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一、选择题1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解析:利用SO2生产硫酸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被氧气氧化,体现还原性),SO3H2O=H2SO4。答案:D2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铁矿燃烧前需粉碎,因为大块的硫铁矿不燃烧B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净化,因为炉气中的SO2会与杂质反应CSO2氧化为SO3时需使用V2O5作催化剂,这样不需加热D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3吸收完全解析:A错:硫铁矿燃烧前需要粉碎,因为大块的硫铁矿不能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粉碎后与O2的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其充分燃烧。B错: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净化,因为其中带有的杂质气体会让接触室里面的催化剂中毒,催化剂中毒会影响反应的进行。C错:在一定的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才能达到最大,该反应需要加热。D对:生成的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若直接用水吸收会形成酸雾,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往往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这样可以防止形成酸雾,使SO3吸收完全。答案:D3把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会有氯化氢气体逸出,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氯化氢难溶于水B浓硫酸有脱水性C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的酸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降低了氯化氢的溶解度解析:根据盐酸性质可知,氯化氢极易溶与水,所以A是错误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从有机物中脱去氢氧原子形成水的过程,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无关;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HCl的溶解能力降低,这是有氯化氢气体形成的原因。答案:D4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B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D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解析:A中含硫物质被氧化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C选项浓硫酸中的硫元素化合价降低;D项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答案:A5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制取方案,其中从理论、操作、经济和环保等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CuCuSO4BCuCuSO4CCuCuOCuSO4DCuCu(NO3)2Cu(OH)2CuSO4解析:A项Cu与稀H2SO4不反应;B项产生SO2污染物;D项用贵重的AgNO3制CuSO4,且反应步骤多,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也不适合,故最佳方案是C。答案:C6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观察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试管内的水蒸气,造成水分减少。苹果块、胆矾晶体、饱和硝酸钾溶液均会失水,导致苹果块变干瘪、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炭化变黑。答案:D7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B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C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 D铜与浓硫酸反应解析:A错,CuOH2SO4=CuSO4H2O,体现了H2SO4的酸性。B错,Mg(OH)2H2SO4=MgSO42H2O,体现了H2SO4的酸性。C错,C2H2SO4(浓)CO22SO22H2O,体现了H2SO4的强氧化性。D对,Cu2H2SO4(浓)CuSO4SO22H2O,体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和酸性。答案:D8足量的浓硫酸与m g铜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n L SO2,则被还原的H2SO4是()A. mol B. molC. g D. g解析: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被还原的H2SO4的关系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H2SO4(被还原)。可见,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n(H2SO4)n(Cu) mol;n(H2SO4)n(SO2) mol。被还原的H2SO4的质量m(H2SO4) mol98 gmol1 g;m(H2SO4) mol98 gmol1 g。答案:A9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会有BaSO4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是BaSO4和BaSO3的混合物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解析:本题考查了SO的还原性,易被氧化的性质。第一步加入Ba(NO3)2溶液,不论是SO还是SO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硝酸,即使原溶液中只有SO,生成的BaSO3沉淀也会被硝酸氧化为BaSO4沉淀,所以加入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是BaSO4。此实验并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答案:D10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16.8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 L,测得溶液中的c(H)1 mol/L,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过程中共消耗了锌95.5 gD反应过程中共转移了电子1.5 mol解析:选项A,浓H2SO4与Zn反应,开始时产生SO2,浓H2SO4变为稀H2SO4时产生H2;选项B,Zn2H2SO4(浓)=ZnSO4SO22H2O,ZnH2SO4=ZnSO4H2,根据题意,反应后剩余的H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剩余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消耗的H2SO4是1.85 mol0.5 mol1.35 mol,生成的气体是0.75 mol。则有:n(H2)n(SO2)0.75 mol;n(H2)2n(SO2)n(H2SO4)1.35 mol,解得n(SO2)0.6 mol,n(H2)0.15 mol;选项C,m(Zn)0.75 mol65 g/mol48.75 g;选项D,转移的电子为0.75 mol21.5 mol。答案:C二、非选择题11.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_。(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_;_。解析:本题考查有关SO2的性质及SO、SO的检验等有关知识。检验Na2SO3可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原理,再将生成的SO2通入品红溶液,若褪色则有SO2生成,原固体中含有Na2SO3。而检验Na2SO4时,需排除Na2SO3的干扰,因为Na2SO3易被氧化成Na2SO4。中学阶段常见的能将SO氧化为SO的有HNO3、O2、Cl2、Br2、I2、KMnO4等。Na2O2氧化性很强,也能将SO氧化为SO。答案:(1)2Na2O22SO2=2Na2SO3O2(2)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3)不合理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12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有SO2和H2生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该小组按图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反应一段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1)A中需用浓硫酸,用两种简单的方法确定一瓶试剂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_。(2)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_,_接b,c接_,_接d;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3)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4)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解析:(1)可根据浓硫酸的特性选择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进行确定,如利用其脱水性及稀释时放热等。(2)C是用来检验SO2气体的,故应选择甲,且应长管进短管出;则B处需要接一个防倒吸的装置,故应选择乙。(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SO被还原成SO2。反应开始,装置中的空气被排出,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着反应的进行,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SO2生成,且随着H2SO4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气泡量减少,反应一段时间后浓硫酸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与Zn反应产生H2,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4)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课件
- 18棉花姑娘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 化学公司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化学仓库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汉语拼音8 zhchshr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数字版权确权与溯源-洞察及研究
-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培训
- 母婴数字健康平台-洞察及研究
- 元音和韵母课件
- 科普:农药毒性分类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YC/Z 550-2016卷烟制造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指南
-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 02药物不良反应adr课件
-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课件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