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2018.01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21 题,满分13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 答选择题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和运用(24 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在江南,一座桥就是一首诗,一个传奇,来来往往的水乡人儿是这些桥忠实的音f()青石板上的每一道痕j(),都是桥的a(喃喃絮絮 )低语。小桥流水人家,须得有桥有水有 人家,那便多了一些美好的故事、动人的风景,少了其一,便显得单调好许。“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朝诗人杜荀鹤寥寥数笔b(匀划句勒)出流水悠悠、小桥横波的意境。浅浅的波光hu()映着白墙竹影,流衣的人儿入了你的境,动静相宜的早晨,温wn()如丁香一般秀丽淡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音 f()痕 j() hu()映温 wn()(2)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ab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蒹葭苍苍,。,在水一方。(蒹葭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关雎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浣溪沙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范仲淹岳阳楼记)3. (1)朝花夕拾我愿意回答阿长关于山海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2)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心里是怎么想的?(2 分)(3) 选出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理解错误的一项()(2 分)a.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等故事做了分析,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b.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的心情以及父亲逼我背书的痛苦, 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c. 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 ,“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 这段经历在父亲的病中提及。d. 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 分)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b.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46 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5-7 题。 (8 分)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 :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因上书论平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5.“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分)6. “夜深”了,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感知到“雪重”的?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3 分)7. 从“时闻折竹声”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段,完成 8-10 题。 (7 分)【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 “善。”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 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8. 哪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2 分)a.臣之妻私臣b.时时而间进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又何间焉(曹刿论战c.闻寡人之耳者d.于是入朝见威下燕、赵、韩、魏闻 之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9. 下面加点词哪一项不是古今异义?()(2 分) a.今齐地方千里b.峰回路转,有亭翼 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属予作文以记之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0. 邹忌的进谏让齐王说“善”的原因有哪些?(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11-12 题。 (6 分)【乙】 秦将伐魏。魏王闻 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 : “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 孟尝君曰 : “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 : “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 “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 : “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 : “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 : “臣效 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 : “大变可得闻乎 ?”曰 : “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燕王曰 : “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选自战国策 ,【注释】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效:献,呈献。11. 翻译划线句。(4 分)(1)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2)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12. 邹忌和孟尝君身上有什么相同的性格特点?(2 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15 题。 (9 分)读书的“坏”处林语堂先生在论读书里说: “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 如有一层薄膜,失了聪明, 逐渐顽腐。 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诚然, 读书的益处彰明较著,但我偏从其中发现了一些“坏”处。读书,易让人生出羞惭之感。未读张爱玲,还能怀揣些文字青年的自赏,不时爬爬格子,心安理得地领受些赞叹和褒扬,但自从看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如是别致的文字, 便在不自觉中露了怯; 不读三毛,没有领略过那一种摇曳生姿,俊逸洒脱时,也许不会为自己寡淡的生活质地感到恼; 未识余秋雨,旅行可能也只是放松自我,跋涉揽胜,但在文化苦旅中见识了蛰藏游历行止间的历史和文化况味,再反观自己,始终局限于自娱自乐的小天地里,着实让人倒吸一 口凉气。读书,有时难免心生感慨。如果不识东野圭吾,不读白夜行幻夜,就不必被那奇诡的构思牵着鼻子走,偶尔自认为发现了线索,拊髀雀跃时,却终究证实不过是作者的“诡计”,诓人陷入更深一层的迷雾罢了。虽不愿助长作者的气焰,却也只能懊恼着,巴巴地翻着厚实的书页,继续被作者玩于股掌之间。读了余华,才知那粗糙野蛮的文字中竟还可以渗出大片的温情,看着小人物在历史的巨,幕中不断被撕扯,又分明感到一种彻骨的悲戚。也许就会始终沉浸在自己对大事件的建构中,随意地 做着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不明白真相总是扑朔迷离的,也就在蒙昧的路上渐行渐远了。应该说来,作家通过作品传达他们对世界的观照和审视,为未曾参与其中的读者建构了一片天地,但是鉴于立场、角度以及读书人略带偏执的文化人格,这一种呈现本身又是值得思忖的。那么究竟何者当信, 何者当疑,这一定又会让读书之人生出纠结之感。时下书目品类繁盛,装帧精美,着实呈现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但依我愚见,这并 未给嗜书大餐带来多少福音,因为如王小波般只想“用文字创造出一点点的美,一点点无中生有的 美”的人越来越少了,值得读的书物并没有显著增长。如此一来,着实容易让人生出挑别之感,纵 容起读书人挑食的“毛病”,面对喜欢的作家,甚至饥渴地把他各个时期的书都扒来看,而对于“鸡银丝,条条绵如垂柳。(3) 小面的卤,更是独特! 卤汤里头配有鸡鱼虾肉。鱼,多用辫子鱼、黑鱼,正月的沙光鱼最好!所谓“正月沙光赛羊汤”,再浇半勺新鲜的海蛎子,滴点热辣油,温一壶老坛烧酒,边吃边喝,那味道,啧啧,说句不好听的,吃完面上枷子送你上路都值了!(4) 老街上,平时跑腿抡膀子的苦力,给人缝补洗涮的婆娘,口袋里有了几个不用救急的铜板,就会带着老人孩子过来,给老人孩子弄碗面,自个儿带块干饼,向面馆孙掌柜要点卤子,一家老小这就算解了馋。(5) 老街首富海爷,也特好这口。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识与不识,贫富贵贱,跟在场的老少爷们儿抱了抱拳,道了声慢慢吃,抬脚就走。(9) 身后,面馆的伙计将海爷用过的碗筷碟壶规规矩矩地收好、洗好,一会儿由专人给海爷送府里去。(10) 此后,隔三差五,海爷又来吃了几次小面,回回都被人预先结了账。海爷忍不住问孙掌柜,谁啊这是 ?孙掌柜说, 我也不认识, 这人浓眉阔脸大胡子,行事像生意人,说话像镖师, 身板像土匪, 来时吃了碗面,狠吞虎咽地拨到嘴里,喊了声好,就是这个味儿! 而后就向我打听您,边说边扔了两块银锭给我,说海爷这辈子的面钱,他都包了。(11) 海爷纳闷了,多新鲜的事儿! 哪有光给人掏银子不留名的?(12) 孙掌柜作揖道,海爷莫怪,江湖水深,人家不说,咱也不好问。要我猜,定是海爷您早年积德,人家不便留名留姓,暗中报您的恩来了。(13) 海爷微微一笑,哪有报恩报到面馆来的?(14) 孙掌柜笑道,那可不一定! 早年您在这儿吃面,看到有人拖儿带女地要饭逃荒,您哪回不顺手买碗面给人家?保不准那人就是当年被您救过的孩子。(15) 转脸,海爷扔了块碎银子给孙掌柜,他再来,就说好意我心领了。我吃面,让别人付钱, 这样的面,我吃不香!(16) 孙掌拒将银子捏在手里,眉毛皱成一条线,不知咋办好。(17) 几天后,孙掌拒又碰见海爷,赶忙笑脸相迎道,海爷,那位爷又来了,我把您的话照实告诉他,他那脸沉得像块黑秤砣,愣说您不给面子。您看这事(18) 话音未落,海爷哈哈一笑。(19) 这人有点意思。海爷笑道。(20) 这样好了,海爷说,今后,我来吃面,面钱我照给。他的那份心意,你就记下来,贴到墙上,我吃一碗,你就贴一张。将来,若有老幼病残孤儿寡母的流落到这儿,你就撕一张,替我给人家下碗面。如何?(21) 孙掌柜点了点头,弓腰拱手,佩服不已。这事,很快传遍了老街。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吃小面时也学海爷,吃一碗,付两份钱,那一份贴墙上。墙上的纸片,不断有人撕,也不断有人贴, 天长日久的,纸片不仅没少,反而密密麻麻的,越来越多。(22) 现今,当年的面馆早已消失。那时的小面传到今天也变了很多味道。惟有这个吃面的故事, 连同那些鲜活的人物,在老街百姓的嘴里,津津乐道,代代相传。16. 根据小说的情节,填写下面的内容。 (2 分) (1)海爷吃完小面,得知自己的账早有人结了。(2)(3)(4)越来越多的人学海爷,多付一份面钱,为别人结账。17. 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海爷的性格特点。(3 分)18. 结合加点的文字,赏析第(5) 段中画线的句子。(4 分)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