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刮痧临床操作规范.doc_第1页
背部刮痧临床操作规范.doc_第2页
背部刮痧临床操作规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刮痧临床操作规范一、 项目简介刮痧作用于体表,通过刺激反应点(皮部)痧痕透泄病毒于外,又通过经络和神经传导及反射作用而传导于内,应之内脏,使失调的脏腑生理功能得以恢复。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过程可使局部组织充血,血管扩张,局部微循环加快,吞噬作用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刮痧可以疏通督脉,再循足太阳膀胱经刮拭,通调五脏六腑,起到调节阴阳、扶正祛邪、舒经活络、凉血排毒、活血化瘀、抗氧化等作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背部,为一身之表,主水液代谢,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同时有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分布,是各种病邪侵犯肌表及脏腑功能反映之处。也就是说,病之深浅,以此为入经之门户;病之由内而发,此为出经之通道,是邪毒出入之关。大肠之排便、毛孔之发汗等皆为排毒之法,最后也并归膀胱经。所以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才能驱除体内毒邪。二、适应症面部痤疮、单纯性肥胖、黄褐斑、肩颈疼痛者。三、禁忌症 破伤风、狂犬病、精神失常以及精神病发作期、血小板减少症、活动性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以及有凝血障碍的患者,恶性肿瘤中晚期、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传染性皮肤病、疖肿、痈疽、瘢痕、溃烂、及性传染性皮肤病,不明原因之皮肤包块等,均不宜在病灶部位刮拭。四、操作规范1、器械准备:刮痧板一个,刮痧精油15ml,毛巾两条。2、详细操作步骤清洁皮肤:涂介质:根据需要选用活血化瘀或瘦身美体精油,均匀涂抹于全背部。刮痧操作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刮膀胱经:先刮内侧膀胱经,后刮外侧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3)用方形刮痧板的横面刮双侧的肩颈。 (4)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三条至四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6)用毛巾搽干净背部精油。四、注意事项: 1.对初次感受刮痧者,着力要轻,尽量不出太重的痧。 2.皮肤有感染、破损处禁刮。 3.刮痧时手法流畅,不宜强求刮出痧。 4.向一个方向刮,由上至下、由内向外,不能来回刮。 5.力度是由轻逐渐加重,稍有酸痛感。 6.对月经期、妊娠期、严重心脏病、体弱者慎做(要使用轻、柔、慢的手法)。 7.操作中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