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_第1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_第2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_第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_第4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旺磐加工中心的常见报警解决方法序号报警内容含义解决方法 plc 报警问题1.1 lub low(油量过少)1.11 检查润滑油泵的油位1.12 检查油位传感器是否正常1.13 检查油位报警线路电源及输入电路是否正常(号码管为dc24v 及 lub low)1.2 coolant overload(切削液马达过载)1.21 检查动力线是否有缺,1.22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为额定电压1.23 过载保护器的过载系数是否设定过小,正常为 2.51.24 马达是否为反转或者有烧毁1.25 将上序问题排除后,将过载保护器上的复位按钮按下,再确定信号线是否有24v 电源输入 (号码管为coolant overload)1.3 axis not home(3 轴未归零)1.31 在原点复归模式下分别将三轴归零,归完成报警信号即完成零1.32 atcnotready刀库未准备好1.33 刀库记数信号未到位,检查 counter信号1.34 刀杯原位信号错误,检查 tool cup up信号1.35 刀臂持刀点位置不正确,检查 121 点信号1.4 the clamp signal error(夹刀信号错误)1.41 检查夹刀到位信号线是否有异常1.42 检查打刀缸夹刀开关是否正常1.43 检查 i/f诊断中x4 的信号是否为11.5 air pressure low(空气压力低)1.51 检查空气压力是否5mp 以上1.52 检查空气压力输入信号的线路是否有dc24vv 电 压-可编辑修改 -1.6 atc counter singal error(刀库记数信号错误)1.61 检查是否为记数信号接再刀库的144 点上。1.62 检查 dc24 电源 144 点与 0v 点之间电压是否为24v,1.63 确定 i/f诊断中的x1e 点信号是否正常!1.7 the sp-motor overload(主轴马达过载)1.71 主轴马达过载,检查回升电阻al1 与 al2 间是否为通路1.72 检查 plc 输入信号是否有24v1.8 plc 计时器不能工作参数被锁住1.81 将 6449bit0 位参数设定为01.9 plc 计数器不能工作参数被锁住1.91 将 6449bit1 位参数设定为01.10 plc 报警无法显示为用户定义形式参数锁住1.101 将 6550bit0 位和 bit2 位设定为11.11 主轴无法转动(无信号显示)1.111 如果是使用面板启动主轴正转时,则检查是否是在手轮方式,然后检查打刀缸上面的紧刀信号是否到位(即i/f诊断中的点x4 是否为 1),如果此两点信号全部到位, 主轴还是无法转动,则检查报警界面是否有伺服报警。1.112 如果上述情况皆到位,还不转动,请检查参数是否设定正确,如:屏蔽参数3024 是否关闭。1.12 程序无法启动1.121 三轴是否回零完成1.122 检查报警界面是否有报警,如果有依照报警信息将其解决。1.123 检查启动时的模式是否正确,允 许 在 edit ,mdi ,memory以及 dnc 模式下启动加工程序二 emg报警问题2.1 emg 紧急停止, exin或 plc 报 警2.11 取消紧急停止输入信号。检查急停开关接线,看连线是否破损。2.12 检查紧急停止开关常闭点是否接触良好2.13 检查控制急停线的2.2 emg 紧急停止, spin2.21检查主轴放大器中紧急停止信号和准备信号的信号输入。2.222 检查主轴放大器的回授线是否破损。2.3 emg 紧急停止, 33 号报警过电压2.31pn 总线电压超过了400v. 2.32调整参数如:3219, 3255 等。2.33 检查回升电阻是否烧坏,或更换大功率的回生电阻。2.4 emg 紧急停止, 3a 号报警过电流2.41检查三轴动力线是否短路。2.42调整参数。( 2220, 2210, 2211, 2212)2.5 emg紧急停止plc 紧急停止(带行程开关式)2.51 取消紧急停止输入信号。检查急停开关接线,看连线是否破损。2.52 检查急停开关常闭点是否接触良好2.53 检查机床是否过行程2.53检查各轴行程开关连接线路是否正常2.6 emg 紧急停止line/ srv2.61 查电缆线的连接方法是否正确(判定方法是cn1b 为终端,可随意选择一轴,连线再由接有终端的驱动器的cn1a 出发,连接到另外一轴的cn1b ,依此方法连接完各轴,最后回到基本i/o板上的 sv1 接口2.62 查驱动器上的旋转开关位置是否正确。2.63 查伺服驱动器之间的连接线以及伺服驱动器与i/o 板之间的连线及i/o 板与主机间的连线是否有松动或异常,如果连线无问题则更换新电缆线试试emg 紧急停止是机床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的一种保护功能,引起这种情况发生的因素很多,上面讲的紧急停止状态,亦是为了防止机床误动作而产出的保护状态。三系统操作错误报警3.1 m01操作错误,外部互锁0003号报警参考点返回方向错误3.11因选择的参考点返回方向与设定的返回方向不一致,选择正确的返回方向即可3.2 m01操作错误0004 轴互锁技能有效3.21 在加装了刀库的时候检查刀库计数信号及原点信号是否正常,打刀缸位置是否在夹刀点位置,一切正常后即解除互锁。3.22 检查是否将面板上面的machine lock键按下, 如果有将此按钮关闭即解除互锁3.3 m01操作错误,内部互锁0005号报警3.31 伺服关闭功能有效,请解除伺服off 功能。3.32 对轴取出有效状态的轴发出了指令,请进行正确操作。3.33 发出了与手动跳过打开方向相同的指令,请惊醒正确操作。3.34 在手动 / 自动同时类型期间,自动类型指令轴成为了手动操作轴。请关闭指令轴的手动/ 自动有效信号。3.35 请再次接通电源,并完成绝对位置初始化。3.4 m01操作错误, 0006 超过硬极限(此情况在三点式形成开关时常发生)3.41 机床超过硬体极限,在手论方式下将发生过行程的轴向相反的方向移动3.42 检查发生过行程报警的轴的线路或电源是否有故障3.43 检查发生过行程轴的行程开关常闭点是否有故障3.5 m01 操作错误0007 软件极限保护3.21 将发生报警的轴在手轮方式下或者快速移动的方式下进行超极性相反的方向移动3.22 检查 2013, 2014 参数是否设定正确3.3 m01 操作错误0024 绝对位置报警中3.31 请执行绝对位置基准点初期设定后再确定绝对坐标行程位置,然后再执行原点复归3.4 m01 操作错误,0101 无操作模式3.41 检查输入模式信号线是否有破损3.42 检查 i/f诊断中是否有输入信号3.43 检查模式选择开关是否有故障3.44 检查 plc 程序3.5 m01 操作错误, 0102切削进给率为零3.51 检查面板进给倍率开关是否为零档位3.52 检查进给倍率开关线路是否有故障3.53 检查进给倍率开关是否有故障3.54 检查 plc 程序3.6 m01操作错误,0103 外部进给速度为零3.61 在手动移动过程中,请确认手动倍率开关为非零值,3.62 如果手论倍率开关已经为非零值,请确认信号线是否有异常3.63 请检查 plc 程序3.7 y90主轴无信号,主轴编码器信号错误3.71检查主轴编码器的反馈电缆线和编码器3.8 z51rom 错误3.81 参数为正常写入rom 时发生,再次执行同一操作时如果产生报警,即为硬件故障,请与服务中心联系。3.9 z52电池不足插入 nc 控制装置的电池的电压已下降3.91 更换 nc 控制装置用电池。3.92 对电池处理之后,检查加工程序。3.10 z53过热控制器或操作板温度超过规定值3.101 需要冷却措施。3.102 切断控制器电源,或用冷却器降低温度等。3.11 z55rio 通信中断控制器与远程输入/ 输出装置间的通信出错。3.111 检查并更换电缆。3.112 检查电源(是否供电,有电压)3.113 更换远程i/o模块。3.12 z59加减速时间加减速时间常数太大3.121 #1206g1bf 参数的设定值加大。3.122 #1207g1btl 参数的设定值减小。3.13 p430 有未回归原点的轴对未作参考点复归的轴做发出了参考点复归以外的指令,对正在轴取出的轴发出的了指令。3.131 执行手动参考点复归3.132 将已经取出的轴恢复其功能3.14 y05 初期参数错误3.141 确认 1001, 1002 及 1039 参数是否设定正确3.142 根据报警信息所提示的参数号码,设定正确值。3.15 m90 参数设定方式参数设定方式被打开3.151r1896 被设定成为了1 ,同时参数1222bit3 设定为1,此时即出现参数设定 方式报警,针对此情况可以将以上两个参数设定为两组形式,r1896 设定为一,1222bit3 位设定为0,在此情况下准备参数区域的参数可以自由设定;,r1896设定为 0, 1222bit3 位设定为1,此时准备参数中的参数被锁定,不能更改.四传输问题4.1 p460纸带输出错误读带机发生报警4.11 检查电缆线焊接是否正确4.13电脑主机插头是否为com1 端 口4.14 机床参数及电脑传输软件参数否为标准值参考(参考下图)4.2, p462纸带输出错误4.21 检查电缆线焊接是否正确4.22 接头是否有松动4.23 电脑主机插头是否为com1 端 口4.12 接头是否有松动i/o参数号码i/o参数标准值i/o参数号码i/o参数标准值9001290020900329004090052900609007290080900929010090112901209101fdd910919102091103910339111191040911209105091139106391141009107391150910839116108109电脑软件传输速度019200bit电脑端口com14.24 机床参数及电脑传输软件参数是否为标准值参考(参考上图)4.3 传输过程中发生异常中断4.31 检查传输线是否有松动4.32 检查客户所编写的程序后处理是否正常(判定方法是去掉程序开头的一部分说明, 直接用程序部分传送看是否能正常传输,如果可以则证明为后处理问4.33 检查电脑主机是否中病毒,将主机杀毒后,更换传输软件再试。4.34 如果电脑为xp 系统,重装成98 系统4.35 更换电脑主机4.36 检查地线是否接线良好4.4 传输过程中出现不能识别的代码4.41 根据程序执行时所停顿的单节,相对应的删除代码或者更改正确的代码指令4.42 再重新传送即可4.5 传输过程中出现乱码,机床无法识别加工4.51 检查电脑传输参数是否与机床传输传输一致4.52 给系统杀毒,更换传输软件4.53 检查接地是否完好4.54 更换主机4.6 在线加工程序老出错4.61 检查外部有无大功率电感设备干扰。4.62 pc 机有无接地。4.63 传输参数有无正确。4.64 可以降低传输速度。4.7 参数,梯图传入时,e86 输入错误4.71 当新机通电时,都需要进行参数的格式化,以除去原先的一些参数,但请注意: 格式化时,不要对基本参数进行格式化。否则将出现此类报警。4.72 , 出现此类报警时,我们可以用备份卡去备份后,然后拿到新机台释放,即可。4.73 可以摘录基本参数到新机台,然后就可以新机参数的输入,同时亦可将梯形图输入到机床系统中。五时间暂停报警5.1 t01 自动起动不可表示试图从停止状态执行自动运转时无执行自动运转的状态。5.2 t010101报警轴在移动中5.21在全部轴停止后再重新起动。5.3 t010102报警nc 未准备5.31会存在其他报警因素,请根据该报警内容进行处理。5.4 t010103报警复位中5.41 关闭复位输入信号。5.42 检查复位开关是否由于故障原因一直停留在打开位置上。5.43 检查 plc 程序。5.5 t010104报警进给信号打开5.51 调整进给保持开关。5.52 进给保持开关b 接点5.53 检查进给保持信号线是否破损。5.54 检查 plc 程序。5.6 t010105报警超过硬件行程极限5.61 若轴端发生超过行程极限,通过手动操作使轴移动。5.62 检查超过行程极限信号线是否破损。5.63 检查超过行程极限开关是否有故障。5.7 t010106 报警超过软件行程极限5.71用手动使轴移动。若不是轴端,则确认参数内容。2013, 20145.8 t010107报警无法运转类型5.81 选择自动运转类型。5.82 确认自动运转类型(内存,纸带,mdi )的信号线是否有破损。5.9 t010108报警运转操作类型重复5.91 检查类型选择信号线(记忆,dnc,mdi )是否有短路。5.92 检查开关是否有故障5.93 检查 plc 程序。5.10 t010110报警dnc 呼叫中5.101 在完成 dnc 呼叫之后进行自动起动操作。5.11 t010113报警温度报警发生中5.111 nc 温度超过规定温度5.112 请采取冷却措施。5.12 t010191报警无法自动起动5.121请在文件删除/ 写入完成后再自动起动。5.13 t02 进给保持0201报警超过硬件行程极限5.131 通过手动操作将轴从超过行程极限开关处离开5.132 需要修改加工程序。5.14 工件坐标不能抄数操作面板的钥匙未打开5.141 将操作面板上的数据保护钥匙旋转到1 状态5.142 如果数据保护钥匙处于打开状态,还是不能抄数的话,则检查此时状态的钥匙输入信号线是否有破损5.143 检查 plc 程序六伺服报警问题6.1 z55 i/o未连接i/o模块信号错误6.11 检查 i/o板电源是否正确6.12 检查 i/o板输入电压是否为dc24v6.13 检查 cf10 电缆线是否接触良好或是否有破损6.14 检查 i/o板输入输出发光二极管是否工作正常,标准是两个灯必须为亮, 且显示为淡绿色。如果有灯不亮,则证明i/o板已经烧毁。6.2 s01 0010号报警电压过低6.21 pn 总线电压降到到了两百伏以下,检测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电压6.22 检查外部输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且电压值是否为380v( 10)6.23 放大器可能烧毁,需要检修6.3 s01 0011号报警轴选择错误6.23 此情况是因为在使用双轴一体的驱动器时,双轴的旋转开关均被设定了同一个轴号6.24 根据伺服连接顺序将旋转开关的值设定为相对应的值,注意左右两个旋转开关分别对应上下两个接口。6.4 s01 0016号报警极性位置检测错误6.41检测出伺服侧与电机侧的u, v, w 三相相序不正确,核对并改正错误的顺序,标准是伺服侧的u,v , w,e 分别对应电机侧的a, b, c,d 。6.5 s01 0018 报警伺服驱动器与编码器之间无法正常通信6.51 检查伺服器侧的编码器线是否与电机侧连接好6.52 伺服线是否故障6.53 电机上编码器是否损坏6.54 伺服驱动器是否异常6.6 001e号报警机械侧检测器内存错误6.61 编码器线是否接触不良6.62 编码器是否异常,将任意两个伺服器的动力线及编码器线交换,从而判断出哪边出了问题,加以解决。6.7 0024号报警检测到电机电缆线有对地短路情况6.71 根据相应报警轴检查动力线是否对地短路6.8 002a号报警机械侧检测器相对位置错误6.81轴最大移动速度设定过大6.9 0030号报警过回生,回生电阻温度过高6.91 先关闭电源,检测回生电阻值是否正常。6.92 电阻值正常的话,将回生电阻进行降温,并加强通风散热措施。6.10 0031号报警过速度,速度超出了极限速度6.101 先检查电机的最大转速6.102 检查系统参数2001 的值,检查2218 的值,确定是否与电机小于或等于电机转速6.11 0032 号报警电源模块错误(过电流)6.111 电机负载是否过大6.112 电机动力线是否有短路情况6.113 伺服器是否有短路6.12 0050 号报警过载 1可能由撞击导致6.121 电机的加载时间超过的设定电机电流要求的伺服电机或者伺服驱动器达到过载检测水平6.122 调整 2221 以及 2222 参数值可降低检测水平6.123 重新启动后即可消除报警6.13 0051号报警过载 2电机输出到达了过载检测水平和检测时间常数规定的过负载水平6.131 可判断此报警由撞击导致6.132 确定正确的操作方式,确定程序是否有误6.133 重新启动电源后,即可消除报警6.14 0052 偏差过大,位置操作时, 位置跟随误差超过指令值以上。6.141检查参数2223,2224 及 2226 是否设定过小6.142检查连接电缆线是否有破损或是否有松动6.142检查发生报警轴的编码器或驱动器是否有故障(将正常一轴的伺服电机与之交换,看是否正常即可判断出好坏。)6.13 00e0号报警过回生警告6.131 回生电阻发热警告6.14 00e1 号报警过负载警告6.141 检查到过负载水平一80的值。6.142 检查各个轴的运动负载情况6.15 z70 0001绝对位置错误6.151 确定电池的电压及安装情况6.152 原点初期化未完成6.153 依次设定各轴原点并将其归原点6.154 根据原点位置及机床的机械行程确定正负极性参数值6.16 z70 0002在 nc 中记忆的绝对位置参考数据被破坏6.161 检查电池电量是否正常6.162 检查原点复归参数是否正确或有人动过6.163 查伺服器与电机通讯是是否正常6.164 完毕 ok 后,按照55 号报警解决方案进行处理6.17 z70 0003用于检测绝对位置的参数被更改6.171检查以下参数是否正确#1003, #1016, #1017#1018, #1040, #2049#2201, #2202, #2218#2219, #2220, #22256.172完成后进行原点初始化6.18 z70 0004原点初始化完成位置与栅格点位置不一致6.181重新进行原点初始化6.19 z70 0005绝对位置数据遭到破坏6.191 重新进行原点位置设定及行程极性设定6.192 重新开启电源即可6.20 z70 0080绝对数据丢失可能是检出器内的多回转器计数数据错误6.201 进行检出器的更换6.202 然后进行原点初期化6.203 重新启动电源即可6.21 z71 0001 25绝对位置检出器备份电压不足6.211更换电池,检查各部分电缆线及伺服线是否连完好,然后接同电源进行原点初始化6.22 z71 0003 91在操作期间不能与绝对位置检出器进行通讯6.221 检查和更换电缆线、伺服检出线,再次接通原点并进行原点初始化6.222 重新启动电源即可6.23 z710004 93当设定绝对位置时,绝对位置数据跳动6.231 检查和更换电缆线以及伺服检出线,重起电源后并进行原点初始化检查和更换电缆、卡或检出器,重新启动电源并进行原点初始化6.232 重新启动电源即可恢复正常!6.24 z71 0005 92绝对位置检出器的序号数据出错6.241 检查和更换电缆、检出器6.242 再此接通电源后可实现参考点复归七电气电路问题7.1 冷油机al1、al2报警电源相序有问题及过载故障7.11 调换三相输入电源中的任意两相(al1 报警)7.12 将热继电器上面的绿色复位按钮复位(al2 报警)7.2 工作灯无法正常工作电路不正常7.21 检查面板按键功能是否正常,查看i/f中的点是否有变化7.22 在面板工作灯为打开的时候测量工作灯两端的电压值,如果电压显示为ac220v , 则证明工作灯线路有松动或工作灯有烧毁,如果电压显示为0v 时,则检查控制工作灯的中间继电器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检查相联系的电路端子是否有松动。7.3 警示灯不工作7.31 确认电路是否正确7.32 确认 dc24v 电源是否正常7.33 确认 plc 信号是否有输出7.34 确认警示灯灯泡是否烧毁7.4 电源无法上电7.41 确认 ac380v 电源是否正常及是否有缺相或短路情况7.42 确认ac220v 电源是否正常7.43 确认 dc24v 电源是否正常7.44 确定上电电路是否正确7.46 确认上电启动及停止开关是否完好7.47 确认 dc24v 与 dc0v 及地线之间是否有短路7.47 确定上电继电器线圈及常开触点是否正常7.48 确认线路是否有松动7.49 确认继电器线圈的电压是否为额定电压7.5 上电时接触器发生强烈的振动响声7.51 确认接触器线圈两端的电压是否与接触器线圈额定电压一致7.52 更换接触器7.6 旋开急停开关时,emg plc紧急停止未能解除7.61 检查急停开关是否已坏7.62 检查急停控制线路是否正常7.63 检查控制急停的继电器是否正常7.64 检查 plc 急停输入信号点是否有dc24v 电 压7.7 旋开急停开关时,emg exin紧急停止未能解除7.71检查主机emg 信号电路是否为通路7.8 面板上面的按键无法正常显示7.81检查 i/o连接排线是否连接正确7.9 打刀缸无法正常工作7.91 是否在手动模式7.92 在 i/f诊断画面检查输入号点xd 是否正确有效7.93 在 i/f诊断中检查x4 是否为高电平7.94 在 i/f诊断画面检查输出点yf 是否正确有效7.95 在按下松刀按扭的情况下,测量松刀电磁阀两段的电压是否为dc24v (号码管用直流 40v 档位测量unclamp tool与 dc0v 间 电压值),正常则证明电磁阀已坏更换新的7.96 在按下松刀按扭的情况下,测量控制松刀电磁阀得电的中间继电器常开点之间的电压是否为dc0v ,不是则要求更换继电器或检查继电器常开点电路7.97 检查线路是否有松动或短路情况7.10 吹气电磁阀不能正常工作7.101 检查急停状态是否释放,确认没有报警信息7.102 在面板上按下工件吹气键,在i/f诊断中检查是否有输出信号yc,如果没有, 则检查面板与远程i/o板 dx110 之间的排线是否连接完好7.103 在面板上按下工件吹气键,检查线码air blow与 dc0v 间电压值是否为dc24v ,有的话则需要更换电磁阀7.104 在面板上按下工件吹气键,检查dc24v 与 airblow 间电压是否为0v,不为 0v 则需要更换继电器或检查线路7.11 打油器不能正常工作7.111先检查打油器是否有报警,如果有依照报警信息解决,一般是液位及压力报警, 如果液位低报警,则给注油器加油到标准范围即可,如果是发生压力不足报警,则要求检测机床的邮路是否有有漏油情况7.12 检查打油器220v 指示灯是否有亮,如果无则证明无电源回路,则需检查220v 主回路线路7.13 如果手动打油可以而自动打油不成的话,则检查控制自动打油的继电器是否有烧坏,(判断方法是强制ya 输出,用ac220 档位测量继电器常开点的电压是否为0v ,不为 0v ,可判断继电器故障)八加工问题8.1 加工尺寸不正确8.11 ,检查机床各轴是否存在间隙,用千分表校正后将误差制补偿到各轴补偿数据补偿中去。8.12 检查刀具偏摆是否过大,保证在0.01mm 内8.13 检查刀刃是否有较大磨损,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