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问题ppt课件_第1页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问题ppt课件_第2页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问题ppt课件_第3页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问题ppt课件_第4页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问题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不平等與收入差距問題 第九組 陳星郭仕陵李文關妙娟麥漢輝廖秀紅 ppt製作人 關妙娟 自1978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 中國經濟持續地以平均9 以上的速度增長 居民的經濟狀況日益得到改善 然而 我們也看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 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斷地拉大甚至有兩極化的趨勢 我国农村人口素质低下 从文化素质看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在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 8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 7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0 52 文盲半文盲等低质量的农村劳动力较多 中国2002年城市和农村初中升普高中升学率相差46个百分点 2004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教育公平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愈来愈从一种纯粹的教育理想转化为现实问题的解决目标 在我国广大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公平现象十分严重 西部农村學生受教育情況 東部城市學生完善的教育設施 我国人均GDP与平均受教育水平 2005 教育的发展要受到政治 经济 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制约 探究产生教育不公平的根源还要从 城乡二元分割 入手 城乡二元结构主要体现在经济与教育两个层面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我国至建国以来国家设立的种种制度政策 有明显 偏袒城市 的倾向 形成了以 农业哺育工业和农村支援城市 的发展战略 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致使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日趋加大 同时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也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这种差距使城乡居民对教育资源供给需求出现了非均衡 一方面 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居民需求政府和学校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 另一方面 农村居民对教育支付能力不足 从而降低了对教育的有效需求 反过来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2 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由于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关系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 形成了教育制度城乡分化 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 这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制度城乡分割 首先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推进上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采取有步骤推进的策略 城市义务教育要先行于农村义务教育 这种策略本身就存在某种 城市优先 的倾向 如果说义务教育体现了一种权利 那么这种制度安排就意味着城市的适龄儿童有优先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如果说义务教育是一种责任 那就意味着政府要首先对城市儿童承担责任 另一方面表现在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上 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教育经费本来应由政府全部负担 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行 三级 办学 两级 管理的分级管理体制 这就使中央和省级政府推卸了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资责任 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主要依靠乡 村来办 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除了负担子女的学费和其他学校收费外还要以农村教育费附加 教育集资的形式负担大部分义务教育基建费和部分事业费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责任落到了农民自己头上 这不仅加重农民负担 同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很难得到保证 高考招生制度的城市取向 现行高校招生录取方法实际上奉行的是 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准则 倾向于教育资源本来就很丰富的大城市 特别是京 津 沪地区 人为造成城乡学生录取率的差距 另外高额学费与家庭收入偏低的矛盾 迫使不少农村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倾向于填报一些收费较低的院校和专业就读 而自动放弃就读一些收费较高的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 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支付不起昂贵的学费和机会成本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由于学费标准的制定并未考虑城乡居民教育支付能力的差异 客观上偏袒城市人而忽视了农村居民的利益 导致城乡学生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农村和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见表21 3和图21 3 1978年 农村的基尼系数为0 2124 城镇的基尼系数为0 16 根据国际标准 基尼系数在0 2以下 则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平等 由此 可以看出当时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非常平等 然而 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进行 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开始扩大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1985年出现一次跳跃 基尼系数由1985年的0 2267蹿升到1986年的0 3042 上升34 19 此后 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平缓增长 到1999年达到0 3361 到2003年则达到0 37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从1984年开始不断上升 到2003年达到0 295 在农村和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城乡收入比由1978年的2 57 1增长到2003年的3 23 1 在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 全国居民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断增加 2004年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 4387 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 4的警戒线水平 全国的收入差距扩大是由城乡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引起的 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中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表现得相当突出 从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个人身份方面的特征来看 受教育程度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个人素质原因一直是收入分配中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先赋资源 如血统 出身 世袭的社会地位等 日益淡化的市场经济中 后致因素 如教育 技术 劳动等 在收入分配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一项专题调查表明 目前高收入者大多具有如下个人基本素质 首先最重要的是具有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使他们融会贯通 顺势而变 其次是刻苦的敬业精神 第三是发现机会的能力和把握机会的勇气 许多高收入者都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 他们不仅具有发现机会的能力 还有把握机会的勇气 放弃铁饭碗 义无返顾地投身于市场经济的海洋中 第四是具有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 第五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占高收入群体的比重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城调队2000年 城镇高收入阶层调查 解决社会收入不均的三个对策 一 优先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二 把减少机会不公平放在更重要的地位 三 把重点放在解决未来收入公平上 公平分配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公平的收入分配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即起点公平 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 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公平 努力實現公平分配促進和諧社會構建 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指导原则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和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还能不能将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