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17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用药特点1、局部用药使用多2、消毒防腐使用广泛3、药物剂型多样化药物体内过程: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排泄(excretion)吸收:首过消除:药物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量,这一现象称为“首过消除”。分布再分布:吸收的药物首先流向血流量大的器官。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可达饱和,此时再加大剂量会导致游离药物浓度不成比例的升高,导致中毒。2、血浆蛋白同一位点结合的药物间存在竞争性抑制,使游离药物浓度发生改变,对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引起重视。排泄: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半衰期:定义为血药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意义:1、给药间隙时间 2、血药浓度达稳定需要5个半衰期 3、治愈后体内药物浓度。RUD合理用药: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在诊断正确的前提下用药标准:1、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2、用药指证适宜3、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满意,价格合适4、药物正确无误5、剂量、用法、疗程妥当6、调配无误(包括提供适宜的用药信息)7、患者依从性良好总的原则是采取合适的方法将合适的药物用于合适的患者,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的目标是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药物代谢动力学(PK)简称药动学,他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转运及代谢变化的过程和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从广义上讲,泛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药动学模型(一室、二室)药动学常见参数(P9)1、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通常以升或公斤表示。2、消除半衰期3、清除率4、生物利用度 是指经血管外给药后,测得所给药物达血液循环的速率及程度。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在药物以正常用量和用法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的意外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1、副作用:使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令人感到不适的药理反应2、毒性作用:药物对靶器官、组织、细胞的直接损害及由此产生的临床表现,对病人的危害性较大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生物效应仍存在4、变态反应:药物刺激机体而发生的免疫反应5、激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6、特异质反应:由于先天性遗传异常,病人即使应用少量药物,仍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以及用量无关的严重反应。7、致畸作用8、致癌作用9、药物依赖性10、致突变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分类A型(量变型)ADR1、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 2、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死亡率低,1、药物剂量,剂型,质量 2、机体方面 3、过药方法B型(质变型)ADR1、药物因素 2、机体因素抗微生物药物抗菌药物是指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生物合成所产生的抗生素及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抗菌谱:每种抗菌药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杀菌药:应用普通治疗剂量后在机体血清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具有杀菌效果,MBC:最低杀菌浓度抑菌药:应用普通治疗剂量后在机体血清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具有抑菌效果,MIC:最低抑菌浓度化疗指数:对药物安全性的评价,通常用其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表示,即化疗指数。化疗指数愈大,药物的毒性愈小,疗效愈大。抗菌药物作用机制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2、抑制细胞膜的功能:如制霉菌素;3、抑制或干扰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如红霉素;4、抑制DNA或RNA的合成:如喹诺酮类抗生素概念: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或生命物质活性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青霉素类青霉素G口服吸收差,肌肉注射吸收好,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易入炎症组织。半衰期短,30分钟。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5%65%临床应用:多种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大叶性肺炎、蜂窝织炎、化脓性脑膜炎、淋病、梅毒、破伤风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高,可致过敏性休克。毒性反应肌注部位发生周围神经炎;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肌肉痉挛、抽搐、昏迷。二重感染耐药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赫氏反应治疗梅毒时症状加剧,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肉痛、心跳加速等。头孢菌素类四代头孢药物的区别抗菌谱G+G-内酰胺酶半衰期脑脊液肾毒性代表药物第一代窄+-不稳定短低大头孢唑林第二代较广+稳定短较高小头孢呋辛第三代广+稳定延长透入几无头孢噻膴第四代更广球菌+稳定延长透入几无头孢吡膴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其他内酰胺类(一)头霉素类广谱,对G-菌作用较强,对多种-内酰胺酶稳妥,厌氧菌有效。临床应用:口腔、普腹外科、妇产科等需氧和厌氧的混合感染。代表品种:头孢西丁、头孢美唑。(二)碳青霉素类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抗生素,有广谱、高效、耐酶、抑酶等特点。代表药: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合剂),主要用于多重耐药菌、产酶菌所致的革兰阴性菌感染、混合感染、病原菌不明或免疫缺陷者的细菌感染。西司他丁无抗菌及抑酶作用,通过抑制肾脱氢肽酶活性,减少亚胺培南降解,提高血药浓度。注意事项:不能与其他-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合用。乳酸盐不能配伍。肌注不能用于严重休克和心脏传导阻滞的病人。(含利多卡因)禁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3个月以下婴儿。慎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肾功能不全。(三)单环类 氨曲南(四)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五)-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内酰胺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本身无抗菌活性,与-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合用时能显著增强后者的抗菌作用。常用的有: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的合剂,舒巴坦与氨苄西林的合剂。主要用于产酶菌所致的感染氨基苷类共同特点水溶性及稳定性好;口服吸收差,须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对各种需氧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菌属具有高度抗菌活性;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具杀菌作用;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多数以原型经肾排泄;细菌对不同品种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耳、肾毒性及神经肌肉组织作用。四环素类共同特点抗菌谱广;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口服吸收良好;胆汁中药物浓度较高,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肾脏排出;主要用于布鲁菌病、霍乱、回归热、衣原体感染和立克次体;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及儿童牙齿黄染大环内酯类共同特点抗菌谱窄;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强;口服但不耐酸;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过、胆道排泄为速效抑菌剂,一般不用于严重感染的治疗,只适用于轻、中度感染。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口服吸收快或不吸收、性质稳定、不易变性、价格低廉抗结核药物用药原则早期用药,联合用药,全程规律用药,剂量适宜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一、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可分为天然(细菌染色体基因)与获得性耐药(反复接触抗菌药)两种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1、按照适应症选药2、按药动学特点指定给药方案和疗程3、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4、严格控制并尽量避免预防或局部应用抗菌药物5、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用抗菌药。6、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明确的指征。联合用药的指征1、病原菌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2、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4、长期用药有可能产生耐药者。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1、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2、直接与DNA结合并影响其结构功与功能的药物;3、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4、改变激素平衡而抑制肿瘤的药物。根据其性质和来源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素类、植物药类、激素及杂类。根据抗肿瘤药物对各期细胞的不同敏感性,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长春新碱可引起外周神经病变、蒽环类抗生素可引起心脏毒性,铂类化合物可引起肾毒性等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直接破坏DNA或影响肿瘤细胞的复制与功能,杀死处于增殖周期各期的细胞,包括G0期细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仅对增殖周期的某些期敏感,对G0期不敏感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是指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暂时性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从而产生神经末梢所在区域感觉麻痹或神经干支配区感觉及运动麻痹而不对神经造成损伤的一类药物,随着其作用消失,外周神经功能也即刻恢复。分类酯类,代表药:普鲁卡因、丁卡因;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临床应用:表面麻醉(一般将局部麻醉药直接涂布于黏膜表面,穿过黏膜麻醉神经末梢产生无痛状态)、浸润麻醉(注射局部麻醉药于组织内,直接麻醉注射区域神经末梢)、传导麻醉(注射局部麻醉药于神经干附近,组织神经干传导功能,使其支配区域达到麻醉效果)、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不良反应1、中枢神经系统局麻药中毒,首先表现为抑制性通道的兴奋性降低,边缘系统兴奋灶扩散,可以导致眩晕、听觉及视觉异常、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肌肉震颤乃至痉挛性惊厥。如果大脑中蓄积药物浓度升高,兴奋通道被抑制,则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导致嗜睡、昏迷及呼吸系统抑制。2、循环系统被抑制3、引起过敏、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作用可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局麻药吸收、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增加神经阻滞强度。但末梢(手指、脚趾)麻醉不加肾上腺素。局麻药合理用药原则1.具有抢救设备,抢救药品 2.询问过敏史,全身疾病史和用药史,向病人解释麻醉药的并发症,知情同意3.了解局麻药的性能,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必要知识4.组织内注射给药一定要回抽无血,缓慢注射5.注射的同时应观察病人,及时发现预兆,及时停药,及时处理6.个体化用药,(浓度、剂量),保证局麻效果7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能有效的抢救镇痛药物作用于CNS,选择性解除或缓解各种疼痛,而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其他感觉。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阿片受体 非麻醉性镇痛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解热镇痛消炎药)癌症三阶梯方法对癌症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和原因选择镇痛剂:轻度解热镇痛消炎药(非甾体)中度弱阿片类(可待因)重度强阿片类(吗啡)镇痛药物的主要原则口服给药,尽可能的避免创伤性给药途径;按时给药,止痛药应有规律的“按时”给药,而不是只在疼痛是“按需”给药;按阶梯给药,止痛药的选择应由弱到强逐渐增加,用药个体化,应注意病人的实际疗效。阿片类止痛药吗啡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镇咳、催吐、缩瞳) 2、兴奋平滑肌 3、心血管系统 4、促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机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G),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作用1、镇痛作用 2、解热作用 3、抗炎作用 4、抗风湿其他镇痛药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也可对抗地高辛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抗焦虑及镇静催眠药物抗焦虑药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且不能自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常表现为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感,与现实中的威胁程度不符合。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运动不安和震颤等躯体症状。苯二氮卓类药物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剂量安全范围大,无麻醉效果,临床常用的有地西泮、艾司唑仑。地西泮:又名安定。(无麻醉作用)具有1、抗焦虑 2、镇静催眠 3、抗惊厥、抗癫痫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常见副作用为嗜睡、食欲缺乏、头昏、乏力等。大剂量服用可有共济失调、手震颤。过量时解救用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艾司唑仑:又名舒乐安定为高效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适用于焦虑、失眠、紧张、恐惧以及癫痫大、小发作和术前镇静等。镇静催眠药分为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促凝血药促凝血药物作用机制1、通过促进凝血因子活性,促进或恢复凝血过程而止血,如维生素K、凝血质、酚磺乙胺。2、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止血,称抗纤溶药,如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等。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壁抵抗性,如肾上腺素腙、垂体后叶素等4、凝血因子替代或补充疗法,如凝血因子制剂、凝血酶原复合物。5、物理化学的凝固促进剂,用于局部创面,能吸收血液而呈现止血作用,如吸收性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等;6、其他止血药,如云南白药等。抗组胺药组胺是内源性物质,是由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储存、分布于全身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介质,也是速发变态反应及局部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通过与效应细胞组胺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理及病理效应。抗组胺药即组胺拮抗剂,可分为H1受体阻断药和H2受体阻断药。H1受体主要介导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H2受体主要介导胃腺分泌酸和胃蛋白酶。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正常情况下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使肝糖原和肌糖原增高。使血糖升高。2、蛋白质代谢:加速蛋白质分解和抑制蛋白质合成。使血清氨基酸含量和尿氮排泄增加,造成负氮平衡3、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4、保钠排钾,加速钾、钙、磷排泄,减少肠内钙吸收。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1、抗炎作用:1、激活脂皮质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减少细胞膜上的花生四烯酸释放,从而减少致炎活性物前列腺素PG,白三烯LT的生成。缓解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2、诱导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3、抑制细胞粘附因子和趋化因子。 4、调控细胞因子生成,抑制致炎细胞因子。 5、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 6、稳定溶酶体膜。 7、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2、免疫抑制作用:1、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 2、促进致敏淋巴细胞破坏和解体 3、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 4、消除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3、抗毒作用 4、抗休克作用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影响。 6、对淋巴组织的影响。 7、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8、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9、对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适应症1、替代疗法(适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危重的抢救,其他药不能控制的病症)2、严重感染(合并毒血症的辅助治疗 减少炎症后组织粘连或瘢痕形成等后遗症 病毒感染一般不用,迅速控制病症和减轻后遗症用)3、自身免疫性疾病(综合疗法 合并其他免疫抑制剂用于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4、过敏性疾病(严重过敏性反应首选肾上腺素)5、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6、血液系统疾病 7、其他禁忌症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2、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感染 3、严重神经病史和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及创伤修复期 6、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溃疡及接种牛痘 7、严重骨质疏松症 8、严重高血压、中度以上糖尿病、动脉硬化 9、妊娠早期。给药方法1、大剂量突击给药 2、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3、隔日疗法 4、小剂量替代或补充疗法 5、局部用药 6、合理停药及用量的选择不良反应长期大量应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2、肌萎缩,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 3、诱发或加重感染 4、诱发或加重溃疡 5、致畸 6、青光眼和白内障 7、诱发精神症状 8、延缓伤口修复停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使用可产生负反馈作用,导致脑垂体分泌ATCH抑制,内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突然停药,急速不能立即补充)2、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长期用药因突然减量太快或停止用药,患者可能对激素产生依赖或病情未充分控制,导致原发病复发或加重的现象,为“反跳现象” 出现一些原来疾病没有的症状,如肌痛、肌强直、关节痛、疲乏无力、情绪消极、发热等称为“停药症状”)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症 2、长期大量使用时防止骨质疏松和肌萎缩 3、长期大量用药停药时应缓慢减量 4、长期大量使用特别是外眼局部应用时定期监护眼压变化5、治疗毒血症时与足量有效抗生素合用 6、严重肝功能不足者不易使用可的松或泼尼松 7、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氢化可的松(短)临床:1、口服使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代替疗法首选药物 2、静脉注射用于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危象 3、各种感染引起的中毒及休克症状 4、严重过敏状态5、关节炎、腱鞘炎局部注射或眼部非特异性炎症时滴用。泼尼松(中)/泼尼松龙强的松/强的松龙抗炎和抗过敏效果较强,保钠排钾作用小临床:1、急性细菌感染伴中毒及休克 2、自身免疫性疾病 3、严重变态反应性疾病 4、肾病综合征 5、严重支气管哮喘 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7、某些严重的皮肤病 8、口腔疾病如药物过敏性口炎、糜烂性扁平苔藓、贝赫切特病腺周口疮等。地塞米松(长)氟美松抗炎抗过敏作用更强,保钠排钾功能作用轻临床:1、重症感染合并休克或中毒症状 2、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 3、高血压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治疗 4、协助库欣综合征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 5、抗炎、抗过敏 6、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氟轻松外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而副作用小,止痒作用较好。免疫调节药免疫调节药是指通过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和免疫病理反应而增强或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多用于防治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疾病。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免疫增强剂: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不全消毒防腐药物消毒防腐药是具有杀灭或抑制病源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一类药物。消毒药(disingectants)在一般浓度下能迅速杀灭病源微生物的药物防腐药(antiseptics)在一般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繁殖的药物影响消毒防腐药物的作用因素1、药物浓度 2、溶剂 3、环境温度 4、酸碱度 5、有机物质的影响 6、微生物对消毒防腐药的敏感性 7、药物相互作用 8、临床需要酚类(真浮云)苯酚窝洞及根管的消毒用樟脑苯酚(CP)溶液,牙体脱敏和脓性牙周袋内壁消炎去腐用碘酚甲酚甲醛甲酚(FC)溶液用于根管消毒对氯苯酚0.25%生理盐水溶液用于瘘管冲洗 樟脑+用于感染根管消毒 5-20%樟脑对氯酚甘油液用于口腔黏膜感染时局部涂布麝香草酚窝洞消毒、根管消毒、牙髓安抚木榴油用于有脓液的根冠消毒丁香酚临床:1、与氧化锌调和硬糊剂用于安抚治疗、深龋衬底和窝洞暂封剂,稀糊剂根管充填2、+氧化锌+松香,牙周手术后创面保护剂3、急性牙髓开随后放置丁香油棉球可迅速止痛4、化学性和机械刺激所致根尖周炎,用丁香油棉球捻入根管止痛5、硝酸银脱敏牙本质时用使银离子沉淀醛类(less浮云)甲醛5-10%器械消毒10%固定解剖标本、保存疫苗、血清戊二醛临床:1、2%器械消毒 2、熏蒸消毒 3、2%牙根根管消毒,+氢氧化钙用于牙髓切断后的覆盖剂 4、0.65%戊二醛溶液,用作人造心脏瓣膜消毒 5、10%治疗多汗症 6、5%/10%治疗寻常疣酸类(浮云)硼酸皮肤多用枸橼酸柠檬酸具有缓泻和一定抗菌作用,利用其酸性脱钙和轻度腐蚀处理牙根面碱性药物(氢氧化钙浮云了)碳酸氢钠临床:1、2%-4%水溶液漱口,用于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 2、可与过氧化氢交替使用卤素类(比较不浮云)氟化钠临床:1、预防龋齿 2、牙本质敏感症次氯酸钠杀菌、漂白、腐蚀作用临床:1、水溶液常用做外用消毒剂使用 2、5.25%溶液作根管冲洗液使用氯胺-T临床:1、1%-2%溶液用作根管冲洗和消毒 2、用于黏膜、创口、溃疡面冲洗碘仿杀菌、除臭作用,促进肉芽组织新生和创口愈合临床:1、根尖区组织有大量渗出物,将碘仿糊剂蘸于药棉捻封入根管2、干槽症、脓腔以及术后的死腔填塞3、砷制剂引起的牙龈和根尖区组织坏死,可在坏死组织敷碘仿糊剂聚维酮碘临床1、0.5%手术前皮肤和手消毒2、外用:1%3、含漱:治疗口腔溃疡、冠周炎、牙周炎、口腔真菌感染用3%4、牙周袋冲洗:1%5、浸泡:0.05%浸泡义齿氧化剂(不浮云!)过氧化氢溶液3%用于消毒防腐药 30%用于牙齿漂白临床抗感染1、坏死溃疡性龈炎/龈口炎,3%擦拭,1%含漱2、冠周炎:1%冲洗3、干槽症:1%-3%擦拭4、超声洁治,3%10ml,含漱1min5、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后3%冲洗治疗区6、预备根管时,3%冲洗7、顽固性局限性龈缘充血,棉球蘸30%放于牙龈鲜红区牙齿漂白高锰酸钾杀菌作用强于过氧化氢,高锰离子有收敛作用,高浓度有腐蚀作用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又称界面活性剂,是具有降低两相界面张力的物质。氯己定临床 主要用于皮肤、黏膜外用消毒和清洗1、用含漱方式预防和减少牙菌斑的形成(长期用变黑)2、浸泡义齿3、复发性口腔溃疡4、超声波洁牙前含漱1min或冲洗龈沟5、牙周袋冲洗牙体牙髓病用药防龋药物氟化钠药理作用1、降低釉质溶解度2、促进釉质再矿化3、改变口腔环境,不利细菌生长临床应用1、全身应用2、局部应用局部涂搽:在3,7,10,13岁时用浸泡氟化钠的棉球涂抹牙面4分钟,30分钟内不漱口不吃东西,每周一次,持续四周。局部含漱:0.2%每周一次,0.05%每日一次,0.02%每日两次。不良反应1、成人急性中毒致死量2.5-10g,儿童为0.5g2、牙慢性氟中毒即氟牙症或氟斑牙氟斑牙:儿童长期摄取过量氟,发育矿化期的牙体硬组织发生釉质发育不全、钙化不良以及釉质表面呈白垩色或黄褐色。氟骨症:骨质密度增加,韧带和肌腱有钙质沉积,关节僵硬、疼痛、变形、脊柱侧弯、运动受损,甚至截瘫。抗牙本质敏感药物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且不能归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疼痛硝酸钾钾离子可降低感觉神经敏感性复合脱敏剂药理作用HEMA与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内的蛋白质发生化学聚合,导致牙本质小管物理性封闭。戊二醛具有固定牙本质小管内蛋白质的作用。临床应用清洁牙面后,将脱敏剂在过敏的牙面上涂搽30-60秒,用气枪轻轻吹干牙面,牙面失去光泽,然后用水冲洗,如果效果不明显,可重复使用。牙漂白药物过氧化氢在牙面上放35%的过氧化氢纱布或凝胶,加热,每牙2min,使用漂白灯,每牙弓30mins治疗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30-45分钟,持续2-6次过氧化脲浓度包括10% 15% 20% 35%盖髓术药物盖髓术:是一种保存牙髓的方法,即在接近牙髓的牙本质表面或已暴露的牙髓创面上覆盖具有使牙髓病变恢复作用的药物,以保护牙髓,消除病变,促进牙髓自身修复。用于覆盖牙髓保存期活力的药物称为盖髓剂(capping agent)主要作用是隔绝外界理化因素对牙髓的刺激,保护牙髓健康,提供牙髓修复的微环境,激发诱导牙髓细胞分化。氢氧化钙药理作用诱导矿化组织形成氢氧化钙可能刺激和激活了牙髓内在的自身修复机制,局部强碱性,具有抗菌作用为牙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修复环境临床应用将氢氧化钙粉剂与临床选择的赋形剂混合后均匀调拌,直接覆盖于牙髓穿孔处或牙髓切断面。注意事项1、无菌操作 2、新鲜配制 3、严格密封氧化锌丁香油临床1、具有安抚牙髓作用用于深洞垫底材料或间接盖髓剂 2、窝洞暂时封药或根管充填糊剂牙髓切断术药物牙髓切断术是指在局麻药的作用下切断冠部的炎症牙髓组织,保留根部正常的生活牙髓组织的治疗方法。有氢氧化钙牙髓切断术和甲醛甲酚牙髓切断术。甲醛甲酚(Formocresol-FC)药理作用具有凝固蛋白的作用(切断面的牙髓组织发生凝固坏死,形成一层无菌性的凝固屏障,保护屏障一下的根髓组织,不产生修复性牙本质)作用于乳牙牙髓后,作用7-14日后,牙髓形成3层结构:a.较宽的酸性固定层 b.弱染层 c.炎症细胞浸润层 60日-1年后,牙髓逐渐固定并最终呈纤维化。临床应用原液按1:5稀释,将蘸有甲醛甲酚稀释液的棉球置于乳牙牙髓切断面上,使药物与牙髓组织接触5min,将樟脑苯酚糊剂覆盖在牙髓断面上,磷酸锌粘结剂垫底后充填。根管消毒:用纸尖干燥根管,蘸少许药物,放于根管内,用暂封药密封窝洞,3-5日后取出注意事项严格控制适应症,只可使用于乳牙的活髓切断术,不能用于年轻恒牙的活髓切断术。不能接触到牙龈等口腔软组织和颜面部皮肤。根管治疗药物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三个步骤根管冲洗剂次氯酸钠药理作用:次氯酸钠与水作用生成次氯酸,有强杀菌、强氧化漂白作用,对组织有强溶解性,能有效溶解坏死的牙髓组织,并能渗透到牙本质小管中。侵入细菌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导致细菌死亡。PH值下降,温度升高其杀菌作用增强。还受到根管内生物膜和牙本质涂层的影响临床使用的浓度为5.25%氯己定抗菌谱广,对G+效果佳,G-和真菌亦有效可以迅速吸附于微生物细胞表面,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质成分渗漏,并能抑制细菌脱氢酶的活性,高浓度的氯己定可凝聚菌体的细胞质成分。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药理作用能去除牙本质玷污层,具有明显抗微生物性能,能软化根管内的牙本质壁注意EDTA的螯合作用很强,防止根管壁悬突,侧穿或根管偏移。被软化的牙本质必须及时清除过氧化氢溶液常用浓度为3%药理作用:释放出氧而发生发泡现象,有助于器械扩锉根管时将坏死组织或牙本质碎屑移出注意事项:不宜压力过大,以免气泡进入根尖孔外组织引起疼痛根管消毒剂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药理作用1、抗菌活性(1、细菌细胞膜损伤 2、细菌蛋白质变性 3、DNA损伤)2、扩散作用(可以抑制隐藏在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3、生物活性(能诱导组织矿化修复。可中和酸性物质,抑制根尖炎性吸收,阻止硬组织的进一步破坏)4、赋形剂的影响临床应用糊剂是作用缓慢的抗菌剂,作用时间可达1周以上,需要严密封闭根管口碘仿临床应用对感染根管根尖区有较多渗出物、扣痛不消失,可在治疗过程中将糊剂封入根管中10-14日其他药物银化合物硝酸铵银药理作用能与人体组织和细菌蛋白结合形成蛋白银沉淀,可氧化还原银沉淀在点隙裂沟处,预防龋病的发生,沉淀在乳牙广泛龋的牙本质小管中,抑制细菌生长,延缓或停止龋损的发生。临床吹干牙面,隔湿,涂1-3分钟,吸取多的药液,热空气吹干,用还原剂涂擦,反复2-3次。注意1、新鲜调制 2、腐蚀性,切忌涂到牙龈或唇颊黏膜上。牙髓失活剂亚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防接种考试题及答案
- 恶性肿瘤患者主任医师查房记录范文
- 2025年USB食品加热包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砖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上报农村后备干部会议记录范文
- 非营利组织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环境影响评估与缓解措施方案
- 输血试题及答案
- 道路安全设施设计与施工方案
- 2025年润滑脂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GB/T 44739-2024枸杞及其制品中枸杞多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13J927-3 机械式停车库设计图册
- DB41T 1176-201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导则
- 论文不涉密证明模板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书范本
- 国际宫颈病理与阴道镜联盟(IFCPC) 阴道镜新术语
- 2024-2030年中国定向钻井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动态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数据监测分析研究报告
- 初中军训方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2022年新改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