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一、考点突破1.了解地质时期、人类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2.掌握气候统计图表的阅读方法。3.运用气候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二、重难点提示重点:运用气候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难点:根据相关资料归纳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一、气候变化的概念及变化史的划分(1)概念: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变化,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2)气候变化史的划分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二、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2)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3)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核心归纳】(1)地质时期的气候,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2)冰期、间冰期概念冰期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指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三、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1)气候特点:有关资料表明,该时期的气候表现为冷暖干湿、波动变化的特点。(2)时间界线:一般是指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后,近1万年以来的气候。图注:横坐标表示时间从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1950年,左侧纵坐标表示挪威雪线海拔高度,右侧纵坐标表示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中虚线表示挪威雪线海拔升降变化,实曲线表示中国气温的距平变化,实直线表示海拔1600米和气温距平0。公元前5000年公元900年间,挪威雪线海拔绝大部分高于1600米(说明比现代气温高),中国气温距平大于0;公元900年公元1950年间,挪威雪线海拔低于1600米,公元1000公元1900年间,中国气温距平小于0;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3)两次大波动时间年均气温表现温暖期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比现在高34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比现在高出75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寒冷期15世纪以来,其中15501850年属十分寒冷的阶段比现在低12出现在1417世纪欧洲的小冰期,使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重要提示】冰盖及分布冰盖是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由多年冰雪堆积挤压而成。目前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盖的厚度可达数千米,是庞大的固体淡水库。四、近现代的气候变化(1)时间界线:指近一两百年来,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图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距平。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呈波动上升趋势。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是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图注:图例红点表示年降水量减少,绿点表示年降水量增加,点的大小表示增幅。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存在地区差异。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大部分地区、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亚热带地区降水量有所减少。(2)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特点,具体列表如下:项目降水气温雪盖和冰川面积平均海平面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变化趋势增加减少增加波动上升减少上升【随堂练习】下列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地质时期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延续时间长达千万年的大冰期人类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不明显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当前地球气候正处于间冰期之后的小冰期A. B. C. D. 答案:C思路分析: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相隔2亿3亿年,为大间冰期;人类历史时期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仪器观测时期即近现代时期,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当前地球正处于间冰期。例题1 (合肥模拟)读“全球气候长期演变图”,回答(1)(2)题。(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A. 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 全球降水量逐渐增加C. 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 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2)在a阶段()A. 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B. 冰川面积减少C. 雪线高度不变 D. 海平面不断上升思路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全球平均气温冷暖交替,全球平均降水干湿交替,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冷暖、干湿交替出现。第(2)题,图中显示a阶段,全球平均气温由暖变冷,全球平均降水由湿变干,说明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答案:(1)C(2)A例题2 (天津五区县一模)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本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波动性,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 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多B. 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少C. 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多D. 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多(2)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A. 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 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C. 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D. 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思路分析:第(1)题,一年中冬季生活取暖燃煤增加会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夏季光合作用增强会使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减少,故观测数据曲线有较明显的波动,故A项正确。第(2)题,长期趋势曲线显示二氧化碳呈增加趋势,则会带来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则西伯利亚北部沿海可能被北冰洋淹没,海岸线向南退缩。答案:(1)A(2)D【高频疑点】1. 气候变化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个方面的含义,就空间尺度而言,它包括特定地点气候变化、区域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就时间尺度而言,它以长时间而区别于天气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2.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变化。3.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一提到全球气候变化,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全球气候变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分析全球气候变化一定要考虑到时间尺度,这就是在地球发展的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不同的,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之中,呈周期性变化,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茶叶购销合同
- 2025年新能源企业品牌定位与品牌战略调整研究报告
- 住房转让合同
- 瑞思员工合同
- 自主支付合同
- 电竞虚拟财产框架协议
- 关于某某个人航空运动器材租赁与培训合同
- 技术互操作框架协议
- 技术保险服务合同
- 2025中外合资企业合同模板
- 运用PDCA循环降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率
- 地产销售40:思维、标准与技术要点
- 七年级经纬线练习题
- 三菱汽车销售团队建设培训课件
- 7S目视化管理标准
- 【压力管道设计】-长输管道
- 准格尔旗窑沟大伟煤矿(未有偿处置资源)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GB/T 5657-2013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
- 6月幼儿园伙食帐目公布表之欧阳引擎创编
- 合规性评价记录表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