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A高密度 B集合性 C离散性 D饱和性13链路管理协议(LMP)是GMPLS为了有效管理(D)间的链路和链路束而开发的协议。 A远端节点 B前端节点 C后端节点 D相邻节点14传统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都是采用( B )控制技术,比较适合业务种类和业务量相对较少的智能网应用初期阶段。 A分散式 B集中式 C自动式 D混合式15开放式智能网目前有两种形式的目录服务已经在分布式计算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即( A)和黄页服务。 A白页服务 B红页服务 C蓝页服务 D绿页服务16分布式智能网( B )的分布方案是将不同的业务逻辑分布到各个不同的物理结点上。 A最大粒度 B中粒度 C最小粒度 D平均粒度17从网络智能化的角度来说,网络的融合主要体现在( c )的融合。 A控制层面 B应用层面 C业务层面 D数据层面18MPLS中的标签是一个( B ),用于标识一个径流。A数据包 B数据头 C数据流 D数据尾19在MPLSIP VPN网络中的边缘路由器需要公共IP网内部的( A )相关路由器都能够支持MPLS。 A所有 B唯一 C两个 D多个20使用LSP分级技术时,要求每条LSP都必须在( A )类型的设备上起始和结束,且在每一个方向上都必须共享一些公用的属性。A相同接口 B不同接口 C相似接口 D主要接口第二章、单项选择题1下一代网络提供了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 D)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 ADSL BATM COPS DQoS2分层的网络结构和( B )是NGN结构关键的两点。 A超大的扩容能力 B开放的层间接口 C集中控制的能力 D广泛的应用平台3NGN的核心网络由基于DWDM光传送网的连接骨干ATM交换机或骨干( A )构成。 AIP路由器 B接入服务器 C接入没备 D边缘交换机4网关分离的核心是( C )、控制和承载分离。 A业务和承载分离 B数据和承载分离 C业务和控制分离 D控制和数据分离5( B )解决了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分离的问题,使呼叫控制信令可在各种网络上承载。 ASIP协议 BBICC协议 CSIGTRAN协议 DH-323协议6( C )是IETF的一个工作组,其任务是建立一套在IP网络上传送PSTN信令的协议。 ASIP协议 BBICC协议 CSIGTRAN协议 D.H323协议7高速路由器处于NGN的(D ),实现高速多媒体数据流的路由和交换,是NGN 的交通枢纽。 A接入层 B控制层 C业务应用层 D.传送层8WDM光传输网属于( A )的光信号处理,类似于现存的电路交换网,是粗粒度的信道分割。 A线路级 B比特级 C分组级 D.时隙级9光时分复用(OTDM)是( B)的光信号处理。 A线路级 B比特级 C分组级 D.时隙级10光路光交换系统所涉及的空分交换技术包括(D )和自由空分光交换技术。 A突发空分 B绝对空分 C等差空分 D.波导空分11自动光交换网络的基本思想是在光传送网络中引入控制平面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实时按需分配,从而实现光网络的(D)。 A规范化 B现代化 C科学化 D.智能化12从水平方向对ASON进行分割,在控制平面内,ASON由许多管理域组成,不同管理域之间通过( B)相连。 AUNI BENNI CPI DNMI13.ASON从垂直层面来看,控制平面和传送平面之间通过( c )相连。 A。UNI BNMI CCCI DPI14现有光传送网络的连接主要是通过人工配置或网络管理系统配置来实现的,它的主要缺点是( A ),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和发挥WDM技术所带来的丰富的波长资源的效能。A配置过程缓慢 B配置程序过多 C配置方法简单 D配置结构复杂15( A )运行于上层客户和光网络之间,对控制平面而言,它是上层用户和信令网元之间的接口。 AUNI BINNI CENN! DCCI16(D)是信令网元和传送网元之间的接口,通常连接控制信息通过该接口为光传送设备端口之间建立连接。 AUNI BINNI CENNI DCCI17ASON目前有两种基本网络结构,即重叠模型结构和( B )结构。A分散模型 B对等模型 C放射模型 D螺旋模型18智能光网中的自动邻居发现技术主要包括( A)和业务发现等关键技术。 A.邻接发现 B耦合发现 C接触发现 D嵌套发现19ASON采用了( c )的路由结构与优良的可扩展性技术。A顺序化 B网络化 C层次化 D逻辑化第三章、单项选择题1IPv4报头中的地址域为( C )bit。 A 8 B 16 C32 D642在IPv6基本头部结构中,头部长度是固定的,基本头部长度为( B )个字节。 A30 B40 C50 D603IPv6把IP地址的大小增至( C)bit。A32 B64 C128 D256 4IPv6中有( B )个域和两个地址空间。 A4 B6 C8 D105IPv6头结构中一个流的流标记由产生流的( A )来指定。 A源 B信宿 C标记 D路由6H0pbyhop选项报头携带了分组的传送路径中的每个节点都必须检测和处理的信息,包括源节点和(D)。 A控制节点 B中间节点 C隔离节点D目的节点7IPv6地址前缀的表示方法中,对于60bit的前缀52ABCD3(十六进制),以下表示方法( A)是非法的。A52AB:CD3060 B52AB:0:0:CD30:60 C52AB:CD30:0:O:0:060 D52AB:0000:0000:CD30:0000:0000:0000:0000608IPv6地址前缀的表示方法中,前缀长度是一个( C )值。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D十六进制9IPv6的单目地址与组播地址的区别体现在地址的( C )字节上。 A最低 B中问 C最高 D任意10在RFC 2374中定义了站点局部地址和( c )两种类型的局部使用的IPv6单目地址。 A环回局部地址B接续局部地址C链路局部地址D分割局部地址11IPv6的未指明地址是用作一种临时的分组源地址,它可以用( A )来表不。 A0:0:0:0:0:0:0:0 B0:0:0:0:0:O:0:1 C0:0:0:0:0:0:1:0 D1:0:0:0:0:0:0:012在IPv6其他单目接口中,如果系统需要测试自身TCPIP软件的健壮性和诊断故障, 可以采用( B )向其本身发送IPv6分组。 A站点地址 B环回地址 C链路地址D映射地址13在IPv6中,环回地址为( B )。 A0:0:0:0:0:0:0:0 B0:0:0:0:0:0:0:1 C0:0:0:0:0:0:1:0 D1:0:0:0:0:0:0:014在流媒体技术中,影响音视频的压缩编码性能的因素主要有( B )和速率调节能力。 A压缩功率 B压缩效率 C作用范围 D压缩方式15评估流媒体服务器性能的关键指标是( c )和能同时支持的并发请求数量。 A流输出方向 B流输出方式 C流输出能力 D流输出速度16IEEE8021 1协议规定无线局域网运行在( A )GHz ISM波段。 A2 B3 C4 D517要想在PSTN中实现短消息,必须把( D )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 A通信电源 B数据通信 c有线传输 D电路交换18在固网短信系统中,由于短消息来话和普通来话对于终端来说都是一次来话呼叫,终端通过判断( A )来区分是短消息来话还是普通来话。 A主叫号码 B被叫号码 c传送频率 D传送速率第四章、单项选择题1ANSITI143标准规定在传输距离为4555km时,数据速率为下行15 Mbits和上行(D)kbits。 A8 B 16 C32 D642目前有两种相互竞争、互不兼容的ADSL调制编码技术:一种是ANSI T1143规定的DMT技术;另一种是市场上广泛使用的( C )技术。的 AQAM BWAP CCAP DTDM3ADSL在端到端的ATM上应用时,ATM终端必须要支持( B)信令。 AUNl30 BUNl31 CUNl40 DUNl414ADSL2+技术标准将高频段的最高调制频点扩展至( C )。 A552kHz B11MHz C22MHz D40MHz5为了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在第一代ADSL技术标准中的满功耗模式下,ADSL2标准引入了两种新的功耗管理模式:低数据速率状态和( C )。 A间歇状态 B持续状态 C休眠状态 D商数据速率状态6ADSL2引入的无缝速率适配技术采用精密复杂的在线重配置处理协议,对ADSL2标准中的调制层和( D )进行非耦合处理。 A传输层 B调速层 C稳压层 D成帧层7EPON是一个( D)的光接入网。 A点到点 B多点到点 C多点到多点D点到多点 8EPON系统中的ODN由( C )和光纤构成。 APONT BPON CPOS DPOSS9EPON中动态带宽分配采用( B )控制方式。 A分散 B集中 C逐个 D混合10LMDS系统可以采用的调制方式为( A )和正交幅度调制。 A相移键控 B位移键控 C频差键控D反交幅度调第五章单选1UTRAN无线接入网由( C )和NodeB两个物理实体构成。 AREC BMSC CRNC D10SN2无线接口协议结构中L3和L2的RLC子层分为控制平面和( D )两部分。 A应用平面 B传输平面 c接入平面 D用户平面3通过尢线接口传输的信令消息主要有两种:RRC产生的信令消息和高层产生的( B)消息。 A接入层 B非接入层 c实现层 D非实现层4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位于UTRAN空中接口的( B )之上。 A网络层 B物理层 C接入层 D数据链路层5无线链路控制协议位于UTRAN空中接口的( B)。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6无线接口协议的BMC消息有小区广播业务消息和(D)两种类型。 A截获消息 B指令消息 C送达消息D调度消息7cdma2000标准体系将同时支持GSM MAP和( A )两大核心网络。 AANSI BWAP CGPRS DANC8cdma2000系统采用了(D )技术,改善了在室内单径瑞利衰落环境和慢速移动环境下系统的性能。 A时间分集 B频率分集 C空间分集D前向发射分集9cdma2000系统中具体采用的发射分集技术有OTD和( C )两种方式。 AATD BSTD CSTS DBTS10为了提高突发数据速率,cdma2000 lxEVD0系统采用了( c )的速率操作,允许基站针对每一个激活的用户快速地调整数据速率。 A固定 B跳跃 C自适应 D可变化11为了提高系统的复用效率,edma2000 1xEVD0系统采用了( B )的策略,基站每次都以所有可能的空中资源、以接收者信道质量所允许的最大速率来给用户发送一个数据包。 A基于MAP B基于TDM C基于TDD D基于PSN12WCDMA采用编码效率高纠错能力强的( B )和Turbo编码方法。 A循环编码 B卷积编码 c扩展编码 D无序编码13由于WCDMA带宽更大,码片速率可达( D )Mcs。 A 135 B264 C338 D38414WCDMA空中接口提供( A )发射技术,保证UE支持基于CellJD、AGPS、OTDOA定位方法。 A下行空闲周期 B下行忙时周期 C上行空闲周期D上行忙时周期15移动定位技术中,AOA定位是信号( B)的测量。 A强度 B到达角度 C发射方式D覆盖范围16目前,移动定位业务常用的收费标准有两种,一是按移动电话使用的( C )收费;二是按移动电话使用的通信时段收费。 A人员 B范围 c频率 D地域17、1996年,FPLMTS正式更名为( A ),即国际移动通信系统,工作于2000MHz频段,定于2000年左右投入商用。A、IMT2000 B、cdma200 C、WCDMA D、UMTS18、ITU TG81第18次会议最终通过了IMT2000所包含的无线接口技术标准,将无线接口标准明确为( D )个标准。A、2 B、3 C、4 D、519、ITU确定的3G主流无线接口标准不包括( D )A、WCDMA B、cdma2000 C、TDSCDMA D、EDGE20、3G中IMT2000地面无线接口的标准IMT2000 CDMA DS对应于下列哪个系统( A )A、WCDMA B、cdma2000 C、TDSCDMA D、UWC13621、3G中IMT2000地面无线接口的标准IMT2000 CDMA MC对应于下列哪个系统( B)A、WCDMA B、cdma2000 C、TDSCDMA D、UWC13622、3G中IMT2000地面无线接口的标准IMT2000 CDMA TDD对应于下列哪个系统(C )A、WCDMA B、cdma2000 C、TDSCDMA D、DECT23、UMTS核心网CN通过( D )接口与无线接入网UTRAN相连。A、Iub B、Uu C、Iur D、Iu 24、1MT2000核心网的两个“家族”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将通过( B)接口来进行。A、UIM B、NNI C、UNI D、RAN-CN25、UTRAN无线接入网的RNC和NodeB之间的接口为( A )A、Iub B、Uu C、Iur D、Iu 26、UTRAN无线接入网的RNC和RNC之间的接口为( C )A、Iub B、Uu C、Iur D、Iu 27、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终端用户设备(UE) 和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通过公共接口( B )相连A、Iub B、Uu C、Iur D、Iu28、UMTS在空中接口( C )上采用无线传输技术。A、cdma2000 B、TD-SCDMA C、WCDMA D、DECT29、根据不同级别的QoS要求,RLC可以提供三种模式的数据传输服务:透明、非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按服务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B )。A、透明模式、非确认模式、确认模式 B、确认模式、非确认模式、透明模式C、透明模式、确认模式、非确认模式 D、非确认模式、透明模式、确认模式30、第三代移动通信中IMT2000的主流标准是( D )技术标准。 A、FDMA B、TDMA C、SDMA D、CDMA31、将突发错误分散成随机错误技术称为( A )。A、交织技术 B、 Turbo编码 C、 均衡技术 D、频率分集32、在cdma2000系统中,上行链路采用开环、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相结合的技术,主要解决( A )问题,保证所有信号到达基站时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功率;A、远近效应 B、同频干扰 C、多址干扰 D、邻道干扰33、在cdma2000系统中,下行链路则采用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相结合的技术,主要解决( B )问题,可以使处于严重干扰区域的移动台保持较好的通信质量,减小对其他移动台的干扰。A、远近效应 B、同频干扰 C、多址干扰 D、邻道干扰34、cdma2000系统中具体采用的发射分集技术有两种:OTD(正交发射分集)方式和STS(空时扩展分集)方式;在OTD方式下,两根天线上发送的信号采用相互正交的( A )码加以隔离。A、Walsh B、Gold C、m序列 D、OVSF 35、WCDMA支持开环、内环、外环等多种功率控制技术,内环采用( B )Hz,的快速功率控制。A、800 B、1500 C、1600 D、250036、联合定位的典型代表是( B )A、GPS B、 AGPS C、 EOTD D、TDOA第六章单项选择题 1国家电信条例中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 A )服务的业务。 A信息 B图像 C话音 D报文2国家电信条例中,主导企业一般是指经营固定本地电话业务并占本地网范围内同类业务市场份额(D )以上、并对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电信业务市场能构成实质性的影响的电信业务经营者。 A20 B30 C40D503电信资费标准实行以( B )为基础的定价原则,同时考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电信服务业的发展和电信用户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向目 A利润 B成本 C费用 D税金4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以( C )为基础制定电信资费,对电信市场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A工资 B折旧费 C社会平均成本D业务费 5( A)是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A市场调节价 B政府指导价 C政府总价 D企业定价6( B )是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A市场调节价 B政府指导价 c政府定价 D企业定价7( C )是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 A市场调节价 B政府指导价 C政府定价 D企业定价8按照信息产业部关于调整部分电信资费标准的通知规定,固定电话的装移机工料费的收取标准不得高于( A )元。 A300 B400 C500 D6009电信用户申告电信服务障碍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自接到申告之日起,城镇(C)小时内修复或者调通。 A 12 B24 C48 D7210无线电通信设备是指连接在( B )上,以无线电为通信手段的电信设备。 A互联网 B公用电信网 C智能网 D城域网 12他人信息概括而言,是指包括个人资料在内的他人一切资料和信息及其集合,属于 ( B )的组成部分,受到法律的保护。 A通信自由权 B个人隐私权 c名誉权 D知情权 13信息产业部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非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网与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网网间互联的,互联传输线路及管道由( A )。 A双方各自承担一半 B双方协商承担 c非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承担 D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承担14信息产业部公用电信网问互联管理规定,涉及全国范围同步实施的网问互联需要新设互联点的,应当自互联启动之日起(D)内实现业务开通。 A四个月 B五个月 C六个月D 七个月15信息产业部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涉及全国范围同步实施的网间互联不需新设互联点,只需进行网络扩容改造的,应当自互联启动之日起( A )内实现业务,开通。 A四个月 B五个月 C六个月D七个月16信息产业部公用电信网问互联管理规定,涉及全国范围同步实施的网问互联只涉及局数据修改的,应当日互联启动之日起( A )内实现业务开通。 A两个月 B三个月 C四个月 D五个月17信息产业部公用电信网问互联管理规定,互联双方应当在业务开通后( C )日内,将互联启动日期、业务开通日期及业务开通后3日内的网间通信质量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