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双基训练16人类的老师西师大版.doc_第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双基训练16人类的老师西师大版.doc_第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双基训练16人类的老师西师大版.doc_第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双基训练16人类的老师西师大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人类的“老师”1比一比,组词语。末( ) 匀( ) 斑( )未( ) 均( ) 班( )屋( ) 仿( ) 剧( )握( ) 防( ) 据( )2日积月累: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启示( ) 优良( ) 末端( )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颤抖( ) 坚固( ) 均匀( )著名( ) 剧烈( ) 防止( )3学以致用:读句子,用加点的字词造句。(1)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都不能把鸡蛋捏碎。 (2)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4温故知新: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边的练习。(1)课文举了三个例子,具体写了人是怎样以生物为师的,这三个例子分别是: 来源:Zxxk.Com (2)你还知道人类的哪些发明?它们得到了哪些“老师”的启示? 5开卷有益: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蝙蝠与雷达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1)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来源:学.科.网(2)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设问句。 ( )“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 )(3)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