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习惯”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_第1页
“第五习惯”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_第2页
“第五习惯”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_第3页
“第五习惯”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_第4页
“第五习惯”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习惯”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贪媳妇.”.其三,舐犊情深,因对子女宠爱而为情所误.2009年4月,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孙善武之子孙一受贿2107Y.,受审,将孙善武拖下水,并导致其夫人,儿媳,女儿,女婿均涉案.孙一利用父亲的权力帮人谋取职位,孙善武就让一些跑官买官者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乌纱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孙善武却没想到严是爱,宽是害,没想到要对儿子严加管柬,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其谋取不义之财,助推儿子堕落.2010年2月1O日,法院一审认定孙善武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孙善武溺爱子女,为亲情营私,最终为情所误.孙善武一案再次警示领导干部,管好自己的亲属,配偶,子女是何等重要.法不容情.领导干部为亲情因私废公,触犯党纪国法,亲情就成了一道”绑架”自己的看不见的绳索.把自身捆了个结结实实却浑然不觉,最终前程尽毁,家庭破碎.所以,当领导干部遭遇到亲情”绑架”时,一定要慎情,既要讲亲情,更要讲情理,做到情不越法,情不越规,情不越德,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为自己解”套”,自我救赎,以解脱自己,挽救家人.j为官之道修身网络问政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网络问政是否被重视,体现出领导者是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否善于从新生的信息交流渠道中捕捉民众智慧,倾听民意民声.面对日益增多的网民留言,推动网络问政常态化已是大势所趋.作为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还要养成上网这一“第五习惯”.当今社会已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的触角遍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目益重要的传媒角色,成为广大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从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到各级地方官员通j一熊建华一第五习惯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l.ji修身为官之道I过网络同网民对话,或以实名登录论坛,实名开设微博与百姓在网上互动交流等,充分说明网络问政已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把”第五习惯”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已是时代发展之所需,人民呼声之所需,构建和谐社会之所需,强化政治民主之所需.领导干部要学好这1.”必修课”,就必须牢固树立”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充分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的理念.一是要重视网络问政.要防止和克服群众在网上积极行动,领导干部在网下无动于衷的官僚作风.防止和克服满足于“知道了”,止步于”慢慢来”现象,确实把网络问政摆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案头上;二是要加快网络问政制度化建设步伐.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抓点带面,尽快建立健全和规范网络问政运转体系.特别是要定人定位,定责定权,为网络问政常态化形成制度保证,为打造民意表达崭新平台创造刚性环境;三是要突出抓好网络民意的”受理”.要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对待网络民意,看待网民建议,牢固树立“网民有所呼,领导有所应;网民有所难,领导有所解;网民有所需,领导有所为”的服务思想.特别是对网民所反映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要以特办,快办,实办,真办的作风有效反馈之.要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上网访民经常化,回复网民制度化,解决问题常态化,办理网事务实化”,使网络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大舞台.(摘编自青海日报)i的党课?2011?5围l思考力是万力之源.从一定程度上说,思考力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乎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思考力的修炼和养成,对领导干部从事领导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不断修炼思考力,自觉做到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精于思考,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才能思路更清晰,视野更开阔,胸襟更博大.领导干部提升和修炼思考力的路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源于理论素养.领导干部修炼思考力,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理论武装.理论是引领实践的旗帜,是推动实践的力量.理论的清醒和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