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十关注“科技、社会、生活”热点热点3生物与环境学案.docx_第1页
高考生物专题十关注“科技、社会、生活”热点热点3生物与环境学案.docx_第2页
高考生物专题十关注“科技、社会、生活”热点热点3生物与环境学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3生物与环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提到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还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此内容与生物学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内容高度契合,因此,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和切入点进行考查可能会在高考题中体现。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梳理和相关试题的解答技巧。5.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至少写出两点)。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填字母)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填字母)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不同的原因是_。若地球对人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10亿,则全球人口数量为_时增长最快。(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短缺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原理是_;现在实行二孩政策,目的是改善人口种群的_(填种群的数量特征)。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淡水资源减少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c(2)b存在环境阻力(或资源和空间有限)55亿(3)1.96(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年龄结构解析(1)人口剧增会导致粮食短缺,耕地、煤炭、淡水等资源减少,同时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若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随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会更加严重,人类可利用的资源进一步减少,终将表现为人的生存阻力不断增大,生存斗争加剧,人口增长趋势将对应图中c曲线的变化。(2)据图分析可知,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b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不同的原因是有环境阻力。若地球对人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10亿,则全球人口数量为(K/2)55亿时增长速率最快。(3)设(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11时,人获得的能量为A,则相当于共需要从植物获得55A;设(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14时,人获得的能量为B,则相当于共需要从植物获得28B,故55A28B,则B/A55/281.96。(4)晚婚晚育,将导致生出一代人需要的时间延长,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使出生率减小,这一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人口的出生率来控制人口的增长。实行二孩政策,目的是改善人口种群的年龄结构,使衰退型转变为稳定型。名师点睛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具体关系,答题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人口增多对环境和资源是整体影响还是具体影响,力争答案准确,不失分。6(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模拟)图甲表示土壤镉化物严重污染地区,通过栽种吸镉植物回收镉化物的实验流程;图乙表示两种植物对土壤中镉化物吸收能力的测试结果及干物质燃烧的气化温度。已知镉化物的气化温度为420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_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2)如果图甲中气体过量排放至大气,将加剧_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3)两种植物的根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的具体原因是细胞膜上_。你认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适宜选择的植物是_,理由是_。答案(1)食物链(2)温室效应物质循环(3)镉离子载体的活性或数量不同蔓田芥蔓田芥对镉化物吸收能力强、干物质燃烧的气化温度相对较低(便于镉化物回收)解析(1)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2)植物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图甲中气体含大量二氧化碳,过量排放至大气,将加剧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3)两种植物的根对镉化物的吸收有差异的具体原因是细胞膜上运输镉离子的载体的活性或数量不同。由图乙可以看出,种植两种植物之前,土壤中的镉化物含量相同,而种植蔓田芥后,土壤中镉化物含量比种植少花龙葵的土壤低,说明蔓田芥吸收镉化物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镉化物的气化温度为420 ,少花龙葵干物质的气化温度高于420 ,蔓田芥干物质的气化温度低于4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