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动力学与缓冲包装设计PPT课件_第1页
包装动力学与缓冲包装设计PPT课件_第2页
包装动力学与缓冲包装设计PPT课件_第3页
包装动力学与缓冲包装设计PPT课件_第4页
包装动力学与缓冲包装设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包装动力学与缓冲包装设计 彭国勋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技术顾问陕西科技大学教授 2 物流中的运输包装科学 经济 方便 标准化 系列化 管理现代化 循环经济 3 面向现代物流的包装技术 在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下 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来源 现代物流系统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集合包括包装技术在内的多种技术 对于传统行业转轨变型 调整结构 优化流程 降低成本 发挥了重大作用 风险进一步减少 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包装设计将直接影响物流活动的生产率 没有合理而科学的包装将零散的商品成组化和信息化 就没有现代的物流系统 2003年 社会物流总成本24974亿 其中 运输14028亿 保管7376亿 管理成本3570亿 相当于GPD的21 4 1991为24 美 日等仅10 降1 即250亿 落后原因 迂回运输 重复搬运 物资损坏或丢失 全国社会物流货物总额295437亿 其中 工业品249570亿 农产品11261亿 进口货物物流总值34193亿 邮政物流总额136亿 全国货物周转量57152亿吨公里 其中 铁路17092 公路7010 水运32275 航空58 全国主要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4735 5万标箱 占世界的比重达17 9 港口货物吞吐量33亿吨 4 运输包装的建模m1dx12 dt2 k1 x2 x1 c1 dx2 dt dx1 dt F1 t m2dx22 dt2 k1 x2 x1 c1 dx2 dt dx1 dt k2x2 c2dx2 dt F2 t m1 m2 m3 k1 c1 c2 k2 F1 F2 m1 c1k1 c2k2 m2 m3 5 产品流通中的动力学环境条件l储存中的堆码 静载荷 主要校核压稳定性 l运输中的冲击和振动 动载荷 首先按冲击进行设计 然后检验运输包装系统在共振状态下的损伤情况 6 储运中的机械性损坏 7 机械冲击装卸作业起重机作业的冲击 8 铲车作业的冲击 9 大量统计表明 包装件重量 跌落高度和发生跌落概率之间 存在一定关系 公布过许多统计关系曲线 如密歇根州立大学包装学院最近通过对某条运输路线的跟踪研究 得到如下结果 小尺寸包装件 L 轻型 20磅重 中型 30磅重 c1 10 大尺寸包装件 H 重型 45磅重 11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 可得如下经验关系式 Gm W Gm 包装件经受到的最大加速度 g W 包装件的重量 kg 经验参数 有三种数据 高冲击现象 801 0 704中冲击现象 203 0 306低冲击现象 53 2 0 100 12 产品损伤模式 l弹性失效或失稳l脆性失效或断裂l疲劳失效l过度变性 13 运输作业 通常是研究各种载荷谱 最大值如下 公路运输 汽车以30km h行驶时紧急制动可能产生0 6 0 7g的负加速度 汽车以20km h在农村土路上行驶时可能产生5 35g的冲击加速度 铁路运输 车厢连挂 启动与制动的瞬态水平冲击加速度可能达20g以上 堆码高度对冲击加速度影响较大 如货车以5 7km h速度碰撞时 底层加速度为1 7g 頂层则高达7g左右 航空运输 遇恶劣天气产生剧烈颠簸时可能产生2 3g的加速度 水上运输 除装卸外 冲击不大 14 频域分析x t Acos t f 2 x t A0 sin 2n f0t n Rx Sx Rx exp i d dt T t X t X t t Sx 15 机械振动功率谱 卡车 16 火车 17 空运 18 水运 19 自然环境 雨淋潮湿高温冷冻阳光虫 鼠辐射防盗 20 流通中气候引起的损坏 21 储运过程中的生物性损坏 典型包装材料包装食物时被昆虫咬透的速率 22 污染引起的损坏 23 出口运输对包装的损坏出口包装先会遇到国内的搬运 装卸 跌落 压力和潮气的风险 加上运输的风险 经海关和登陆国的储存 多次搬运 转船和交货 又造成损坏的可能 这部分可能避免的损失约占70 其中水损 淡水 咸水 冷凝水 湿气 10 偷窃或未交货20 搬运和储存 容器损坏 破损 渗漏 压坏 与油或其他物质接触 污染 冷藏或其他设备故障 40 只有30 货损属于沉船 搁浅 火灾 碰撞 海水或坏天气造成的偶然损失 海船航行时存在6个方向的运动 每分钟可能摆7 8次 摆角可能达40度 装在顶部的包装件的摆动幅度可能达到20米 出口包装受到的冲击与振动一般是国内运输的50倍 尽量采用集装箱运输 24 脆值 Fragility 美国Mindlin教授在1945年的 DynamicsofPackagingCushioning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脆值概念 Gm x g max Pm Wx 包装件上产生的冲击加速度 Pm 通过缓冲垫传至包装产品上的最大冲击力 W 包装件的重量 当产品受到冲击时 Gm值一旦达到某个处于临界状态的极限值就会发生破坏或失效 此值即称脆值 25 冲击试验机与跌落试验机1 试验样件 2 导轨 3 冲击台面 4 程序器 5 升降装置 6 测试系统 26 冲击脆值的测定利用冲击试验机或跌落试验机 27 不同脉冲波的冲击谱1 有限上升阶跃波 2 矩形脉冲波 3 半正弦脉冲波 4 后峰锯齿脉冲波 Am AMfc 28 冲击破损边界曲线 DamageBoundaryCurve 29 位移破损边界曲线 30 组合破损边界曲线 31 振动破坏模式振动峰值破坏模型 可按冲击脆值问题处理 振动疲劳破坏模型 振动破损边界曲线 VibrationDamageBoundaryCurve 32 三参数疲劳损伤边界曲线 最近 美国GaryBurgess教授提出一种新见解 认为可以把冲击破损边界曲线上的临界速度变化 Vc和冲击临界加速度Ac二参数与冲击循环次数N互相联系起来 33 缓冲包装设计 20世纪70年代 MTS公司与密歇根州立大学包装学院合作 总结出缓冲包装设计五步法 1 确定环境条件 2 确定产品脆值 3 选择缓冲材料 4 设计原型包装结构 5 试验评价原型包装 1986年 Lansmont公司F C Bresk等人提出了缓冲包装设计六步法 在五步法的 2 与 3 步之间增加了新的一步 产品重新设计 此步强调改进产品冲击脆值超标的易损件强度和刚度 增加振动脆值超标易损件的阻尼 考虑成本等 34 缓冲材料的缓冲性能 缓冲材料的动力学特性十分复杂 远非常见的线性系统 通过对具体缓冲材料的缓冲系数 C Gmt H t 缓冲材料厚度 H 跌落高度 曲线的测定 可为缓冲包装结构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注意温度影响 压稳定 角冲击等 C m曲线 最大静应力C 曲线 应变C E曲线 比能Gm s曲线 静应力 动态 G 时间t 毫秒 加缓冲垫后的响应 输入的冲击脉冲 振动衰减 冲击衰减 35 ei 静态缓冲系数由 F A x T 由应力应变曲线可计算F的变形能E A Td AT d eAT缓冲材料单位厚度吸收的能量E T与外力F之比定义为缓冲效率 缓冲系数C 1 其中单位体积缓冲材料的变e 量纲与 相同 为了省材 可以选为达到破坏时的最大值 m 则C e可以用差分法求得 ei i 1 m 36 缓冲系数C m曲线例题 产品质量m 10 2kg 底面尺寸60 400cm 等效跌落高度H 80cm 产品脆值Gc 50g 求T 解 m Gcmg A 2 08kPa 对应曲线4的最小C 5 2 得T CH Gc 8 3cm 37 动态缓冲系数更符合实际情况 试验时 选定跌落高度H 面积A不变 改变厚度T和重锤重量W 测重锤最大冲击加速度Gm 得试验材料的以T为参变量的Gm st W A 曲线族 跌落时 位能转变为弹性能WH A Td AT d eATC 38 Gm st曲线例题 产品质量m 20 4kg 底面尺寸25 25cm 产品脆值Gm 65g 求缓冲厚度T 解 st mg 10 A 3 2kPa 与Gm 65g交于A 内插得T 5 8cm 39 蠕变过大的蠕变使缓冲垫变薄 导致缓冲减少和产品松动 设计时应考虑此厚度减少 一般有5 10 抗轴向弯曲性缓冲垫厚度与支撑面积之比决定了缓冲垫抗轴向弯曲能力 产品在下一个冲击到来之前可能回不到原位置 导致缓冲垫受弯曲 特别使用小支撑面积缓冲垫时更严重 一般可使用如下公式来避免 按克斯特拉经验公式 最小支撑面积 1 33 缓冲垫设计厚度 2 通常只要设计的支撑面积超过它 弯曲问题便不大 抗变形性缓冲垫的压缩强度必须作为整个包装件的一部分来考虑 从而确定堆码高度 蠕变 h 10 20 200 600 1000 40 m 压缩速度的影响 41 温度的影响 预处理的影响 42 角跌落 棱跌落的影响 43 最省材设计法 例题产品重W 50Kg 等效跌落高度H 50cm 许用Gm 40g 确定缓冲垫尺寸 解 1 按最小缓冲系数法 Cmin 2 4 对应 m 10Kpa 则缓冲面积为A WG m 104 50 40 10 103 104 2000cm2T CH Gm 2 4 50 40 3cm体积V AT 2000 3 6000cm3 2 按过原点切线法 C0 2 4 对应 m0 11 5Kpa 则缓冲面积为A WG m 104 50 40 11 5 103 104 1739 1cm2T CH Gm 2 6 50 40 3 25cm体积V AT 1739 1 3 25 5652cm3 44 缓冲材料的放置角垫 粘结 成型 45 例题2 棱形产品尺寸19 5 15英寸 48 13 38cm 毛重13 6kg 脆值 40G 临界谐振频率 90Hz 产量每季度1000件 运输公司要求经得住76cm高跌落10次 6面 一角 3棱 利用前面的Gm st曲线内插得3英寸 7 6cm 厚的曲线最低点为40G 对应的 st 10 3KPa 选不同缓冲材料时有不同的结果 要求的支撑面积 13 6kg 981 10 3KPa 129cm2 最小支撑面积 1 33 7 6cm 2 102 2cm2 表明上述支撑面积是足够的 缓冲垫的结构形状应考虑装箱和拆箱方便 需留足够空间 让手能查入取出缓冲垫与产品 由于产品是对称的 重心在中央 缓冲垫可放在产品的4个顶角处 办法有4 1 批量不大 采用挤塑板材较经济 两端各一块 支撑面积要有64 5cm2 板材可选2 3 4英寸厚的 最经济的应是选2英寸 5 1cm 板材组合成梯形垫 结果是2 5英寸基框外侧粘4块厚1英寸和长宽2 2 5小梯形块与2块2 5大梯形块 使得缓冲厚度为3英寸 见图 2 8个角 每个支撑面积为5英寸2 耗材 包装时缓冲垫易搞乱 3 克服上述缺点的办法是将最小尺寸的缓冲垫粘贴在箱板上 4 批量大时 采用模塑缓冲垫 比组合垫节省材料 46 47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EPS ExpandedPolystyrene 可模塑 轻质 半硬的均聚物 成本低 闭孔结构 1945美国开始用于缓冲包装 EPS原料是用不到8 的碳氢化合物发泡剂 戊烷 浸泡小粒树脂 加热到85 96 发泡剂产生内压 膨胀为珠粒 称为预发泡材料 膨胀倍数25 40 密度16 26mg cm3 预发泡材料注入模具 锁模压力几吨 通蒸气加热和使珠粒膨胀 封闭区内的热量与压力使珠粒熔合成为半硬的闭孔泡沫塑料制品 蒸气透过率和吸水率低 绝缘良好 光滑而微弹性表面不会磨损产品 可模塑成复杂形状 压缩到75 还有很大回复能力 静压蠕变低 压缩强度高 可浸泡阻燃剂和抗静电剂 食品相容好 耐酸 碱和脂肪族化合物 但不耐溶剂与矿物油 新模塑与模具设计技术 抽真空 缩短加工周期 正反压密封 使用轻质模具 模塑表面大量排气等 计算机厂等通过使用弹性体添加剂开发出耐冲击和耐环境应力开裂的ESCR等 代替高弹泡沫塑料和ABS 扭转 弯曲和伸长能力有限 为轻质易碎品设计狭长筋时受限制 可精密设计解决 适合低脆值产品 48 聚乙烯泡沫塑料 EPE ExpandedPolyethylene 低密度 半硬 闭孔结构 耐候的均聚物 比EPS易压缩 但不如开孔结构的聚氨酯柔软 密度29 120mg cm3 可模塑和在烘箱中固化 软而无磨损 耐多次冲击 低Tr 阻尼大 机械强度高 耐酸碱和溶剂 低吸水率 1 绝热 51 85 范围内有耐变形的高弹性 断裂伸长约50 拉伸强度 30mg cm3时172KPa 80mg cm3时448KPa 蠕变优于聚氨酯而不如EPS 特点 高扭转 伸长 压缩能力 变形回复98 高阻尼 低Tr 适合重 贵 易碎品 挤塑厚板 圆柱或薄板便利 但有方向性和装配生产率低 模塑无方向性 可优化设计省料 生产率高 但模具贵 49 发泡聚乙烯共聚物 EPC ExpandedPolyethyleneCopolymer 40 PE与60 PS的结合体 低密度 半硬 闭孔结构 原料 颗粒泡沫塑料 需在4 下冷冻保存一月以上 含发泡剂的EPC易预发泡而膨胀和扩展 需特殊处理和尽快模塑 模塑周期比EPS长 回弹性高 拉伸韧性高 耐戳穿 密度20 40mg cm3时的拉伸强度241 324KPa 蒸气透过率与吸水率低 1 压缩蠕变不如EPS而比EPE好 23 和28KPa下1000小时变形为2 5 耐一般溶剂 汽油 矿物油 脂肪族化合物 可加抗静电剂 可通过二次连续发泡装置膨胀至22mg cm3以下 多在32 40mg cm3 韧性优于EPS与EPE 耐拉伸和耐戳穿优于现有模塑泡沫材料 回复性优于EPS而不如EPE 缓冲性能比EPE高7 12G 适用于重复使用的浅盘和要求编磨损 耐溶剂 能吸收冲击具有超级韧性 无拉压扭疲劳的包装 50 发泡苯乙烯 丙稀腈共聚物 SAN Styrene acylonitrile 可模塑 轻质 高弹性的苯乙烯共聚树脂 用氟碳发泡剂预发泡 并在模塑过程中熔合之 储存期可达6月 因发泡剂含量高 加工周期较长 不用烘箱固化 预发泡可得40倍膨胀 密度降至16mg cm3以下 二次发泡至13mg cm3 可加抗静电剂 半弹性 吸收冲击 透汽率低 吸水率低 19mg cm3时 0 33 伸长率小 导热率小 18 19mg cm3和24 25 时 K 0 26 0 033W m 高弹光滑模塑表面不磨损产品 可制出肋条承受静载荷 变形75 时回复率95 18mg cm3和5 2KPa下的动态变形为4 5 压缩蠕变与EPS相似 室温27 6KPa下300小时变形1 5 阻尼良好 缓冲系数与EPE相似 优于EPS 韧性不如EPE 它是试图取代EPS与EPE中最好的低密度产品 适合多次冲击 跌5次仍很好 易碎品 高静载等场合 但贵 ARCO公司的Arsan600与DOW化学公司的Techmate 易弯曲开裂 因低密度 13 18mg cm3 的SAN性能近似于32mg cm3的EPE 故使用成本可低于EPC与EPE 51 气垫缓冲材料 过去采用PVC薄膜高频热压成型 内充氮气 形成球形或枕形泡 透明而富有弹性 适合小型产品的缓冲包装 但有热胀冷缩缺点 现在采用具有柔性和弹性的聚氨酯或尼龙与传统的PVC复合制造气垫缓冲材料 克服了上述缺点 高强而耐磨 52 将农作物秸秆粉碎 与粘结剂混合 经交联反应 发泡 浇铸 烘烤成型和自然干燥 即可制成缓冲材料 它在低应力条件下 具有比EPS更好的缓冲性能 能降解 价廉 但有待进行产业化开发 日本针纺合纤公司从玉米中提取出聚乳酸 可制成生物降解缓冲材料 它的强度 缓冲性和耐药性与EPS相近 废弃时可做燃料和堆肥 利用粉碎后的废纸和淀粉混合 发泡 成型为具有多孔的小球 可用于作为缓冲材料 缓冲性能优于EPS UFPTechnologies Inc 利用废纸生产缓冲方垫块缓冲性能极好 适合电子 仪器和敏感材料的缓冲包装 天然植物类缓冲材料 53 双层叠置AB型双瓦楞纸板的冲击与振动特性用料 300 180A 180 180B 300g m2 不如EPS等泡沫塑料 与蜂窝纸板相近 54 蜂窝纸板变频振动数据 缓冲包装设计时要避免主共振点 255 145 200 55 蜂窝纸板防振性能实验分析 面纸300g m2 芯纸 再生纸 120g m2 内切直径10 4mm 孔径比1 20 30 40 50mm厚的共振频率为313 256 250 210Hz 衰减系数0 05440 04870 04510 0582 1时最大振动传递率Tr 8 11 0 3 80Hz 时 Tr 1 不防振 1 5 380Hz 时 Tr 1 具备减振功能 56 可见 蜂窝纸板最低固有频率在7056Pa附近 与硬橡胶及聚氨酯相近 轻载荷时最大固有频率低于硬橡胶 高于聚氨酯和EPE 固有频率随静应力变化先缓降 后上升 蜂窝纸板固有频率与静应力关系 57 缓冲包装设计程序设计考虑因素 1 产品尺寸 如长宽高 直径与高度等线型尺寸均影响缓冲包装的设计 并可确定流通环境 2 产品重量 要考虑毛重与重心位置 若重心大大偏离中心 缓冲材料分布要做相应调整 3 产品脆值 不同脆值的产品要按优化原则考虑不同的缓冲材料及其厚度 4 流通环境 根据国标或参考国内外相近产品流通环境数据 最好自己实测 设计程序 1 获得产品的信息 尺寸 毛重 质量分布 脆值等 2 获得流通环境数据与相关试验标准 3 获得其他限制条件 如成本限制 流通环境条件限制 市场营销限制等 4 根据已有缓冲材料的缓冲系数曲线选择缓冲材料 新材料需测定其缓冲系数 5 根据已有缓冲材料的振动传递率曲线等动力学参数核对所选缓冲材料 6 优化计算缓冲垫的结构尺寸 7 校核静载荷的压缩蠕变 8 初步估算缓冲包装系统的成本 9 根据实际流通环境条件对缓冲包装系统进行局部修改 10 制作包装样件供试验用 11 按设计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 12 若不满足要求 则需重新设计 若满足 则可批准设计 并提交设计报告 58 实例1美国Critikon的电子医疗设备开始时运输破损率达40 试验发现冲击脆值仅38 76 共振频率为22和35Hz 加缓冲后 18 30 跌落高度试验均无问题 但缓冲包装系统的共振频率刚好也是22Hz 其放大率为9 是破损的关键因素 于是增加振动易损件的刚度 使脆值提高到110以上 并调整缓冲结构 使固有频率提高到80Hz 新的产品 包装系统可承受48 跌落高度 破损率降至0 1 以下 59 实例2三菱对生产的14 电视机试验发现 显象管下部塑料框架的脆值仅为25 四个螺钉的固定扭矩不足造成管子脱落 只是增加固定扭矩30 更换螺钉垫片 便使产品脆值增加一倍多 大大减少缓冲材料用量 包装费用减少约一半 代价极少 效果显著 60 实例3三菱生产的手提煤油炉 最初设计的稳定用底版边缘突出76mm 试验发现炉体脆值为50 而底版仅5 需很多缓冲材料才能保证底版在流通中不坏 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很高 第一次改进是减少突出长度 从而降低包装体积 但脆值未提高 后又再底版上增加加强筋 结果脆值提高到25 同时降低油箱和电机重心 使包装与运输成本大幅度减少 实例4浙江冰箱厂最初生产的冰箱在运输中破损严重 试验发现是箱体结构强度太弱脆值仅28 改型设计时 对箱体钢板进行二次弯曲翻边 增加了刚度 材料成本不变 脆值提高到54 同时选用优质缓冲材料 使用量减少 结果 该厂每年可减少200万包装 流通和维修费 61 实例5合肥搪瓷厂生产的橱柜用5步法设计 1 根据GB4857 84并结合国内运输统计资料 确定产品跌落高度为76cm 2 用EPS缓冲材料 在跌落试验机上测得脆值为80 3 根据4 4cm厚EPS的实测缓冲系数曲线查得Cmin 3 7对应的 m 7 产品重42 5kg 从而可算出t 3 5cm 4 设计外包装与缓冲系统原型 5 按国标进行堆码 跌落试验 结果表明完全符合要求 实例6国外某食品厂生产薄脆1 2 3 炸脆片1 2 甜饼等6种产品 冲击试验表明 除薄脆3外 其不同方向的有效跌落高度是不同的 可改变冲击面减少包装材料用量 62 实例7按缓冲与振动失效确定衬垫尺寸某仪器悬臂关键件fc 60Hz Gm 30g 包装件重F 50kg 与左图7 6cmEPS曲线相交 其最低点的 s 0 7 得衬垫面积A GmF s 214 3cm2 计算得包装系统fn 22 15 由图可见接近共振点 传递率Tr 1 7 对于汽车产生2 5g时 产品Gp 1 7 2 5 4 25g Ge Gfn fc 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