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的对比分析_第1页
中外园林的对比分析_第2页
中外园林的对比分析_第3页
中外园林的对比分析_第4页
中外园林的对比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园林的对比分析 02 01 03 中式园林案例 网师园 西式园林案例 埃斯特庄园 中西式园林对比分析 目录 中式园林案例 网师园 1 网师园 是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 全园布局紧凑 建筑精巧 空间尺度比例协调 以精致的造园布局 深蕴的文化内涵 典雅的园林气息 当之无愧地成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网师园 网师园现面积约10亩 包括原住宅 其中园林部分占地约8亩余 内花园占地5亩 其中水池447平方米 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 但小中见大 布局严谨 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 园内有园 景外有景 精巧幽深之至 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 山池虽小 却不觉局促 网师园布局精巧 结构紧凑 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 全园清新有韵味 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陈从周誉为 苏州园林小园极则 在全国园林中亦属上选 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评价网师园 地只数亩 而有行回不尽之致 居虽近廛 而有云水相忘之乐 柳子厚所谓 奥如旷如 者 殆兼得之矣 1 大门2 轿厅3 万卷宗4撷秀楼5 小山丛桂轩6 蹈和馆7 濯缨水阁8 月到风来亭9 看松读画轩10 集虚斋11 楼下读画楼 楼下五峰书屋12 桥竹外一枝轩13 射鸭廊14 殿春簃15 冷泉亭16 涵碧泉17 梯云室18 网师园后门19 苗圃 山石是网师园中部景区中使用较多的空间要素 在外部环境中对空间的限定作用非常明显 网师园中部景区中的山石以黄石为主 分为驳岸 花池和假山等三种主要用途 总面积约为330m2 驳岸和花池的高度一般不超过Im 对视线不会起明显的遮挡作用 其主要作用是限定人的活动区域而保持视野的通畅 同时对建筑基部过于刚性的轮廓线进行缓和过渡 并最终转化为具有自然特色的空间形态 而假山除了能限定人的活动区域以外 当高度大于人的视线时还能划分视域 形成特定的视线 或是将视线完全隔绝 同时 山石丰富的肌理与光影效果配合植物还能营造出具有山林特色的景观 形成视觉焦点 在网师园中部景区 由于建筑基础标高差异较小 且缺少塔 楼这样的多层建筑 所以云闻假山还有一个显著的作用是丰富游人在园中的竖向观景体验 其顶部的平台使得游人可以从高处俯瞰彩霞池及对面的景物的全貌 同时近处的小山丛桂轩和濯缓水阁也因为观赏点的不同而展现出迥异的风貌 这是网师园中部景区自然要素对建筑要素的功能提供补充的典型范例 在图中 浅棕色的区域主要为低于视线高度的黄石驳岸 花池区域 也包括云同假山中低于视线的部分 深棕色的区域为高于视线高度的黄石假山 以H作为编号 并且具有共同功能的几块山石被编为一组 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分布图 植物网师园中部景区中由于水面和建筑面积比重较大 绿地面积相对较小 所以植物材料使用量不大 现存的大小乔木共计30棵 超过视线高度的灌木6组 种植在高于视线的山峰上的灌木不计算在内 分别以T1 30和B1 6表示 南部旱庭院种植乔木较多 占30棵中的15棵 且种植密度明显大于北部水庭院 北部水庭院中的乔木主要种植于北侧 其中T20与T22两株古树具有明显的单独成景作用 云同上种植有3株乔木 其中T17具有明显的单独成景作用 并且成为南 北两侧庭院都能观察到的视觉焦点 灌木则相对较为分散 主要作用是形成视觉焦点或对视线形成不完全的遮挡 或两者兼有 在建筑密度较大的网师园中部景区中 植物材料对建筑空间的柔化作用极为明显 同时还起到了丰富景观色彩和季相变化丰富性的作用 而一些特别高大的乔木则能够弥补外围建筑普遍较低矮的问题 对显得过于幵敞的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水体网师园中部景区的水体彩霞池面积约410m2 占整个景区总面积的1 4以上 占北部庭园面积的近一半 由于景区本身面积较小 为了体现水面的幵阔感 水面除了被小桥分割出的水头 水尾之外 基本呈规整的四方形 网师园中部景区中的水体除了能够起到分割空间 控制建筑及其他景观要素位置布局的作用外 还具有良好的边界柔化效果和景观效果 同时通过将天空这一园外自然景观引入园林之内 使得园林空间的竖向维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让景区显得更加开阔 另外集中的水面也造就了舒适的小气候 使得园子的条件更加宜人 由于水面区分了空间底面的材质 并限定了人的活动范围 所以水面所在的区域形成了水体空间 在此用W1 W2 W3 W4分别标识彩霞池被分割出的4个水体空间 射鸭廊轩亭 西式园林案例 埃斯特庄园 2 埃斯特庄园始建于1560年 完工于1575年 由利戈里奥为当时的红衣教主波利托 埃斯特所设计 它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文艺复兴盛期时的代表作 是典型的台地园 主要以规则式布局为主 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埃斯特庄园坐落在在罗马以东40公里处地蒂沃里小镇上朝向西北的陡峭山坡上 全园面积4 5公顷 园地近似方形 纵长将近200m 主建筑物修建在高地的边缘 建筑是位于支配全园的制高点 可以俯瞰整个园林 后面的园林建在陡坡上 用严整的轴线统领全园 中轴线式设计加强了庄园的统一感 在与中轴垂直平行线上 每条轴线的端点与轴线的节点上 均衡的分布着亭台 游廊 雕塑 喷泉等各式景观 并且沿着每 条园路前进或返回时 在视线的焦点上都有重点处理 虽然采用了规则的几何图形设计 却因地形阻隔了视线 使游人无法一眼望穿 水剧场 龙泉池 水风琴 百泉路 俯瞰平台 为了营造出稳定而均衡的庭院空间 庄园顺山势劈成多个台层 全园分为6个台层 上下高差近50m 高差使得水景 山景等各种景物产生丰富的变化效果 而台地往往是欣赏下面花坛和园外自然景色的瞭望台 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建筑式外观 属于典型的露台建筑式造园 埃斯特花园的高差很大 分的层数也比较多 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处理高差 用笔直的楼梯处理高差 用围绕椭圆水池的环形楼梯处理 用植物划分的倾斜坡道处理 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高差 埃斯特庄园是依山势而开辟的几层方正平坦的台地 各层次间变化生动 又通过恰到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建筑需结合地形并做相应的地形改造 常设在庄园的最高处 作为控制全园的主体 显得十分雄伟 随主轴而下 在各平台布置各种景观要素 在主轴的控制下 布局细部随地起伏 完美地体现了台地园林的空间层次美感 设计时充分利用地形 使坡地与水体 植物等相结合 可产生有层次的景观构图 如将坡地与水体结合 形成流水 喷泉 瀑布等多种形态 使水体更生动 此外 山坡还能起到限制 围合空间的作用 山体的高度越高 坡度越大 视觉上的封闭感就越强 在斜坡的高处 通常空间开敞 能观察到四周的美丽景观 中西式园林对比分析 3 中西式园林对比 中式园林的风格是写意的造景手法 讲究在依山傍水之地 修建亭台楼阁 水榭 藤架 石凳石桌 红砖碧瓦 小桥人家 或高山流水 或曲径通幽 园中山石嶙峋 清流萦绕 古木参天 竹影婆娑 水波粼粼 林木森森 以小中见大的格调 塑造着富有 咫尺山林 的意境 欧洲园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欧洲园林大多是方方正正 重视几何图案 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 即没有下功夫去模拟自然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们修花坛 造喷水池 搞露天雕塑 都体现了人工性 具有理性主义色彩 一 风格形态的差异性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 不仅布局对称 规则 严谨 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 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造园则注重 景 和 情 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 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 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 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 二 东西方思维差异带来中西园林的巨大差异 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自大陆封闭安和的优越自然境况 而欧洲文明发源地的凯里特岛的孤立与贫瘠 造成了西方人传统观念上向自然索取生存所需的天性 这种人文基因层面上的根源差异对东西方哲学思想 美学思想乃至造园思想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 三 理性美与感性美 欧洲思维讲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 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 著名的 黄金分割 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 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他强调整一 秩序 均衡 对称 推崇圆 正方形 直线 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 唯理 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欧洲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 并深受绘画 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由于诗人 画家的直接参与 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 中国画 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 深刻 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者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 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 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 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 外师造化 内发心源 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