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逃课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doc_第1页
学生逃课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doc_第2页
学生逃课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doc_第3页
学生逃课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逃课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第一部分一引言现在在同学们之中,逃课现象并非新鲜事,虽然有违校纪,是错误的做法,但这是事实。我们团队在此就逃课问题作一系统分析,试图初步揭示一点情况,并给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二确定研究对象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在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现在高校学生逃课的现象却非常普遍,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 三目的及目标根据学生逃课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提出处理方案,最终达到整顿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四“大学生逃课风”的原因分析 学生因素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情况一般是“学生管分数,家长老师填志愿”。由于近年来专业细致化和各种新兴专业的产生,许多家长、高中老师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盲目为学生填报热门专业。 学生对“由家庭到学校”环境转变的消极适应。从中学走人大学,从家庭生活走人集体宿舍,也就是从父母的管束下走入了一片“自由”的天空。面对这样的转变,学生所要和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如何去适应”成了学生在校发展的分水岭,而学生以往所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此则有非常大的影响。学校因素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大学的定位应是教学与研究并重。但是,现在大学的实际情况却是本在研究,面在教学,研究高于教学 。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都未能默契配合。 再者是任课老师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学生有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大课。 教师因素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方式过于陈旧。 师生教学关系不协调。教学关系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 综上所述,我们将大学生逃课的具体因素分析为以下7点A这课没有意思 B老师讲得不好C这课简单 D有事情耽误 E身边同学影响 F其它 五从整体上分析逃课理由 针对以上7个逃课原因,我们小组做了一份针对07和08级同学的调查,具体数据如下表07级08级男女总计A2028232548B2621252247C71213619D2820202848E969615F53358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到如下两张图可以看出,理由A、B、D有很大的认同。三项合计得到了78%的支持。并且,理由A、D都是众数。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同学把逃课的理由归结在课程本身(没意思或太简单)和老师身上,同意这些理由的达到了62%,而不是把逃课的主要原因归于自身问题,这也许说明同学们并没有真正的反思过自身存在的逃课问题! 六解决方案方案一:加强课堂管理,要求老师上课必须点名,出勤率与学生成绩挂钩方案二:学生参与课堂设置,可以自由选择老师方案三:教务处随机抽查,将出勤率记录教师的绩效评定第二部分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们对学生逃课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细分,组要分为以下11点:1 课程简单 2 课程太难3 对课程不熟悉 4 不重视课程5 喜欢自学 6 睡懒觉7 贪玩 8 老师水平太烂9 老师要求不严格 10 学习风气不好11 学校教学管理不严格计算及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图vvvv1 课程简单Avv2 课程太难AAvvv3 对课程不熟悉AAAAAv4 不重视课程A5 喜欢自学AAAA6 睡懒觉AAA7 贪玩8 老师水平太烂A9 老师要求不严格A10 学习风气不好11 学校教学管理不严格根据上次试验的分析我们的方案为方案A:加强课堂管理,要求老师上课必须点名,出勤率与学生成绩挂钩方案B:学生参与课堂设置,可以自由选择老师方案C:教务处随机抽查,将出勤率记录教师的绩效评定运用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建立多级递阶结构得到的判断矩阵为重要程度f 1f 2f 3ii0f 11351.9000.663f 21/3130.7820.261f 31/5510.3180.106所以得到A= i0=(0.663,0.261,0.106)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方案评优1、设评定集为E=(很有作用,较有作用,不太有作用,没有作用) 给定尺度为E=(1.0,0.7,0.4,0.1) 评价因素集为指标集合C=(C1,C2,C3) 2、对于不同的方案,我们请了20位在校同学根据指示,进行满度评定再经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方案进行评优。 一、对方案A 20为同学的评价结果为 Ac1 =(0.4,0.4,0.2,0.0) Ac2 =(0.2,0.5,0.2,0.1) Ac3 =(0.0,0.0,0.0,0.1)得到的隶属度矩阵为:所以综合评判向量B(A)=A*R1=(0.3054,0.3837,0.1788,0.1321)一、对方案B 20为同学的评价结果为 Bc1 =(0.1,0.2,0.3,0.4) Bc2 =(0.1,0.3,0.3,0.3) Bc3 =(0.8,0.1,0.1,0.0)得到的隶属度矩阵为:B(B)=A*R2=(0.1742,0.2155,0.2788,0.3315)三、对方案C20为同学的评价结果为 Cc1 =(0.2,0.3,0.3,0.2) Cc2 =(0.3,0.3,0.2,0.2) Cc3 =(0.2,0.2,0.4,0.2)得到的隶属度矩阵为:B(C)=A*R3=(0.2261,0.2894,0.2845,0.2000)由此我们可以算出P(A)=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