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导则_第1页
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导则_第2页
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导则_第3页
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导则_第4页
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导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导则(试行稿)精品资料2005 年 11 月目次目次.i前言vi引言v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水系 .13.2河网 .23.3河道 .23.4水域 .23.5水域面积 .23.6水域容积 .23.7河网水面率.24 总则 .24.1总体要求 .24.2调查对象 .24.3调查内容 .24.4调查方法 .3精品资料4.5成果分类 .35 一般技术要求.35.1统计口径 .45.2高程基准 .45.3平面坐标系.45.4比例和精度控制.45.5细度控制 .45.6边界水域调查.55.7水域命名 .56 详查 .56.1河道水域测量.56.2湖泊水域测量.66.3水库山塘水域测量.66.4其它水域测量.66.5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计算.76.6水域功能使用状况调查.77 普查 .77.1一般说明 .77.2普查基本资料.77.3纸质图数字化.87.4水域专题信息提取.87.5水域面积量算.87.6野外校核 .88 调查成果和资料整理.98.1调查成果 .98.2详查资料整理.98.3普查资料整理.10条文说明 .11 范 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水系 .13.2河网 .13.3河道 .13.4水域 .13.5水域面积 .23.6水域容积 .23.7河网水面率.24 总 则 .24.1总体要求 .24.2调查对象 .34.3调查内容 .34.4调查方法 .44.5成果分类 .55 一般技术要求.55.1统计口径 .55.2高程基准 .55.3平面坐标系.55.4比例和精度控制.65.5调查范围细度控制.65.6水域定界 .65.7水域名称 .66 详查 .76.1河网水系水域调查.76.2湖泊池塘水域调查.86.3水库山塘水域调查.86.4其它水域调查.86.5水域面积和水体容积计算.86.6水域功能使用状况调查.97 普查 .97.1一般说明 .97.2普查基本资料.97.3纸质图数字化.97.4水域专题信息提取.97.5水域面积量算.107.6野外校核 .108 调查成果和资料整理.108.1调查成果 .108.2详查资料整理.108.3普查资料整理.11附录a 调查成果整理要求.1a.1水域调查成果表格.1a.2测量报告 .21a.2.1编写章节 .21a.2.2报告模板 .21a.3测量平面图绘制格式.21a.4电子地图 .21a.5遥感影像图片.21a.6山区河道水面线计算软件.21a.7全省水域调查数据汇总.22前言本技术导则分为技术导则的正文和条文说明以及一个附录。本技术导则编写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1.1 2000 )的要求进行。本技术导则由浙江省水利厅提出。本技术导则由浙江省水利厅归口。本技术导则起草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本技术导则主要起草人:楼越平、王士武、郑世宗、陈来华、胡玲、杨铁峰、向卫华、汪荣胜、陈武。引言全省水域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省现有水域基本数据,为依法保护水域,有效管理水域,发挥水域行洪排涝、水量调蓄、航运交通、环境美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功能,控制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水域的无序占用,改善并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加快水域综合治理步伐,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提供全省水域基本资料。为规范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手段和方法,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结合浙江省实际制定本技术导则。1 范围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开展浙江省水域调查工作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浙江省各类水域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导则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成果整编方法、测量成果信息编码规则、图件处理方法应按照以下规程规范执行。gb5017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sl58-93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104-9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修订 )sl171-96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97-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gb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l261-98中国湖泊名称代码sl213-98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sl249-99中国河流名称代码sl259-2000中国水库名称代码jtj203-200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水系流域内由干流和若干级支流相互连接构成枝杈结构的河流体系。精品资料3.2 河网平原地区由多条河流相互连接构成网状结构的河流体系。3.3 河道水系和河网的河流统称。3.4 水域水域是陆域范围内由一定边界约束所形成并发挥一定水功能作用的水体容纳范围。3.5 水域面积水域面积是水域所对应的面积。3.6 水域容积水域容积是水域面积所对应的体积。3.7 河网水面率河网区域内的水域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4 总则4.1 总体要求水域调查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料,注意收集与水域调查相关的规划、水工程设计资料、历史测量资料、 现有的地形图、 电子地图、 遥感及航测图片等,并注重资料的对比分析。水域调查的重点是平原河网、入海河流的河口段、城市河段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水域资源占用比较严重地区。水域调查要从保护水域、发挥水域功能、 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出发,确保调查成果质量。4.2 调查对象调查的对象是全省陆域范围内河道、湖泊、池塘、水库、山塘、以及其他水域。4.3 调查内容全省水域调查的内容包括:河道长度、河道平均宽度、河道水域面积、河道水域容积。对于河网,还包括河网水面率。湖泊和池塘的水域面积、水域容积。 水库和山塘的水域面积、水域容积。 其它水域形成的水域面积、水域容积。上述各类水域的水域功能和使用情况。4.4 调查方法4.4.1 调查方式调查方式包括详查和普查。4.4.2 水域详查详查的内容包括:4.3项规定的全部内容。水域详查采用现有资料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4.4.3 水域普查普查内容是河道的长度和水域面积。水域普查采用电子地图量算和卫星遥感图片判读相结合的方法。4.5 成果分类成果分类应满足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管理水域和发挥水域功能的要求。水域调查的成果分类:省、市、县(市、区)统计汇总成果;八大水系和七大河网统计汇总成果;省级河道、市级河道、县级河道、县级以下河道水域统计汇总成果;水库、山塘水域统计汇总成果;湖泊、池塘水域统计汇总成果;其它水域统计汇总成果。5 一般技术要求5.1 统计口径水域调查应按照规定的调查基准年收集数据。行政分区按照调查基准年的浙江统计年鉴和各地同期的年鉴资料确定。 遥感影像图片数据和电子地图数据按照调查基准年对应的时间基准进行控制。5.2 高程基准高程基准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应用其它高程系的历史数据应进行高程基准的数据转换。5.3 平面坐标系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 国家坐标系。电子地图应按照平面坐标系配准。5.4 比例和精度控制全省水域调查应采用1 :10000 比例尺进行测图控制。江河断面测量比例应采用1:1000比例尺进行测图控制。水库、湖泊、山塘等平面测量应采用1 : 10000 比例尺进行测图控制。卫星遥感图片宜按照spot-5的 2.5 m 分辨率控制。5.5 细度控制5.5.1 详查测量细度控制河网河段的断面测量控制河宽为5m 。河宽小于测量细度控制的河道,可按照河段长度和河段的平均河宽估算水面面积。按照河段的断流天数控制山区河流河段的测量河宽,断流天数占全年1/3 以上河段不测量。按照正常蓄水位下的容积控制山塘、池塘、人工湖,围涂形成的滩涂水库的测量范围,容积小于5000m 3 的山塘,小于1000m 3 的池塘,常年水深小于1.0m ,容积小于1000m 3的其它水面不进行测量。5.5.2 普查细度控制电子地图数字化应按照 1:10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 ( gb 12344 90 )对精度控制要求执行,遥感影像图片应按照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 gb 15968 1995 )对精度控制要求执行。5.6 边界水域调查水域分界按省水利厅规定执行。对有疑问、有争议或定界不明确的跨县(市、区)水域调查的范围,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协调。5.7 水域命名水域命名应使用现有约定俗称的名称,如有其它名称应注明。若水域命名有矛盾或与其它行业命名不统一时,宜采用本地水利规划中使用的水域命名。6 详查6.1 河道水域测量6.1.1 一般要求河道水域测量应根据水域调查统一部署的要求,根据本地区对河道水域调查的需要,根据已有资料的可用程度,确定河道水域测量的范围。对采用历史测量数据作为详查成果数据,应对这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对水域面积或水体容积变化幅度大于10、原测量数据不完整等情况,应进行必要的补充测量,形成完整统一的测量成果。河道水域测量一般采用断面测量,有滩槽分布的局部过宽河段,需要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河道水域测量的重点应包括本地区的骨干河道,重要河道,具有起行洪、蓄水作用、且与骨干河道或重要河道相连的其他河道;以及本地区水域管理需要重点控制的其它河道。6.1.2 断面控制断面间距参照有关测量规范和本地河道实际情况确定。河道顺直且河宽变化不大的河段,断面测量间距宜控制在300m800m;弯曲河段或河宽变化较大的河道,测量断面应适当加密,每个河段应至少有2 个测量断面。6.1.3 测点控制断面测量的测点密度按测量比尺进行控制,断面测量的测点分布应能代表河道断面水下部分和滩面部分的轮廓,断面最深点应布设测点,测点应包括堤防、两岸的地面高程、河岸线的转折点等特征点。6.1.4 河口测量入海河流的河口段测量应考虑河口冲淤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并结合历史测量资料对测量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入海河流的河口段的下边界参照5.6执行。6.1.5 山区性河道测量山区性河流上边界为常年有连续水面的最上界,范围可参照5.5.1执行。上边界以上河段按照缺测河段处理,计算按照5.5.1进行。6.2 湖泊水域测量湖泊等水面的水深测量测点数,应按照1 : 10000 地形图测量精度要求布置测点。6.3 水库山塘水域测量水库的面积和库容可直接采用水库现有的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得到,对于淤积严重或水域范围变化较大的水库,应进行必要的补充测量。6.4 其它水域测量人工开挖的水域应单独进行统计,包括人工湖,围涂形成的滩涂水库。引水渠道应计算渠道的长度、宽度、高度。6.5 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计算详查应计算水域面积、水域容积。 水库的水域面积按照水库征地水位所对应的水面面积作为水库的水域面积,并得到水域容积。其他水域按照 3.5和3.6的要求计算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计算某一河网的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应事先划定河网的范围,在测量计算成果基础上,补充通过详查或用其他手段获得的资料得到河网完整的统计结果。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管理的实际需要,对测量和成果整理建立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曲线。6.6 水域功能使用状况调查在进行详查的过程中,应对各类水域功能、水域的主导功能、目前使用状况、水域使用的历史沿革、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和记录。水域的功能包括:行洪排涝、水量调蓄、航运交通、环境美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灌溉引水等。使用的状况包括:水域管理、水域保护、水域水质等。存在的问题包括:水域占用、水域破坏、水域污染等。7 普查7.1 一般说明全省水域普查采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判读和电子地图量算相结合的方法。全省水域普查主要量算和对比河道长度和水域面积。全省水域普查宜由全省统一进行。7.2 普查基本资料全省水域遥感数据应采用调查基准年前3 年内的 spot-5遥感影像图片,时相应尽量一致。全省水域电子地图量算所采用的基本资料包括:浙江省测绘部门已经完成的1: 10000比尺的电子地图,或者用1 :10000 比尺的纸质地形图数字化后得到的电子地图。7.3 纸质图数字化在纸质图数字化的扫描时应保持原先图件的大小,图层设置前应首先进行地理坐标的配 准,按照水域分类进行图层设置,对统计面积的水域应按照面状数据进行数字化,应在河道图层的基础上在设置河道长度层,以便统计河道长度。7.4 水域专题信息提取应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将遥感影像图片与电子地图套合判读水域。判读按照“取新弃旧”的原则,参考历史图件和其它资料,提取水域信息,形成水域属性。7.5 水域面积量算水库、 山塘、湖泊、池塘等水域面积应通过对水域范围量算得到,河道的水域面积可以通过面状河道信息或双线河道范围内面积量算得到,对于单线河道可按照河道长度乘平均河宽计算得到。对于调查基准年3 年以前的电子地图或由纸质图数字化得到的电子地图,应利用调查基准年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对地理信息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新建调整图层, 然后进行水域统计。7.6 野外校核对于能基本确定水域并与电子地图重合的卫星遥感图片得到的水域信息,宜进行典型区域的实地验证性校核抽查,作为判读结果精度评定的依据。对于能基本确定水域但与电子地图不重合的水域信息,在内业阶段, 宜会同当地水利专家进行确认,如有必要,应进行实地核实,确定水域是否发生变化,记录水域变更情况。8 调查成果和资料整理8.1 调查成果水域调查成果包括:报告、图件、数据成果和数据库。8.1.1 调查报告全省水域调查的调查报告包括: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报告;浙江省水域调查工作报告。各地区水域报告是调查总结。8.1.2 图件全省水域调查的图件成果包括:浙江省1 :50000水域现状图和浙江省1: 10000 主要河网水系分区水域现状图。各地区水域调查的图件成果是本地1: 10000 水域现状图。8.1.3 数据成果水域调查数据成果包括省、市、县(市、区)各级调查成果。分类要求按4.5要求进行。8.1.4 数据库全省水域调查数据统一进入浙江省水域调查数据库,建立全省水域管理信息系统。8.2 详查资料整理8.2.1 测量成果形式测量成果包括:测量报告、测量整编资料。应提供相同内容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档。测量报告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测量要求、测量组织实施、测量成果组成等进行说明。测量整编资料包括:水域测量平面图、测量数据整编成果。表明测量位置的数据应和图件标明的位置一一对应。8.2.2 测量成果文档格式测量数据整编成果应采用excel软件格式、测量报告应采用word软件格式、测量平面图绘制应采用autocad软件、电子地图采用mapinfo软件、遥感影像图片的处理采用envi软件、山区河道水面线计算采用hec-ras软件、数据库管理采用windowssql server 软件。使用上述软件涉及的文件格式、报告章节设置、图层设置、属性数据文件规定、编码规则、计算软件处理和计算的要求、数据库库表结构参见附录a 。8.2.3 测量成果的校核河网地区的河道测量,通过计算得到的水域面积和水域容积,需要进行成果校核。对于周边有水库的河网地区,应采用周边水库放水后水位变化校核水体容积。对于同时采用电子地图量测和遥感手段的河网,应通过数据相互对比进行成果校核。8.3 普查资料整理8.3.1 普查成果形式纸质图数字化成果包括:纸质图扫描过程得到的位图文件、数字化过程得到的矢量图文件、经过处理得到的电子地图图层文件和电子地图图层文件关联的属性数据文件。通过其它方式得到的电子地图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成果包括:原电子地图文件、调整处理后形成的新的电子地图图层文件和电子地图图层文件关联的属性数据文件。卫星遥感影像判读成果包括: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判读处理过程得到的位图文件、计算水域面积的数据文件。8.3.2 普查成果文档格式位图文件采用tif格式,其它文档格式参见8.2.2要求执行。浙江省水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