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题目汇总_第1页
小学古诗题目汇总_第2页
小学古诗题目汇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这是老师给大家总结出的小升初的古诗题型知识点,请大家仔细分析,掌握。第一部分,是小学期间必背的古诗汇总,同学们一定要熟背。一鄂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古诗汇总一年级上册一 去 二 三 里登鹳雀楼静夜思北 宋邵 雍唐王之涣唐 李白一 去 二 三 里 ,白 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烟 村 四 五 家 。黄 河入海流。疑是地上霜。亭 台 六 七 座 ,欲 穷千里目,举头望明月,八 九 十 枝 花 。更 上一层楼。低头思故乡。画夜宿山寺梅花唐 李白宋 王安石有色,危楼高百无声。手可摘星还在,不敢高声不惊。恐惊天上远 看 山尺,墙角数枝梅,近 听 水辰。凌寒独自开。春 去 花语,遥知不是雪,人 来 鸟人。为有暗香来。一年级下册春 晓咏柳悯农唐孟浩 然唐贺 知章唐 李绅春 眠 不 觉 晓 ,碧 玉 妆 成 一 树高,锄禾日当午,处 处 闻 啼 鸟 。万 条 垂 下 绿 丝绦。汗滴禾下土。;.夜 来 风 雨 声 ,不 知 细 叶 谁 裁出,谁知盘中餐,花 落 知 多 少 。二 月 春 风 似 剪刀。粒粒皆辛苦。绝 句春 游湖小池唐 杜甫宋徐俯宋 杨万里迟日江山丽,双飞燕子几时回?泉眼无声惜细流, 阴照水爱晴柔。荷才露尖尖角, 有蜻蜓立上头。春风花草香。夹岸桃花蘸水开。树泥融飞燕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沙暖睡鸳鸯。小舟撑出柳阴来。早里二年级上册早发白帝城宿新市徐公店 唐 李白宋 杨万朝辞白帝彩云间, 篱落疏疏一径深, 千里江陵一日还。 树头花落未成荫。两岸猿声啼不住, 儿童急走追黄蝶, 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入菜花无处寻。游子吟望庐山瀑布唐孟郊唐李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日照香炉生紫烟, 看瀑布挂前川。流直下三千尺,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飞疑是银河落九天。长 歌 行 ( 节 选 )绝句寻隐者不遇汉 乐 府 民 歌唐杜甫唐 贾岛百 川 东 到 海 ,两 个 黄 鹂 鸣 翠柳,松下问童子,何 时 复 西 归 。一 行 白 鹭 上 青天。言师采药去。少 壮 不 努 力 ,窗 含 西 岭 千 秋雪,只在此山中,老 大 徒 伤 悲 。门 泊 东 吴 万 里船。云深不知处。山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回乡偶书唐杜牧唐刘长卿唐 贺知章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日 暮 苍 山远,少小离家老大回,白 云 深 处 有 人 家 。天 寒 白 屋贫。乡音无改鬓毛衰。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柴 门 闻 犬吠,儿童相见不相识,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风 雪 夜 归人。笑问客从何处来。二年级下册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陵杂诗竹石唐李白唐王维清 郑燮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君 自 故 乡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应 知 故 乡事。立根原在破岩中。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来 日 绮 窗前,千磨万击还坚劲,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寒 梅 著 花未?任尔东西南北风。赠花卿小儿垂钓花 影能唐杜甫宋 苏轼唐胡令锦 城 丝 管 日 纷 纷 ,蓬 头 稚 子 学 垂纶,重重叠叠上瑶台,半 入 江 风 半 入 云 。侧 坐 莓 苔 草 映身。几度呼童扫不开。此 曲 只 应 天 上 有 ,路 人 借 问 遥 招手,刚被太阳收拾去,人 间 能 得 几 回 闻 ?怕 得 鱼 惊 不 应人。却教明月送将来。赋得古原草送别采莲曲唐白居易唐 王昌龄离离原上草,荷叶罗裙一色裁,一岁一枯荣。尽,芙蓉 向脸 两边开 。野火 烧不乱入 池中 看不见 ,春风 吹又生。闻歌 始觉 有人来 。远芳 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三年级上册所见鹿柴敕勒歌维清 袁牧北朝民歌唐王牧童骑黄牛,空山不见人,敕勒川,阴山下。歌声振林樾。但闻人语响。天似穹庐,意欲捕鸣蝉,返景入深林,笼盖四野。忽然闭口立。复照青苔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舟夜书所见乐游原清査慎行唐 李 商隐月 黑见渔灯,向晚意不适,孤 光一点萤。驱车登古原。微 微风簇浪,夕阳无限好,散 作满河星。只是近黄昏。蜂望天门山赠刘景文唐罗隐唐李白宋苏轼不论平地与山尖,天门中断楚江开,荷尽已无擎雨盖,无限风光尽被占。碧水东流至此回。菊残犹有傲霜枝。采得百花成蜜后,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年好景君须记,为谁辛苦为谁甜?孤帆一片日边来。正是橙黄橘绿时。三年级下册村 居江畔独步寻花春日清高鼎甫宋朱熹唐杜草长莺飞二月天,黄四娘家花满蹊,胜日寻芳泗水滨,拂堤杨柳醉春烟。千朵万朵压枝低。无边光景一时新。儿童相见不相识,留连戏蝶时时舞,等闲识得东风面,忙趁东风放纸鸢。自在娇莺恰恰啼。万紫千红总是春。大林寺桃花峨眉山月歌宿建德江唐白居易唐李白唐孟浩然人间四月芳菲尽,峨眉山月半轮秋,移舟泊烟渚,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入平羌江水流。日暮客愁新。长恨春归无觅处,夜发清溪向三峡,野旷天低树,不知转入此中来。思君不见下渝州。江清月近人。牧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唐吕岩宋杨万里竟西湖六月中, 光不与四时同。天莲叶无穷碧,日荷花别样红。四年级 上册草铺横野六七里,毕笛弄晚风三四声。风归来饱饭黄昏后,接不脱蓑衣卧明月。映四时田园杂兴初秋行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宋范成大宋杨万里唐王维昼出耘田夜绩麻,落日无情最有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鸣。每逢佳节倍思亲。处,遥知兄弟登高处,声。遍插茱萸少一人。村庄儿女各当家。偏催万树暮蝉童孙未解供耕织,听来咫尺无寻也傍桑阴学种瓜。寻到旁边不作庭子夜吴歌锡唐李白望洞唐刘禹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湖光秋月两相和,长安潭面无风镜未磨。秋风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遥望洞庭山水翠,何日白银盘里一青螺。别董大饮湖上初晴后雨元 日唐高适宋苏轼宋 王安石千里黄云白日曛,水光潋滟晴方好,爆竹声中一岁除,奇。春风送暖入屠苏。子,千门万户曈曈日,宜。总把新桃换旧符。四年级下册北风吹雁雪纷纷。山色空濛雨亦莫愁前路无知己,欲把西湖比西天下谁人不识君?淡妆浓抹总相游园不值泊船瓜洲清 明宋叶绍翁宋 王安石唐杜牧间,清明时节雨纷纷,山。路上行人欲断魂。岸,借问酒家何处有,还。牧童遥指杏花村。应怜屐齿印苍苔,京口瓜洲一水小扣柴扉久不开。钟山只隔数重春色满园关不住,春风又绿江南一枝红杏出墙来。明月何时照我送元二使安西浪淘沙墨 梅唐王维唐刘禹锡元 王冕渭城朝雨浥轻尘,九曲黄河万里沙,我家洗砚池边树,涯。朵朵花开淡墨痕。客舍青青柳色新。浪淘风簸自天去,不要人夸好颜色,家。只留清气满乾坤。劝君更尽一杯酒,如今直上银河西出阳关无故人。同到牵牛织女桥夜泊张 继 天 , 眠 。 寺 , 船。五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枫宋 苏轼唐横看成岭侧成峰,月落乌啼霜满远近高低各不同。江枫渔火对愁不识庐山真面目,姑苏城外寒山只缘身在此山中。夜半钟声到客十五夜望月石灰吟秋 思唐王建明于谦唐 张籍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千 锤 万 凿 出 深山,洛阳城里见秋风,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烈 火 焚 烧 若 等闲。欲作家书意万重。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 ,粉 身 碎 骨 全 不怕,复恐匆匆说不尽,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 。要 留 清 白 在 人间。行人临发又开封。观书有感寄扬州韩绰判官客中作宋朱 熹唐杜牧唐 李白半 亩 方 塘 一 鉴 开 ,青 山 隐 隐 水 迢迢,兰陵美酒郁金香,天 光 云 影 共 徘 徊 。秋 尽 江 南 草 未凋。玉碗盛来琥珀光。问 渠 哪 得 清 如 许 ?二 十 四 桥 明 月夜,但使主人能醉客,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玉 人 何 处 教 吹箫?不知何处是他乡。寒。五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终南望余雪唐 陈子昂唐祖咏前不见古人,终南阴岭秀,后不见来者。积雪浮云端。念天地之悠悠,林表明霁色,独 怆 然 而 涕 下 。城 中 增 暮江 南 春江 畔 独 步 寻花渔歌子唐杜 牧唐杜甫唐张志和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黄 师 塔 前 江 水东,西塞山前白鹭飞,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春 光 懒 困 倚 微风。桃花流水鳜鱼肥。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桃 花 一 簇 开 无主,青箬笠,绿蓑衣,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可 爱 深 红 爱 浅红?斜风细雨不须归。寒 食约客书湖阴先生壁唐韩翃宋赵师秀宋王安石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黄 梅 时 节 家 家雨,茅檐长扫静无苔,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青 草 池 塘 处 处蛙。花木成畦手自栽。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有 约 不 来 过 夜半,一水护田将绿绕,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闲 敲 棋 子 落 灯花。两山排闼送青来。园杂兴滁州西涧四时田唐韦应物宋范成大独怜幽草涧边生,梅子金黄杏子肥,上有黄鹂深树鸣。麦花雪白菜花稀过,春潮带雨晚来急,日长篱落无人野渡无人舟自横。唯有蜻蜓蛱蝶飞。六年级上册舟过 安 仁碛中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杨万里唐岑参宋陆游一 叶 渔 船 两 小 童 ,走 马 西 来 欲 到天,三万里河东入海,收 篙 停 棹 坐 船 中 。辞 家 见 月 两 回圆。五千仞岳上摩天。怪 生 无 雨 都 张 伞 ,今 夜 不 知 何 处宿,遗民泪尽胡尘里,不 是 遮 头 是 使 风 。平 沙 万 里 绝 人烟。南望王师又一年。暮 江 吟凉州词江村即事唐白居易唐王翰唐 司空曙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 ,葡 萄 美 酒 夜 光杯,钓罢归来不系船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 。欲 饮 琵 琶 马 上催。江村月落正堪眠。可 怜 九 月 初 三 夜 ,醉 卧 沙 场 君 莫笑,纵然一夜风吹去,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 。古 来 征 战 几 人回。只在芦花浅水边。六年级下册已亥杂诗题画兰清 龚自珍清 郑燮九州生气恃风雷,身在千山顶上头,万马齐喑究可哀。突岩深缝妙香稠。我劝天公重抖擞,非无脚下浮云闹,不拘一格降人才。来不相知去不留。题临安邸出塞乡村四月宋林升唐王昌龄宋 翁卷山 外 青 山 楼 外 楼 ,秦 时 明 月 汉 时关,绿遍山原白满川,西 湖 歌 舞 几 时 休 。万 里 长 征 人 未还。子规声里雨如烟。暖 风 熏 得 游 人 醉 ,但 使 龙 城 飞 将在,乡村四月闲人少,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不 教 胡 马 度 阴山。才了蚕桑又插田。观猎惠崇春江晚景唐王维宋苏轼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竹外桃花三两枝, 暖鸭先知。地芦芽短, 豚欲上时。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春江水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蒌蒿满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正是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冬夜读书示子聿唐杜甫宋 陆游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古人学问无遗力, 壮工夫老始成。上得来终觉浅, 知此事要躬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纸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绝西江月宋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台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第二部分,是关于古诗不同名词的概念,请同学们认真思考, 做到了然于胸。二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小升初考试中语文成绩总是很难提高, 尤其是诗歌鉴赏这个题型。 其实对于诗歌的大意很多同学都是了解的, 对于感情的基调也把握的很清晰, 但是在回答问题时却总是不够力度, 无法答全答对。 对于分数称霸的升学考试中, 这是一个令同学们感到头疼的问题,下面是一个建议。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一、诗歌的形象1、诗歌的形象表现为对意象、意境、象征和隐喻等的解读。2、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3、意象:诗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构建形象的主要因素。4、意境: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第二、诗歌的语言1、语音上:音乐之美。2、语义上:精炼、形象、情意之美。3、语法上:语序颠倒,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4、语言风格和意义性: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情奔放、直朴清纯、典雅文丽、轻灵飘逸; 表层义、深层义 ( 语境义、特殊义 )第三、诗歌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1、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欲扬先抑、照应、象征、衬托、比兴、联想和想象。2、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修辞方法及典故。3、直接抒情: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4、间接抒情: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即事感怀。二、分析法第一、形象分析法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应注意诗中选取的事物。第二、语言分析法重点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如: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间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感情语言:独、飘渺、恨、寂寞、冷象征语言:拣尽寒枝不肯栖意境:孤独、凄凉但又有坚定的信念。第三、表现手法分析法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第四、意境分析法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 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主要和作家的风格有关。三、表述题解答技巧第一、类别方面诗词曲; 古体诗和近体诗 ; 绝句和律诗 ; 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第二、风格方面豪放:恢宏阔远、博大新奇雄奇:雄伟劲健、奇绝峭拔沉郁:深沉蕴积直率:奔肆率直婉约:曲柔细密、情调缠绵含蓄:藏而不露清新:清秀奇丽风趣:幽默诙谐第三、技巧方面对比比较 ; 映衬比较 ; 虚拟写实 ; 象征暗示、托物寓意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花用典故、以古说今 ; 静景动写、以动写静 ; 渲染烘托、直抒胸臆 ;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 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第四、修辞方面辞格的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句式的特点:倒装、省略等第五、情感方面喜悦、甜蜜、愉悦、淡泊、忧郁、激昂、恬淡、闲逸、失望、寂寞、幽怨、旷达、高雅、愤懑、焦灼第三部分, 典型题目解题技巧, 并请同学们自我总结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答题模版,加油。三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 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 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1. 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 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 “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 “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 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 ?请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 可以从词性、色彩、 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 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应为: 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2、名句赏析 题目形式 (1) 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2) 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 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 ( 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 ) 或采用的修辞手法 ( 如拟人、比喻等) 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 示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 可理解为: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 ; 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3、主旨情感类 题目形式 (1)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 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 ( 豪放、婉约、沉郁顿挫 ) 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 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 通过这些形象, 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 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 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意对即可 )4、想象描述类 题目形式 (1) 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2) 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 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题型示例 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 字以内)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 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5、表达技巧类 题目形式 (1) 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 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3) 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 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 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 ( 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 ) ,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 等;(3)表达方式, 主要有描写, 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 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 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 ) ,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 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问题:诗的三、 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表现手法类试题,要求赏析三、四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 作“飞花”,是比喻,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 或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如下: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生动而传神 ; 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诗歌鉴赏练习】又呈吴郎(唐)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杜甫草堂有几棵枣树, 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充饥。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 这姓吴的一来就在枣园四周插上篱笆。老妇人向杜甫诉苦, 杜甫便写此计劝告吴郎。1、“戎马”的意思是( 2 分)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告吴郎的?你觉得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6 分)3、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 分)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乾坤”和“字”分别指,(4 分)2、 用原文语句回答( 4 分)(1) )描写洞庭湖壮阔水势的名句:(2) )表达诗人报国无门苦闷之情的诗句:3、下列说法不符合诗歌内容的一项是()( 2 分 ) “日夜浮”三字,写的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情。“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表现诗人当时孤单贫苦、潦倒无助的生活 境遇。c. 诗歌首尾呼应主要反映在“凭轩”与“今上”、“昔”与“关山北”上。d. 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放言五首 (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 分)辨材须待七年期 辨:待:2、用原文语句回答( 4 分)(1) )点明此诗是赠送好友的诗句:(2) )借用历史典故以说明辨真伪之难,同时也揭示唯有时间可以证明的诗句:3、下列说法不符合诗歌内容的一项是()( 2 分 ) 用“试玉”、“辨材”来比喻,意在形象说明识别真伪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一道理。“不用钻龟与祝蓍”这句话旨在强调诗人提出的“方法” 是非常完美的。c. 这首说理诗主要借助历史事件来说明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道理。d. 诗人在说理的同时,也巧妙地总结自己和好友倍诬害的情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长精神”的意思是。( 2 分)2、文章内容理解( 6 分)(1) )思念故人、抒发感叹和惆怅之情的诗句:(2) )表达对友人感激之情的诗句:(3) )你如何理解颈联?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首联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积愤之情。b. 颔联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c. 颈联借景表达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d. 尾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与友人白居易共勉。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