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全集.doc_第1页
健康教育全集.doc_第2页
健康教育全集.doc_第3页
健康教育全集.doc_第4页
健康教育全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春季防病知识 春天气温多变,气候变化无常,冷暖不稳定且多风,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便会乘机肆虐,易造成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如流感、流脑、水痘、风疹等等;同时不稳定的气候往往会使人情绪波动,影响到人的内分泌及生物钟,导致心血管及精神病的发生。另外,春暖花开,空气中飘浮各种花粉、颗粒、尘埃、尘螨,对过敏性体质者易诱发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麻疹等。我们应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1、过敏体质的人不要过多地晒太阳,可用防晒霜保护。外出游玩要随身带风油精,抹后防虫。桃花等花类观赏就好,不要用手接触花粉,以免过敏。 2、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毛巾、被褥要常晒太阳,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和B,少吃辛辣刺激的东西。加强营养,加强运动,提高人体免疫力。儿童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充实生活。保证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可打乱生物钟。如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找专科医生咨询。 4、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少参加剧烈和刺激的运动,控制饮食。根据天气变化适当保暖,平时生活要有一定规律。老年人如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要经常测量血压、血脂,不可以参加激烈的运动。肉少吃,多响蔬菜水果,提倡低脂、低钠、低糖饮食。二、狂犬病防治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带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及患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被其咬伤、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 此外,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最短的5天,最长可达19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 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途径是给猫和狗注射疫苗。3个月以上的狗,就要注射疫苗。人被咬伤后应该先作伤口处理, 首先不要止血,让血流出来,再用20的肥皂水或110001500的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1020分钟,再用大量清水冲净10分钟,最后涂上碘酒消毒,伤口不要包扎。然后立即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一般来说,被咬的伤口越深越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面,越危险,必须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血清。三、流感防治知识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性强,传播速度快。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专家对公众提出如下建议: 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流感防治误区: 1、服用维生素抗流感。各种维生素好处多多,这显而易见、毋庸置疑。但它们却不能使人远离流感。包括使用抗病毒药和各种维生素在内的综合诊治才是最理想的疗法。 2、户外可减少得流感风险。这种论点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在户外,比如在大街上常常会遇到很多人,而他们中间就完全可能有流感病人。至于说户外空气新鲜,流感传播风险相对不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封闭场所内如聚集很多人,流感传播风险随之便会高出成十上百倍。 四、艾滋病的防治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其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五、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27.每天刷牙,饭后漱口。28.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2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30.少饮酒,不酗酒。31.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32.拒绝毒品。33.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34.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35.经常开窗通风。36.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37.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38.膳食要清淡少盐。39.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40.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41.不滥用抗生素。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43.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44.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45.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转载自中国健康网,请保留此标记。)46.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47.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48.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49.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5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51.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52.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53.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54.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55.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56.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57.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58.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59.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六、影响健康的十大恶习有哪些?(1)紧张。情绪紧张易使人患高血压病、头痛、失眠。(2)滥用药物。产生药物成瘾或引起意外中毒。(3)暴食。是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原因。(4)过度运动或缺少运动。(5)不注意身体的警告。身体不舒服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转载自中国健康网,请保留此标记。)。(6)任意中断治疗,这样会使疾病复发。(7)过度节食或素食,使身体缺少必要的营养。(8)吸烟。称为慢性自杀,也危害他人健康。(9)酗酒。过量饮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并对肝脏的机能有毒害作用。(10)进食致癌物质。如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烟熏的食物等。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一、禁食富含淀粉食品和忌高糖食品:富含淀粉的食品(大米、白面、薯类、豆类、谷 类),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它虽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因其可直接转化为糖,因此必须限量。否则,病情将无法控制;糖尿病患者在忌食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水果糖、麦芽糖、奶糖、巧克力、蜂蜜)、糖类制品(蜜饯、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果脯)。因为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所以,必须禁止食用。二、禁食低钠高纤维素饮食:高钠饮食可增加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糖尿病的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应以低钠饮食为宜,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而可溶解的纤维素有利于改善脂肪、胆固醇和糖的代谢,并能减轻体重,可以适量多吃这类食物。三、限制脂肪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糖尿病本身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又因糖尿病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虾、蟹黄等多脂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易于合并糖尿病性肾病,而过量的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说,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适量。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8克以内为宜。四、少吃酸性食品:糖尿病人的体液多呈酸性。谷类、鱼、肉等食物基本上不含有机酸或含量很低,口感上也不显酸味,但在人体内彻底分解代谢后,主要留下氯、硫、磷等酸性物质,所以营养学上称其为酸性食物。而酸性体液对糖尿病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这类食品,多吃带绿叶蔬菜,使体液呈弱碱性,吃生菜对本病就有较好的疗效。高血压防治知识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遵照遗嘱按时服药和进行复查。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干预,严格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最好食用低纳盐。同时还要限制脂肪类食品的摄入,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和绿色蔬菜。2、 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在住所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进行血压测量。有条件的家庭可自备汞柱式血压计和听诊器,并有一名愈患者同住的家庭成员接受过测血压技能培训,进行自我保健性血压监测,观察血压动态变化,当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并呈持续状态时,应送患者及时就医。3、 保持适当的体重,特别是肥胖的患者,要经常进行体重的监测,衡量体重的标准多采用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正常值是在1824之间。4、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不饮高酒精度酒,可少量饮葡萄酒或啤酒),尽量不喝咖啡。5、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可进行快走、慢跑、爬山、太极拳、运动操等活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6、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培养自己的各种爱好。可以通过欣赏音乐,学习绘画和书法等来陶冶情操;种花草、养宠物也可以使人获得良好的心态,缓解紧张的情绪。初春保健常识初春气候变化无常,是一年中最不稳定的季节。这样的天气极易致人于疾病,因为人的肌体经过严冬的蛰伏,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均有明显的下降,为各种病菌侵入作了强有力的铺垫。因此,人们常把立春开始的季节称之为健康的驿站。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身穿轻便裙装的年轻女性成为一道青春靓丽的风景,一些小伙子也换上了外套加衬衣的春装。雪糕、冰淇淋等生冷食品也销售渐旺。专家指出,中医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养生保健理论。初春乍暖还寒,倒春寒不时光顾,阳气生发却不旺盛,此时固护人体的阳气对健康十分重要。民谚所说的“春捂”,就是为了防止初春寒气伤及人体阳气而致病。冬春交接季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很低,对早晚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上班族来说,过早换上较薄的裙装,膝盖、脖子暴露在寒气中,很容易受凉致病。同时,初春吃冰淇淋和冷饮都为时过早,这些寒凉之品很容易伤及脾胃的阳气。如果寒气和寒凉的食物遏制了脾胃的阳气,阳气不通畅后,“不通则痛”,就会出现胃寒、疼痛、闹肚子等症状。因此,初春不宜吃冷饮、乱穿衣。医生提醒:由于早春气候寒冷、干燥,加之人体抗病能力的下降,流感、脑炎、白喉、麻疹、猩红热、肺结核的发病率都远远高于其他季节。为此,立春之后,尤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搞好个人环境卫生。、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拉开窗帘使阳光进来,使各种病菌失去滋生条件。、加强体育锻炼。清晨起床后做做运动能加速新陈代谢和提高肌体适应气候变化、抵抗疾病的能力;闲暇时间和朋友结伴去郊游、爬山,也会情趣盎然、愉悦身心。、合理调节饮食。立春就意味着开春了,人也容易感到疲倦,此时不妨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等。、注意卫生保健。要多接触大自然,多与朋友沟通交流,根据自己的爱好,做一些文明有益的活动,对维护身心健康将大有裨益。、饮食上要“省酸增甘”。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所以春季饮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也可用山药和薏米各克、小米克、莲子克、大枣10枚共煮成粥长期食用。年轻人血脂高 食疗效果更好近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于年轻高脂血症者来说,饮食治疗效果较老年患者更明显。但大多数年轻人对食疗降血脂的知识十分缺乏,甚至存在误解。小刘今年34岁,身高1.76米,体重87公斤,有车有房,年纪轻轻可谓事业有成。然而,前不久单位体检的报告却让他吃了一惊:血脂多项指标超标,被诊断为高脂血症。小刘平时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经常陪客户吃喝到深夜。喝酒自然是免不了的,而吃饭小刘更是一点不含糊,哪个饭店好就去哪儿吃,绝不亏待自个儿。细想想除了爱吃点儿甜食,生活中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身体结实,连个感冒也不得的他,怎么就得了高脂血症呢?小刘长期高糖饮食、大量饮酒,生活无规律,多坐少动,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些恰恰是高脂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初期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出现,往往是像小刘这样在体检时被发现的。无论哪一型的高脂血症,除了药物治疗,饮食治疗都是一项应该长期坚持的基本措施。对于身高1.76米的男性来说,理想体重应该在71公斤左右。小刘体重87公斤,属于肥胖,所以首先要限制总能量的摄入,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公斤为宜)。因此,建议每日摄入总能量为1700千卡,约250克主食(如果活动量大可以增加25克)、250克脱脂牛奶、一个鸡蛋、150克肉、5001000克蔬菜、20克油、200克水果,分为三次正餐(最好间隔4小时以上)和一次加餐。像小刘这样的男性,一日三餐的食谱可以如下安排。早餐:一袋脱脂牛奶、一个鸡蛋(只吃半个蛋黄)、50克主食。午餐:100克主食、75克肉、300克蔬菜、10克油。晚餐:100克主食、75克肉、300克蔬菜、10克油。加餐:如果晚餐距晚上睡觉时间较长,加餐可安排在晚上9时半左右,吃200克水果。另外,在具体食物的选择上,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和新鲜蔬菜及水果,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肉类以脂肪含量较低的白肉(如鱼肉、去皮禽肉等)和大豆及豆制品为宜;可多选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香菇、木耳、大蒜、洋葱、山楂、海带等;烹饪上尽量以汆、煮、蒸、凉拌为主,少吃煎炸食品;富含饱和脂肪的动物油脂、肥肉和富含胆固醇的动物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类尽量少吃或不吃。对于富含精制糖的甜食应限制,减少饮酒量。对于像小刘这样体重超标的男性,建议以容易调节运动强度、下肢关节受力较小的全身性有氧运动为主,如游泳、做体操或打太极拳等,每天3060分钟,每周35天。麻疹防治知识麻疹是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为阻断麻疹病毒传播,保护儿童健康,卫生部决定于2010年9月11日20日在全国统一集中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麻疹疫苗。 中国力争在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即到2012年将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1、什么是麻疹,有哪些症状和危害?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有发热、流涕、流泪和出皮疹,皮疹为淡红色丘疹或斑丘疹,最初开始于发际和耳后,继颈部和面部、躯干和四肢,最后到手心和脚心。皮疹约2-5个毫米。轻症麻疹患者,随着皮疹逐渐消退,病情可自愈。重症患者最大的危害是合并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