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通论形成性考核2.doc_第1页
大众传播通论形成性考核2.doc_第2页
大众传播通论形成性考核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必须手写完成,其他形式无效大众传播通论 形成性考核2学生姓名: 张玉杰 班级: 2012秋汉语言 本次作业分数: 96 教师签名: 姜艳华 评语: 作业完成比较认真,有空缺的地方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大众传播中的 _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_组织。3. 信息就是借助传播媒介实现_和_的符号(物质载体)和意义(精神内容)的统一体。4.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_而指代某种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对象,是传播信息的接受者。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受众是明确的,且人数较少。受众和传播者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换。而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大众传播者和受众构成了社会传播过程的两极,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特色。2. 传播效果:传播学中不同学者对于传播有着不同的定义。大体而言,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定义是把传播看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A送给B一个讯息,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效果;第二种定义则将传播看成一种意义的协商与交换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讯息、文化、人以及“真实”之间发生互动,从而使意义得以形成或理解得以完成。归纳而言,所谓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3. 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4人内传播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大众传播信息的特征。多、杂、散、匿、同质性2、人类传播历史的特点。(1)语言传播;(2)文字传播;(3)印刷传播;(4)电子传播;(5)网络传播。3、大众媒介组织的几个特点。4. 间接控制传播活动的主要方式。四、论述题(30分)试述传播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两者的互动,最值得注意的动向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所谓“信息革命”、“信息爆炸”现象。 美国学者J贝尼格尔认为,工业革命是整个经济活动成百倍的速度运转,从而引发了严重的控制危机。为克服这一危机,必须进行控制革命,即积极开发各种作为控制手段的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因此,信息产业便获得了大规模的扩张。 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