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中关于安贫乐道的那些人(其一).doc_第1页
语文书中关于安贫乐道的那些人(其一).doc_第2页
语文书中关于安贫乐道的那些人(其一).doc_第3页
语文书中关于安贫乐道的那些人(其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悲秋苦叹的大票文弱诗人中反弹琵琶,发出阳刚之音的就是诗豪刘禹锡。初中语文书选了他的两个作品,一文为陋室铭,一诗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陋室铭中的主旨,即所谓“德馨”是指什么呢?是“安贫乐道、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指当人穷得饭都吃不上时还对学习乐此不疲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刘禹锡就是这样的人,为了信仰,为了理想,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之中,做一枚打不死的小强。你不信?就让我们看看21岁就和柳宗元一起考中进士,23岁就帮太子整理书房的青年才俊小刘同学是怎么开始他的“贬谪人生”吧。小刘和小柳以及七七八八的有志青年,看到当时的大唐(史称中唐时期)也太不像话了,热血沸腾地加入了参加了“二王新政”,和王叔文等等一批有志之士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失败了。他们都因站错队而被贬,小刘被贬湖南,十年之后,被召回京城的小刘变成了三十好几的大刘,看到一大批不认识的同事(都是小刘被贬的十年被提拔上来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话说我们的诗豪一生经历了八个大唐皇帝,想仕途坦荡也不容易),面对那些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朝廷新贵,已经成为大刘的诗豪还和当年一样耿直,在长安玄都观看花之后,提笔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说得够明白了吧?我刘郎不在长安这些年,朝廷上都混进了些什么投机取巧的马屁精? 于是我们的大刘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流放。这次被贬的地方更远,先是贵州遵义,后来因为有好心人裴度求情,说大刘老母太老,遵义太远,才改贬连州,就是广东的西北地区,再后来又贬到四川和安徽,反正是当时的中西部地区啦。 在当时的和州,也就是今天安徽的一个县城里,大刘诗豪遇到了一个势利的县官。这个县官是促成陋室铭的直接推手。怎么回事呢?也就是说按照大唐政策,被贬的朝中官员大刘应该享受当地三室三厅的大宅标配,可是这个势利的县官偏偏落井下石,想要欺负一下大刘,他给大刘在城南安排了一个三室三厅的小房。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虎落平阳被犬欺。但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诗豪并不为个人待遇斤斤计较,高高兴兴地写下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贴在门上,觉得每天一推开家门,能看见大江、白帆这样的日子很惬意。这下可惹恼了县官,他立刻给大刘迁到一条河的附近的一处面积只有原来一半的小房子里,刘禹锡在那里照样发现了生活中的美(诗豪嘛,总是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灵机一动又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云“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县官阴暗的内心被诗人的乐观彻底激怒了,狠狠心再给大刘搬家,干脆就一间屋子,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让你高兴,看你能笑得出来?!县官没想到,这阴险的狠招终于激发了大刘的小宇宙。大刘的思想和才情均跃入了一个常人不能企及的境界!他写下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知道大刘的厉害了吧!他决不是标榜自己道德境界有多么超人,有多么神圣,也不是孤高自赏,逃离红尘。而是想告诉县官,也告诫自己:我思故我在!我信故我强!我的思想,我的信仰,足以使这陋室生辉!使我的人生绚烂!这点贫寒清苦就能让我痛苦吗?太可笑了!所以,我们说陋室铭表达了刘禹锡“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人生志趣,因为乐道,所以宁愿安贫;因为乐道,所以不介意贫困。理想的光辉足以战胜现实的苦难,让一个充满英雄主义情怀的诗豪发出倔强刚强、快乐达观的生命之音!当三四十岁的大刘成为五十多岁的老刘时,他这才迎于了属于他的春天,他被通知可以结束贬谪生涯回京了。一个诗意盎然的会面悄然出现在中唐的历史岁月中公元827年,他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逢了,(后世将二人合称“刘白”)喝到很嗨的时候,白居易借着酒意为刘禹锡打抱不平,写下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云: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这首诗就是白居易很同情刘禹锡的遭遇,被贬的时间太长了,替他发发牢骚。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老刘读了这首诗后,也应和一首,名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他写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看看吧,头两句大半生不幸遭遇的苍凉悲叹,第三句对受害老友(这里用了典故,指晋人稽康被害后老友向秀经过其故居听到有人吹笛,悲从中来作思旧赋)的怀念,第四句抒发被贬多年后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感慨(再用典故,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五六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新陈代谢,这是自然也是历史的规律,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刘禹锡显示出哲学家睿智和诗人的风骨,对世事的变迁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乐观向上的不屈精神,真是令人肃然起敬。人生几十年,弹指匆匆过,尽管诗豪刘禹锡一生颠沛流离,以至异常瘦弱,但是他有一颗无比刚强的心。当他在公元828年再回长安时,56岁的诗豪居然又写下了一首诗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我刘禹锡又回来了?你们能把我怎么样呢?无数磨难我都一笑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