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的分类.doc_第1页
贝类的分类.doc_第2页
贝类的分类.doc_第3页
贝类的分类.doc_第4页
贝类的分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贝类的分类第一节 多板纲的分类多板纲是贝类的原始型,完全海产,现生有600余种,底栖生活,从潮间带到5000米的大洋深处都有分布。一般生活于较高盐海区,以足附着在岩石或它物上生活,活动能力较强,一般个体较小,经济价值不大,有些有药物价值如红条毛肤石鳖,可用于治疗麻疯病,颈淋巴结核等。东南沿海有吃大型石鳖的习惯。根据嵌入片形状分为鳞侧石鳖目和石鳖目。鳞侧石鳖目主要特征,贝壳无嵌入片,即使有亦无分齿,头板小于尾板。鳞侧石鳖科低粒鳞侧石鳖(Leptochiton assimilis) 体小,长圆形,壳板白色,无嵌入片,尾板比头环带上有多种棘和簇状鳞,寒温带生活种,分布于我国黄海低潮区至40米深。鳃10对,饵料以藻类为主,兼食微型动物如有孔虫、苔藓虫、海绵等。二石鳖目主要特征,有分裂成齿的嵌入片。1鬃毛石鳖科身体椭圆形,或近圆形,头板嵌入片具8个齿裂,有时数目有变化,环带上生长有或多或少的毛,齿吞内侧齿具有3个大的齿尖。本科动物多生活在较高的纬度,向北可分布到俄罗斯远东海域,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和日本等地,我国向南分布到东海。种类有网纹鬃毛石鳖,史氏毛石鳖,日本宽板石鳖。日本宽板石鳖 Placiphorella japonica2隐板石鳖科身体长椭圆形,壳板埋入体内的部分较多,头板前端的嵌入片有3-5个齿,其它壳片嵌入片每侧一个齿或无。环带宽厚,有针,刺状或成簇的针束。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 4棘带石鳖科 日本花棘石鳖 5云斑石鳖科6甲石鳖科 右图为:朝鲜鳞带石鳖(Lepidozona coreanica)北方沿海习见种 第二节 双壳纲分类约15000种,种数仅次于腹足纲,有许多种是重要的养殖和捕捞对象,还有一些是木材和岩石严重破坏者。双壳类,左右对称,具两片合抱身体的贝壳和外套膜。贝壳一般分三层: 角质层、棱柱层、 珍珠层壳顶突出明显,多数前端有小月面和 木盾面,壳面具生长纹和放射肋,有些壳有突起等物,以及壳毛,壳皮等。壳内面壳顶下方具有齿和齿槽,构成铰合部,此外还有韧带。外套膜位于壳内面,外套膜缘较厚,愈合情况分四种:1)简单型:扇贝,蚶,2)二孔型:贻贝,3)三孔型:多数异齿类,4)四孔型:竹蛏科种类。鳃呈瓣状,构造分四种类型:1)原鳃型:原始种类,两侧 各1对羽状鳃,2)丝 鳃型:贻贝目,珍珠贝目,3)真瓣鳃型:异齿类,4)隔鳃型:孔螂总科足为身体腹面一个肌肉突起,一般呈斧状,可缓慢运动或挖掘泥沙,有些附着、固着种类,退化或消失。全部营水生生活,多数在海洋中,少数在淡水湖泊和江河中(河蚬,蚌等)。分布广,从寒带至热带,从潮间带至万米深海沟均有分布。生活方式主要是底栖,其中除少数生活在底表面或石缝中外,多数生活于底内泥沙中,另外还有些穴居于岩石(海笋)或木材中(船蛆),有些营固着生活,固着于岩石上(如牡蛎)终生不再移动。双壳类多数种类依靠鳃纤毛活动形成水流滤下食物,属草食性,少数肉食性种类,如孔螂,能利用水管,主动捕捉其它小动物。双壳类的所有种类的均可食用,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很多都是海珍品,如干贝,江珧柱 ,蛏干和西施舌等.根据铰合齿的形状,可将双壳类分为三目一列齿目特征:1)铰合部铰合齿数多,一列或分成2列。2)闭合肌两个。鳃呈羽状。蚶总科鳃丝状,一般反折,鳃丝游离,壳一般左右对称,或左稍大于右壳,通常前后相等,表面常有带毛壳皮,粗细不等的规则或不规则的放射肋。铰合部具小齿一列,外套膜游离,无水管。前后闭壳肌均发达。1蚶科 Arcidae 贝壳呈卵圆形、球形、长方形或方圆形,壳表具有粗糙的壳皮或发达的壳毛,并有或粗或细的放射类。我国约有50多种,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蚶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大多数可食用。主要有蚶属: 有舟蚶,榛蚶,布氏蚶等。毛蚶属 Scapharca 毛蚶S. kagoshimensis分布于日本、朝鲜及我国南北 沿海,是沿海渔业主要种类之一,主要以底拖网形式捕获。壳一般中等大,近卵形,膨 胀,两壳不等,左壳大于右壳,壳长一般有31-34条规则的放射肋。前端肋上有明显的小结节,生长纹在腹部比较明 显,壳面白色,被毛状壳皮,毛生在肋间隙中。本种生活于低潮线至水深几十米的浅海底,底质多为软泥,以河北丰南、黄骅、锦州产量为大。魁蚶 Scapharca broughtonii (赤贝)较大,左壳稍大于右壳,壳表约有42条放射肋,放射肋上平滑无小结节,其它基本同毛蚶。生活于潮间带至水下几十的或泥沙底,多在20-30浅水区。肉味美,日本,朝鲜及我国东海以北沿海分布较多主要为黄渤海区,黄海北部,大连湾为主要分布区。日本人生吃,是黄渤海区主要出口贝类之一。东海区为优势种,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皆有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区域的广布种,为珍品。以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养殖历史较长,为我国传养殖贝类,生活于潮带浅水区的滩涂,有淡水注入处较多。 生活时体前端大部埋于泥中。栖息深度,幼蚶数毫米,成蚶数厘米,适温广,适盐广。泥蚶 Tegillarca granosa 壳较小,壳表无毛状物,18-21放射助。上有粗大结节。泥蚶属 Tegillarca帽蚶科 Cucullaeidae贝壳个体大,外形与蚶科近似,壳面被有棕色壳皮,并有细密的放射肋。壳内有一纵行的片状隔板,铰合部直而窄,两端齿强壮、中部齿弱。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暖水区,栖息于浅海泥沙质海底。我国有一种。此外还有蚶蜊科,拟锉蛤科粒帽蚶 C.labiata贝壳大而膨胀,放射肋与生长纹交织成布纹状,壳内淡紫褐色,有一斜行的片状隔板。在我国分布于广东,福建沿海。毛蚶壳(瓦楞子)有消炎,化瘀,健胃的功效,1胃炎:互楞子3钱(煅烧),良姜1钱,甘草2钱,每日2次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互楞子5两(煅烧),甘草1两共研细末,每次10g,再日3次,开口冲服,饭前,有效率可达89%,有些服后5分钟即能缓解疼痛。3疣痣:互楞子煅灰外敷在挑破的痣或疣上。4冻疮:互楞子1两,冰片5分,共研末外敷,同药效的有泥蚶,魁蚶。另外,肉有补血的功效。二异柱目1.贻贝总科2.珍珠贝总科3.不等蛤总科4.牡蛎总科 主要特征:前闭壳肌较小或消失,铰合齿一般退化为小结节或无。(一)贻贝总科主要特征贝壳呈楔形,亦有三角形,卵圆形和圆柱形。多数贝壳较大,两壳相等,两侧不等,壳质硬,壳皮发达,(铰合部齿退化或结节状突起)韧带细长,位于壳顶后方背缘。鳃除有纤毛盘结外,鳃板间亦有结缔组织连结,外套膜有一个愈合点。足退化较小,以足丝附着在外物上生活。1贻贝科 Mytilidae 贻贝科种类较多,贝壳呈三角形、长方形、楔形和椭圆形等;两壳相等,两侧不等,壳表具有角质的壳皮或壳毛。壳面光滑或具有放肋;主要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常以足丝附着在岩石、沙砾等物体上或穿孔营穴居或埋栖于泥沙中生活,除少数种类外,多数为海产。 我国沿海已发现的有66种。本科经济价值较大,常见的有:紫贻贝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世界性分布,壳楔形,壳顶位于壳的最前端,腹缘略直,背缘呈弧形,后缘圆,足丝孔位于腹缘前方,不明显,足丝发达,以足丝营附着生活。一般生活于潮浅下10米以内的水域,繁殖力强,每年有春,秋两个繁殖季节,产卵量大。生长快,生活力强,60-70年代育苗。现在北方沿海已大量繁殖。其营养丰富,且可药用,是一种主要的经济种类。贻贝(海红,淡莱)的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肉 用途:用干治疗眩晕、盗汗、高血压、 阳萎等。1眩晕及盗汗,淡莱,陈皮,各适量,作丸剂,每次服2分-1钱。每日2-3次。2高血压:淡莱1两,松花蛋1个。共煮服。翡翠贻贝 Perna viridis“青口”暖水性,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北太平洋、印度等沿海,我国分布于福建以南,是养殖种,生活于石砾底,有群栖性,0-10米,适盐广,生长快。澳大利亚、中国南部沿海养殖前景极好,个大,生长快。厚壳贻贝 Mytilus coruscus 贝壳大而重厚,呈楔形,壳内浅灰蓝色,壳面尤其是顶部壳皮常脱落呈白色。分布于日本,朝鲜,及我国北部沿海及东海沿岸,生活区比贻贝靠下。本种个体大,肉肥味美,在浙江沿海产量较大,干制品也称“淡菜”。偏顶蛤 Modiolus modiolus 壳顶偏 ,位于壳前端略偏向背缘,壳面自壳顶向后腹缘具有明显的龙骨突,后端具细刚毛。此外还有麦氏偏顶蛤,突壳肌蛤黄渤海东海为优势种(寻代)、黑荞麦蛤(可作饲料,为岩石潮间带常见种)、石蛏等。穴居于岩石贝壳或珊瑚等中,具有分泌酸液的腺体。二、珍珠贝总科两壳大小常不等,壳背缘直,壳顶两侧有时具壳耳,一般无铰合齿,足舌状,无水管。1、珍珠贝科 Pteriidae 马氏珠母贝(合浦珠母贝) 大量养殖,是生产珍珠的主要贝类。大珠母贝:可生产高质量的珍珠。2江珧科 Pinnacea主要特征:贝壳大形,呈三角形,壳质较脆,壳顶尖细,腹缘凸,背缘较直或略凹,后宽大,多数种两壳相等,但两侧不等。壳表呈淡黄,黄褐和深褐色,壳具细的放射肋,肋上有“人”字形小棘,具前闭壳肌。此外除少数生于石块和珊瑚礁上,绝大多数营埋栖生活,壳后端常露出滩面,多生活于50米以内水域,为暖水性种,世界上共有30余种,我国9种。其干制品江珧柱胜过干品价值,足丝极发达,毛发状,古阿拉伯人常用来编织手工艺品。是重要的增养殖种类。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黄海、东海和南海。图片分别为幼体和成体(三)扇贝总科两壳相等或不等,具壳耳,多无铰合齿,外套膜边缘具眼和触手,以足丝附着或固着生活。1扇贝科 Pectinidae 贝壳呈扇形,背缘直,右壳背缘超过左壳,外套膜缘游离,后闭壳肌靠中央偏后,较大。主要种类有:栉孔扇贝 Chlamys farreri贝壳圆扇形,前耳大于后耳,壳表具生长纹和放射肋,放射肋上其发达的棘状突起,右耳下方足丝孔具6-10枚栉状齿。主要生活于潮下线50m以内的水域底,一般以足丝附着生活。环境不利时,足丝可脱落,双壳快速开闭而游泳,并重新分泌足丝。生殖腺白色,桔红色,干制品干贝,肉味鲜美。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沿海及东海,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是目前我国北部我国重要的增养殖品种之一。1976育苗成功。资源量大,后采自然苗成功。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我国分布于南海,以大亚湾,大鹏湾为主产区,放射肋巨大约23条,两肋间形成深沟,内具有细的放射肋3条。3)海湾扇贝 Argopecten irrandians壳面较凸,壳色有变化,放射肋18条左右。于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目前在我国北部沿海广泛养殖,当年长成。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日本引进,最大超过10cm。右壳(白)大于左壳(红褐),无栉齿,闭壳肌痕大。冷水性贝类,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沿海,日本本州北部以北沿海,是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日月贝二壳近等,圆形无足丝,上壳红如太阳,下壳白如月亮,故名。嵌条扇贝右壳突出,左壳平,放射助 11条。全国均有分布,常生活于数十米深,产量少。2海菊蛤科 Spondylidae右壳常附着在岩石上,左壳常具发达的棘状突。如堂皇海菊蛤,分布于我国东海以南沿海。壳可药用:有清热祛痰等作用,用于治疗咳嗽,中耳炎。壳4钱,杏仁了钱,姜斗夏3钱,甘草1钱,煎服。/中耳炎,壳煅后加冰片,研末,吹入耳内。右图为 堂皇海菊蛤(四)不等蛤总科不等蛤科:贝壳呈不规则的扁圆形,右壳平,左壳凸出,壳薄而脆,半透明。本科种类较少,但分布广。在我国沿海仅发现5种左右。1)海月(窗贝) 2)金蛤(不等蛤)右壳顶端具孔伸出钙化之粗短足附干外物上,左壳为上壳,多为金黄色。(五)牡蛎总科两壳不等,左壳较大,并固着在岩石上,铰合部无齿,足和足丝均无。牡蛎科 Ostreidae我国已发现百余种。肉味鲜美,贝壳可药用和烧制石灰。是世界上养殖最早也是产量最大的种类。长牡蛎 Crassostrea gigas贝壳大型,壳坚厚,生长较快,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朝鲜,日本及西太平洋均有分布。壳近长方形,两壳不等,左壳后端固着,右壳较平,有鳞片环生,状如波纹。养殖较多,亦有从日本引进者,称太平洋牡蛎和真牡蛎,台湾牡蛎,实为同一种。大连湾牡蛎,褶牡蛎,近江牡蛎,密鳞牡蛎等(幼生型)。壳:有镇静,滋阴养养血,化痰,制酸等功效。可治疗眩晕,失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病症。三真瓣鳃目主要特征:贝壳多形,铰合齿少或不存在,闭壳肌两个。鳃构造复杂(丝、瓣间以血管相连),或变成肌肉质隔膜,外套膜有1-3个愈合点,分四个亚目。A裂齿亚目铰合齿分裂,或成二部分,或退化。(一)蚌总科全部淡水产,直肠穿过心室。1珍珠蚌科:珍珠蚌2蚌科:经过钩介幼虫期三角帆蚌:后背缘向上突起形成帆状的后翼,分布:河北-湖南,是淡水育珠的好种类褶纹冠蚌:大,长30cm。我国、朝鲜、俄罗斯等地分布,成珠快,但质量不如三角帆蚌。(二)三角蛤总科三角蛤蛤科,三角蛤,可用足跳跃,热带海产B异齿亚目铰合齿多变,形状不同(一)球蚬总科蚬科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淡水产,壳坚厚,略呈三角形,生活在河流及湖泊内,广泛分布于我国、日本、俄罗斯、朝鲜及东南亚等国,内味鲜美,已出口日本、韩国。(二)鸟蛤总科两壳相等,铰合齿常为圆锥形,或退化。外套膜缘具3孔。1鸟蛤科 Carditidae壳卵圆形,较膨胀,壳顶突出,位于中央附近,壳表刻纹主由放射助构成,有些种类放射退化。外韧带。铰合齿,毛齿2枚,侧齿前后各1枚,壳内腹缘呈锯齿状。本种暖水种较多,多生活于潮间带与大陆架范围之内,我国共发现50种。1)滑顶薄壳鸟蛤 Fulvia mutica 壳大型,壳薄,壳顶光滑,突出壳有46-49条放射肋,外韧发达。本种主要分布于日本沿海,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肉可食用,可做养殖对象。2)加州扁鸟蛤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 壳大型,壳质坚厚,两壳侧扁,壳表具暗褐色壳皮,有38条左右 放射肋,外韧带强大,本种为北太平洋分布种,从美国加州经白令海、日本沿海,朝鲜至黄海均有分布,生活于采区域,较多,目前已开始人工育苗研究,肉味鲜美,出口日本。2砗磲科 Tridacnidae壳稍大,重厚,两壳不能完全闭合。放射肋粗大,壳缘有大的缺刻,高于热带海洋,主要种类有:大砗磲,双壳类最大者壳长过1米。重250公斤。其它还有鳞砗磲,砗磲,砗濠等。(三)帘蛤总科两壳相等,外韧带,外套窦深,外套膜两处愈合,形成小管,水管基部愈合,较短。两个闭壳肌,足侧扁,斧状。1帘蛤科 Veneridae贝壳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壳质通常较厚,坚硬,两壳相等,两侧近等或不等,壳面简单或具花纹,小月面清晰,外韧带,铰合部通常有3个主齿,水管短,不等长,大部愈合。本科动物很多,全部海产,我国已发现100多种,具经济价值的很多,有些为人工养殖的对象,如菲蛤、杂蛤、文蛤等,肉味鲜美,亦可药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属种文蛤 Meretrix meretrix 贝壳较大,呈三角形,壳质坚厚,两壳相等,两侧稍不等,壳面光滑,被一层黄褐色壳皮,生长纹明显,壳面有不均匀地呈“W”或“V”字形褐色花纹。分布于朝鲜西海岸,日本、菲律宾、越南、巴基斯坦和中国。本种为我国南北沿海常见种,生活于低潮区及以下的细沙质海滩以江苏如东,启东,和广西的产海,合浦防域等地为主产区。可潜入沙中数厘米深,有时壳缘露在外,隐入沙中后常在滩面上留下漏斗状的凹陷,渤海海湾,本州湾及江苏沿海产量很大,并供出口。石房蛤属 Saxidomus 紫石房蛤 (“天鹅蛋”)Saxidomus purpurata贝壳较大型,壳质坚厚,壳面具粗大生长纹,无放射肋,外韧带极大,凸出,壳前端圆,后端近截形,外套痕明显,外套窦深大。本种为温带区的冷水种,生活于低潮线附近或稍深的浅海,泥沙砂砾底质中栖息。分布于日本北部沿海及朝鲜和我国山东半岛,以北沿海。肉味鲜美。3)镜蛤属 Dosinis日本镜蛤Dosinis japonica生活于潮间带中区至数十米深的细沙和泥少底的海底,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南可至海南岛和广西沿海,肉味美。壳厚,壳圆形,略扁,生长纹清楚,小月面凹陷,外套窦深,呈尖锥形。4)青蛤属青蛤 Cyclina sinensis 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在有淡水注入的区域数量较多,泥沙或沙泥底。壳薄,近圆形,壳顶较高,壳面膨胀,生长纹及清楚,外套窦深。5)蛤仔属 Ruditapes壳呈卵圆形,两壳相等,壳面颜色及花纹因不同生活环境有变化,生长纹及放射肋细密。铰后部窄,两壳各具3枚毛齿,外套窦深。本种生活于沙和泥沙质海底,从潮间带至10米深海底均有分布,肉味鲜美,肉壳均可药用,此种与杂色蛤 Ruditapes variegata常混淆(高度略小于前者,略长于前者,水管完全分离,前者水管基部愈合。) 世界性广泛分布。本种肉味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开展大规模养殖。菲律宾蛤仔 Ruditapes philippinarum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黄渤海常见种。2住石蛤科住石蛤,分布于海南岛及热带海区,常穿凿石及珊瑚而居。(四)蛤蜊总科两壳相等,有时后方有开口,壳有壳皮,有内韧带,2蛤蜊科 Glycymeridae壳质薄韧,一般小月面及面清晰,生长纹细密,无宽大而明显的放射肋,韧带结构特殊,分内、外两部分,内大外小或缺。外套窦明显,水管长,愈合。多生活于潮间带至百米深以内水域海底,世界各大洋都有足迹,我国已发现30种,营穴居生活,以水管伸出滩向。蛤蜊属 Mactra四角蛤蜊 M .venneriformis我国南北沿海产量大,加工成干。中国蛤蜊(凹线蛤蜊)(Mactra chinensis)贝壳呈圆三角形,壳面光滑,黄白色,被有黄褐色壳皮,同心生长轮脉明显,并有淡褐色的放射带。分布 :从辽宁至福建南部沿海,北部数量多于南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西施舌 Coelomactra antiquata壳大型,呈三角形,壳质薄韧,壳面黄褐色,光泽,生长纹细密,足发达,广温性种。我国均有分布。潜入泥沙中生活,细沙,肉鲜美,为海产珍贵补品。福建沿海已进行人工养殖。(五)樱蛤总科两壳相等,铰合部每壳至多有主齿2枚,水管发达,分离,两鳃不等。1紫云蛤科 Psammobiidae个体较大,贝壳多呈卵圆形或椭圆形,也有方形的;两壳不等,壳面或壳内常呈紫色。通常两壳各有主齿2枚,少数有变化。分布广,全部为海产。我国沿海分布普遍,已知有25种左右。2樱蛤科 Tellinidae种类繁多,数量大,分布广,许多种类是温带和热带海潮间带下动物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发现50余种。主要特征是贝壳扁平,较薄,椭圆形或三角形,稍开口,多数种壳后部稍弯曲并具有不同程度的的放射褶。常见的有:彩虹明樱蛤,浙江以南沿海数量多,可考虑滩涂增养殖。异白樱蛤等,北部沿海下图 :散纹小樱蛤 C 贫齿亚目铰合部不发达,无侧齿。(一)竹蛏总科两壳相等,两侧不等,侧扁,延长形,两端有时开口,壳顶低,外韧带,主齿1-2枚,足发达。1绿螂科中国绿螂(大头蛏),长卵圆形,被壳黄褐色壳皮,分布在南海,广东已养。2竹蛏科贝壳呈细长的圆筒形或拉长的椭圆形,两壳相等,前后端开口,壳质薄脆,壳顶低,不明显,位于背缘最前端或近前端背,背、腹缘平行或近平行,壳面光滑,有生长纹,足极发达柱状,无足丝。本科种类用强大的足挖泥沙,穴居生活,有的潜泥可达1m,有的用足强大的肌肉急剧收缩作短距离射出状的游泳。肉味鲜美.大竹蛏 Solen grandis广布性种,从菲律宾一直到我国及朝、日沿海,栖于潮间带中、下游区和浅海的泥沙滩中,深度50-40m,肉味美,足大。 短竹蛏,壳小,近长方形,壳质极薄脆,半透明,一般壳长约为壳高的3倍左右,是竹蛏属内壳长与壳高比例最小的一种,壳面灰白色,被黄褐色并具光泽的壳皮。生长纹明显,左、右壳各其一枚主齿. 本种生活于我国南北沿海,生活于10-90m的浅海沙泥底海底。长竹蛏 Solen strictus壳细长,圆筒状,壳质薄脆,壳前端截形,后缘圆形,背腔缘平行。壳面光滑,被黄褐色壳皮,在壳顶处常脱落,壳长为壳高的6-7倍,生长纹成弧形,本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是潮间带见的一种,栖息深度20-40m,肉味鲜美,产量大,是一种很有潜力和前途的养殖贝类。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贝壳呈长方形,壳质薄,贝壳前后缘均为圆形,壳顶位于背缘近前端约为壳长1/3处,背腹缘平行,壳中央稍靠前端有一自壳顶至腹缘的斜沟,壳面自壳顶至腹部生有逐渐明显和粗糙的生长纹,其上被一层粗糙的黄绿色壳皮,壳顶部壳皮常脱落而成白色。壳内面白色,有与壳面陷相的斜沟,相对应的隆起。本种主要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或有少许水注入的内湾,穴居,潜居深度与季节有关,夏季浅,冬季深,一般10-20m,肉味鲜美,鲜食或加工,晒干,我国已有数面百年养殖历史,与蛤仔、泥蚶 、牡蛎合称四大传统养殖贝类壳、肉皆可药用,肉用于户后虚损,热,痢疾,壳用于因喉肿痛等。本种分布于日本和我国南北沿海(二)海螂总科两壳常有开口,韧带位于壳顶内方匙状槽内1篮蛤科本科多为广温种,主要有以下几种:红肉河蓝蛤,分布广东,小型贝类,喜群栖。光滑河蓝蛤,中国南北沿海的泥内滩涂,焦河蓝蛤,长江口,杭州湾等地,可作饲料2海螂科壳卵形,右壳稍大左壳,壳的前后端场有开口,内刺带,左壳的铰合部有一大的突出板,无铰合齿。砂海螂Mya arenaria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寒温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域,我国分布于北部沿海,是很有前途的养殖种类之一。(三)凿穴蛤超科海笋科大沽全海笋Barnea davidi分布在我国北部沿海,南至浙江沿海,可食。D异韧带亚目鸭嘴蛤科 Laternulidae 壳薄,半透明,贝壳长卵圆形,似鸭嘴状,壳前后端开口或仅后端开口,两壳壳顶紧密接近,其上各有一条横裂,无放射肋,具生长纹,大多数种类在韧带槽前方具有石灰质板。渤海鸭嘴蛤生活于泥沙或砂泥海底,居潮间带中区至20M深均有发现,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区,我国南北沿海广布种,主要作饲料。鸭嘴蛤:肉味美,可食,可作饲料(二)孔螂总科鳃为肌肉质隔膜,孔螂科,孔螂,第三节 腹足纲分类最大的一纲,数类最多,88000种约占软体动物中的83%,遍及全世界海洋、湖沼、河流、高山和平原。水生腹足类生活方式主要营底栖自由生活,也有少数固着生活,如蛇螺,也有营浮游生活种,如异足类和翼足类,也有少数营寄生生活,多在棘皮动物内体内或体外。本纲动物很多有经济价值根据贝壳的形状,侧脏N连索是否交叉,本鳃、心耳与心室的关系,在空气中或水中呼吸,齿吞颚片的形状、数目,可分为三个亚纲。(一)前鳃亚纲侧脏N连索交叉或“8”字形,鳃和心耳在心室的前方(二)后鳃亚纲侧脏神经连索不交叉成“8”字形,本鳃和心耳在心室的后方。(三)肺螺亚纲以肺呼吸,多生活在淡水和陆地。A前鳃亚纲特征:大多有外壳,具厣,头部具1对触角。心耳和鳃在心室的前方。一、原始腹足目贝壳呈笠状、圆锥形或卵形,壳内面一般有珍珠贝光泽,本鳃木盾状,N系统不集中,足N节呈长索状,眼的结构简单,开口或闭封成泡状。(一)对鳃总科鲍 科贝壳螺施部低,螺层少,体螺层极大,壳口边缘有一列小孔,开孔多少以种类而异,足部发达,可供食用,壳为石决明。一般生活于海底岩礁间,用足吸附在岩石或石缝中,本科共有约有100种左右,南北半球均有分布,大型种主在寒、温带海域,小型种多在热带海域,主要经济种类有以下几种:1.盘大鲍 Haliotis gigantean 主要分布于日本等太平洋沿岸2.皱纹盘鲍 H.discus: 日本3.红鲍H. rafescens 分布于美洲海岸。4.绿鲍 H. fulgens5.粉红鲍、中间 H.midae,此外澳洲还有黑唇鲍、绿唇鲍等一些经济种类。4皱纹盘鲍 H.discus hannai Ino 分布于日本、朝鲜、中国北部沿海至江苏连云港。壳长椭圆形,螺层约三层,壳顶通常被磨损,从第二螺层到体螺层的边缘,有列高的突起和孔,其开孔3-5个,壳面有许多粗糙不规则的皱纹。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水下15m左右的岩礁间,栖息环境多为水流通畅,水质清新,海藻繁茂和白天不活动,摄食在夜间,以褐藻和其它绿、红藻为食,也吞食一小动物,如有孔虫、多毛类、桡足类等,幼鲍以底栖硅藻为主。本种经济价值较大,要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增养殖贝类之一。目前人工育苗已普及。辽宁、山东为主产区,辽宁主要在长海、金州、大连南部沿海及山东在长岛、青岛等地。1、高血压:石决明1两,牡蛎1两,生地5钱,菊花3钱,煎服2、耳赤痛:石决明1两,野菊花5钱,桑叶3钱,甘草2钱,煎服3、夜盲症:石决明,夜明砂各2钱,研末,猪肝1两,共煎,每日一剂,连服2-3剂4、外伤出血:石决明适量,煅至疏松细粉,过筛,将伤口洗净,撒上药粉杂色鲍H. diversicolor中国、日本、印尼、越南、澳大利亚,壳开孔7-9个,在我国浙江南部以南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广泛分布。 暖水性种类,个体小于皱纹盘鲍,目前已开始人工育苗和养殖,福建、广东已开展育苗及养殖。2钥孔科贝壳内脏囊呈笠状或圆锥形,在贝壳和外套膜顶部或边缘具有孔或裂缝,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