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教案_第1页
陈涉世家教案_第2页
陈涉世家教案_第3页
陈涉世家教案_第4页
陈涉世家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涉世家教案备课时间:2010 / 08/ 30备课人:王冲教学目标: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 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3. 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重点: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 理解文章内容,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教学难点: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俗语引出古今中外反抗压迫的例子,导入陈胜吴广起义一事。二、交流展示预习成果1. 小组交流预习导学(一)(二)2. 读顺课文在交流预习导学第一题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和停顿。精品资料3. 初步理解课文大意交流展示预习导学第3 题;小组合作后再质疑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三、疏通文意,理解掌握文言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 在交流展示自主质疑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重点是几个通假字、多义词“为“”而”“以”“素”“之”“然“若”以及词性活用的几个重点词语。2. 小组合作的方式串译全文重点抽查学案列出的6 个重点句子四、合作探究:1. 陈胜、吴广是起义的导火线和根本原因是什么?陈胜、吴广是如何制造舆论来号召、发动群众的?2. 陈胜为起义作了怎样的舆论准备?(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3. 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说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4.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记事的?作者又是如何安排详略的?小组讨论学案上的探究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班级交流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精讲点拨,进而明确: 1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呜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2.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3. 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1)“苟富贵,无相忘”。(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分析:( 1)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 2)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 3)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这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 4)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生:陈胜是一个富有政治眼光的人物,他能够判断和分析形势,制定行动方针,并大胆地付诸实践,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令我欣赏。4. 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起以前的事迹写得比较简略。有关起义筹划的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详尽,主要是为了突出陈涉的非凡才干。五、拓展延伸:陈胜能组织领导大泽乡起义与他年轻时就有远大抱负是分不开的,可见立志于人之重要。请再从你掌握的诗词中写出两句有关“抱负” 的诗句。教后反思:陈涉世家教案(二次备课)备课时间: 2010 / 08/ 31备课教师: 范胜荣教学目标: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 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3. 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重点: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 理解文章内容,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 以“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俗语引出古今中外反抗压迫的例子,导入陈胜吴广起义一事。2. 生交流展示学案“预习导学”一(二) ( 2 )并提生简介史记 ,师补充强调:司马迁,10 岁“诵古文,” 20 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 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国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官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 年完成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 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 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 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 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 篇,年表12 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 篇,共 526500字。在史学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朗读课文1. 根据“预习导学”“给加点字注音” 交流展示 ,读准字音。2. 师生一起读,规范节奏、读音。3. 个别读,齐读,力求通顺,有节奏。三、翻译课文。1. 交流展示 , 检查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或同学间相互讨论学案“预习导学”“解释加点的词”。2. 在学生 小组合作、自主质疑、交流展示的基础上,老师精讲点拨 ,重点是几个通假字、多义词“为“”而”“以”“素”“之”“然”“若”以及词性活用的几个重点词语。注意引导学生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等。3. 小组合作的方式串译全文,重点抽查学案列出的6 个重点句子四、互动探究,理解课文内容。1. 陈胜、吴广是起义的导火线和根本原因是什么?陈胜、吴广是如何制造舆论来号召、发动群众的?2. 陈胜为起义作了怎样的舆论准备?(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3. 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说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4.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记事的?作者又是如何安排详略的?在小组讨论 的基础上,班级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精讲点拨 ,进而明确:1. 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呜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2.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3. 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1)“苟富贵,无相忘”。(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分析:( 1)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 2)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 3)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 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这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 4)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生:陈胜是一个富有政治眼光的人物,他能够判断和分析形势,制定行动方针,并大胆地付诸实践,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令我欣赏。4. 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起以前的事迹写得比较简略。有关起义筹划的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详尽,主要是为了突出陈涉的非凡才干。五、拓展延伸: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 操陈胜能组织领导大泽乡起义与他年轻时就有远大抱负是分不开的,可见立志于人之重要。请再从你掌握的诗词中写出两句有关“抱负” 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作业: 1. 巩固案、课时作业(选做) 2. 准备过关板书设计:陈涉世家有远大的抱负陈涉敏锐的洞察力反抗精神卓越的领导才能教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