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能性电刺激(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是使用低频电流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肌肉,使期收缩, 以替代或矫正器官及肢体以丧失的功能。该方法是liberson等在 1961年发明的。他们用脚踏开关控制 电流刺激腓神经支配的肌肉,产生踝关节背屈,以帮助患者行走。当时称为功能性电疗法,1962 年才正式定名为fes 。目前 fes 的研究应用已涉及临床各个领域。如心脏起搏器用于心律失常和窦房结功能低下(病窦综合征) ;膈肌起搏器(膈神经刺激器)用于救治呼吸中枢麻痹、调整呼吸;通过植入电极控制膀胱功能;调整胃肠功能等。一、物理特性由于 fes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所用的仪器和电流参数差异很大。在此仅介绍神经肌肉的 fes 电流的性能:波型:双相指数波、方波; 波宽: 0.30.6ms ;频率: 20100hz ;脉冲群宽度:0.81.8s ;调幅:用梯形波,上升时间0.51.5s ,下降时间01.0s可调。二、 fes 的作用(一)代替或矫正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如偏瘫患者的足下垂、脊柱侧弯。(二)功能重建。 fes 在刺激神经肌肉的同时,也刺激传入神经,加上不断重复的运动模式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皮层形成兴奋痕迹,逐渐恢复原有的运动功能。-可编辑修改 -三、临床应用(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包括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发性硬化等。fes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完成某些功能活动,如步行、抓握,协调运动活动,加速随意控制的恢复。1. 辅助站立和步行:最早应用单侧单通道刺激,用以纠正足下垂。其原理是:在患侧摆动相开始时, 足跟离地,放在鞋后跟里的开关接通,电流刺激腓神经或胫骨前肌,使踝背屈。进入站立相后,开关断开,电刺激停止。对截瘫患者, 可用 4 通道刺激。 在双站立相 (即双足同时站立时) ,刺激双侧股四头肌;在单侧站立相, 一个通道刺激同侧股四头肌,同时对侧处于摆动相,一个通道刺激胫骨前肌。后来有人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了两个通道,分别刺激双侧臀中肌或臀大肌,控制骨盆活动。这样,患者使用fes 可以站立、转移、行走。1986 年 petrofsky等设计了一个fes 系统与 rgo 矫形器配合使用,能使病人行走的效率、速度均提高,减少能量消耗。1987 年 peckham等成功设计了多达26 通道的 fes 系统,控制整个下肢。它的程控化很高,能使病人上、下楼梯。2. 控制上肢运动:上肢的运动比下肢复杂许多。应用48 通道的fes系统刺激手和前臂肌肉, 可使病人完成各种抓握动作。因为手和前臂肌肉较小,一般用植入式电极,通过同侧肩部肌肉或对侧上肢来控制开关。cooper等( 1988 )发明了声控的fes系统。他们先将上肢运动程序输入电脑,然后训练电脑使其能识别1025 个词的发音, 这些词是用来控制上肢运动的。患者为 c5c6 脊髓损伤的四肢瘫,经训练后病人能较好地完成手抓握、放松等动作。(二)呼吸功能障碍用于控制和调节呼吸运动fes 系统为膈肌起搏器。 一对植入电极埋入双侧膈神经上(亦可用体表电极置于双侧颈部膈神经运动点上),与固定于胸壁上的信号接收器相连。控制器发出无线电脉冲信号,由接收器将其变为低频电流,经电极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主要用于脑血管意外、脑外伤、高位脊髓损伤所致的呼吸肌麻痹。(三)排尿功能障碍1. 尿潴流当骶髓排尿中枢遭到破坏或s2s4 神经根损伤后,膀胱逼尿肌麻痹,出现尿潴留。当损伤部位在骶髓以上,则出现反射性膀胱,排尿不能受意识控制。fes 对尿潴留的治疗都是采用植入式电极刺激逼尿肌,使其收缩,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克服尿道括约肌的压力,使尿排出。 电极植入的位置和刺激部位有几种:直接刺激逼尿肌;刺激脊髓排尿中枢;刺激单侧骶神经根;刺激骶神经根的部分分支。典型的刺激参数是频率 20hz ,脉冲宽度1ms 。2. 尿失禁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无力,出现排尿淋漓不尽,或腹压轻微增高就排尿。fes刺激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增强其肌力。对男性患者可用体表电极或直肠电极;对女性患者可用阴道电极。最早使用阴道电极是在1977 年。刺激参数为频率20hz ,波宽0.15ms ,通断比为8 : 15s ,波型为交变的单相方波或双相方波。用阴道电极治疗的有效率很高, susset等( 1995 )报道成功率达62% ; smith ( 1996 )报道对紧张性尿失禁的有效率为 66% ,对 detrusor 不稳定的有效率为72% 。(四)特发性脊柱侧弯本病常见于青少年, 病因不明。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戴脊柱矫形器。但因佩戴时间太长 (每天需23 小时),矫形器能限制患者的活动,不舒服,影响患者的形象,病人往往不愿戴从而使治疗半途而废。70 年代开始对用电刺激替代矫形器的研究。这种能替代矫形器的fes 称为 电子矫形器(electrical orthosis)。bobechko等首先在1979 年报道用植入电极和射频发射控制的系统治疗本病获得成功。由于植入电极有危险性和副作用,80 年代以来改用体表电极。方法:用双通道仪器,电极置于侧弯的两个曲线最高的顶椎旁,刺激髂肋肌、最长肌、棘肌(图 3-6-1 )。每晚睡觉后治疗,到达每天810 小时。电流强度以引起肌肉强收缩而又不引起疲劳为限。电流参数:推荐用rancho los amigos医院康复工程中心的标准。频率25hz ,脉冲宽度0.2ms ,通断比 6: 6s ,上升时间1.5s ,下降时间0.8s ,强度 6080ma 。连续治疗642 个月,或直到患者的骨骼成熟为止。疗效:与矫形器的效果一致。病人的年龄、弯曲的位置和程度、是否有并发症,能影响疗效。一般说弯曲度(cobb 角)在 2040 之间的进行性侧弯,适合fes 治疗。(五)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半脱位常见于脑血管意外、四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由于冈上肌、三角肌无力所致。可出现疼痛、上肢肿胀等症状。本病的治疗多用支具、吊带来托住上肢,但这会限制上肢的活动。fes可以替代支具、吊带治疗肩关节半脱位,不影响上肢运动。方法是用双相方波刺激冈上肌和三角肌后部(图3-6-2 )。baker 和 parker ( 1986 )观察了 63 例脑血管意外伴肩关节 5cm 以上半脱位的病人。fes 频率为 20hz ,波宽 0.3ms ,通断比1 :3 。逐渐增大电流强度和治疗时间。5 天后病人可以耐受连续67 小时的刺激,以后再逐渐增加通电时间, 减少断电时间。通过对肩关节x 片观察, fes 能显著减轻肩关节半脱位的程度。疗效与治疗前半脱位的程度和疼痛无关。而肩吊带和轮椅臂托不能改善脱位的程度。四、设备和方法fes治疗仪有多种多样。在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