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_第1页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_第2页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_第3页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_第4页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1) 学习制动性能道路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常用设备;2) 通过道路实验数据分析真实车辆的制动性能;3)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实验车辆的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二、试验对象试验对象: 金龙 6601e2客车; 试验设备:1) 实验车速测量装置:常用的有onosokki机械五轮仪、 onosokki 光学五轮仪和rt3000惯性测量系统。实验中实际使用的是基于gps 的 rt3000惯性测量系统。2) 数据采集、记录系统:acme 便携工控机3) ) 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三、试验内容1) 学习机械五轮仪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及安装注意事项;了解实验车上的实验设备及安装方法;由于制动实验中,实验车辆上的所有人和物都处于制动减速度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对所有物品进行固定,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对设备的损伤以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另外, 由于实验过程是在室外进行,要求实验系统能够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实验内容精品资料选择实验设备及防范措施。2) 学习车载开发实验软件的使用,了解制动性能分析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数据的内容和测量方法。3) 制动协调时间的测量在常规制动试验中, 采集制动信号、 动压力信号、 车轮轮速信号和五轮仪车速信号。将五轮仪的车速方波信号转化为可直接观察的车速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在同一个曲线图表中绘制制动踏板信号、制动压力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观察制动压力和制动减速度在踩下制动踏板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计算当前制动情况下的制动协调时间。4)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计算u 2u 2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mfddbe25.92(sesb )制动距离 s122uua 0a 03.6225.92 abmax5) 根据实验设备设计制动实验的实验方法,要求的实验车速范围应包括30km/h50km/h;6) 车速、轮速的计算方法分析;7) 按照实验方法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制动实验。为保证安全,试验中有同学们操作实验仪器,老师驾驶实验车辆。进行常规制动与abs 控制制动的对比实验。四、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需要一个进制的转换,因为实验得到的数据时十六进制的,所以需要我们转换为十进制,另外,还要根据can 协议将对应id 值转换为数据。1. 轻踩制动1) 踏板位置可以看出,驾驶员开始制动时间为1.565s ,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间为4.798s , 制动持续时间为3.233s 。2) 轮速曲线3) 制动压力曲线黑色曲线为右前轮,从制动轮缸压力曲线可以看出,右前轮的制动压力曲线和其他的有明显不同,在比较时不再比较右前轮的压力。4) 制动减速度曲线5) 对比各个信号发生的时间对比上图中各个信号发生时间,得到的结论如下:( 1)制动轮缸压力曲线与踏板信号的对比:制动轮缸压力的上升与踏板踩下几乎同时发生,理论上制动轮缸压力上升相对于制动踏板信号来说应该有一个滞后,在本次实验中的折翼滞后几乎为0,说明本次实验车的制动系统反应比较快。( 2)制动减速度相对于制动轮缸压力大致有0.1s 的延迟。( 3)理论上制动轮缸压力应该是上升后就是平台,实验中的结果符合预期。( 4)制动时, 速度理论上应该都是0 的,但是在减速度下降的阶段有一段小于0 的速度,这是由于减速时,悬挂质心前移,刹车停止后,悬架恢复,带动车身后移,因此会出现一个负的速度。( 5)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协调时间是指紧急制动时,从踏板开始动作产生制动效果到车轮制动效率达到75% 时经历的时间。本次实验的制动协调时间为0.474s 。( 6)制动距离 :用 matlab计算得到的制动距离为13.52m 。初始车速( km/h )26.9321.542.6919.0414.23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为:( 7)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2. 较重制动(1) )踏板位置信号可以看出,驾驶员开始制动时间为1.205s ,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间为6.906s , 制动持续时间为5.701s 。(2) )轮速曲线(3) )制动压力曲线(4) )制动减速度曲线(5) )对比各个信号发生的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信号发生时间顺序与较轻制动时大致是相同的,但制动踏板信号持续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制动协调时间为 0.532s驾驶员踩下踏板时间为 1.205s , 松开踏板时间 为 6.906s制动距离 为 19.58m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初始车速( km/h )29.4123.532.9411.038.153. 很重制动(1) )踏板位置信号(2) )轮速曲线由上图可以看出,左后轮和右后轮速度波动十分剧烈,说明这两个轮有抱死趋势,abs 发挥了作用。(3) )制动压力曲线四个轮缸制动压力变化都十分剧烈,说明此时abs在充分发挥作用,不断地调节制动协调时间:0.252s初始车速( km/h )34.9627.973.509.124.28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为:缸压以防止车轮抱死。(4) )对比各个信号发生的时间五、思考题1. 什么是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制动性能中各评价指标通常用什么实验方法测量。本次实验数据说明试验车辆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是否合适或滞后是否合适,为什 么?答:( 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的性能;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 )各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制动效能:通过汽车制动性实验来测量,实验中可测得制动器制动力,制动减速度, 制动距离以及制动协调时间。制动效能恒定性:通过连续制动实验来测量。制动方向稳定性:在一定宽度通道制动,不偏离出通道。通过实验发现,试验车的制动力的滞后时间很短,反应比较迅速。2. abs 系统有什么作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答:(1) )abs 的作用在制动过程中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能力,缩短制动距离。(2) )abs 工作原理通过轮速传感器测量轮速,测量车速。 如果有车轮抱死,则通过电磁阀减少车轮的制动压力,从而使抱死消失。为防止车轮制动力不足,必须再次增加制动压力。如此车轮不断又滚又滑。在自动制动控制过程中,必须连续测量车轮运动是否稳定,应通过调节制动压力(加压、减压和保压)使车轮滑移率在制动力最大的范围内。从本次实验得到的数据来看,在abs 作用下,制动性能有很大改善,不仅防止了车轮的抱死,也防止了侧滑,保证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3. 什么是制动协调时间?根据本次实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本车的协调时间是多少?计算实验中“充分发出的平均制动减速度”是多少?答: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紧急制动时,从踏板开始动作产生制动效果时到车轮制动率达到75% 时的用时。实验测出的协调时间0.474s , 0.532s , 0.252s ,符合法规规定的小于0.6s 。实验中计算出来的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分别为3.66, 4.17, 6.14。六、实验总结本次试验比较有趣, 老师作为驾驶员, 我们作为乘客, 体验了各种制动加速度下的情况, 对于汽车的制动性能有了直观的认识。从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