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应注意加强传统美德教育_第1页
中学历史教学应注意加强传统美德教育_第2页
中学历史教学应注意加强传统美德教育_第3页
中学历史教学应注意加强传统美德教育_第4页
中学历史教学应注意加强传统美德教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中学历史教学应注意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作者蔡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中学教育也不例外,加之中招和高考制度改革滞后的作用,甚至还非常严重。中学教育的现状基本上是中招、高考考什么那就教什么,不仅三年级复习是这样,就连起始年级就目标明确对准中招高考,结果导致重知识点、重能力培养,而忽略了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样一来必然会出现一届届道德不健全,甚至是道德缺失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校为害较小,但踏入社会却为害甚大。我认为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的根本所在就在于我们的道德教育缺失。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民素质,就必须加强道德教育,而且两手都要硬。其中,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中学历史教育应充分挖掘历史教学资源,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中华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之中,伏拾皆是。作为历史教师,有条件有义务充分发掘这些璀璨的素材,加强学生的美德修养。我们的历史教材中的传统美德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第一类忠心报国、勇赴国难的大义。这一类美德的行为特征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爱国爱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充分表现在中华民族的每个时代,贯穿上下五千年。如大禹治水为国,屈原的离骚、天问忧国忧民,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还有近代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上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还有他们所展现的就是这种博大的美德,中华民族的脊梁。第二类国尔忘家、公而忘私的情怀。这一美德的实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是正确处理国家、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哲学品行。如教材中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以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毛泽东要求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体现。第三类勤劳俭朴、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作风。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造福于后代而著称。“奉公以勤,律己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持家”等集中体现了这一传统美德的内涵。商纣王穷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奢极欲使商朝贬之墨家主张“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奢靡、挥霍无度的生活而大有市场汉文帝、隋文帝、唐太宗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开创了王朝之初的良好社会风气。中华民族不仅勤俭相传而且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古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李春设计营建的赵州桥、近代冯如研制的飞机、现代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等都是这一类传统美德的杰出代表。第四类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我们的教材中,这类素材也比比皆是。如商鞅,面对巨大阻力“勇于变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负重十五年,铸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促使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断走向富强的巨大动力。第五类文明礼貌、仁者爱人的社会哲学。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有着和谐大国的思想观念,所以尊重别人、关心他人、理解对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征。我们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官一方,造福于民,因势利导,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医疗百病的善行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事迹,都充满了对自然的尊重、对他人的关心以及对社会的负责之情,同样也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第六类团圆和谐的家庭亲情。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虽然这个大家庭内摩擦不断,各民族间战争不断,但那只是暂时的,和谐相处、相互交融的和平交流才是历史主流。正因如此,才真正塑造了中华民族包容的民族心理特征,也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美德。在我们教材中同样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供发掘,小而言之有小家庭的亲情眷恋之情,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陆游的示儿等等大而言之有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以及玄奘印度取经以普度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众生,还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家庭民族之情。社会的责任感、时代的要求以及教育的价值都要求教师要及时承担起此重任。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师,在此之中要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教育我认为应坚持以下原则和方法首先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可以在课堂内外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而且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形成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行动。至于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如课堂上教师具体生动的讲述,也可以编演历史小短剧,由学生表演体味感悟等,课外可以采用研究性学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习的方式,也可以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等。其次是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现场教育。我国各地有丰富的道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如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走访老红军、老干部以及各类名人英雄等。最后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采购收集有关这方面的图书资料、影像光碟以及实物,建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