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针 教学目标 1 掌握头针的概念 特点 头针标准线的定位 主治 2 掌握头针的操作方法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3 了解头针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内容 概念一 原理二 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三 操作方法四 适应范围五 注意事项 概念 定义广义 在头部进行针刺治疗 包括以脏腑经络理论指导 选取经穴治疗疾病 狭义 结合经络理论和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选取刺激区 标准线 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原理 一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 选取相应的头穴线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头部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 头为诸阳之会 脑为髓海 元神之府 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 是调节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 是头针治病的理论依据 灵枢 大惑论 五脏六腑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与脉并为系 上属于脑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 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素问 脉要精微论 头者 精明之府 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 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 交e中 旁约太阳之脉 下循鼻外 上耳前 过客主人 循发际 至额颅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 手少阳三焦经 其支者 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 过客主人前 交颊 至目锐毗 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锐眦 上抵头角 下耳后 循颈行手少阳之前 其文者 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 至目锐眦后 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 头颈部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 上额 交巅 其支者 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 从巅入络脑 还出别下项 督脉 上至风府 入于脑 上巅 循额 至鼻柱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手足六阴经中手少阴经 上夹咽 系目系 足厥阴经 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 直接循于头面 其他阴经则通过经别在头项部合于相表里的阳经 直接上至头面部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二 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一 额区 二 顶区 三 颞区 四 枕区 额区 额中线 额旁一线 额旁二线 额旁三线 额中线 定位 额部正中 属督脉 自神庭穴向前 透过前发际 沿皮刺一寸 主治 神志病 鼻病等 操作 从神庭向前平刺1寸 行快速捻转手法 回顾 前发际正中直上0 5寸 神庭穴 主治头痛 眩晕 目赤肿痛 泪出 目翳 雀目 鼻渊 鼻衄 癫狂 痫证 角弓反张 操作 平刺0 3 0 5寸 可灸 额旁一线 定位 在额中线外侧 直对目内眦 属足太阳膀胱经 自眉冲向前 透过前发际 沿皮刺一寸 主治 胸部病 鼻病等 回顾 攒竹直上入前发际0 5寸 眉冲穴 主治头痛 目赤 鼻塞 眩晕 癫痫等操作 沿皮刺0 3 0 5寸 额旁二线 定位 在额旁一线的外侧 直对瞳孔 属足少阳胆经 自头临泣向前 透过前发际 沿皮刺一寸 主治 腹部病 眼病等 回顾 瞳孔直上入发际0 5寸 头临泣穴 头痛 目眩 目赤痛 流泪 目翳 鼻塞 鼻渊 耳聋 小儿惊痫 热病 操作 平刺 寸 可灸 额旁三线 定位 在额旁二线的外侧 自足阳明胃经头维穴内侧0 5寸处向前 透过前发际 沿皮刺一寸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 阳痿 早泄 子宫脱垂 眼病等 回顾 额角发际上0 5寸 头维穴 人体头维穴位于头侧部 当额角发际上0 5寸 头正中线旁4 5寸 头痛 目眩 口痛 流泪 眼睑 目闰 动操作 平刺0 5 1寸 顶区 顶中线 顶颞前斜线 顶颞后斜线 顶旁一线 顶旁二线 顶中线 定位 当顶部正中 属督脉 自前顶穴向百会穴 沿皮刺1 5寸 主治 腰 腿 足的瘫痪 麻木和疼痛等病证 回顾 前顶 百会前1 5寸 前顶穴 在头部 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 5寸 百会前1 5寸 癫痫 头晕 目眩 头顶痛 鼻渊 目赤肿痛 小儿惊风 平刺0 3 0 5寸 可灸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 头顶正中心 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 来简易取此穴 当前发际上五寸 后发际上七寸 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 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 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 头痛 头重脚轻 痔疮 高血压 低血压 宿醉 目眩失眠 焦躁等 平刺0 5 0 8寸 可灸 顶颞前斜线 定位 从顶中线前神聪穴 沿皮刺向颞部的悬厘穴 贯穿督脉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 全线分5等份 上1 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 中2 5治疗上肢瘫痪 下2 5治中枢性面瘫 运动性失语 流涎 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回顾 悬厘头维与曲鬓上3 4和下1 4交点前神聪百会前1寸 前神聪 经外奇穴 是四神聪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 之一 主治中风 头痛 眩晕 癫痫等 沿皮刺0 3 0 5寸 艾炷灸1 3壮 或艾条灸3 5分钟 悬厘穴 在头部鬓发上 当头维与曲鬓 在头部 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偏头痛 面肿 目外眦痛 耳鸣 上齿痛 向后平刺0 5 0 8寸 可灸 顶颞后斜线 定位 从顶中线的百会穴 沿皮刺向颞部的曲鬓穴 贯穿督脉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 自上而下 分别主治下肢 上肢 头面部的感觉异常 回顾 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交点 曲鬓穴 头部 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偏头痛 颔颊肿 牙关紧闭 呕吐 齿痛 目赤肿痛 项强不得顾 向后平刺0 5 0 8 可灸 顶旁一线 定位 在顶中线旁开1 5寸 属足太阳膀胱经 自通天穴沿皮向后刺1 5寸 主治 腰 腿的瘫痪 麻木 疼痛等病证 回顾 前发际正中上4寸 旁开1 5寸 通天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 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 旁开1 5寸 头痛 眩晕 鼻塞 鼻出血 鼻渊平刺0 3 0 5寸 顶旁二线 定位 在顶旁一线的外侧 顶中线旁开2 25寸处 属足少阳胆经 自正营穴沿皮向后刺1 5寸 主治 肩 臂 手的瘫痪 麻木 疼痛等病证 回顾 前发际上2 5寸 正中旁2 25寸 三 颞区 颞前线 颞后线 颞前线 定位 在颞部鬓角内 属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 自颔厌穴向下 沿皮刺向悬厘穴 主治 头 面 颈病证 如瘫痪 麻木 疼痛 失语 齿病和眼病等 回顾 颔厌头维与曲鬓上1 4和下3 4交点悬厘头维与曲鬓上3 4和下1 4交点 颞后线 定位 在颞部耳上方 属足少阳胆经 自率谷穴向前下方 沿皮刺向曲鬓穴 主治 颈项病 耳病 眩晕等 回顾 曲鬓鬓角发际后缘 耳尖水平率谷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 率谷穴 耳尖直上入发际1 5寸 主治 偏头痛 眩晕 耳鸣 耳聋 小儿惊风 操作 平刺0 5 1寸 四 枕区 枕上正中线 枕上旁线 枕下旁线 枕上正中线 定位 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 属督脉 自强间穴向下沿皮刺1 5寸 达脑户穴 主治 眼病等 回顾 脑户枕外粗隆上缘凹陷处强间脑户上一寸半 强间穴 位于人体的头部 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 脑户穴上1 5寸 头痛 目眩 颈项强痛 癫狂痫证 烦心 失眠 平刺0 5 0 8寸 可灸 枕上旁线 定位 在枕上正中线旁开0 5寸 与枕上正中线平行 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 皮层性视力障碍 白内障 近视眼等 枕下旁线 定位 为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垂直线 属足太阳膀胱经 自玉枕穴向下 沿皮刺2寸 主治 动作失衡等小脑病证 回顾 脑户旁1 3寸 玉枕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后头部 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 5寸 旁开1 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头项痛 目痛 鼻塞 平刺0 3 0 5寸 三 操作方法 一 针具 二 体位和消毒 三 针刺法 选用28 30号粗细 1 5 2寸长的毫针 一般选用坐位或卧位 常规消毒 针刺法 1 进针2 行针3 起针4 疗程教学参考 进针 针尖与头皮呈300左右夹角 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 当针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时 指下感到阻力减少 将针与头皮平行 沿刺激区刺入0 5 1 5寸 如推进过程中针下有抵抗感 或患者感到疼痛较剧时 应立即停止推进 后退改变角度或重新进针 头皮分层 皮层皮层下帽状腱膜层 纤维组织紧密联系 帽状腱膜下层 疏松的纤维组织构成阻力小 头皮分层 行针 头针的行针只捻转不提插 左右快速旋转达200次 分左右 一般可持续捻转2 3分 留针20 30分 留针期间每隔5分 重复捻针1次 按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 重症患者可作被动活动 有助于提高疗效 一般经3 5分钟刺激后 部分患者在病变部位会出现热 麻 胀 抽动等感应 起针 如针下无紧涩感 可快速抽拔出针 如紧涩难出 可徐徐捻转出针 注意起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以防出血 疗程 可每日或隔日针刺一次 十次为一疗程 休息5 7天 再作下一疗程 四 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用于脑源性疾病 亦可用于针刺麻醉 头针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 如中风偏瘫 肢体麻木 失语 皮层性多尿 眩晕 耳鸣 舞蹈病 癫痫 脑瘫 小儿弱智 震颤麻痹 假性球麻痹等 此外 也可治疗头痛 脱发 脊髓性截瘫 高血压病 精神病 失眠 眼病 鼻病 肩周炎 腰腿痛 各种疼痛性疾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 五 注意事项 一 头皮血管丰富 容易出血 加上头发覆盖 不易及时发现 因此 必须作到针前严格消毒 针后按压针孔 以防感染 二 头针在治疗时刺激较强 故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 防止晕针 三 出针后应清点针数 防止遗漏 四 高热 心力衰竭 病情危重以及婴幼儿囟门尚未完全闭合者 不宜采用头针 血压过高时 应待稳定后方可行头针治疗 四 头针的注意事项 五 中风患者 急性期如因脑溢血引起有昏迷 血压过高时 暂不宜用头针治疗 须待血压和病情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 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偏瘫者 宜及早采用头针治疗 凡有高热 急性炎症和心力衰竭时 一般慎用头针治疗 头针教学参考 多针刺法 头针对刺法 有上下对刺和前后对刺两种 前者用于额区 后者用于头顶各线 上下对刺 如针额中线时 一根针从神庭穴由上而下刺入 另一根从前额发际下5分处由下而上刺入 二针相对 额旁1 2 3线的上下对刺 可按此法施行 前后对刺 如针顶中线时 一根针从前顶穴进针 向百会穴透刺 另一根针从百会穴进针 向前顶穴透刺 二针前后相对 顶旁1 2线可按上述施行本法 需要注意的是 对刺法的二根针是相对而刺 并不要求其针尖相抵 头针接力刺法 适用于顶颞前 后斜线的多针刺法 其操作常用等长度的三根毫针 分别从上述治疗线的起点 如前顶穴 第一个等分点和第二个等分点 将此线三等分 处进针 沿皮由上而下依次透针 如此这三根针犹如接力赛跑的接力棒 依次接力 故名曰 接力刺 头针齐刺法 是用三根针并列集中刺激同一头穴或治疗线的多针刺法 适用于额中线 顶中线和枕上正中线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分式》定向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 药店制定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测试题(附答案)
-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在生物质能设备厂运输领域的市场需求与应用报告
- 基础强化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标准卷附答案详解
- 解析卷四川荣县中学7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概率初步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蜜蜂养殖与深加工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版农业机械设备租赁及技术支持合同
- 2025版商铺装修与物业精细化管理及增值服务协议
- 运维操作规范
-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知识点梳理
- 县人民医院(三级乙等)“十五五”规划
- 中学生自残课件
- 拍卖保留价协议
-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课件
- 2025年度中职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 2025年4月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烟气脱硝工艺培训课件
- 2025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合同
- 仪表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