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一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二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三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四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五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3 更多相关范文 2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加深对“丝绸之路”历史意义的了解。 教学具准备: “丝绸之路”地图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话说“丝绸之路” 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走近“丝绸之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 (1)把句子读通顺。 (2)简要说明理由。 三、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生发。 作业训练: 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板书设计: 友谊之路:互赠礼品 2丝绸之路交流之路:经济、文化交流伟大之路 激发遐想:与开头照应 教学反思: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十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课8个生字,灵活运用,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 2、感受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3、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教学重点: 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课前准备: 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整体感受课文。 1、小组合作,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课文采用的什么样的叙述顺序? 插叙 1、12、13写现在,2-11回忆过去 3、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 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课堂讨论交流: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三、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1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 2、讨论交流。 (1)时间:公元前115年。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 (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 3、读课文第2-13自然段 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隆重,热情。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 读课文第8-12自然段。 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 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伦美奂。”) 用自己的话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四、谈感受。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 * 历史上与外界的交流是不是有了一些了解?有什么想说的吗? 2、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五、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 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一条繁忙的路 一条伟大的路 畅游在丝路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对于八年纪学生而言,“丝绸之路”已经不再陌生,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零零星星的记忆,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上交通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感受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等等。具体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以及它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 * ;对照古代丝路,了解现在的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所具备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分析图中表现的信息;并且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古代丝路和现代的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设计: 在开头导入的设计上,采用了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且在前段时间中央台热播的动画片西游记片头的导入,可以更好的激发这个年段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五大版块:丝路的开辟丝路的线路丝路开辟的意义广义上的丝路新亚欧大陆桥,通过古今丝绸之路的比较学习,感受历史与现实社会的相互交融。丝路线路及开辟的意义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在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突破上,主要采用的还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老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着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在丝路所经国家和地区学习上,鉴于学生对对照读图能力的有限,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其间做适当的指导;在丝路交易活动学习上,通过学生现场自创小品的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敦煌中西方交流的繁荣情景,既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对当时中西方交流的货物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又活跃了学习的气氛,效果双重! 在丝路开辟意义的教学上,同样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代替教师的总结概括,以此来培养学生获取书本知识,知识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结合史实来印证意义,使学生学有所用。 教学实录导入 师: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西游记视频展示)。 生:西游记啊 师:看来,大家都很熟悉,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我们一起把拍子打起来!(欣赏结束)西游记,歌词中唱到的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 生:丝绸之路(异口同声)。 师:非常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丝路风光系列图片欣赏)好,怎么样,丝路风光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大部分图片展示的都是沙漠景象,比较凄凉的感觉。 师: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这么具有西 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 生:张骞。 师:对。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图),这就是描述当时张骞告别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的壁画。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象:张骞出使西域)正如录像解说中提到的,正是有张骞这个先行者,从而开通了这条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幻灯线路图),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找到丝路的起点。 生:长安。 师:非常不错。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北京。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关于玉门关,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很多的诗句,同学们知道吗? 生:春风不度玉门关(异口同声) 师:不错。春风不度玉门关。北路正是从玉门关出发,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另一路南路则从阳关出发,那么关于阳关的诗句呢?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南路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师:设想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你会经过今天哪些国家和地区。南道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北道又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结合你们的世界政区图,四人小组合作,小组作好记录。 生:(上讲台,边指地图边讲解) 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 * ,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等等 北道: * 斯坦, * ,等等 师:这个小组表现非常的不错,观察的非常仔细。由此,我们发现丝绸之路,路途非常的遥远。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条线路图,你认为在当时我国境内的丝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呢? 生:长安,楼兰,敦煌? 师:长安,可以说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非常繁华;楼兰,我们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了,是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商人,僧侣络绎不绝,但在公元4世纪却神秘消失了。关于敦煌,老师这儿有一张敦煌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敦煌图片)怎么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旁边都是写黄沙,应该是很凄凉的。 师:是啊!我们从这张图片中发现现在的敦煌非常的凄凉,而当时的敦煌却是非常的繁华。敦煌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是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用集体的智慧来再现一下当时的繁荣景象,来当一回小演员。演什么呢?请看(幻灯),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下: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2,选择好你的货物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好,四人小组共同策划起来。 生:按照要求,马上选好角色,交易起来,活动气氛很浓。 师:同学们刚刚在表演的时候,老师也一直在巡视着,发现同学们很有表演才能,每个 小组都很有自己的特色,非常的不错!但老师发现,其中有一个小组非常与众不同,我们请他们为大家表演一下,好吧?我们拍手欢迎他们为我们表演,来!(掌声鼓励) 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 学生一:热死我了。啊,好大一条河。宝贝,快喝水。前面怎么有这么大一个城,让我去看看。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多啊。东西也这么多! 学生二:哎,你看!那匹马真好啊! 学生一:两位先生啊,你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啊? 学生三:这是我们 * 的铁器和丝绸。 学生一:莫非这就是我们那边在流传的铁器?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二:功能多啊!种庄稼啊! 学生三:作兵器啊! 学生一:哦!这东西硬不硬啊?让我试试看。(拿来榔头敲,弯了。)这东西怎么卖啊?学生二&学生三:200铜板。 学生一:我身上没有啊,我用这匹汗血宝马来换怎么样? 学生三:要两匹。 学生一:好好好!一公一母怎么样? 学生三:好好好! 学生二:你看这丝绸怎么样? 学生一:就是这透明的东西吗?不错挺漂亮,穿的舒不舒服? 学生二:当然舒服了。 学生一:你就把你身上那件给我穿穿吧! 学生二:拿去。 学生一:妈呀,冻死我了! 学生三:这是夏天穿的。 学生一:不错,价格多少? 学生三&学生二:那就三匹马好了。 (学生一要走了) 学生三:慢着!你看这瓷器怎么样? 学生一:真是漂亮啊!好,拿回去可以卖好价钱!(边走边说) 中原的东西真不错啊! 学生二&学生三:再见,希望下次再来。 学生一饰西域商人学生二&学生三饰中原商人 师:大家说,他们表演的怎么样? 生:好!(鼓掌) 师:表演的真棒!从刚才这一小组同学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敦煌存在着物资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资非常的广,有西方的毛皮,珠宝玉石,药材等等,还有中原的丝绸,瓷器,陶器,铁器等等。事实上,在当时的敦煌,不仅存在着物资上的交流,还存在着文化的交流。现在保留下来的敦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就可以印证这一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幻灯:建筑,绘画,雕塑)。 师:敦煌莫高窟保存着最完好的佛教艺术。曾经有位著名的敦煌学者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 * ,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季先生的论说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 则是丝绸之路带给它的。 可以说,敦煌的艺术于东西方的交流,于东西方的使者们的间接创造。正是由于这些使者们的往来,使得丝绸之路异常的活跃,异常的繁荣。那么,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师:找到了吗?一起大声告诉我,好吗? 生: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书本和你已有的知识,举出实例来印证这句话呢? 生1:在敦煌的市场上出售着中原的丝绸,瓷器,漆器,西域的玉石,珍宝,北方的骆驼,马,毛织品,还有当地出产的五谷等等。 生2:敦煌的壁画中有很多关于佛教故事的壁画,这说明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存在佛教上的交流。 生3:我在看古代历史剧中有很多的宫廷舞蹈,很具有西域的味道,应该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或是受到那儿 * 吧! 师:的确。在唐朝的宫廷乐中就有一乐曲安国乐,就是从西方穿过来的。同学们补充的很多,的确丝绸之路的开辟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所以说,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道,更是一条友谊之道。(幻灯) 师:事实上,“丝绸之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当时 * 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除了张骞开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外,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丝绸之路吗? 生:海上丝绸之路- 师: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分为海陆两路了。(幻灯)“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主要(需注明)以丝绸和香料贸易为主,又称“海上香丝之路”。宁波就是当时海上丝路的其中一个起点。除此之外,还有长城以北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各个民族,部落纷纷想争夺控制权,因此说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 师:千余年过去了,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喜欢上了更为方便的海上运输,于是曾经辉煌过的丝绸之路渐渐被人们放弃了,敦煌也同样衰弱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一条新兴的丝绸之路重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那就是亚欧大陆桥。(幻灯,亚欧大陆桥的简介,线路图)那么,亚欧大陆桥与昔日的丝绸之路相比较有什么优势呢?在今天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亚欧大陆桥的简介: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一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30多个国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西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成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生1:经过的国家更多,到的地方更远; 生2:交通工具:骆驼,马-洲际铁路,火车 生3:节省时间,节省运费。 - 师:正是由于这些好处,大陆桥运输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广泛重视。亚欧大陆桥虽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桥,但却是起着桥梁的沟通作用。许多专家学者断言,新亚欧大陆桥的诞生,预示着世界经济在江河经济、海岸经济的基础上,将逐步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陆桥经济时 代。 总结: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的丝绸之路可以讲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代名词,促进了东西方各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相信中国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英德市华粤中英文学校黄宗彪 课程标准: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张骞通西域的过程和影响;丝绸之路途径的地区;商品和技术的交流;丝绸之路 * 。 德育目标:学习张骞、班超的优秀品质 发展目标:理解现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影响 教学难点: 张骞出使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的历史影响 教学疑点: 楼兰的文明与湮灭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丝绸之路是谁开辟的?这个奥秘我们这节课一起去揭开。 第4课丝绸之路 二、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 知识目标:掌握张骞通西域的过程和影响;丝绸之路途径的地区;商品和技术的交流;丝绸之路 * 。 德育目标:学习张骞、班超的优秀品质 发展目标:理解现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三、出示本节课学生的思考题:(给予学生2分钟的时间思考) 1、西域包括哪些范围? 2、张骞是什么时间出使西域?分别是什么目的? 3、西域都护是什么时候设置的?它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4、你能说出“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吗? 5、中国有哪些商品及技术传入欧洲? 四、张骞通西域 从唐诗“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引入西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1、学生从教材找西域包括的范围: 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2、教师介绍人西汉早期西域的概况。 3、找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和目的: 第一次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夹击匈奴 4、教师介绍张骞在西域遇到和解决的困难。 5、学生从教材找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和目的: 第二次时间:公元前119年目的:访问西域各国 7、让学生扮演张骞等出使西域所遇到、并克服困难的有关情况。这样能让 学生体会到:张骞为完成任务而具备了很多值得同学学习的优秀品质,此做法利 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及培养学生的德育目标。 8、德育目标检测: (1)、你从张骞身上学到什么品质? ( 2)、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影响? 9、学生找教材回答:西域都护是什么时候设置的?它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 义? (1)设置的时间:公元前60年。 (2)标志着今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引申地区自古以来是 我国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丝绸之路 1、你能说出“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吗?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地区西亚欧洲大秦(今地中海沿 岸) 让学生对着地图找出相应的地点,这样学生就能在空间上有一个较为完整的 路线图(教师介绍海上丝绸之路)。 2、学生找(分四个组比赛:看哪个组找得又准又快) (1)、中国从丝绸之路传入西域的商品有: 商品:纺织品、铁器、漆器等。 (2)、中国传入欧洲的技术有: 技术:冶铁、凿井技术、及文化思想等。 (3)、从欧洲传入中国的东西有: 佛教、魔术、乐舞、雕塑等。 (4)、现实生活中,你吃过的哪些水果与西域有关?这利于学生联系现实, 对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3、“丝绸之路”对中外政治经济文化有什么影响? 4、出示楼兰古遗址图:介绍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楼兰古国,提出疑 问,以激发学生探究 * 热情。 5、发展目标检测:今天的“亚欧大陆桥”(1990年9月12日建成的横跨亚 欧7个国家的亚欧第二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请你说一说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 推动沿线各国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于我国建设的和平的周 边环境。 六、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张骞、班超等人为开通丝绸之路所做出无私的奉献,丝绸 之路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 。 七、知识目标检测:单选题 1、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 2、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是() a、了解沿途亚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b、解决匈奴对西亚各国的控制 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特产交流 3、假如你回到秦朝,有哪种食物你是吃不到的 ( ) a、大米b、粟c、葡萄d、猪肉 八、让学生提出本节课存在的疑问,教师答疑。 九、课后作业:材料分析题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日都护。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1、汉代时,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 2、材料记载的是汉与匈奴关系中的哪两件事? 3、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总:1812个字)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九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省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高起点)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颈圈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中国近摄镜头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生物化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二
- 电工电子课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评估与优化
- 氢能装备产业融资与投资模式创新
- 2024年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法院招聘书记员考试真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青年文化认同的关系探讨
- 多渠道融合营销策略的构建与实施
-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实践环节的深化与创新
- WST854-2025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
- 2025年四川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考试(第二阶段·住建类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艾滋病合并马尔菲青霉菌感染
- 装卸、运输及安装调试方案
- 科技金融管理课件下载
- 国内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培训指南
- 登革热病人护理
- 水电安装管理培训课件
- 高空作业规范
- 学堂在线 劳动教育 期末考试答案
- 公路资料表格监理用表(A类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