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七年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打算[范本]_第1页
二00七年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打算[范本]_第2页
二00七年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打算[范本]_第3页
二00七年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打算[范本]_第4页
二00七年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打算[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00七年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打算XX年是我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年。一年来,区委、政府按照自治区和固原市的要求,抓住核心,把握关键,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使我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一、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初见成效XX年,按照自治区、固原市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区不同区域特点,筛选出群众基础好、村干部能力强、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三营镇金堡村、黑城镇六窑村等11个行政村作为区级示范村进行新农村建设。制定下发了原州区XX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并于3月5日在黑城镇六窑村举行了“原州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启动仪式”。之后,部门乡镇密切配合,干部群众积极参与,11个示范村立足实际,按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推进。在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区委、政府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定期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开展观摩评比等活动,有力地促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目前,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特色优势产业助农增收。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要求,紧扣“四大产业”发展思路,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使农民收入增长14%以上。11个村共建标准化圈棚1288栋,投放铡草机420台;种植马铃薯19226亩,建成马铃薯储藏窖470座;种植露地蔬菜1534亩,温棚蔬菜103栋300亩;新种枸杞920亩,葵花8524亩,输出劳务4040人,为示范村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测算:11个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2541元,比全区平均水平(2250元)高出个13百分点,最高的为3440元(黑城镇六窑村)。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重点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建设、村庄绿化,学校及党员活动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共完成并交付使用村级道路40条 公里;机修农田3900亩;人畜饮水完成主、支管道建设 公里和 公里,新打机井4眼;各学校围墙、文体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等全部投入使用,配置开通信息网络平台11处。三是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针对示范村庄布局参差不齐、农户院落破旧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建设工作。共完成院落及危房改造1489户,其中新建房536户1796间,换瓦527户894间,换脊426户1121间,砌围墙 米,其中大门带围墙 米,侧围墙 米;建设沼气池1711 座;完成村级道路绿化 公里,防护林建设11740亩;新建垃圾点29个,配置垃圾箱37个。四是农民素质明显提高。积极开展村级班子建设,顺利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促进农村文明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共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42场(次),培训农民5641人(次);评选自治区级“十星级文明户“36户,“五好文明家庭”50户;举办法制讲座25次、法律咨询200余次,发放法制宣传材料3万余份。二、主要做法XX年我区按照既定的目标,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部门配合等措施,集中力量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一)深入调研,反映民意。为了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符合民意、科学有序地进行,区委、政府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示范村现场调研。同时,由人大、政协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两个调研组,深入村组、农户,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示范村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依据农民意愿和各示范村实际,确定适宜发展的产业和基础建设规模。(二)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基础。在规划之初,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综合考虑道路、给水、排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因素,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认真听取农民建议的基础上,结合示范村实际情况,形成了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既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增加农民负担,又避免盲目建设,坚持客观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把宣传发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干部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多途径、广角度、宽范围、深领域地宣传新农村建设政策、目的和意义,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四)立足实际,发展产业。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按照“跳出农业谋划农业,跳出农村建设农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原则,积极将新农村建设与培育经济强村相结合,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抓手,以壮大农村经济为核心,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根据不同区域的条件,立足各示范村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等实际,确定各自适宜发展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发展壮大草畜、马铃薯、蔬菜、特色种植、劳务输出产业,积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五)强化基础,增强后劲。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更是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针对示范村实际情况,结合生态建设、荒山治理、道路交通和村庄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了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栏、整治卫生环境等“五改一治”工作,使农民居住条件有了一个明显的改观,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六)明确职责,密切配合。乡镇和牵头部门都能密切配合,分析研究情况,确定重点工作,拓宽工作思路,制定落实措施,发挥整体参与优势,真正形成任务人人有,工作人人干的工作局面。一是各乡镇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组织动员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参与进来,全面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二是各部门都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实行项目捆绑使用,在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大力支持。三是各包村技术人员吃住在农家,扑下身子,蹲点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确保技术服务到位。(七)健全机构,加强领导。为加强领导,及时成立了以政府区长为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实行县级领导、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工作责任制,齐抓共管,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纳入有关部门、乡镇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乡镇都按照区委、政府的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明确了具体分管领导,抽调专人组建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各示范村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真正做到事有人管、事有人办。(八)强化督促,抓好落实。组织相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跟踪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做到整体工作有安排、阶段工作有重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稳步推进。通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村级党组织,必须有一个率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挥好村组干部和农民群众两个积极性,只有广大干群自觉自愿参与,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农民为主体,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后盾。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XX年工作打算尽管我区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上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受恶劣的自然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落后的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我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制约严重,农业、农村投入不足。二是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做的不够;三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XX年,原州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135”跨越式发展新思路,在巩固提升11个示范村的基础上,再选择基础条件好的20个村作为XX年新农村示范村。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农民素质提升、基层民主建设等重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设施农业和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两大重点,狠抓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科技推广、农民培训三项工作。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建设及农村信息化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