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本试卷共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只上交答题纸。第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1分,共70分。)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甲、乙两区域均为小麦区,但两者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为A. 农业的生产水平B. 农作物播种季节C. 农产品的商品率D. 农业机械化程度2. 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丙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A. 自然环境B. 饲料供应C. 交通条件D. 市场需求3. 丁地采用旱地直播技术种植高产水稻,其主要目的是A. 提高粮食产量B. 节约灌溉用水C. 推广先进技术D. 提高经济效益【答案】1. B 2. B 3. D【解析】【分析】本题以美国的部分农业带为背景资料考查有关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在解答此组题目时要善于抓住区域地理特征,并善于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第1题要熟练掌握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区别;第2题要抓住丙带,也就是玉米带能为养殖业提供的条件;第3题要特别理解旱地直播的含义,并抓住题干中的“主要目的”关键词。【1题详解】甲乙两区域都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区,农业的生产水平、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机械化程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ACD不对;甲是春小麦,在春季播种,乙是冬小麦,在秋季播种,二者的农作物的播种季节有较大差异,B正确。【2题详解】生猪养殖对自然环境要求不大,A不对;该区是美国的玉米带分布地,有大量的饲料,饲料供应充足,B对;该区的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相比于其他地区没有明显优势,CD不对。故答案为B。【3题详解】水稻旱地直播,省去了很多环节,但是单产较低,不能提高粮食产量,A不对;旱地直播技术种植旱稻,能节约灌溉用水,但从图上看,美国水稻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水源丰富,因此在美国种植旱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节约灌溉水源,B不对;美国在该地使用播种技术的原因是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不是为了推广技术,C不对;美国劳动力短缺,采用旱地直播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D对。答案选D。【点睛】旱稻,也称为陆稻,是种植于旱地靠雨水养或者只辅以少量灌溉的稻作,适于低洼易涝旱地、雨水较多的山地及水源不足的稻区种植;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增加效率等优点,与传统水稻栽培方法相比,省去了育秧、插秧等环节。美国乡村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很适合旱地直播。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当时的县委县府决定在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植业发展良好,所产“鱼台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A. 光热充足B. 地形平坦C. 土壤肥沃D. 水源充足5. 在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旱涝灾害频繁B. 种植经验缺乏C. 劳动力D. 机械化水平低6. 在1964年之后,鱼台县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河湖众多 政策引导 兴修水利 科技进步A. B. C. D. 【答案】4. D 5. A 6. B【解析】【4题详解】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因此可以得出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水源充足,所以D正确。【5题详解】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在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旱涝灾害频繁,所以A正确。【6题详解】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植业发展良好,所以B正确。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A. 夏季气候温暖B. 临近海港,便于出口C. 土地辽阔,地形平坦D. 草类茂盛8. 下列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B. 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 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D. 甲牧区主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牛肉到欧美9. 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A. 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B. 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C. 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D. 大城市周围土地租【答案】7. B 8. A 9. 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7题详解】根据两牧区的区位图示可知,内蒙古呼伦贝尔位于内陆地区,而潘帕斯牧区临近大西洋,有方便的海港,便于出口。其他三项均属两牧区共同具备的条件。故正确答案选择B。【8题详解】呼伦贝尔等牧区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皮、毛、肉、奶的重要供应地,牧区内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其产品靠铁路或公路运输;为我国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的主要是农耕区的畜牧业;潘帕斯草原的牛肉主要依靠海港,主要通过海运,出口到欧洲国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得知B、C和D错误,故正确答案选择A。【9题详解】大城市周围有牧草不充足,A错。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长距离运输不便,因此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接近市场,B对。乳畜业和劳动力关系不大,排除C;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较高,D错。故正确答案选择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问题。10. 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 技术力量较雄厚B. 气候条件较优越C. 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 劳动力较充足11.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 专业化水平较高B. 科技投入较大C. 劳动生产率较高D. 劳动力价格较低12. 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 加大科技投入B. 扩大种植面积C. 增加劳动力投入D. 加大化肥使用量【答案】10. C 11. D 12. 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10题详解】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11题详解】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12题详解】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条件优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下列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跨区域调水 削减工业生产规模,减少工业用水量 大量移民到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减少居民生活用水量 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A. B. C. D. 14. 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交通发达,水资源非常丰富 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扩大煤田面积,增加煤炭储量A. B. C. D. 【答案】13. D 14. B【解析】【13题详解】中国降水地区分布不均,跨区域调水可以缓解山西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单纯削减工业生产规模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对;北方的用水居民生活用水量是一部分,还有大量的工农业用水,大量移民到南方也不符合中国实际,不对;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对。故答案选D。【14题详解】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位于东西部结合部,地理位置适中,正确;山西省流经黄土高原,内河航运不发达,水资源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不对;为了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新建三条运煤专线,其中包括大秦线,对;山西省为了建设煤炭基地,扩大煤田面积,增加煤炭储量,对。故选B。【点睛】山西省为了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修建了神黄线、大秦线和焦日线三条运煤专线。神黄线从陕西神府经过山西省,运煤到黄骅港;大秦线从山西大同运煤到秦皇岛;焦日线从山西经过河南焦作运煤至日照。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商品谷物农业B. 季风水田农业C. 混合农业D. 乳畜业16. 我国与泰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 台风活动频繁B. 锋面活动频繁C. 气温变化大D. 季风不稳定性17. 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B. 培育良种C.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D. 改良土壤【答案】15. B 16. D 17. C【解析】【15题详解】读图,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沿海平原和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这里人口密集,水热充足,适宜水稻种植,所以是水稻种植业。B对。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是温带作物,A错。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C错。乳畜业是城郊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兴起的,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D错。故答案选B项。【16题详解】图示地区位于东亚、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强弱引起的,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强弱引起的。由此判断图示区域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季风的不稳定性,故答案选D项。【17题详解】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培育良种,改良土壤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防御旱涝灾害无关,A、B、D错。故答案选C项。下图是地区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 混合农业B. 季风水田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乳畜业19. 提高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 提高机械化程度B. 充分利用水资源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答案】18. B 19.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知识,要求熟练掌握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第1题在解答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第2题在注意特别理解“土地载畜量”的含义。【18题详解】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比重超过80%,以种植业为主,排除AD;其商品率大约在20%,较低,排除C;季风水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商品率较低,符合题意,答案选B。【19题详解】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商品率较高,为乳畜业或者大牧场放牧业。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不能提高载畜量,A不对;土地载畜量主要与草场有关,与水资源没有直接关系,B不对;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可以在单位土地上养活更多的牲畜,提高土地载畜量,C对;开垦草场会使草场面积减小,降低草场覆盖率,不能提高载畜量,D不对。故选C。【点睛】单位面积草场上所能放养的牲畜头数。亦指在单位面积草场上,可供1头牲畜放养的天数,或在一定时间内1头牲畜所需要的草场面积。载畜量是衡量草场生产能力的一项指标。影响载畜量的主要因素是牧草的种类、覆盖率、产量、质量、利用方式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完成下面小题。20. 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C. 土壤D. 水源21. 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最主要的原因( )A. 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B. 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C. 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D. 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答案】20. B 21. A【解析】试题分析:【20题详解】荔枝属于南方特有的水果,橘只能在淮南才可以长得很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影响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21题详解】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主要是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下图是“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B.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C. 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D.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23. 关于三种地域类型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地域类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B. 甲、丙地域类型农业科技水平高,劳动力投入量大C. 乙地域类型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大D. 丙地域类型农业的产品运输最方便【答案】22. A 23. 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22题详解】图示甲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沿海,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乙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丙位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区。【23题详解】A项甲为亚洲水稻种植业,其商品率低;错误;B项甲为亚洲水稻种植业,其农业科技水平低;错误;C项乙地区为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故C项正确。读“美国本土某气候类型和某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图中气候类型的成因是A. 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B. 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C.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D. 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25. 图中农业带种植的农作物具有的特征是喜温、喜光喜冷、喜阴植株高大,需水量大植株矮小,需水量小A. B. C. D. 【答案】24. B 25. A【解析】【24题详解】图中该气候类型分布于美国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25题详解】该农业带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结合图中位置可知,该地是美国的玉米带。美国中部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热充足,说明该农业带种植的农作物喜温、喜光;玉米植株高大,需水量大。下图是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 阶段花卉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地形平坦B. 气候优越C. 距城区近D. 水源充足27. 阶段花卉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 城市人口的增加C. 交通运输的便捷D. 城市居民收入增加【答案】26. C 27. C【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26题详解】阶段鲜花和蔬菜主要供应当地市场,故由于经济效益较高,布局于距离城市较近的区位,便于销售。选C项。【27题详解】阶段乙地区的鲜花和蔬菜生产不仅供应当地市场还远销甲地区,而由于鲜花、蔬菜的保质期较短,故远距离销售需要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选C项。读某工业部门区位要求及其所在地的地方条件比较表(表示导向型因素,表示重要因素,表示一般因素)完成下面小题。28. 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 啤酒工业B. 服装加工业C. 钢铁厂D. 有色金属冶炼业29. 为了促进该工业部门的良性发展,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大量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B. 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消费市场C. 着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D. 保障廉价的土地供应【答案】28. A 29. B【解析】【28题详解】根据图文材料,该企业以市场作为主导因素,对工厂用地、交通和水源要求较高。啤酒厂产品不好运输,要靠近市场,同时对水源等要求较高,A对;服装加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对水源等要求不高,B不对;钢铁厂需要原料、燃料、水源较多,都是钢铁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C不对;有色金属冶炼业的主导因素是能源,对原料丰富程度求较高,D不对。综上所述,最可能的工业是啤酒工业,答案选A。【29题详解】啤酒厂需要的科技水平不高,不需要大量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A不对;该企业以市场作为主导因素,因此要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就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消费市场,B正确;交通条件和土地都是该工厂区位因素的重要因素,着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障廉价的土地供应都可以降低该企业的成本,促进该企业的发展,但与市场条件改善比较,两措施都不是其良性发展的最有效措施,CD不对。故答案选B。【点睛】按照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一般工业可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等工业部门。市场指向型指某些产品不易运输的行业(如硫酸),或随时需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的行业(如日用品工业),区位多靠近销售市场。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为世界重要的金属矿产地(铜、铁、铝土、锰等),炼铝工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常在铝土产地(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后,将氧化铝运至贝加尔湖区,在此炼好铝锭后,再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0. 在贝加尔湖区附近将氧化铝炼成铝锭是因为()A. 贝加尔湖区附近能源丰富B. 贝加尔湖区附近劳动力丰富C. 贝加尔湖区附近工业技术力量强D. 在提炼时污水可排放到湖中净化31. 铝锭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因为()A. 当地劳动力丰富B. 当地技术力量强C. 当地能源丰富D. 当地消费市场大【答案】30. A 31. D【解析】炼铝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工业,在贝加尔湖区附近将氧化铝炼成铝锭是因为贝加尔湖区附近能源丰富。在提炼时污水若排放到湖中,会导致湖泊水污染。莫斯科人口众多,当地消费市场大。铝制品生产,不是高技术产业,不是动力指向型产业。【30题详解】炼铝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工业,在贝加尔湖区附近将氧化铝炼成铝锭是因为贝加尔湖区附近能源丰富,A对。贝加尔湖区位于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地广人稀,附近劳动力生而知之,B错。开发晚,贝加尔湖区附近工业技术力量较弱,C错。在提炼时污水若排放到湖中,会导致湖泊水污染,D错。【31题详解】铝锭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是因为莫斯科人口众多,当地消费市场大,D对。俄罗斯人口呈负增长,当地劳动力不足,A错。铝制品生产,不是高技术产业,技术要求较低,C错。铝制品不是动力指向型产业,能源不是主要因素,C错。经过20余年的发展,燕郊高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医疗健康、新能源、新型材料、汽车配件、现代服务业六大主导产业,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余家,100余个项目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下图为“燕郊高新区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2. 影响燕郊高新区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 交通发达B. 原料丰富C. 科技发达D. 气候适宜33. 燕郊高新区的生产特点,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便利的交通研发经费较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增长速度快A. B. C. D. 【答案】32. C 33. C【解析】【32题详解】燕郊高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医疗健康、新能源、新型材料、汽车配件、现代服务业六大主导产业,主要是高技术产业,影响燕郊高新区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科技发达,C对。交通发达、原料丰富、气候适宜不是高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A、B、D错。【33题详解】燕郊高新区的生产特点,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对。交通不是主要因素,错。产品以创新为主,研发经费较高,对。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对。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值增长速度快,对。C对,A、B、D错。读“某地区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4. 印度加尔各答钢铁工业发展的优势表现在()A. 原料、能源组合好B. 农业发达C. 水资源丰富D. 地势平坦开阔35. 孟买曾经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但现在当地已经少有棉纺织工厂,原因是()A. 印度自然灾害频繁,棉花产量剧减B. 孟买劳动力、地租等成本上涨C. 世界能源紧张,运输费用提高D. 工厂已转移到波斯湾地区【答案】34. A 35. B【解析】【34题详解】从图中看,印度加尔各答钢铁工业分布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煤炭资源,原料、能源组合好,A对;该地区的农业基础、水资源和地势地形条件都有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但相对于资源、能源来说都是次要因素,优势不突出,BCD不对。故选A。【35题详解】根据题设,要把印度现在和以前相比较,自然灾害并没有很大改变,A不对;棉纺厂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孟买劳动力、地租等成本上涨,棉纺厂利润减少而导致工厂外迁,B对;孟买是重要的港口,有方便的海运条件,因此世界运输费用提高不会改变印度棉纺厂的选址在孟买,C不对;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人们大多从事与石油相关的产业,D不对。答案为B。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0年和2010年工业结构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6. 与该工业区1980年的工业特征相似的工业区是()A. 印度的德干高原东北部工业区B. 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工业区C. 日本的九州岛工业区D. 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37. 目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此,2010年以来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开发水电,并禁止煤炭开采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A. B. C. D. 【答案】36. A 37. B【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工业区的知识点。要求能熟练掌握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分布及特点;并能迁移运用德国鲁尔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题目情境进行具体分析。【36题详解】印度的德干高原东北部工业区是在丰富的原燃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工业区,工业结构单一,与材料中非常相似,A对;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工业区是在70年代兴起的新工业区,与图示工业区有很大不同,B不对;日本的九州岛工业区和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是两地的高新技术工业区,科技水平高,与图示工业区不同,CD不对。故答案为A。【37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区已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则其产业结构多样化,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是其有效措施,对;传统工业比重降低,不可能全部向外转移,不对;该地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可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效益,对;当地的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禁止煤炭开采不符合实际,不对;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有利于改善该地的环境,对。故答案为B。下图反映的是某公司逐步扩展的四个阶段。图中内圆表示公司早期市场区,中圆表示国内市场区,外圆四个部分表示不同的国外市场,虚线圈出的国家产品进入难度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8. 从阶段1到阶段4,推动该公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A. 占领市场B. 靠近原料地C. 获得廉价劳动力D. 保证能源供应39. 该公司向国外扩展的最早方式是()A. 设立工厂B. 设立销售代理商C. 设立销售部D. 设立研发中心40. 该公司直接采用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甲国,可能是因为甲国()建厂成本低消费文化差异接近原料地市场需求量大A. B. C. D. 【答案】38. A 39. B 40. C【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注意材料中强调的圆圈代表的市场的特点,然后结合图例对题目进行解答;要求能理解企业建跨国公司的最终目的,并结合材料中描述的甲国的特点进行分析。【38题详解】通过阅读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公司的销售部和销售代理商不断拓展市场,说明占领市场是推动该公司发展的主要动力,A对;图中显示该公司对市场的占领,未显示出该公司和原料地、廉价劳动力、能源供应等方面的关系,BCD不对。故选A。【39题详解】根据图文材料,最外圈代表国外市场,则在阶段2可以看出该公司向国外扩展的最早方式是设立销售代理商,B对;从图中看,该公司并未在国外设立工厂和研发中心,AD不对;在阶段3该公司在国外设立代理商之后,设立销售部,C不对。故答案选B。【40题详解】该公司直接采用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甲国说明在甲国建厂可以获得较高利润,则可能是建厂成本低、接近原料地、市场需求量大等使成本较低,销售较多,对;如果有消费文化差异,则当地市场就相对较小,不能获取更高利润,则不是其投资建厂的原因,不对。故选C。李先生登录T公司的网购平台,订购了某品牌枸杞,两天后在家收到Y快递公司的送货,外包装显示的发货方是位于南京的H商贸公司,内包装袋上标明的生产加工商为宁夏的K公司,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1. H公司布局在南京的主要原因是()A. 接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B. 科技发达,产品加工能力强C. 交通发达,接近消费市场D. 临近T公司,便于信息交流42. 空间布局最灵活的是()A. T公司B. Y公司C. H公司D. K公司【答案】41. C 42. A【解析】试题分析:【41题详解】H公司为商贸公司,布局在南京附近主要是利用便利的交通,便于快速发货,且接近广阔的消费市场。【42题详解】从题干来看,T公司建有网购平台,属于电子商务,空间布局最灵活下图为我国东北某林区城市生态工业园区目前的生产结构图,虚线框内为该城市过去的工业生产结构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3. 图中甲工厂最可能是( )A. 造纸厂B. 化肥厂C. 发电厂D. 污水处理厂44. 导致该城市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诱因最可能是 ( )A. 用材料资源的枯竭B. 城市发展的需要C. 环境污染的加剧D. 人口数量的增加45. 与过去的生产结构相比,目前的生产结构 ( )A. 更利于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B. 经济效益更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C. 有利于改善园区工人生活水平D. 工业分散突出,减轻了环境的压力【答案】43. A 44. A 45. B【解析】【43题详解】从图中看,甲工厂以原木、秸秆为原料,同时利用锯材加工、人造板厂和家具厂的废料作为原料投入,则推断为造纸厂,A对;化肥厂、发电厂、污水处理厂都和原木、秸秆之间没有关系,BCD不对。答案选A。【44题详解】该产业园原来的产业以原木为主要原料,则用材料资源的枯竭可能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诱因,A对; 城市发展、人口数量变化与图示工业生产结构调整关系不大,BD不对;造纸厂也产生较严重的水等污染,因此环境污染的加剧不是诱因,C不对。故选A。【45题详解】从图中,现在的工业结构能促进种植业等的发展,因此不利于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A不对;现在的工业结构多样化,和第一、三产业等有机结合,经济效益更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B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无法改善园区工人生活水平,C不对;从图中看,工业集聚更加明显,环境的压力加大,D不对。故选B。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葡萄酒正在不断得到人们的青睐。在-8以下,利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叫冰葡萄酒。该酒酿造技术独特,品质上乘,需葡萄原料用量约比一般葡萄酒多20倍。地处长白山区的辽宁省桓仁县桓龙湖畔是我国最大的冰葡萄种植区,有世界“黄金冰谷”美誉。目前,桓仁县聚集了多家国内外著名冰葡萄酒企业,冰葡萄酒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远销国内外市场。读冰葡萄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6. 多家国内外著名冰葡萄酒企业聚集在桓仁县,能够A. 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B. 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C. 减轻环境污染D.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47. 该地所产的冰葡萄酒价格不菲,其原因是 酿造时原料用量大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市场距离远劳动力成本高A. B. C. D. 【答案】46. D 47. A【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冰葡萄酒酿造所需的特殊环境,及独特的技术和原料用量上分析桓仁县的区位优势和冰葡萄酒价格形成的原因。【4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冰葡萄酒是利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而冰冻葡萄不适宜长距离运输,桓仁县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是我国最大的冰葡萄产区,所以桓仁县吸引冰葡萄酒企业到来,主要是因为该地原料丰富,B正确。【47题详解】冰葡萄酒生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酿造时使用原料量大,桓仁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产品运输费用高,冰葡萄的市场主要为国内发达地区和世界发达国家,市场距离远,冰葡萄酿酒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大,劳动力成本对产品价格影响不大,A正确。【点睛】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集聚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材料分析。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同一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8. 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廉价的劳动力 丰富的能源 较高的技术 低廉的地价A. B. C. D. 4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B. 节能减排是该鞋厂提高利润的最重要途径C. 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D. 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50. 该鞋厂如果要改变企业在生产环节中的不利地位,提升自身的产业价值,需要( )A.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B. 企业创新,拥有自己的品牌C. 进行产业空间转移D. 尽量节省生产成本【答案】48. A 49. D 50. B【解析】【48题详解】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外向型企业,故影响该厂的区位条件主要是丰富的劳动力和低廉地价。故选A。【49题详解】劳动力的工资是影响该企业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廉价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有逐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区位,故该鞋厂随着我国产业东中西调整和西部大开发会向内陆迁移。故选D。【50题详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生产环节中的最大不利是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所以为了提升企业的自身产业价值应注意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品牌,提高经济效益。故选B。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51. 图中表示不同的功能区,则分别为( )A. 文教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B. 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C. 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住宅区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52. 影响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B. 资源C. 文化D. 地形53. 该市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厂,最佳的地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51. D 52. A 53. B【解析】【51题详解】读图,结合图例分析,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是商业区。工业区是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分布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风向垂直的郊外,即城市西南部、西部郊区,是工业区。住宅区一般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购物,又方便上下班,是住宅区。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幽美,染污少,城市东北部是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水质好,风景幽美,是文化区。所以D对。A、B、C错。【52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分区的实质是各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竞争,导致了同类经济活动聚集,而不同经济活动相分类的城市功能分区,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故选A项。【53题详解】钢铁厂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应当布局在河流下游以及盛行风的下风向。乙区域接近煤炭产地,铁路沿线,交通便利,故选B。点睛:评价某类工业区位布局是否合理:评价判断某工业区位布局是否合理,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需考虑环境、社会因素等。如自来水厂,要求水源清洁,应布局在河流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区,需要高技术人才,应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印染厂造成水污染,应布局在经过居民区的河流的下游;火电厂造成大气污染,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工业4.0”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由“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构成,产品、消费与生产三方融合的一种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右图为不同时期工业活动“微笑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4. 若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工业自动化和“工业4.0”“微笑曲线”,则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55. “工业4.0”时代,工业布局更趋向于集中在()劳动力丰富地区原料、燃料地科技发达地区 交通运输枢纽A. B. C. D. 【答案】54. B 55. D【解析】【54题详解】根据材料,工业化初期,科技投入较少,经济活动中生产加工占最大比重,生产环节附加相对高,对应曲线;随着科技投入逐渐增大,研发设计和销售环节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工业4.0”由“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构成,产品、消费与生产三方融合,因此产业的科技投入最多,产品的生产过程的附加值变得最低,设计和营销的附加值变得最高,对应曲线;故有工业初期到工业4.0时期,其排序为。答案选B。【55题详解】工业4.0时期,工业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因此不会趋向于劳动力丰富地区布局,不对;工业对原料、燃料的依赖降低,因此不会趋向于原燃料地布局,不对;由于工业投入的科技因素较大,因此更趋向于科技发达地区布局,对;由于工业远离原燃料产地,市场更加广阔,因此对交通条件的要求提高,更趋向于交通运输枢纽地布局,对。故答案为D。56.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合理布局。由于宿州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故工业区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可减少对居民区的环境污染,且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要设置卫生防护带,可减少工业区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57.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较适宜的选址为()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指向标,该城市盛行风向是西北风。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大气污染。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较适宜的选址为甲处,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位于主要道路网之外,即位于主城区之处,A对。乙位于主城区,污染城市环境,B错。丙、丁位于盛行风上风向,C、D错。19世纪中叶,波士顿的制造业在重要性上超过了国际贸易,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中尤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著称。20世纪早期波士顿工业开始衰落,20世纪70年代波士顿的经济又恢复了繁荣。21世纪初,波士顿已经成为一个科技与文化中心。读波士顿主要交通线路和部分工业园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58. 国际贸易曾是波士顿的经济支柱,主要得益于A. 发达的农业B. 先进的科技C. 优良的海港D. 宜人的气候59. 进入20世纪波士顿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 因气候变暖,出口农产品锐减B. 环境污染加剧,工厂大量关闭C. 煤炭资源枯竭,能源价格大幅上涨D. 技术、设备陈旧,劳动力价格上涨60. 图中128公路沿线的工业园区的主体产业最可能是A. 食品加工业B. 高科技产业C. 机械制造业D. 服装制造业【答案】58. AC 59. BD 60. AB【解析】试题分析:【58题详解】国际贸易的繁荣依赖于良好的交通条件。【59题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初波士顿的制造业开始衰落,主要原因是技术、设备落后,劳动力价格上涨。【60题详解】128公路沿线距离市区较远,并且可以直接通向港口,应该为高科技产业。考点:本题考查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工业区位因素。下图为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某岛屿,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61. 图中兴建渔港的最佳区位是()A. 甲B. 乙C. 丙D. 丁62. 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A. 北太平洋B. 南太平洋C. 北大西洋D. 南印度洋【答案】61. C 62. A【解析】【61题详解】根据图示,甲地在东北季风的迎风地带,风浪较大,不合适;乙在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且交通不便利,经济不发达,不合适;丁在西南风的迎风地带,风浪较大,不合适;丙在避开冬夏季风的港湾内,为避风港,丙地交通最发达,经过人口密集区,货物运输量最大,因此,丙是最佳位置。故答案选C。【62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只可能位于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中都没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故BCD不对,A对。读“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3. 近年来,公路运输已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原因( )地势平坦开阔,公路四通八达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公路运输量大、耗能少、运费低 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拥有量较多A. B. C. D. 64. 水运在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有()河网密布,通航里程较长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A. B. C. D. 【答案】63. C 64. B【解析】【63题详解】日本多山地丘陵,地势平坦开阔描述不对,错;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更适合于在日本这样面积小、地形起伏大的地区发展,对;公路相对于水运、铁路运输等,运输量小,耗能多、运费高,不对; 日本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拥有量较多,使用汽车出行更加方便,对。故答案为C。【64题详解】日本地势起伏较大,河流短小,通航里程短,不对;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相对少,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需要利用海洋运输,对;日本为岛国,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为其发达的海运提供了条件,对;水运运量大,成本低,受天气条件制约大,速度慢,错。故答案为B。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丁为四个城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5. 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布局地形起伏河流流向矿产分布A. B. C. D. 66. 丁城建港的区位条件是纬度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位于河流入海口,终年不淤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 水路联运便利,腹地较广A. B. C. D. 【答案】65. A 66. 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根据图示信息,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2.本题考查港口选址的要求。港口的选址要考虑水域条件和陆域条件。【65题详解】决定交通运输线走向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其次,地形也是影响其走向的重要因素,图示铁路线的走向经过沿途城镇,故正确;图示铁路线布局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山间盆地,考虑了地形起伏,故正确;铁路沿河流延伸不安全,故错误;铁路线经过图中的矿产地,但这并不是影响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故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6题详解】图中丁城没有显示出纬度位置,因此不一定是全年不冻,故错误;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水流缓慢,泥沙容易淤积,故错误;该地区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便于港口建设,故正确;有铁路、公路与主要干线和海洋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故正确。故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准确提取图示信息,并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的解答本题的关键。读地理要素的三维坐标图,完成下面小题。 67.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地形、流量、经济等条件,箭头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3D打印的工业制造
- 工商银行2025淮南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2025行业政策环境分析报告
- 邮储银行2025营口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楚雄彝族自治州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咸阳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牡丹江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交通银行2025景德镇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自贡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招聘笔试模拟题与解析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教案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学校(上沙)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适老化家居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信息系统管理员技术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区宣传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瑜伽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犬猫免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中国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无机絮凝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