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1页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2页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3页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4页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 摘要:目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治措施。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1889例产妇,密切观察产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析产后出血的处理措施和效果。 结果:1889例阴道分娩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52例,发生率为2.75%,止血处理及时、得当,无病例发生死亡。诱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以及其他因素。 结论:产前熟悉并正确评估产妇的情况,密切观察产程的每个细节,一旦发生阴道血量较多,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及时处理,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 关键词: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原因 防治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6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09-01 孕产妇在产后发生阴道大量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大概每4分钟便有1例产妇因产后出血而死亡。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剖宫产日益增多,但是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进一步研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1889例阴道分娩产妇,进行了密切观察、分析与研究,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阴道分娩的1889例,年龄最小的产妇20岁,年龄最大的41岁,平均年龄为(31.875.83)岁。其中有5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5%,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最小的22岁,最大的40岁,平均年龄为(32.064.84)岁;孕周最短的为36周,最长的孕周有41周,平均孕周为(39.081.12)周;有36例为经产妇,16例为初产妇;另外有3例产妇为双胎。排除心肺等器官严重并发症。 1.2 诊断标准。产后出血的判断以胎儿娩出后产妇在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为标准。 1.3 方法。熟悉掌握孕妇的身体、心理状况,胎儿的情况,以及是否双胎、巨大儿或者有难产史,关注高危孕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孕期的监测检查。对于孕期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孕产妇,要做好心理疏通,鼓励孕妇的自信心,保持稳定的待产情绪。做好每一位孕妇的分娩评估,准备好产后出血的处理准备。 在第一产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情况,加强产妇的营养补给和充分睡眠,对产程的进展进行细致的观察,一旦发现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等现象,立即给予处理,做好评估,对于产程异常的产妇及时实施剖宫产;第二产程中,做好产妇运用腹压的指导,密切观察产程,符合会阴侧切的情况要抓住时机,适时的给予会阴侧切。当娩出胎头后,要先将羊水、黏液捋净,再外旋将肩娩出,此时,立即给予产妇缩宫素,可以采取静脉滴注或肌注;第三产程,胎盘娩出,要按摩子宫,不要急于牵拉脐带,避免胎盘部分剥离。胎盘娩出后,对胎盘胎膜的缺损进行检查,防止副胎盘、胎盘小叶残留,如有软产道血肿、裂伤,立即给予缝合。娩出胎儿以后,要继续观察15分钟,一旦发现阴道流血量过多,要立即查找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对于双胎、巨大儿等高危产妇,采取压砂袋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协助早吸吮,刺激脑垂体分泌缩宫素,子宫收缩得到促进,可以达到减少产后出血的目的。在娩出胎儿以后,胎盘娩出之前,密切测量产后出血量,如过大则即刻查明原因,进行止血,可以采用按摩、宫缩剂应用、宫腔填塞等方法,如有必要可采取子宫压缩缝合、子宫次全切除或者盆腔血管结扎。观察产妇产后2小时的宫底高度、宫缩、会阴及阴道出血情况等,做好记录,1次/30min。如发生产后出血,静脉通道要立即建立,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分析出血原因,及时沟通,积极处理。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1889例阴道分娩产妇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75%,根据患者病情积极处理后,没有1例产妇死亡,效果满意。产后出血的因素,根据主要程度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其他因素。详见表1。 3 讨论 加强孕期产前宣教、严密观察产程、提高接产技术、常规记录产后出血量,完善交接班制度,尽早发现、及时干预、积极治疗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预防产后出血,及早做好准备工作。进行围产期保健,规避不利于孕产妇的各种风险因素,为分娩创造良好的条件。子宫收缩乏力主要是因多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情况导致子宫过度膨胀;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应用缩宫素、脑垂体后叶素、卡前列甲酯栓等以增加子宫收缩力,徒手按摩子宫,提高其收缩力度,如保守治疗仍无效,可行子宫压缩缝合、子宫次全切除术或盆腔血管结扎等。经产妇二次妊娠易因胎盘粘连等因素造成产后出血,相对而言,经产妇有药物流产史,也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育龄女性应实施有效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次数,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如患者发生软产道损伤应给予及时止血、缝合,行无菌纱布压迫操作。 综上所述,入院前加强孕期产前宣教,入院时详细了解产妇情况,对其做出正确评估,临产后严密观察产程,分娩时提高接产技术,产后常规记录产后出血量,完善交接班制度。对于产后出血要尽早发现、及时干预、积极治疗,这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改改,陈芳琴.产后出血54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16(6):533-534 2 张焕潮.难治性剖宫产产后出血21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