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铸造壳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熔模铸造壳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熔模铸造壳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熔模铸造壳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熔模铸造壳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审核批准1. 目的:壳模作业指导书编号gw750102版别b1页次1 of 6日期2005.10.31为了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壳模质量,减少铸造缺陷。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壳模工序的控制。3. 职责:3.1. 生产组长对本工序生产的全过程和产品的质量负责。3.2. 操作者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并对设备实施保养、维护。3.3. 质检人员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4.工作程序:4.1. 蜡树的清洗 :a. 将组焊好的模组静置45min 以上,方可清洗。b. 将蜡模清洗剂和蒸馏水按1:1 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将蜡树完全浸入清洗液内,每棵连续上下窜动10 20 次,约 10 20 秒,清洗后的蜡树即可直接沾面层浆。c. 在清洗液使用中应及时、 干净地清除带入到清洗液中的蜡屑, 当清洗液变成豆花状时,停止使用,重新更换新的清洗液。每桶清洗液可洗 3000 8000 串蜡树。d. 将清洗完成的时间记在“ 挂壳管制卡” 上。e. 若改为其它清洗液,依临时作业指令进行。4.2. 浆液的配制:4.2.1. 预湿液的配制:预湿液可直接用纯硅溶胶或硅溶胶加蒸馏水配制,形状复杂的蜡件,面层预湿液可加入适当的湿润剂。4.2.2. 面层浆的配制:a. 在不锈钢制浆桶中加入适量硅溶胶,开动浆桶,使其旋转。b. 把湿润剂以每公斤硅溶胶加入约3 9ml 的比例加入,添加时,以搅拌机搅拌,使其加速混合。精品资料c. 若采用2f 401 面层涂料添加剂,加入硅溶胶投入量的千分之二到千分编号gw750102制定部门壳模作业指导书版别b1品技课页次2 of 6之四。d. 把 300 350 目的锆粉按约3:1 的粉液比加入硅溶胶浆桶中, 此时要注意, 用手把团块揉散并搅拌均匀。e. 把消泡剂以每公斤硅溶胶加约2ml 消泡剂并搅拌均匀。(用 2f 401 ,则不需要加消泡剂)f. 涂料需要混合到规定的工艺时间(面层:全新料时12 小时以上,部分新料时 6 小时以上),使气泡消除,耐火材料完全润湿后,才能使用。g. 以 4詹氏杯检查,用锆粉、硅溶胶把粘度调到353 秒。形状复杂的或大件取上限 ,形状简单的或小件取下限,对小件浆液最低可以控制在28 秒, 但必须经技术人员同意.h. 面层涂料配制时, 要严格按加料顺序, 依次加入硅溶胶、 润湿剂、锆英料、消泡剂,加料顺序应正确。4.2.3. 二层浆的配制:a. 在不锈钢制浆桶中加入适量硅溶胶,开动浆桶,使其旋转。b. 把 200 目的煤矸石粉按约2: 1 的粉液比加入硅溶胶浆桶中,注意不要倾泄添加以免结块,浆液必须混合到规定的时间,全新料10 小时以上,部分新料 2 小时以上,才能使用。c. 以 4 詹氏杯检查,用煤矸石粉、硅溶胶,把粘度调到222 秒(由工艺文件具体确定 )。4.2.4. 背层浆的配制:a. 在不锈钢制浆桶中加入适量硅溶胶,开动浆桶,使其旋转。b. 把 200 目的煤矸石粉按约1.5: 1 的粉液比加入硅溶胶浆桶中,注意不可倾泄添加,以免结块,浆液必须混合到规定的时间,全新料10 小时以上, 部分新料2 小时以上,才能使用。c. 以 4 詹氏杯检查,把背层粘度调到142 秒(由工艺文件具体规定),封浆层粘度 121 秒.精品资料制定部门壳模作业指导书编号gw750102版别b1品技课页次3 of 64.2.5. 对浆的要求:a. 每班于工作前、工作中间和工作完毕都要检查粘度,并做记录。若粘度不符合规定应及时调整。b. 面浆在使用前先清理浮在上面的杂物。每天操作完毕后,根据情况加入适量蒸馏水或硅溶胶。c. 每天下班前必须将所有的浆桶都调满,以备第二天使用。d. 若泥浆需要中间配制,应尽量在上午下班前配制,最少要混合2 小时方可使用。4.3. 壳模的制作4.3.1. 面层壳模的制作a. 将蜡树浸入预湿液中取出,让其滴落或吹掉多余液体。b. 把蜡树以一个角度(约 30)缓慢浸入泥浆中,再以稍快的速度抽出巧妙翻转蜡树,使其能被面层浆均匀覆盖,检查并确保所有的孔洞和尖角均无闭塞。有铸字或细窄凹槽时,要用毛刷涂刷或预先喷涂涂料。c. 用口吹或风枪轻微吹破附着于蜡树孔洞和尖角部分的气泡。d. 滴落多余的泥浆。e. 蜡树在继续翻转之时,将其伸入淋砂机,保持翻转使其全部表面被覆上一层 70 150 目的锆砂。f. 淋完砂后的壳模,挂于壳模架上,置于头层干燥室中干燥,不可在风扇前面吹, 头层干燥室湿度应控制在50 70% 之间,温度在510 月控制在26 2 在 114 月控制在22 2(与蜡模间温度统一) 。g. 填写“ 挂壳管制卡”。h. 干燥时间依产品和环境的情况而定操作者凭经验判断确认壳模干燥后即可继续挂第二层。4.3.2. 二层壳模的制作a. 确定头层壳的角落和孔洞已干燥。精品资料b. 以柔和的风吹去或轻轻摇动壳模,抖去前一层浮砂。制定部门壳模作业指导书编号gw750102版别b1品技课页次4 of 6c. 将壳模浸入预湿液中,不可超过2s 即可取出,让其滴约5 秒钟。d. 不再滴的壳模以一角度(30)缓慢浸入二层浆中,约3 4 秒即以稍快的速度抽出,转动壳模,使其上的泥浆被覆均匀,并将多余的浆料滴下。注意所有孔洞和尖角有无闭塞,有无泥浆积聚,用风枪将气泡吹破,将积聚吹匀。e. 将不再滴的壳模浸入30 60 目的煤矸石砂中(按工艺要求覆锆砂时,则淋上 70150 目的锆砂)。f. 当浇口杯缘已达砂中缓慢抽出壳模,振落多余的砂粒。确定无缺陷后,将壳模送回壳模架。g. 将壳模架置于头层干燥室中。h. 填写“ 挂壳管制卡”。i. 干燥时间依产品和环境的情况而定操作者凭经验判断确认壳模干燥后即可继续挂第三层。4.3.3. 背层壳模的制作:a. 确定前层壳模干燥后轻轻摇动壳模,以除去前层壳模上所有松散的敷砂。b. 将壳模浸入预湿液中,不可超过2s(复杂件除外)即可取出,让其滴约5秒钟。c. 小心将壳模浸入泥浆中,浸入的同时,轻柔地摇动,除掉所有气泡。d. 抽出壳模滴落泥浆约5 秒种,巧妙地操纵壳模,确使其获得完全而均匀的覆盖。e. 将壳模按工艺要求浸入16-30 目的煤矸石砂中,当浇口杯缘已达到砂中后, 缓慢抽出壳模,震落多余的砂粒。f. 将壳模置于背层干燥室中干燥,背层干燥室湿度应控制在40-60% 之间,温度在 5 10 月控制在26 2 在 114 月控制在22 2(与蜡模和头层间保持一致)。精品资料制定部门壳模作业指导书编号gw750102版别b1品技课页次5 of 6g. 填写好“ 挂壳管制卡”。h. 干燥时间依产品和环境的情况而定操作者凭经验判断确认壳模干燥后即可继续挂下层壳。4.3.4. 封浆:将最后一层已干燥的壳模沾上一层浆,放置在壳模封浆区,干燥时间不低于12 小时。4.3.5. 注 意 事 项 : a制作壳模的砂子,要时常清理、过滤,各层砂每天至少过滤一次。浆桶要时常清理,预湿液要经常换新。b.对复杂的铸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艺要求单独处理。4.4. 蒸气脱蜡的作业程序:4.4.1. 脱蜡前的准备工作:a. 将完全干燥的壳模取下,拆下挂钩,取下盖板,清理浇口杯缘,放入存放区或脱蜡笼。b. 将挂壳管制卡取下,并按规定交有关人员分析保存4.4.2. 脱蜡操作程序:4.4.2.1. 脱蜡按照蒸汽脱蜡机操作及保养标准操作4.4.2.2. 脱蜡用蒸气发生器蒸气压力应达1.0mpa ,最低不得小于0.6mpa 。4.4.2.3. 仔细检查蒸气脱蜡过滤网是否需清理或更换,防止脱蜡过程中出现跑蜡等事故。4.4.2.4. 开始脱蜡前,对脱蜡釜进行压力试验,并预热1 2 次。4.4.2.5. 把模组快速倒放在脱蜡蒸气釜装载车上,送入脱蜡蒸气釜,立即关好机门。4.4.2.6. 打开蒸气阀, 14s 钟内压力应达到0.6mpa ,脱蜡温度应在150 170之间。4.4.2.7. 在 10 15min 内完成脱蜡。精品资料制定部门壳模作业指导书编号gw750102版别b1品技课页 次 6 of 64.4.2.8. 关闭蒸气阀,缓慢打开排蜡阀门,使蜡液进入蒸蜡桶内,一分钟后, 打开排水阀门。4.4.2.9. 压力表指示压力为“ 零” 时,打开脱蜡釜机门,把装型壳的装载车拉出。4.4.2.10. 检查脱蜡质量及型壳质量,将合格型壳放到运壳车上,用绳子从四周捆绑以防型壳倾斜或歪倒,然后送到指定地点,清理浇口杯四周的残留物,按浇注合金牌号整齐倒放在架上,待焙烧。4.4.3. 脱蜡应注意的事项:a. 脱蜡设备必须专人操作。b. 锅炉的锅体要经常清理,不脱蜡时加入除圬剂加热一段时间,这样能达到清理炉体污垢的作用。4.4.4. 壳模修补:a. 脱蜡后所有壳模必须经过检查,是否有龟裂、孔洞,出现碎裂、成片剥落或裂纹超过0.5mm 的型壳。b. 若壳模表面只是微细龟裂,在该处涂浆或再沾一层浆液来修补。c. 对孔洞的修补,可在孔洞上放置一块干净的壳模,然后用煤矸石粉与硅溶胶混合的泥浆将孔洞堵好;也可直接用煤矸石粉与硅溶胶泥浆将孔洞封好。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