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资料.ppt_第1页
维新变法运动资料.ppt_第2页
维新变法运动资料.ppt_第3页
维新变法运动资料.ppt_第4页
维新变法运动资料.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洲讲学开新派 万木森森一草堂 万木草堂始建于清嘉靖9年 公元1804年 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与中山四路之间的长兴里 1891年康有为租借 邱氏书院 作为讲学堂 创办了万木草堂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维新变法运动 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导入新课 材料中割台湾 偿二百兆出自哪个条约 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清政府签订这个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后 引发了什么事件哪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895年 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 举国激愤 人人思变 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 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参加科举考试 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写下万言书 提出 拒合 迁都 变法 强烈要求光绪帝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力 变法成天下之治 1 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历史事件 2 康有为在材料中提到的 变法成天下之治 是要改变什么哪 变法维新运动 背景 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基础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社会背景 维新思想的传播 思想基础 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 甲午战败 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 1 背景 戊戌变法 变法维新运动 背景 社会原因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严重经济基础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及引导组织基础 强学会 保国会等政治团体的成立重要条件 光绪帝支持 康有为 梁启超个人努力国际环境 资本主义发展是当时潮流 变法维新运动 序幕 公车上书 1895年 背景 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 后来人们就用 公车 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2 序幕 公车上书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历史小知识 康有为 1858 1927 又名祖诒 字广厦 号长素 又号明夷 更甡 西樵山人 游存叟 天游化人 晚年别署天游化人 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 人称 康南海 清光绪年间进士 官授工部主事 近代著名政治家 思想家 社会改革家 书法家和学者 信奉孔子儒家学说 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 曾担任孔教会会长 著有 康子篇 新学伪经考 等 出身于士宦家庭 乃广东望族 世代为儒 以理学传家 历史小知识 梁启超 1873 1929 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子 哀时客 中国之新民 自由斋主人等 汉族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启蒙思想家 资产阶级宣传家 教育家 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运动领袖之一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 诗界革命 和 小说界革命 其著作合编为 饮冰室合集 1929年病逝于北京 康有为 梁启超 公车上书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 变法成天下之治 要救中国 只有维新 要维新 只有学习外国 康有为 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变法维新运动 序幕 公车上书 1895年 背景 内容 上书光绪帝 要求拒和 迁都 变法 概念 影响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在古代 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 后来人们就用 公车 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结果 由于守旧势力的阻挠而失败 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 学堂 报刊分布示意图 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强学会 中外纪闻 国闻报 时务报 南学会 3 发展 1 组织强学会 公车上书失败后 康有为 梁启超联合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官员 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北京强学会遗址 1896年初 由于守旧派的告发 强学会被清政府查禁 2 各地学会 学堂和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上海的 时务报 和天津的 国闻报 居于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严复 1853 1921 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期 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 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 1877 1879年 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 回国后 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 完成了著名的 天演论 的翻译工作 在 天演论 中 严复以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行维新变法以自强保种 维新派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论战问题 要不要 维新变法 兴民权 提倡西学 祖宗之法不可变 反对君主立宪 科举取士 反对西学 变者天下之公理 实行君主立宪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旁白德国强占胶州湾后 内忧外患 康有为再次上书 要求变法 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 问话 出席 问话 的有李鸿章 荣禄 翁同龢 h 等五位大臣 荣禄 盛气凌人 你老是变法 变法呀 你知不知道 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 变则背天理 必然祸乱天下 康有为 反驳 世界万物皆变化 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 祖宗之法治国之本 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 国家才能富强 李鸿章 拍桌子叫道 住嘴 此不忠不孝之论 不可宽容 荣 祖宗之法千真万确 只能遵行不能变更 康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 还谈什么祖宗之法 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 祖宗法里没有 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 时代变了 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翁同龢 年纪轻轻 就有如此见解 难得难得 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荐给皇帝的 旁白 这次问话后 光绪帝对康有为极为赞赏 被其言辞深深感动 表示不作 亡国之君 李鸿章像 荣禄像 翁同龢像 康有为像 康有为与顽固派的争论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变法维新运动 序幕 背景 发展 1 组织强学会 2 各地学会 学堂和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上海的 时务报 和天津的 国闻报 居于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1 维新派积极宣传维新思想 那么 什么事件使维新派的思想由理论变为现实 2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谁的身上 3 当时的他为什么又会同意变法呢 高潮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3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辩论 材料 若不及时图治 数年之后 四邻交逼 不能立国 瓜分豆剖 渐露机芽 恐惧回惶 不知死所 乱机遍伏 既无强敌之逼 揭竿斩木 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 清帝是指谁 2 瓜分豆剖 和 揭竿斩木 各指什么 3 总结当时的清帝为什么会同意变法 光绪帝 帝国主义的瓜分和中国人民的起义反抗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4 高潮 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 9月21日 1875年至1908年在位 他即位时年仅四岁 由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 1887年亲政 但仍由慈禧太后 训政 1889年 太后 撤帘归政 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 宣布变法 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将他幽禁于瀛台 重新把握政权 直到光绪帝死 光绪帝 1871 1908 历史小知识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领袖 维新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皇上若决定变法 请先举三者 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 或御乾清门 诏定国是 躬申折誓戒 除旧布新 与民更始 一定舆论 设上书处于午门 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 许天下士民 皆得上书 设制度局于内廷 选天下通才十数人 入直其中 王公卿士 仪皆平等 略如圣祖设南书房 世宗设军机处例 重定章程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1898 1 29 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 应诏统筹全局折 是康有为的 上书清帝第六书 光绪帝对这个奏折非常满意 更坚定了他变法的决心 这个奏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颁布 定国是诏 开始 到9月21日戊戌政变结束 这次变法历时共103天 又称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有利于国家军事力量的加强 维新派与洋务派 材料1 观大地诸国 皆以变法而强 守旧而亡 观万国之势 能变则全 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 小变则亡 康有为 材料2 故夫变着 古今之公理也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 维新派的主张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洋务派的主张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 区别 变法维新运动 序幕 背景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时间 1898年6月11日 9月21日 内容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教育 军事 作用 结局 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 性质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慈禧太后 1835 1908 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 囚禁光绪 掌握清政府全权 戊戌变法失败 三条上谕 一 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职务 驱逐回籍 二 授任薪职的二品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 三 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 统率北洋三军 5 结局 戊戌政变 载湉 1871 1908 1875年即位 年号光绪 1889年亲政 中南海瀛台 戊戌政变后 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林旭 康广仁 杨深秀 谭嗣同 刘光第 杨锐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之所以不昌者也 有之 请自嗣同始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康 梁避往国外 谭嗣同本来也有机会出逃 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 为什么 大家谈 康有为 梁启超包括谭嗣同在内的维新志士们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敢于和顽固势力抗争 提倡改革 推行新法 他们的精神是令人尊敬的 爱国的 他们提倡 兴民权 鼓励发展工商业 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具有进步意义 MYOPINION 戊戌六君子 为变法运动献出了生命 用鲜血来唤醒民众 激励后来人 这种精神可歌可泣 让人肃然起敬 思考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 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请你总结一下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1 但它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 它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为特征 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革命的前奏 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 变法运动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 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 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 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 2 根本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没有发动群众 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3 采取改良的方法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思考 1 历史意义 性质3 失败原因4 教训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 但它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它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为特征 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革命的前奏 1 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 2 根本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没有发动群众 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3 采取改良的方法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资产阶级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