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分析体会_第1页
学习数学分析体会_第2页
学习数学分析体会_第3页
学习数学分析体会_第4页
学习数学分析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数学分析的体会 尚在高中时 就不断听到有人告诉我说 好好学习吧 等到上大学时就轻松了 然而悲剧的是 当我们进入大学时 才发现在大学里我们仍需要好好学习 甚至说即使在课堂上好好听了 有时也不一定听得懂 就拿数学分析来说 不同于高中的思维方式 它着重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单单是机械的使用公式 而是让我们理解并掌握这些公式成立的原因 这对于刚开始接触这门新课程的我们来讲 很难 对我来说 那些公式的证明是难上加难 说起来 接触数分已经好几个月了 今天 在数学分析学习之旅即将结束之际 在老师的要求下 回顾一下我学习数学分析的过程并且谈谈学习数学分析的感受 数学分析 1 大一上半学期我们学习了数学分析 1 大体内容有实数 数集与领域 数列极限 函数极限 函数的连续性 导数和微分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以及数项级数 在上大学之前 我只知道 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非负整数集 或自然数集 记作N 除零以外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 记作N 或N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 记作Z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 记作Q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 记作R 全体实数和虚数组成的复数的集合称为复数集 记作C 我并不知道它们大的由来 在大学的数学学习中 我了解到 若一个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元素进行了某种运算后 所得的结果人属于这个积极而 我们称该集合对这种运算是封闭的 显然 任意两个自然数m n N 其和与积必定还是自然数 m n N mn N 即自然数集合N对于加法和乘法运算是封闭的 但是N对于减法运算并不封闭 即任意两个自然数之差不一定还是自然数 当数系由自然数集合扩充到整数集合Z后 关于加法 减法和乘法运算都封闭了 即对于任意两个整数p q Z 其和 差 积必定还是整数 p q Z pq Z 但是 整数集Z关于除法运算是不封闭的 因此数系又由整数集合Z扩充为有理数集合Q x x q p p Z 有理数集合Q关于加法 减法 乘法与除法四则运算都是封闭的 从这里 我认识到原来各个数系是这样扩充而来的 在高中的数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数列和函数之间有许多相似与相通之处 在数学分析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同样可以发现 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下面我们可以把两者对比一下 数列极限定义 设为数列 为实数 若对任给的正数 总存在正整数 使得当时有 则称数列收敛于 实数称为数列的极限 并记作或 若数列没有极限 则称不收敛 或称为发散数列 函数极限的定义 设函数在点的某个空心邻域内有定义 为定数 若对任给的 使得当时有 则称函数当 趋于时以为极限 或称 为时的极限 记作或 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 定理 单调有界定理 在实数系中 有界且单调数列必有极限 定理 auchy收敛准则 数列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对任给的存在正整数 使得当时有 函数极限存在条件 定理1 单调有界定理 设为定义有上的单调有界函数 则右极限存在 定理2 Cauchy收敛准则 设函数在内有定义 存在任给 存在正数 使得对任何有 定理3 Heine定理 归结原则 设在内有定义 存在对任何含于且以为极限的数列 极限都存在且相等 定理4 设函数在的某空心邻域内有定义 对任何以为极限的递减数列 有 在学习函数极限和数列极限这两章知识上 我把两者对比联系并且加以总结 例如 求数列的极限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数列用函数的形式表示 然后求函数的极限 把两者的定义 相关性质 定理放在一起记忆理解 这样能使我比较容易把握和理解这两章节的知识点 学习完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 我们继续学习了函数的相关性质 函数的连续性 设函数在点某邻域有定义 若 则称f在点连续 或方式 若对任意的 0 使得当 x 时有 f x f 则称函数f在点连续 学习连续函数的性质 局部有界性 若函数f在点连续 则f 在某 上有界 局部保号性 若函数在点连续 且 则对任意存在某邻域 时 四则运算性质 若函数则在区间I上有定义 且都在 连续 则 在点连续 复合函数连续性 若函数在点连续 在点连续 则复合函数在点连续 学到连续函数的这些性质 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翻了笔记本之后发现原来收敛数列也有类似性质 极限唯一性 若数列收敛 则它的极限唯一 有界性 如果数列收敛 则必为有界数列 即 使对有 保号性 若则 当时 特别地 若 则 当时与同号 四则运算则法 若 都收敛 则 也都收敛 且 特别地 为常数如再有则也收敛 且 迫敛性 设有三个数列 如 当时有 且 则 在学习以上这些内容后 我发现这些知识点总是巧妙地有所联系 虽然我只是在表面上看出它们相似相通 并不能理解它们是如何被联系在一起以及它们之间的奥妙 但我们可以从这些联系中发现数学的神秘 而且使我更加钦佩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们 学习了这么多看似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知识 终于可以学习一点相对简单熟悉不是那么抽象的的知识了 导数和微分 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 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了导函数的概念 求导法则以及参数函数的导数 只不过高中学的是一些简单的初等函数和简单的复合函数求导 大学的求导函数就变得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而且相对高中 还学习了高阶导数 不过有了高中的那些基础 学习和理解这部分内容相对于前面的变得简单和轻松许多 因为我觉得这一部分内容是将我们以前的导数知识进一步的加深理解 当然在表示方法上也用了新的知识 不过在学习微分时 对微分的概念不大能理解并且在二阶微分和高阶微分的学习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而且在接下来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的学习中 我被罗尔定理 如果函数f x 满足 在 a b 上连续 在 a b 内可导 f a f b 那么在 a b 内至少存在一点 a b 使得 f 0 拉格朗日定理 如果函数f x 满足 在 a b 上连续 在 a b 内可导 则在 a b 内至少存在一点 a cosa cosb cosc 我想我们都有过用三角式的复杂变形来证明此不等式的经历 那是不得要领的途径 如果我们抓住三角形三个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来思考 就容易得其解 由于a b c均为锐角 故b c a 2 b 2 c 由正弦函数在 2 2 内是单调递增函数可知 sinb sin 2 c cosc 同理可证 sinc cosa sina cosb 三式相加 即得所证 还有 以函数为背景 实现函数思想在数列问题中的应用 数列可以看做定义在正整数集n 或n 的子集上的一种特殊函数 通项公式即函数的解析式 因此 把研究函数的方法 以及函数的有关性质用于研究数列 会对数列的概念 通项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数列的最值等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 如等差数列 an 中 1 d an 1 an 公差d的几何意义就是坐标平面内表示等差数列各项的点所在直线的斜率 2 对于求和公式sn sn na1 n n 1 d 2 我们可以把它整理为sn 1 2dn2 a1 d n 2 当公差d 0时 这是关于n的一个一元二次函数 再如 借助函数的意识 实现函数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 操作 经营和决策者要考虑怎样才能以最低的成本 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益 这类问题在数学上称为最优化问题 研究这类问题往往需要我们对问题的有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 加工 选择某种可控制的因数作为变量 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的有效分析成为解题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在这类问题中我们经分析设法先将具体问题列出其函数关系式 再利用函数的有关性质 使这类问题顺利地得到解决 例如 典型函数模型 y ax b ab 0 应从研究其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 奇偶性 最值及至作出图形 全面认清此函数模型的特征 才能灵活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我对函数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的部分总结 它主要是根据函数的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 函数的性质及图象来应用到解题中来的 这些解题方法是我们在全面了解函数的基础上的产物 当然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 函数思想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函数思想在函数值与角的转化中的应用 总结 学习了这么久的数学分析后 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分析的知识结构系统性和连续性很强 就我而言 对数学毫无兴趣 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想要学好数学 想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想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 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须的工具 可以说 没有数学 也就不可能学好其他学科 其次必须有钻研的精神 有非学好不可的韧劲 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 就可以领略到数学的奥妙 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取成功的喜悦 长久下去 自然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激发出学好数学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 用兴趣推动学习 而不是用任务观点强迫自己被动地学习数学 学习数学还要不怕挫折 有勇气面对遇到的困难 有毅力坚持继续学习 这一点在刚开始进入大学学习数学分析时尤为重要 数学分析强调的是分析的能力 分析的能力没有学到 就谈不上学好了数学分析 这一点目前我还没有做到 我们应该要学会自学 在自学中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努力摆脱对于教师和对于课堂的完全依赖心理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要老师 不上课 我们在课堂上听课时 应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师的证明思路和对于难点的分析上 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培养自己的主动精神和自学能力 摆脱对教师与课堂的过分依赖 这不仅是今天学习的需要 而且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需要 学习数学分析还应该把各个定义 定理联系起来 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更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在牢固地掌握了各个定义和定理后 一定要做一些习题 以加深理解 好的教科书每节后面的习题都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运用 刚开始学习数学分析 会感觉很晕 对于老师所讲的知识 虽然表面上能听懂 但却不明白知识背后的真正原因 所以总是感觉学到的东西不实在 至于做题就更差劲了 课后习题都没几个会做的 其实感觉晕是很正常的 而且还得要晕上几个月才可能就会好的 所以要硬着头皮跟着老师学了下来 虽然感觉还是不太懂 虽然做作业仍然感觉很费劲 但始终不要放弃 这种状态是学习数学分析的一个必经之路 因此必须克服这个困难才能学好数学分析理论知识 不过说来也很惭愧 因为我自己就没有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当然对于大学的数学 不像学高中数学那样 上课听讲 课后做做课后习题 甚至上课不听课 也会做 大学的数学课 要求我们做笔记 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完全听懂老师上课讲的内容 所以课堂上做笔记是必要的 就算完全听不懂 也不会在那坐着发呆等待下课 在和数分老师相处将近三个学期 我发现我们都爱上了同学口中的 常爷爷 因为他的和蔼他的慈祥 我们私底下都尊称他 常爷爷 就我的感觉 我觉得大家都被常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平易近人的态度吸引了 因为上他的课大家都很积极 很认真 很少有逃课 就算很多人听不懂 但还是会坚持上他的课 我想着就是常老师的神奇之处 当然我们同时也被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所折服 还有他的认真 他课堂上的板书工整仔细还绝不马虎 其实我一直想问问老师 上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