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叶厚朴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中的褐变控制研究.doc_第1页
凹叶厚朴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中的褐变控制研究.doc_第2页
凹叶厚朴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中的褐变控制研究.doc_第3页
凹叶厚朴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中的褐变控制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凹叶厚朴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中的褐变控制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 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的褐变 问题 。 方法 :将采集的标本进行外植体灭菌法再接种到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抗褐变剂,进行防褐变试验。结果 外植体在4 冰箱冷藏48 h的预处理对褐变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培养基中加入抗褐变剂比加入吸附剂抗褐变效果好,抗褐变剂中Vc的效果最佳,吸附剂PVP比活性炭好。结论 培养条件,以低温遮光处理效果较好,光、温两个因素中,凹叶厚朴对光敏感,遮光能有效抑制褐变。液体浅层静置培养10 d后转入固体培养抗褐变的效果比单纯的固体培养效果好。 【关键词】 1.凹叶厚朴(拉丁名: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 (Rehd. et Wils.) Cheng et Law中文名:凹叶厚朴拉丁科名:Magnoliaceae中文科名:木兰科中文属名:木兰属海拔下限: 400(米)海拔上限:1200(米)保护级别: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保护措施:产地有关部门亦应采取保护措施 );2.茎段;(愈伤组织中文名称:愈伤组织英文名称:callus;calli(复)定义:原指植物体受伤时产生于伤口周围的组织。现多指切取植物体的一部分,置于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诱导产生的无定形的组织团块。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二级学科);3.褐变控制;4.冷藏外植体;5.抗褐变剂;6.吸附剂:(吸附剂是能有效地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的固体物质。吸附剂一般有以下特点:大的比表面、适宜的孔结构及表面结构;对吸附质有强烈的吸附能力;一般不与吸附质和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制造方便,容易再生;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等。吸附剂可按孔径大小、颗粒形状、化学成分、表面极性等分类,如粗孔和细孔吸附剂,粉状、粒状、条状吸附剂,碳质和氧化物吸附剂,极性和非极性吸附剂等。 ) 7.液体浅层静置培养 凹叶厚朴Maganolia biloba (Rehd et Wils) cheng为木兰科植物,以干燥根皮及枝皮入药,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功效,用于 治疗 湿滞伤中、消化不良、呕吐泻痢、痰饮咳喘等病症。近年来,凹叶厚朴野生资源濒临枯竭,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刘贤旺等1对凹叶厚朴进行了组织培养及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的研究,为凹叶厚朴的资源再生和种质保存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和 理论 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展试验,发现在凹叶厚朴茎段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现象严重,需要多次转瓶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鉴于此,笔者专门针对凹叶厚朴茎段组织培养中出现的褐变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比较试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外植体及培养基 4月底采自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以嫩枝顶芽及稍下的茎段作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采用刘贤旺的实验结果,即:B5+2,4-D2 mg/L+6-BA1 mg/L+蔗糖30 g/L,pH 5.86.0。每次处理10瓶,每瓶5个外植体,外植体大小约为0.6 cm0.6 cm。 1.2 方法 1.2.1 外植体灭菌 预处理后的材料用75%乙醇消毒30 s,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10 min,无菌水冲洗4次,吸干,在PVP 1 g/L溶液中切割,接种到培养基上。 1.2.2 防褐化试验 分4个方面分别进行,即:外植体预处理、培养基中加入防褐变剂或吸附剂、培养条件、固体培养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后再固体培养。外植体预处理:用洗衣粉清洗,自来水冲洗1 h,沥干后,保鲜膜密封置于4 的冷藏箱分别冷藏24、48 h,设对照为不冷藏。培养基中加抗褐变剂和吸附剂试验:培养基中加入Vc(10 mg/L)、LH(1 g/L)、巯基乙醇(1 mL/L)、PVP(1 g/L)、活性炭(2 g/L)。培养条件试验:低温遮光处理(20 ,遮光20 d后,转入25 及光下,光强1 500 LX);遮光处理(25 ,遮光20 d,转入25 及光下,光强1 500 LX);对照(25 ,每天光照10 h,光强1 500 LX)。培养基:固体培养,在配好的培养基中加入6.5 g/L的琼脂;液体浅层静置培养,不加琼脂,瓶内培养基深度约为0.4 cm,培养10 d后,转入固体培养基中。 计算 方法: 诱导率=(形成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块数/接种的外植体块数)100%。 褐变率=(褐变的外植体块数/接种的外植体块数)100%。 2 结果 2.1 外植体预处理对褐变的 影响 由表1可看出预冷处理有降低褐变的效果,使褐变率从对照的45%降低为30%35%。冷藏时间48 h比24 h好。 2.2 培养基中加抗褐变剂和吸附剂对褐变的影响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表2结果看出,抗褐变剂和吸附剂能很明显的防止外植体的褐变,而且抗褐变剂的效果比吸附剂好,前者褐变率为10.5%18%,后者达到20.5%25.5%。 2.3 培养条件对褐变的影响 表3实验中,低温遮光处理与遮光处理的抑制褐变率相差不大,而两者与对照比较,都有较大的差异。由表3的结果看来,在 2025 之间,凹叶厚朴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对温度要求不严格,而对光敏感。 2.4 固体培养基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 由表4的结果来看,液体浅层静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转入固体培养基中比单纯固体培养基中的效果要好。 3 结论 本文从4个方面考察了不同处理对凹叶厚朴茎段诱导愈伤组织中褐变的影响:(1)外植体在4 冰箱冷藏48 h的预处理对褐变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这可能与低温状态下,细胞内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以及酚类化合物合成减少有关。(2)在培养基中加入抗褐变剂和吸附剂,抗褐变剂的效果比吸附剂好,抗褐变剂中Vc的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将多酚氧化酶(PPO)作用下形成的醌类物质重新还原为酚而减轻褐变261-62,这与前人的试验结果一致3。PVP是酚类物质的专一性吸附剂,在生化制备中常用作酚类物质和细胞器的保护剂416-17,防止褐变的效果比无机吸附剂活性炭好。(3)培养条件以低温遮光处理效果较好,光温两个因素中,凹叶厚朴对光敏感,遮光能有效抑制褐变,这可能是在黑暗条件下,阻断了酚类物质的生化合成途径,降低了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同时抑制了PPO活性,减轻了酚类物质的氧化有关418,光照会提高PPO的活性,促进酚类物质的氧化。温度对褐变造成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较低的温度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另外,会降低PPO的生物活性,从而减轻褐变263。(4)液体浅层静置培养10 d后转入固体培养比单纯的固体培养效果好,前期的液体浅层静置培养使伤口处外溢的酚类物质能迅速扩散到培养液中去,减轻了醌类物质在外植体四周的聚集,自体抑制效应减弱。【 参考 文献 】 1 刘贤旺,杜 勤,赖学文.凹叶厚朴组织培养的 研究 J.江西林业 科技 ,1997,(2):1-4.2 于守超,赵兰勇,王 芬,等.植物组织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