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井底车场.ppt_第1页
第十九章---井底车场.ppt_第2页
第十九章---井底车场.ppt_第3页
第十九章---井底车场.ppt_第4页
第十九章---井底车场.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 第一节井底车场调车方式及线路布置示例 设备专用调车机车 调车绞车或钢丝绳推车机等专用调车设备在调节器车线上 当电机车牵引重列车驶进调车线后 电机车摘钩 驶向空车经牵引空车 调车作业由专用设备完成 这种方式车场内要设专用设备 一 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 电机车牵引重列车使入车场调车线20 电机车摘钩 驶过道岔N1 经错车线 过N2道岔绕至列车尾部 将列车顶入主 副 井重车线 然后 电机车经过道岔N1 绕道回车线19 入主 副 井空车线 牵引空列车驶向采区 以上是环行车场中常用的调车方式 2 专用设备调车 1 顶推调车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2 在调车线上始终存放一列重车 在下一列重车驶入调车线的同时 将原存重列车顶入主井重车线 新牵引进来的重列车暂留在调车线内 这种方式避免了机车绕行至车尾的麻烦 简化了调车作业 但造成了机车短时过负荷 如顶推距离长 不利于机车维护 电机车牵引重列车行至分车道岔N1前10 20m进行减速 并在行进中电机车与重列车摘钩 电机车加速过分车道岔后 将道岔搬回原们 重列车借助惯性驶向重车线 这种调车方式简单 可提高车场通过能力 但要求有一段甩车巷道 司机要熟练掌握行车速度及操作技术 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用 分车道岔的操纵可采用电磁自动方式 3 甩车调车 4 顶推拉调车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3 1 主井 2 副井 3 翻笼 翻车机 4 煤仓 5 箕斗装载硐室 6 清理井底斜巷 7 中央变电所 8 水泵房 9 等候室 10 调度室 11 人车停车场 12 工具室 13 水仓 14 主井重车线 15 主井空车线 16 副井重车线 17 副井空车线 18 材料车线 19 绕道 20 调车线 N1 N2 N3 N4 N5 道岔编号 图19 1立井刀式环行井底车场 固定式矿车运煤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4 二 井底车场线路平面布置及存车线长度的确定 井底车场各线段的起点及终点见图19 2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5 根据我国煤矿多年实践经验 各类存车线可以选用下列长度 大型矿井的主井空重车线长度各为1 5 2 0列车长 中小型矿井的主井空重线长度各为1 0 1 5列车长 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大型矿井各按1 0 1 5列车长 中小型矿井按0 5 1 0列车长 副井提升矸石 矸石列车较煤列车短 但为使其长度留有调整的余地 并考虑到出矸工作不均匀 不连续 故副井空 重车线长度一般不小于1 0煤车长度 小型矿吉有时可按0 5列车长度设计 材料车线长度 大型矿井应能容纳10个以上材料车 一般为15 20个材料车 中小型矿井应能容纳5 10个材料车 调车线长度通常为1 0列车和电机车长度之和 为了调车方便 一般主副井空车线 副井重车线设自动滚行坡度 其高差损失由回车线上坡 空列车不大于1 0 弥补 主井重车线矿车进入翻笼藉助于设在翻笼前的推车机 三 井底车场线路的坡度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6 第二节井底车场形式及其选择 由于井筒形式 提升方式 大巷运输方式及大巷距井筒的水平距离等不同 井底车场的形式也各异 按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 井底车场可分为环行式和折返式两大类型 固定式矿车运煤时 两类车场均可选用 底卸式矿车运煤时 则一般用折返式车场 一 固定式矿车运煤时井底车场形式 环行式井底车场的特点是空重列车在车场内不在同一轨道上做相向运行 即采用环行单向运行 因而 调度工作简单 通过能力较大 应用范围广 但车场的开拓工程量较大 按照井底车场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 大巷或主石门 相互平行 斜交或垂直的位置关系环行式车场可分为卧式 斜式 立式 包括刀式 三种基本类型 按井筒形式不同 又可分为立井和斜井环行式车场 一 环行式井底车场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7 立井卧式环行井底车场如图19 3所示 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平行 主井 副井距主要运输大巷较近 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绕道回车线及调车线 从而可节约车场的开拓工程量 这种车场调车比较方便 但电机车在弯道上顶推调车安全性较差 需慢速运行 当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近时 可采用这种车场 1 立井环行式井底车场 图19 3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8 立井斜式环行井底车场如图19 4所示 其主要特点是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 右翼来重列车可顶推入主井重车线 比较方便 左翼驶来的重列车需在大巷调车线调车 当井筒距运输大巷较近 且地面出车方向要求与大巷斜交时 可采用这种车场 图19 4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9 立井立式环行井底车场如图19 5所示 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垂直 且有足够的长度布置存车线 当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较远时 可采用这种车场 图19 5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0 斜井与立井环行式车场的区别在于副井存车线的布置及副井与井底车场的连接方式 副斜井采用串车提升 空重车存车线可布置在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 副斜井与井底车场连接可用平车场或甩车场 斜井立式环行井底车场如图19 6所示 存车线与运输大巷垂直 主 副井距主要运输大巷远 有足够的长度布置存车线 调车作业方便 副斜井采用平车场 适用于单水平开拓方式的矿井 若需延深井筒 则应用甩车场 总之 环行式井底车场的优点是调车方便 通过能力较大 一般能满足大 中型矿井生产的需要 其缺点是巷道交岔点多 大弯度曲线巷道多 施工复杂 掘进工程量大 电机车在弯道上行驶速度慢 且顶推调车 特别在弯道上 不够安全 用固定式矿车运煤翻笼卸载能力较小 影响车场能力进一步提高 2 斜井环行式井底车场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1 图19 6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2 折返式井底车场的特点是空 重列车在车场内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折返运行 从而可简化井底车场的线路结构 减少巷道开拓工程量 按列车从井底车场两端或一端进出车 折返式车场可分为梭式车场和尽头式车场 二 折返式井底车场 如图19 7所示的梭式车场适用于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较近 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主井空重车线和调车线 右翼来重列车驶过N1道岔进调车线6 反向顶推重列车进重车线 左翼来车进调车线 机车摘钩 经道岔返回列车尾部 顶推列车入重车线 然后各自经通过线牵引空列车 这种调车比环行式列车单向运行通过能力小 由于主副井空车线采用自动滚行坡度 右翼重列车进通过线7时 为重车上坡运行 通过线7一般平均坡度不大于0 7 1 立井折返式车场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3 折返式车场的优点是 巷道工程量小 巷道交叉点和弯道少 施工容易 但车场通过能力较小 采用固定式矿车时一般用于中 小型矿井 为了充分利用这种车场的优点 扩大其应用范围 早期在大型及特大型矿井中 曾采用3t固定式矿车 并增设车线 采用两套卸载线路的方法 提高了车场的通过能力 图19 7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4 立井尽头式车场如图19 8所示 当井筒距运输大巷较远时采用 空重列车由车场一端进出 车场巷道另一端为尽头 车场尽头应有风道 以便尽头处通风 图19 8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5 主井采用胶带输送机或箕斗提升的斜井折返式车场 与前述立井折返式车场相似 其主要区别在于副井存车线的布置及副斜井与井底车场的连接方式 图19 10所示为斜井梭式车场 利用运输大巷布置主井存车线及调车线 副井存车线设于大巷顶板一侧的绕道中 斜井井筒倾角小时 可设于大巷底板 2 斜井折返式车场 图19 10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6 当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时 为了卸煤 要在井底车场内设置卸载站 二 底卸式矿车运煤井底车场 底卸式矿车运煤时井底车场空重车线的布置与图19 7 图19 8所示的固定式矿车相比 主井车线布置有一定特点 可有下列4种形式 见图19 12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7 图19 12调车方式及线路布置调车方式及线路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8 采用胶带输送机代替矿车运煤 煤炭经输送机直接送人煤仓 井底车场只担负辅助运输任务 故车场形式和线路结构可简化 某矿为年设计能力4 00Mt的矿井 井下采用胶带输送机系统 其井底车场线路布置如图19 19所示 三 大巷用胶带输送机运煤的井底车场特点 1 主井 2 副井 3 中央煤仓 4 中间煤仓 5 轨道中石门 6 西翼轨道巷 7 东翼轨道巷 8 中区轨道 9 中西上仓胶带机斜巷 10 东翼上仓胶带机斜巷 11 机车道 12 西翼胶带斜巷 13 中区胶带机斜巷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19 井底车场形式随井筒 硐 形式改变 同时还取决于主副井筒和主要运输巷道的相互位置 即井底距主要运输巷道的距离及提升方向 距离近时 可选用卧式环行车场或梭式折返车场 距离远时 可选用刀式环行车场或尽头式折返车场 距离适当时 可选用立式或斜式环行车场 当地面出车方向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时 应选择相应的斜式车场 当煤层 组 间距大 开采水平设置分煤层 组 大巷时 井底车场可布置在其中间 视主石门的长度 分别选用不同形式的车场 四 井底车场形式选择 一 影响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因素 1 井田开拓方式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20 地面工业场地比较平坦时 车场形式的选择一般取决于井下的条件 但在丘陵地带及地形复杂地区 为了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铁路站线的方向通常按地形等高线布置 地面井口出车方向及井口车场布置也要考虑地形的特点 因此 要根据铁路站线与井筒相对位置 提升方位角 结合井下主要运输巷道方向 选择车场布置的形式 罐笼提升的地面井口车场及罐笼进出车方向应与各开采水平井底车场一致 因此有时为了减少地面土石方工程量 各开采水平井底车场存车线方向可与地面等高线方向平行 2 大巷运输方式及矿井生产能力 年产90万t及其以上矿井 通常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 应选择折返式车场 特大型矿井可布置两套卸载线路 当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时 车场结构简单 仅设副井环行车场即可 中小型矿井通常采用固定式矿车运煤 可选择环行或折返式车场 3 地面布置及生产系统 此时 井底车场应分别设置不同煤种的卸载系统和存车线路 4 不同煤种需分运分提的矿井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21 在具体设计选择车场形式时 有时可能提出多个方案 进行方案比较 择优选用 井底车场形式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 车场的通过能力 应比矿井生产能力有30 以上的富裕系数 有增产的可能性 2 调车简单 管理方便 弯道及交岔点少 3 操作安全 符合有关规程 规范要求 4 井巷工程量小 建设投资省 便于维护 生产成本低 5 施工方便 各井筒间 井底车场巷道与主要巷道间能迅速贯通 缩短建设时间 二 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原则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22 第三节井底车场硐室 主井系统硐室有推车机及翻车机硐室 自卸矿车卸载站硐室 井底煤仓及箕斗装载硐室 清理井底洒煤硐室及水窝泵房等 上述硐室的布置 主要取决于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确定井筒位置时 要注意将箕斗装载硐室布置在坚硬稳定的岩层中 翻车机硐室布置在主井重车线末端 其它硐室的位置则由线路布置所决定 清理井底洒煤斜巷的出口要布置在主井的重车线侧 一 主井系统硐室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23 副井系统硐室有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 马头门 主排水泵房 中央水泵房 水仓清理水仓硐室 主变电所 中央变电所 及等候室等 主排水泵房和主变电所应联合布置 以便使主变电所向主排水泵房的供电距离最短 排水泵房和主变电所建成联合硐室 一般布置在副井井简与井底车场连接处附近 当矿井突然发生水灾时 仍能继续供电 照常排水 为便于设备的检修及运送 水泵房应靠近副井空车线一侧 水泵房与变电所之间用耐火材料砌筑隔墙 并设置铁板门 为防止井下突然涌水淹没矿井 变电所与水泵房的底板标高应高出井筒与井底车场联结处巷道轨面标高0 5m 水泵房及变电所通往井底车场的通道应设置密闭门 二 副井系统硐室 水泵房经管子道与井简相连接 管子道与井筒连接处要高出水泵房底板标高7m以上 管子道的倾角通常25 30 可保证水泵房与副井运输巷道之间有10m以上岩柱 管子道的断面大小应保证敷设排水管路后 还能通过水泵 电机等设备 以便矿井发生水灾时 关闭水泵房的防水门后 仍可通过管子道增添排水设备 保证水泵房正常排水 水仓人口一般设在空车线车场标高最低点处 确定水仓入口时 应注意使水仓装满水 一般副井井底较深时 采用泄水巷至主井清理井底洒煤斜巷排水 当副井井底较浅时 可设水窝泵房单独排水 2020 4 15 安徽理工大学资管系采矿教研室 24 其它硐室有调度室 医疗室 架线电机车库及修理间 蓄电池电机车库及充电硐室 防火门硐室 防水门硐室 井下火药库 消防材料库 人车站等 其位置应根据线路布置和各自要求确定 例如 充电硐室要有单独的回风道与总回风道相通 防火门硐室必须设置在进风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