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边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边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心家园十二期边坡支护工程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审 批 人 :审 核 人 :编 制 人: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编写时间: 2012 年 7 月 23 日,.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边坡脚手架方案1(一)脚手架采用材料1(二)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1(三)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2四、脚手架设计验算3(一)脚手架设计参数3(二)脚手架计算4五、脚手架作业安全措施8(一)脚手架搭设安全措施8(二)脚手架高空作业安全措施10(三)脚手架拆除安全措施11.一、工程概况三亚万科同心家园十二期边坡支护工程, 边坡长度约 300m,高度 15 23m,坡率为 1:1 ,采用预应力锚索及锚杆 +格构梁的支护结构, 边坡已开挖完成,锚索、锚杆施工需搭设排架。二、编制依据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三、边坡脚手架方案(一)脚手架采用材料1. 脚手架采用 48mm、壁厚 3.5mm钢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接扣件采用标准扣件;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0m。2. 脚手板应采用木板或者串片毛竹制作,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大于等于 250mm,长度不小于 1.5m,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材标准。(二)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1. 根据边坡实际情况,采用错落坡型脚手架,脚手架随坡度而设, 坡率 1:1 ,最大高度不超过23m。2. 根据锚索、锚杆位置,主受力立杆水平间距2.0m,垂直间距 2.0 m,设内外双排架, 内外排间距约2.2m;其余辅助受力立杆随坡度而调整0搭设,间距 1.5 m 左右,均按坡度45 搭设。3. 立杆底端 100300mm处,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做好防止滑动处理;横杆靠墙底端 100300mm高底处,将内立杆和纵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并与横杆连接牢固, 做好防止滑动处理。4. 脚手架及施工荷载轴向力主承力区选择在边坡底部的落碎台或变坡平台上。5. 考虑到潜孔钻较重人工搬移不方便,为保障安全,沿搬移通道方向架设 2-3 条纵向长杆。6. 考虑到安全需要,需在外侧适当设置水平纵向钢管;为防止脚手架向外倾翻,设置拉结,锚杆(锚索)注浆强度达75%后,脚手架可和锚杆(索)进行拉结,每高4m水平 6m设一个拉结点,拉结点必须同时拉结内外立杆)。7. 钻机由下自上作业,锚杆(锚索)完成后,拉结点亦由下自上进行拉结。8. 考虑到作业层荷载较大,在钻机就位前,对脚手架作业层小横杆适当加密。(三)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1. 放线、摆放模板、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 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依次搭设上部大、小横杆和立杆要求高度处铺设脚手板搭设防护栏杆及绑扎防护档脚板。.构件型号a(cm2)i(cm 4)w(cm3)i(cm)kn/m值 n/mm2( n/mm2) 48x3.54.8912.195.081.580.0382052.06 x1052施工作业面设人行道,斜坡不大于1:3 ;设备运输和人员上下上工作面搭设运料通道,通道宽1.2-1.5m ,坡度不大于1:6 ,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防滑横条间距不大于30cm。四、脚手架设计验算(一)脚手架设计参数1. 高边坡按照 1: 1 坡率进行脚手架设计。2. 脚手板为 5cm厚木脚手板或者5cm*150cm竹片相串脚手板,其自重标准值为 0.35kn/m ;23. 钢管参数截面积惯性矩截面模量回转半径 单位长重量强度允许弹性模量 e24. 施工荷载按照最大坡面(高程方向23m),脚手架范围内,作业层布置 4 台钻机(连续 5 跨内布置 1 台钻机作业),施工人员12 人;单台钻机重 250 kg ,单个人员按 80kg;计算荷载按照5 跨内布置 1 台钻机, 同时配置 3 名施工人员, 锚索重量 110kg,施工面平台处搭铺脚手板; 施工荷载=( 250+240+110) *10*sin45/( 2.2*2 )=964n/m,计算时荷载按2照 1.5kn/m 考虑。(二)脚手架计算.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计算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 搭设最大高度为23m,立杆采用单立管。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2.0m,立杆的步距最大为2.0m,立杆的横距计算确定。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 3.5 ,施工均布荷载为1.5kn/ 。1横向、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计算立杆纵向距离 la=2000mm,立杆步距 h=2000mm立,杆横距 lb 待定;(1)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计算及立杆横距确定恒荷载标准 gk=0.038* (0.3+la/1000+h/1000 )+0.35*1.5/4+0.143=0.481kn/m( 说明:1. 横杆扫墙距 0.3m;2. 考虑到钻机移位的需要, 只在 1 层的作业面处铺设脚手板, 计算荷载按 1/3 层计算; 3. 根据表 a.0.4 ,直角扣件自重 13.2n, 旋转扣件自重 14.6n,扣件线荷载 =(13.2*3+14.6*12 )/1.5=0.143 kn/m)ma=1/2*gk*a2=21.66nm ;m b=1/2*gk*a12=2.41nm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 =1.5*0.75=0.83kn/m恒荷载弯矩 mgk=1/2*gk*2*lb-(ma -mb)/gk*lb2-ma活荷载弯矩 mqk =qk lb2/8组合弯矩 m=1.2m gk+1.4mqk=m/w 经计算当 lb=2000mm时,m=990. 60 nm, =195.01n/ mm2 =205n/mm2当 lb=2000 mm 时, 抗弯强度符合要求,根据施工作业需要,立杆横距可选取不大于2.0m。(2) 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计算考虑静载情况p=gk(lb+a+a1)*( l b +a-a1)/2*lb=426.7n;lb =900m, a=0.3m, a1=0.1m静载布置情况考虑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m1=0.715plamb=mc=-0.15pla考虑活载情况q=1/2 qk * lb =825.0n;活载最不利位置考虑跨中最大弯距:m1=0.213qla最不利组合静载与活载最不利组合时m2跨中弯距最大: mgk =0.175pla =149.34 nmmqk =0.213qla =351.45 nm m=1.2m gk +1.4mqk=671.24 n m=m/w=132.13n/mm 2 = 205n/ mm2经验算,纵向水平杆抗弯满足安全要求。2. 横向、纵向水平杆挠度复核(1)横向水平杆的挠度考虑静载情况k 1=4m a/qklb2=0.15 n m k 2=4mb/qklb3=0.02 n m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表,用 k1 、k2 值采用插入法求得系数k=0.1972 v1=k*qk*la4/24ei考虑活载情况v2=5*qk*la4/384ei组合v= v1+ v2= k*qk*la4/24ei+5*qk*la4/384ei=1.37mm vlb/150=7.33mm经验算,横向水平杆的挠度满足安全要求。( 2)纵向水平杆的挠度考虑静载情况v1=1.146p la3/100ei考虑活载情况v2=1.615q la3/100ei组合v = v1+ v2= la3(1.146p+1.615q) /100ei=5.80mmv v =10.00mm经验算,纵向水平杆的挠度满足安全要求。3. 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抗滑承载力复核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包括贴立杆的横向水平杆荷载 f 和 m1在扣件处引起的与f 同向的最大剪力v 之和。f=1.2p+1.4q=1667.03n rc=8.00kn v=1.2*0.65*p+1.4*0.575*q=996.95n r=f+v=2663.98n rc=8.00kn经验算, 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满足安全要求。4. 立杆稳定性复核(1)风荷载标准值k=0.7 zso=0.058kn/m2;(2)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 k=0.85*1.4ola h2/10=55.552n m;(3) 轴向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立杆计算长度 lo=k h=1.155*1.5h=3.47m;立杆的长细长 =lo/i(i为截面回转半径 =1.58cm)=219.30;根据立杆的长细长查表或 7320/ 2计算稳定系数 =0.152;(4) 立杆段的轴向设计值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产生的轴向力ng1k =5038.80n;构配件自重标准产生的轴向力ng2k =230.40n;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力总和内力 nqk=2200.00n;轴向设计值 n=1.2(ng1k+ng2k)+0.85*1.4nqk=89941.04n;(5) 立杆稳定性验算kf=n/ a+m/w=131.1n/ mm 2f=205.000 n/ 2经验算,立杆稳定性满足安全要求。5.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2一般地基承载力 g 大于 240kpa,立杆基础在土质坡底时,下垫不小于 300mm 300mm的模板。立杆传至模板的轴向压力n=8.347kn(见轴向设计值)模板面积 a 0.3*0.3=0.09m对地压强为 p=n/a=8.347/0.09=92.75kpa0.4 g=96kpa(根据规范,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取0.4 ) 因此,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经过计算和验算,脚手架立杆纵距不超过2.0m,立杆的横距不超过2.0 m,立杆 , 步距不超过 2.0m 时,高边坡双排脚手架各项安全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脚手架安全可靠。五、脚手架作业安全措施(一)脚手架搭设安全措施1) 、钢管脚手架要严防与电体接触,距离高压线路的最小距离6m, 如需靠近380 伏以内的电力线路应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如对电线和架子进行绝缘包扎。在脚手架施工的电力机具应放在干燥木板上,外壳要有接地或接零措施。2) 、脚手架上按规定设一定数量灭火器,架体上动用明火作业必须采取防火保护措施。3) 搭设脚手架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和体格查验考核,持特种作业证方可上岗。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人员,一律不准从事搭拆作业。4) 进入作业区域,必须戴好安全帽,带工具袋,悬空危险作业,必须先挂扣安全带。严禁穿拖鞋、赤脚或硬底鞋上棚架操作。严禁作业中吸烟,严禁酒后作业。5) 架设新用的材料及扣件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并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不准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扣件,不准钢、竹材料混搭。6) 架子地基应平整夯实并找平,加设垫木、垫板或底座。不得在未经处理的起伏不平和软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设脚手架。不准用红砖作垫块。7) 严格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确保节点连接达到要求(绑好,拧紧插挂好)。8) 首层、顶层和施工作业层必须有脚手板铺平铺稳,保证有3个支撑点绑扎牢固,不得有探头板。9) 传递杆件料具,不准碰触压钩搭高低压电源线和电气设备。10) 脚手架纵向 4m、水平方向 6m设置一道牢固的连接点, 锚杆(索) 注浆强度达 75%后,脚手架可和锚杆(索)进行拉结。11) 内排柱离边坡不得大于200mm。12) 架上堆放材料、工具等荷载不得超过2.5kn/m2。13) 钢管脚手架必须有良好可靠的防雷的接地。14) 在脚手架外侧搭设卸料平台时,操作人员必须先系扣好安全带。15) 搭设上落人员的斜梯与地面或水平夹角20左右,踏步间距不大于 30cm,不准搭在靠高压一侧。16) 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时,禁止脚手架搭设作业。(二)脚手架高空作业安全措施1)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定期检查身体。2) 患有下列疾病不能从事高处作业及架设作业:如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癫痫病等。3) 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制防护拦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4) 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平台等设备均需经过检测后方可使用。5) 高处作业之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验收也可分段、分层进行。6) 高处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衣着灵便。7) 严禁酒后作业。8) 在作业中如发现有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 必须停止作业。9)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设备,均应平稳堆放,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应随时清扫干净,不得向下抛掷物件。10) 遇有六级以上的大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并将脚手架与边坡拉结牢固。(三)脚手架拆除安全措施1) 架子拆除前,应对架体进行全面检查一遍,先制订拆除计划,进 行技术交底后方可拆除 ,拆除现场必须设置警戒区域, 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脚手架下方继续组织施工, 地面监护人员必须履行职责,应配备良好的通讯装置。2) 仔细检查吊运机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运机械不允许搭设在脚手架上,应另立设置。3) 如遇强风、大雨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夜间实施拆除作业,应具备良好的照明设备。4) 所有高处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